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一)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阅读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时候,拥有书籍的数量多少,不仅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学识高低的参考依据,还是衡量一个人财富多少的标准。
过去,书籍都有精致的装帧形式,都是厚重的大开本。而进出书店的都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看,书都有了奢侈品的味道。因此,阅读是一件有门槛的事情。
阅读门槛的第一次降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战争的需要,美国有大约1400万年轻的士兵,突然从平民变成了军人。为了缓解士兵的精神压力,军队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便捷的娱乐方式,而在当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读书。于是,曾经被“鄙视”的平装书被大规模地印刷出来,运送到了前线。其中比较受士兵欢迎的,就有菲茨杰拉德的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阅读门槛的第二次降低,是由于阅读电子化。电子书刚刚出现的时候,也被看作100年前的“平装书”,处于鄙视链的底端。然而,由于方便查阅、成本极低,电子书迅速得到了普及。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我自己,就是阅读的受益者。
通过阅读,我找到了热爱的行业,从电商行业跨界成为一位内容主编;通过阅读,我写出了几百篇“10万+”阅读量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通过阅读,我帮助超过20万书友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同时,通过阅读,我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推广、普及阅读和写作,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
现在可以选择的书籍种类有很多,据说最近几年,每年出版的书籍能够达到30万种。
然而,在这种获取知识的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读书反而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暂且不说那些需要占用大量时间阅读的经典书籍,对于现代人来说,就连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都要绞尽脑汁。
另外,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也难以利用整块的时间来读书。
很多人精心制订的阅读计划,最后都无疾而终。于是阅读的意义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甚至有一段时间,说自己爱好读书,还会被一部分人认为是一件很虚伪的事情。
虽然在现在,人们可以用很自我、很随意的方式阅读,但高效的阅读方法一直存在。我相信,你一定希望有人能手把手教你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论,让知识尽可能多地进入你的脑海。
于是,就有了你手上的这本书。
(二)
与其说本书是一本讲阅读方法论的书籍,倒不如说它是一本帮助大众轻易建立认知逻辑、内化知识的指南。
在这本书里,我不仅将教会你随时可以使用的阅读方法,还会帮你搭建一个牢固的知识框架。这个框架搭建得越合理,以后获取知识就会越高效。
孤立的知识,总是很难被人理解、吸收,因此你必须构建一个知识网,用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捕获它。
打个比方,孤立的知识好比鱼钩,用它去钓鱼,固然能钓上来,但是收获很慢、很少,而知识体系是一张网,网上的每一根线都是知识,它们彼此支撑,通过节点,互相关联,让你满载而归。
同时,这种知识网,不仅能够提高你吸收知识的效率,还会深度影响你的工作、生活,以及改变你的未来。
(三)
说起读书,在我们耳边总是会出现这样一些疑问:书是不是读得越多越快就越好?是不是我只需要读一类图书就可以了呢?这样我就能很快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了!
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我们掌握的技能也变得单一。有效的分工合作,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这种环境下,也渴望自己获取知识的速度变快。这样做确实可以强化自己专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弱化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读书时常会遇到这种矛盾的问题,让我们陷入纠结不知如何抉择。有时候,我们认为一个领域的知识很难攻克,或者某些知识一辈子都不可能涉猎。其实,当我们拓宽了视野,换不同的视角凝视同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柳暗花明”。
或许很多人刚开始爱上阅读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消遣。但请相信,只要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有最起码的好奇心,他就想弄清楚几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身处何地?我将通往何方?而阅读可以给你答案。
不同类型的书,可以帮我们实现不同的目的。
比如功利类书籍,能够迅速改变我们当下的处境;而经典书籍,能够帮我们看清过去与未来的趋势。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节奏的加快,经典书籍在历史长河中可能会变得晦暗,但它们总能不动声响地激起波澜,直到生命的真谛如同一场洪流般汹涌而来。
没错,在这本书里,我也会借着对阅读方法的解读,同你一起探索生命的意义。
(四)
在推广、普及阅读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五段进阶法”来提升阅读能力。完成了这五个阶段的修炼,你也就练就了强大的阅读力和对不同类型图书内容的驾驭力。
第一阶段,培养兴趣。
许多年来,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可以推荐给我的书?”
