金颜香 考证二则
香类熏陆,其色紫赤,如凝漆,沸起不甚香而有酸气,合沉檀焚之,极清婉。(《西域传 》)
香出大食及真腊国。所谓三佛齐国出者,盖自二国贩去三佛齐,而三佛齐乃贩至中国焉。其香乃树之脂也,色黄而气劲,盖能聚众香,今之为龙涎软香佩带者多用之,番人亦以和香而涂身。真腊产金颜香:黄、白、黑三色,白者佳。(《方舆胜略》)
[107]金颜香:关于金颜香的所指,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根据其描述,一般认为是产于东南亚的安息香(benzoin),为安息香属(Styrax)植物的干燥树脂,区别于西亚等地的安息香(gugal)。从发音来看,金颜香可能是马来语Kemenyan的对音,今日东南亚很多国家仍然用类似发音称呼安息香。金颜香的名称在宋代叶廷珪的《香谱》中即有所记载,但相对而言,较晚期的文献金颜香出现的频率更高,而且基本都是指东南亚的安息香。因为安息香和金颜香有混用、共用的情况,所以具体所指仍需要仔细甄别。
[108]《西域传》:所指不详。前文《西域传》一般指《汉书》或《后汉书》中的西域传,但这两本书并没有此引文。《陈氏香谱》中只是说“西域云:‘金颜香类熏陆……’”,并没有说出自《西域传》。
[109]香出大食及真腊国:如果说真腊所产金颜香是指东南亚的安息香的话,西亚所产安息香除了可能是gugal之外,也可能是苏合香类树脂(Liquidambar orientalis),在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有着悠久的使用传统,在其他国家历史上也曾经和安息香名称有混用的情况。
贡金颜香千团
元至元间,马八儿国贡献诸物,有金颜香千团。香乃树脂,有淡黄色者,黑色者,劈开雪白者为佳。(《解酲录》)
[110]至元:1264—1294,元朝时元世祖的年号。
[111]马八儿国:古代阿拉伯-波斯人称印度西南海岸为Malaya-bar,马八儿(Ma’bar)即此一名的简称、位于今印度半岛西南马拉巴尔(Malabar)海岸一带。一说位于印度东南科罗曼德尔海岸(Coromandel Coast)。
[112]应作《解酲语》,元·李材撰,元代掌故笔记之书。解酲,指醒酒;消除酒病。
流黄香
流黄香似流黄而香。《吴时外国传》云:流黄香出都昆国,在扶南 南三千里。
流黄香在南海边诸国,今中国用者从西戎来。(《南州异物志》)
[113]流黄香:此段文字出《吴时外国传》,为《南州异物志》、《法苑珠林》等书所引。因缺少后来的文献记录,流黄香的所指不详。
[114]流黄:即指硫磺。这里指的是石硫磺。
[115]《吴时外国传》:又名《扶南传》、《外国传》、《扶南记》、《吴时外国志》、《扶南土俗》等。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由海路出使扶南国(今柬埔寨等地)。康泰返国后,撰此书,已佚,部分内容散见于其他书中。
[116]都昆国:又作屈都昆、都军、都君,一般均认为即屈都 昆的同名异译,故地在今马来半岛。也有的认为应作都元,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东北部或西北部,也有以为在今马来西亚的东部或西部等不同说法。
[117]西戎: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
亚湿香
亚湿香出占城国,其香非自然,乃土人以十种香捣和而成。体湿而黑,气和而长,爇之胜于他香。(《香录 》)
近有自日本来者贻余以香,所谓“体湿而黑,气和而长”,全无沉檀脑麝气味,或即此香云。
[118]关于亚湿香的描述和使用仅见于宋代,后代皆为引述。具体所指不详,除了下文中叶廷珪的说法,明代的《物理小识》认为是树脂类香料。
[119]《香录》:此段文字见于《陈氏香谱》引述叶廷珪的记录。
颤风香
香乃占城香品中之至精好者。盖香树交枝,曲干两相戛磨,积有岁月,树之渍液菁英凝结成香,伐而取之。节油透者更佳。润泽颇类蜜渍,最宜熏衣,经数日香气不歇,今江西道临江路清江镇以此为香中之甲品,价常倍于他香。
[120]此香仅见于本节这段描述(出自《陈氏香谱》),应该是宋代占城的顶级树脂类香,具体所指不详。
[121]戛磨:击撞摩擦。
