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土壤情况(求收藏,求推荐票啦!!)
徐州地处黄淮平原南缘,汴水、泗水、泡水、沂水、沭水、淮水贯穿其中,滋润着徐海大地,同时徐州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令徐州成了全国少有的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好地方。
徐州主要种植稻、麦、黍、粟、高粱,根据史书记载,西汉时东海郡,冬小麦种植面积达107300顷,平均每户40汉亩,折合今天28市亩。如果再加上粟、稷、豆、稻等其他作物,其粮食种植面积就更加可观了。
陶商与陈登来到城外的田地里,此时田野里已人山人海,男女老少正在田里辛勤地开垦、播种。
陶商有些诧异的望着陈登,似乎对眼前的景象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几天前,这田地还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这才几天,就能开垦、播种,这让陶商有些吃惊。
陈登向陶商讲解道:“下邳内有一些未被黄巾所破坏的县城,这些县城的田地还能播种,所以我便让他们早日播种,争取秋季能来个大丰收。但还有绝大部分的县城田地被黄巾破坏,倒是个大难题。”
经过陈登的讲述,陶商才知,徐州内有一些未被黄巾干扰的县城,其田地还能继续使用,但绝大部分县城的田地皆被黄巾破坏,播种成了难题,这也让陈登很是苦恼。
陶商问:“那下邳境内现在有多少无主之地,元龙可知?”
“现在下邳内的无主之地较多,我以派人去查询了,不久就能得到消息了。”陈登答。
陶商点了点头,然后再问:“那是否可以将这些无主之地,分给那些流民?如有徐州户籍的可先领取,然后是有种植经验的其次,最后是奖励给其余有功之民,元龙看如何?”
“大公子倒是与我想到一块去了,我想的也是如此,就是统计起来有些困难,只能慢慢来,七日左右便可成吧。”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陈登的想法与陶商之言一致,陶商闻后,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事情就交给陈登和下面的人去做了,自己过几天也要开始准备征兵了。
两人聊完后,陶商邀陈登下马,前去地里看看。
陈登欣然同意,二人径直的走到田地旁边,默默的看着。
观察了一会,陶商发现徐州使用的种植农具大多为铁制农具,主要有犁、斧、铲、镰、锄、锛、三齿耙等。
陈登又在旁为其讲解,早先全国设铁官49处,徐州就有彭城、下邳和东海郡三处。此时炼铁技术也有多方面的改进和提高,用木炭燃烧,将矿石中的氧化铁炼成了金属铁;改坑式铁炉为竖式铁炉,提高了炉温;发明了活塞式和皮囊式鼓风设施。
听完陈登讲解后的陶商兴奋了起来,好家伙,没想到徐州还有这些好东西,有了这些东西,在稍加改进一下,自己组建重装骑兵或重装步兵的想法就不再是个梦了。
接着再说田里的种植工具,陶商记得汉朝许多地方还是二牛抬杠耕作,但现田里大多是一牛或二牛挽犁耕作,解决了二牛抬杠的不稳定和不协调的问题,看来是自己记错了。
播种主要是由耧车播种,耧车(俗称耩子)是西汉赵过发明创造的一种播种工具,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
现在田里用的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
看完这些,陶商对徐州农耕的信心又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些农具和这么多的田地,只要经过几年努力,徐州定会膏壤千里,谷米丰赡,不会比沃野千里的益州差多少。
这时一老伯走了过来,询问二人:“不知两位是那家的公子,来此处有何要事?”
原来是陶商与陈登二人在旁边查看许久,田里正在耕作的人们看着这两人在旁站这么久,有些不知所措,派一位老者前来询问。
“老伯,我二人是从下邳城内跑出来游玩的,不知这些田地都是乡亲们自己的还是?”陶商见老者询问二人,连忙解释道。
“哦,原来是从下邳城来的公子,此处的田地大半皆是城里一些世家的,少部分是我们自己的。我等租下,只需缴纳地租即可,就是不知今年官府要征多少税。”老者有些担忧的说道。
汉代的赋税约有二十种名目,但主要的是“田税”和“口赋”。另外还有各种“徭役”。
汉代实行轻税政策,规定‘三十税一’,即国家从农民总收入中征收三十分之一。东汉晚期桓帝刘志和灵帝刘宏时,因修建宫室的需要,规定在‘三十税一’的田租之外,还要计亩收钱。
收多少呢?桓帝时失载,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文规定是每亩征收十钱。这是田租的附加税。
此外还有‘口赋’,口赋就是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钱’两种。
规定人民从十五岁到五十六岁,每人每年,出钱一“算”(一算是一百二十钱),以治库兵车马,称‘算赋’。商人和奴婢要加倍交纳,每人年征二‘算’。
未成年的儿童,汉代称为‘小男’、‘小女’,他们的人口税叫作‘口钱’。口钱从三岁起征,直到十四岁,每人每年交纳二十钱,汉武帝时增加三钱,成为二十三钱。汉元帝又改为从七岁起征口钱,到二十岁才开始征收‘算赋’。
从这可以看出农民的赋税几位沉重,若是官府今年还要强征,那他们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
“放心,老伯,我观新任刺史陶谦陶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清官,今年说不定还不收任何税。”陶商看出老者的担忧的,出言安抚道。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也知道刺史大人,知道他有个大儿子,那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打跑了黄巾,若是多几个刺史大人,多几个大公子该多好。”老伯有些感慨道。
其实这个时代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能有口饭吃,能有衣服穿,能有地方住即可。可惜东汉末年这段时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民不聊生,被逼无奈只能起来反抗。
“不说这些了,老伯,你们平常都是怎么灌溉的?”陶商又被人夸奖,有些不好意思,远远望去河边没有水车,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灌溉的。
“哦,我们都是去河边挑水,或者用戽斗,到旁边泗水的支流取水。”老伯被问的有些无奈,这城里人就是城里人,连怎么灌溉的都不知道。
“戽斗?这戽斗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不用水车?”陶商有些懵逼,不解地问道。
陈登听陶商的话,也是一副无奈的表情,为陶商讲解到:“大公子,这戽斗是一取水灌溉的工具,用竹篾、藤条等编成。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至于水车,敢问大公子这水车是何物?”
“什么,没有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