他们希望通过我的回答,能够培养自己阅读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回答始终如一:“从兴趣开始入手,顺藤摸瓜,前期不要在意图书的领域,而是要找到能让你读下去的书。”
虽然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模糊,但这的确是我的阅读方法论。
因为我自己多年来的生活离不开读书和推广阅读。当你接触足够多的书时,自然就有了辨别好坏的能力。
而在没有足够的兴趣和阅读基础的情况下,即便一些好书,比如《君主论》《佩德罗·巴拉莫》这类晦涩难懂的书,难免会令你轻易放弃。而这种放弃通常也意味着余生都很可能没有机会再捧起它们了。
因此,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阶段,学以致用。
没有阅读习惯的朋友,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求助于身边的朋友或者在网上寻找答案;而有阅读习惯的朋友,更多时候是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因为相对来说,书籍中介绍的方法和技巧,会更加权威与真实。
这个习惯固然很好。只是在这个阶段,人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希望能完整地记住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并让它们为自己所用。
这样的初衷虽然好,但是却大大地降低了阅读的效率。
其实在学以致用的阶段,既不用刻意追求阅读速度,也不必刻意追求阅读后能记住多少细节。重要的是,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否达到了,你遇到的问题是否被解决了,以及这本书是否给你带来了感悟和思考。
第三阶段,尝试经典。
当你积累了一定的阅历时,内心一定渴望触达经典书籍。经典书籍一时读不懂很正常。抓住能理解的部分,认真品味即可;暂时读不懂的地方,不妨先放一放,继续往后读。隔一段时间从头再看,一定能洞察出新的奥秘。有时候,经典书籍是为了帮我们修炼内功,而有的经典书籍,就像是动听的音乐作品,即便你不了解它的深意,也能从中感受到美好。
第四阶段,打通知识体系。
当我们在某个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后,难免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博采众长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员写文章时发现,学员们往往会在逻辑结构的起承转合上卡壳,这时候我就会用七律的结构进行类比,他们便能迅速地找到突破口。
同时,打通知识体系后,也能解释很多原本我们难以理解的事情。比如,在中国的历史书中,有很多内容困扰着我们。我在读春秋历史的时候,就有一个疑惑,儒家圣人们的思想不是号称“克己复礼”吗?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忠君爱国,去效忠当时拥有最高权威的周天子,而是去为那些“大逆不道”的诸侯王服务呢?
这个疑问困扰了我整个大学时期。如果只看史书,没有了解儒家思想的本质,这的确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
而在我了解了“周礼”之后,上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原来,周朝施行分封制度,那个阶段分封制的本质是: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简单点来说,就是诸侯王的门客,只需要对诸侯王效忠,而不需对周天子效忠。比如,孔子是鲁国人,所以他效忠的对象就是鲁国的君主,而不是周天子。
这样一来,对于这些圣人的行为,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他们完全是遵守礼制的。
第五阶段,构建底层价值体系。
通过不断的阅读,我们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多了,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它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并助推我们前行。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以前我们认为虚无缥缈的知识、看似无用的理论,都可以被我们内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甚至是一首诗、一句名言,都可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向标。
然而,即便我们已经通过阅读打通了知识脉络,也千万不要自鸣得意。请记住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并非所有真理都蕴藏在书本里,我们要冲破阅读的壁垒,既要构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的底层逻辑,又要体会人情冷暖,适应世间的风云变幻,认真地体会“人生”这本无字书。
在普及阅读的过程中,也有读者问过我:“你觉得阅读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的回答始终如一:“概括来说,人有两种追求,一种是物质追求,一种是精神追求,但能同时满足这两种追求的事情并不多,阅读和写作恰好是其中的选项。随着阅读的书越来越多,我对这个世界中所有未知的一切,就越来越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带我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这个时候,书友会问我:“那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化用有书创始人兼CEO雷文涛先生的一句话回答:“我生命的意义,就是希望通过阅读和写作,帮助更多的人找到他生命的意义。”
2020年5月8日于北京
李炯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