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未来CEO:给孩子的领导力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妈妈才是胆小鬼

医学界普遍认为,抑郁症的病因是大脑内缰核的异常放电,从而抑制了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被抑制了,人也就抑郁了。类似前文中凯恩这类孩子的抑郁症状,大多来源于父母与他缺乏生命力的相处方式。很多父母只以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孩子的行为,只希望孩子按照成人的想法来做事,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因此他们总是“一本正经”地说教,也希望孩子能“一本正经”地学习。甚至有不少父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将来,剥夺了很多孩子玩耍的权利,只让孩子不断地为“美好将来”而学习。这便导致了很多孩子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人生也变成了永远完不成的功课与父母无休止的责骂。

当一件事发生时,父母往往难以做到撇开个人观点对事实做出反应,反而很容易因为期望某个结果而用苛刻的思维方式来解读孩子。以前文中的凯恩害怕蟑螂一事为例,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家长的说话方式为什么会把孩子逼迫至崩溃边缘,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改变局面,如表1-1所示。

表1-1 家长和孩子的两种说话方式(FIRE模型)

从表1-1可以看到,妈妈和孩子在同一件事上,想法和反应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想法与反应不一样,就会造就大家都不想要的不一样的结果。渐渐地,孩子失去了生命力,而孩子的抑郁情绪也在损耗着妈妈的生命力。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没法做到用这种严密的逻辑去分析妈妈的问题,因此妈妈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可以列出一个这样的表格,撇开妈妈脑海里对孩子的固定理解,只把一致的事实拿出来跟孩子讨论。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讨论方式。

妈妈:“你担心蟑螂会爬到床上,所以不想睡觉?”(讲出事实,跟孩子共情)

儿子:“是的!我看见它逃跑了,担心我睡着后它就会回来。”

妈妈:“嗯!如果它跑回来是挺麻烦的。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我不知道!”

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容易说教,或者只是单纯地劝说孩子改变想法。但如果妈妈想使自己与孩子的沟通变得有趣一些,就可以运用幽默的方法来更好地解开孩子心里的结。比如,妈妈可以突然灵机一动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你别过来,在这里等着。”然后冲进洗手间去,用鞋子啪啪打几声,弄出点拍打蟑螂的声音,还可以嘴里大喊“别跑——”。最后,按下抽水马桶的冲水开关,让房间里的孩子听见哗啦啦的冲水声。妈妈重新走回房间,拍拍手说,“我把蟑螂冲进马桶了,它应该会被冲到太平洋去了!”妈妈还可以跟孩子示范一下自己如何挥舞着拖鞋,用中国功夫拍打蟑螂,完美完成任务等情节。当然这就需要妈妈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声情并茂地描述和表演。孩子仿佛在听一个故事,看到妈妈滑稽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就会开心得哈哈大笑,对蟑螂的恐惧荡然无存。

另一种比较幽默的做法,是妈妈来扮演“胆小鬼”的角色,假装自己非常害怕蟑螂,但孩子一眼就会看穿妈妈的把戏,于是会故意向妈妈描述蟑螂的长相和外貌等,把蟑螂说得很可怕故意吓妈妈。如果妈妈继续假装越来越害怕,求孩子不要再说了。孩子就会越得意,还会继续找出更多蟑螂可怕的地方来吓妈妈,最后吓得妈妈要假装钻进被窝里去,此时孩子便会开心得哈哈大笑。家长们可能会认为这是在纵容孩子取笑他人,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孩子看到自己害怕的东西会引起他人如此害怕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力量——原来不止自己害怕,别人比自己更害怕!然后又得意地想其实那东西并没那么可怕,妈妈真是胆小鬼。他从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中找到了让自己不再害怕的力量,从而消除了恐惧。

《游戏力》一书中提到,角色置换对恢复孩子的自信特别有帮助,能帮助他们摆脱无力感的困境,克服恐惧等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妈妈如果自己去扮演“胆小鬼”的角色,就能把孩子从对蟑螂的恐惧和无力感中拯救出来。

我儿子8岁时怕黑,如果他的房间里没有开灯,他就不敢走进房间。为了帮助他克服对黑暗的恐惧,有一次我说要去房间里拿袜子,但我说我房间没开灯,有点害怕,担心里面有大灰狼,然后我缩到他的身后,扯着他的衣服,假装害怕地跟着他进入房间。儿子说:“妈妈你都是大人了怎么还会怕黑。”我对他嘻嘻笑说,妈妈是胆小鬼,他便哈哈大笑顺便嘲笑了我一番,然后摆着一副“看我的”的姿态,走到房间里帮我把灯打开,还振振有词地说:“房间里怎么可能会有大灰狼,你就是假装害怕的胆小鬼!”我在房间门口缩着脑袋瞄来瞄去,“确定”没有大灰狼后才走进去。儿子看我样子滑稽,还会跟在我后面偷偷地忽然大叫一声,吓得我赶紧又缩回到他的身后,或者把他紧紧搂住,他更是哈哈大笑,变本加厉地嘲笑我。我假装生气,追赶着要挠他痒痒。就这样我们彼此追赶,穿梭在各个没有开灯的房间里,他也不再害怕。而有时女儿也说害怕不敢进房间,我会让儿子去帮她开灯。儿子会用“你怎么会害怕进房间”这种疑惑的眼神看着妹妹,然后帮妹妹打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