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二首(选三)[1]
其三
共工触山折[2],夸父去无还[3]。娲氏怀忧伤,炼石思造天[4]。妖姬鼓哀瑟,嬉戏玉台间[5]。草昧怨无侯[6],哲者中自煎[7]。小鸟填巨海[8],芦灰遏洪川[9]。力诚有不及,心情长可怜。
其十一[10]
登山望四海,日夕忽至沉[11]。俯身眺城郭[12],痗然沾我襟[13]。交路夹芳兰[14],逝驷何骎骎[15]。朱树蔼闲榭[16],奇巧媚荒淫[17]。北里进异舞[18],高唐呈妙音[19]。纤罗振芬芳[20],朝云递嘉吟[21]。不见秋至草[22],零落愁春心[23]。
其三十
莫笑一杯水,覆地东西流[24]。人命若飘光,超忽谁能留。藜藿足充饥[25],岩峦可遨游。衣文附灵牺,庄子诚见羞[26]。黄雀干下庖,白刃临九州[27]。一为华屋吟,俄顷归山丘[28]。脱身幸及今,世事如蜉蝣[29]。
[1] 本组诗共三十二首,此选三首。据朱安《李空同先生年表》,李梦阳于正德三年(1508)出狱后,回到大梁,由于家业已让与兄长,他暂时借居于市街。直到正德五年(1510)才“移居东角楼”,“闲居寡营,感怆今昔,作《杂诗三十二首》”。可见这些诗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其中寄托了作者对时事的忧虑和愤慨。
[2] “共工”句:据《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传说,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失败后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3] “夸父”句:据《山海经》记载,夸父和太阳竞走,由于口渴而饮水,黄河、渭水尚不足,又北饮于大泽,没能到达便渴死于半路,其手杖化为桃林。
[4] “娲氏”二句:据《淮南子·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天柱折断,大地迸裂,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猛兽鸷鸟伤害人类。女娲立志拯救人类,“于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5] 玉台: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6] 草昧:指混乱的时世。
[7] 哲者:哲人,明达而有才智的人。中:内心。
[8] “小鸟”句:《山海经》记载有“精卫填海”的故事,据说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边玩耍,不慎掉到海里淹死了,她的精魂化为鸟,叫精卫,她为了报仇,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填海,想把东海填满。
[9] “芦灰”句:见本诗注〔4〕。
[10] 此诗表达作者对时事的担忧。群小竞进,歌舞升平,使诗人忧伤万端。
[11] 沉:落,下落。
[12] 眺:远看,眺望。城郭:城市。
[13] 痗(mèi媚)然:有病的样子。痗,病。
[14] 交路:纵横交错的道路。芳兰:散发着芳香的兰草。
[15] 逝驷(sì寺):奔驰的马车。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骎(qīn亲)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
[16] 朱树:秋天到来时树叶变红、变黄。蔼(ǎi矮):笼罩,弥漫。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
[17] 媚:迷惑。
[18] 北里:妓院所在的地方。唐长安平康里,因在城北,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唐孙棨著《北里志》,记当时妓女的生活情况。后世因以北里称妓院所在地。异舞:奇特的舞蹈。
[19] 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后世借指男女幽会之所。妙音:美妙的音乐。
[20] “纤罗”句:写舞女们抖动罗裙,散发出阵阵芳香。纤罗,质地轻柔的丝织品。
[21] 朝云:女神名。据宋玉《高唐赋》云,楚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指歌女。递:传递。嘉吟:美好的诗句。
[22] 秋至草:秋天到来时草木零落的情状。
[23] 春心:春日的伤感心情。屈原《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24] “莫笑”二句:从鲍照《拟行路难》之四“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变化而来,比喻人生命运各殊。
[25] 藜藿:多用以指粗劣的饭食。《史记·太史公自序》:“粝粱之食,藜藿之羹。”张守节《正义》:“藜,似藿而表赤;藿,豆叶也。”
[26] “衣文”二句:意谓自己宁愿学习庄子保持自然的生命状态,绝不为了富贵而牺牲自由。《庄子·杂篇·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27] “黄雀”二句:曹丕登基以后对亲近曹植的人残酷迫害,曹植写有《野田黄雀行》来抒写自己无力援救朋友的悲凉心情。作者借此讽刺当时专权之人对他的打击。
[28] “一为”二句:意谓人寿有限,富贵者亦终将死亡。曹植《箜篌引》:“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29] “世事”句:意谓世事变化无常。蜉蝣,虫名,寿命极短,短者数小时,长者不过六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