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香 考证三则
都梁香:曰兰草,曰蕳,曰水香,曰香水兰,曰女兰,曰香草,曰燕尾香,曰大泽兰,曰兰泽草,曰煎泽草,曰雀头草,曰孩儿菊,曰千金草,均别名也。
都梁县有山,山下有水清浅,其中生兰草,因名都梁香。(盛弘之《荆州记》)
蕳,兰也。《诗》:“方秉蕳兮。”《尔雅翼 》云:“茎叶似泽兰,广而长节,节赤,高四五尺,汉诸池馆及许昌宫中皆种之,可着粉藏衣书中,辟蠹鱼,今都梁香也。”(《埤雅广要》)
都梁香,兰草也。《本草纲目》引诸家辩证叠叠千百余言,一皆浮剽之论。盖兰类有别,古之所谓可佩可纫者是兰草泽兰也。兰草即今之孩儿菊,泽兰俗呼为奶孩儿,又名香草,其味更酷烈,江淮间人夏月采嫩茎以香发。今之兰者,幽兰花也。兰草,兰花自是两类。兰草泽兰又亦异种,兰草叶光润,根小紫,夏月采,阴干即都梁香也。古今采用自殊,其类各别,何烦冗绪。而藒车、艾纳、都梁俱小草,每见重于标咏,所谓“五木香,迷迭艾纳及都梁”是也。
[159]都梁香:都梁香是上古即有记载的香草,有的文献记载为泽兰,今日中药中的泽兰乃是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 vat.hirtus 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故有人认为其即是都梁香。但古时兰草类植物名称(兰、兰草、佩兰、泽兰等等,皆非今日兰花)繁复,混用现象非常多,需要详加审辩。
陈藏器认为都梁香是“兰草”也就是今日所说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所以也有人认为都梁香应为佩兰。综合来看,显然佩兰说更为合理。
虽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泽兰为都梁香,那是因为其时泽兰的称谓与后来不同。古时其实有两种泽兰,一种是香草,作为香汤沐浴之用,即今日佩兰之类。另一种是作为中药的泽兰。从各方面描述来看,尽管具体所指不能尚完全确定,但那时所说为都梁香的泽兰应为菊科泽兰属植物(佩兰同属植物),和佩兰相似或相同,而与后来中药的泽兰相去甚远。
另外今日佩兰所属称为泽兰属(Eupatorium),而泽兰反而属于地笋属(Lycopus Linn.),以及今日还以泽兰称呼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都让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加以注意。
另外古文献中(如《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等)泽兰还有大小之称。一般以以兰草(佩兰)为大泽兰,以中药泽兰为小泽兰。从下文都梁别称“大泽兰”来看,也佐证了佩兰说更为有力。
[160]蕳:音jiān。
[161]都梁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武冈市东北。
[162]这里所记有误。《荆州记》原文为:“都梁县有小山,其中生兰草,俗谓兰为都梁,即以号县。”是说县以都梁得名。《水经注》:“因兰有都梁之号,故谓山为都梁,而县名因之……”指县由都梁山得名,都梁山由植物都梁而得名。都梁之地名出现,远在秦汉之前,汉时为都梁侯国,后东汉改为都梁县。综上所述都梁香应该不是因都梁县而得名。
[163]《荆州记》:南朝宋·盛弘之所作的一部人文地理著作。
[164]《诗》:指《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165]此句出《国风·郑风· 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166]《尔雅翼》:解释名物的训诂著作。三十二卷。宋·罗愿撰。解释《尔雅》各种物名,以为《尔雅》辅翼,所以名为《尔雅翼》。罗愿(1136—1185),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
[167]池馆:亦作“池舘 ”。池苑馆舍。
[168]许昌:今河南许昌,为汉朝末年都城(曹操迎汉献帝改许县置),亦为曹魏五都之一。所以后文称“宫中”。
[169]蠹鱼:虫名。即蟫。又称衣鱼。蛀蚀书籍衣服。体小,有银白色细鳞,尾分二歧,形稍如鱼,故名。
[170]《埤雅广要》:汉和本、四库本作《稗雅广要》,误。《埤雅广要》,明·牛衷撰,四十卷,又称《增修埤雅广要》,由宋代陆佃《埤雅》增广而成。见前“陆佃《埤雅广要》”条。
[171]浮剽:虚浮。
[172]纫:捻缀。
[173]作者的观点是都梁香就是兰草(也就是今日所说的佩兰),和中药的泽兰不是一种。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
[174]此句出汉乐府。前有“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