[122]菁英:精华。
[123]蜜渍:指蜂蜜或蜜渍的果品。
[124]江西道临江路清江镇:即今江西省樟树市,从称谓上看,临江路应该是元代的行政区划,明代称临江府。
迦阑香(一作迦蓝水)
香出迦阑国故名,亦占香之类也,或云生南海补陀岩,盖香中至宝,价与金等。
[125]迦阑香:迦阑一词在古籍中可作为奇楠香的他称。如《西洋朝贡典录·占城国》:“其山有迦阑香,一曰奇南……”这里迦阑国地名所指不详,可能是误传。关于奇南香,详见后文“奇蓝”条。
[126]占香:指占城出的香。
[127]补陀岩:补陀是普陀洛伽的缩略,来自于佛教,指观音菩萨所住之山。所以各地称补陀的地名甚多,此处所指不详。
[128]此段文字出《陈氏香谱》。
特遐香
特遐香出弱水西,形如雀卵,色颇淡白,焚之辟邪去秽,鬼魅避之。(《五杂俎 》)
[129]《五杂俎》作“特迦香”。《香乘》这里是误记。关于特迦香的传说来自《马氏日抄》,说的是作者得到一种香,怀疑可能与古籍记载汉武帝时西国献香是同类,只是一种猜测而已。《五杂俎》将其记录为西国献香,言“出弱水西”云云,未免轻忽。
[130]弱水:在古代,凡水道水浅,或不通舟者,人们往往认为是弱水不能胜舟,名为 “弱水”。古籍中所载弱水甚多,不知此处所指。
[131]《五杂俎》:笔记。明·谢肇淛撰。十六卷。内容多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并有关于草木鸟兽虫鱼和药用植物的记述。分为天、地、人、物、事五部,故名《五杂俎》。谢肇淛,明代文学家,字在杭,福建长乐人。
阿勃参香
出拂林国,皮色青白,叶细、两两相对,花似蔓青、正黄,子如胡椒、赤色。研其脂汁极香,又治癞。(《本草》)
[132]阿勃参香:阿勃参应是叙利亚地方语言“apursāmā”的译音。阿勃参树,文献记载原产阿拉伯麦加、麦地那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地。有人认为即是圣经中所说的基列香膏(Balm of Gilead),在犹太、阿拉伯和基督教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一种香膏。关于此香膏的所指,西方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是麦加香脂树(Commiphora gileadensis)的树脂,也有学者认为是黄连木属(Pistacia)植物的树脂。此处段成式的记载(此文出《酉阳杂俎》,《本草纲目》是转引)显然更支持后一种观点。
[133]拂林国:见前“拂林”条。从产地和后面的功能描述来看,也支持阿勃参香是基列香膏的观点。
[134]癞:一般指麻风病,也可指癣疥等皮肤病。
兜纳香
《广志》云:生南海剽国。《魏略》云:出大秦国。兜纳,香草类也。
[135]兜纳香:此香见于《魏略》、《本草拾遗》、《海药本草》等处,且屡见于宋代香方,但所指不详。《魏略》所载大秦十二种香药之一,有学者认为是没药,但没有充分的依据。也有学者认为与兜娄或艾纳是一种,但这些香在香方中都同时出现过,当然不是一种。此处所引的《广志》来源于《海药本草》的引用,其所说的剽国“兜纳”和《魏略》所说是否一种,有待研究。
[136]剽国:国名。故地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都城卑谬,故亦称卑谬王国;卑谬的梵文称室利差呾罗,故又称室利差呾罗国。公元4世纪时,即见于中国史籍记载。8世纪时,国势强盛,版图几乎包括全部伊洛瓦底江流域。9世纪转衰。832年,都城被南诏攻陷,国亡。
兜娄香
《异物志》云:兜娄香出海边国,如都梁香,亦合香用。茎叶似水苏。
愚按此香与今之兜娄香不同。
[137]兜娄香:所指不详,兜娄香见于早期香方,后面可能和兜娄婆(藿香)混淆,从这里记载来看和兜娄婆香不是一种,也和早期兜娄婆(苏合香类树脂香)明显不同。从形态描述来看的确和都梁香有些类似。
[138]作者时代兜娄香大概是指兜娄婆(藿香),所以作者说不同。
红兜娄香
按此香即麝檀香之别名也。
[139]麝檀香:参见前文麝香部分“麝香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