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今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简体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九章

【解题】

九章均为屈原所作。楚顷襄王元年(前二九八年)屈原再度遭谗被放,流浪于陵阳汉北沅溆湘水流域,飘泊辗转,写下橘颂惜诵等篇。后人将其作于不同时地的这些篇章搜辑成帙,适得九篇,故命曰九章。依屈原流浪时地及作品内容,九篇之先后顺序当为:橘颂惜诵哀郢思美人涉江悲回风怀沙惜往日。现仅依旧本次第释之。

惜 诵〔一〕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二〕。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三〕。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四〕。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五〕。竭忠诚以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六〕。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七〕。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八〕。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九〕。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一〇〕。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一一〕。壹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一二〕。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一三〕。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一四〕。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一五〕。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一六〕。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一七〕。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一八〕。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一九〕。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二〇〕。固烦言不可结诒兮,愿陈志而无路〔二一〕。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二二。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二三〕

〔一〕此篇作于楚顷襄王元年遭谗流放准备启程之时。以正文首二字为题。

〔二〕惜:痛。 诵:通“讼”。谓为争讼是非而内心伤痛。 愍:病。 愤:愤懑。 杼:同抒,发泄宣布。 情:实情,指争讼的真实情状。 以下即屈原向天地神灵等的诉讼之辞。

〔三〕所作:一本作“所非”,是。所非,古人发誓常用语,意为“如果不……”。正:通“证”。

〔四〕五帝:传说中五位圣明的帝王。诸典籍所指不一,约有少昊颛顼高辛伏羲黄帝等,屈原具体所指待考。 析中:当从一本作“折中”。古称断狱为“折狱”,折中谓折其中而断之,无所偏颇。此决狱常用之语。管子 小匡:“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 戒:犹命令。 六神:谓指“六宗之神”,即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等六神(见尚书 舜典传)。 向:对;服:事。“向服”谓对证事实。

〔五〕俾:使。 备御:以为侍候。 咎繇:古代传说中的司法大臣。参 韩非子 说疑等。直:同值,当。“听直”指听讼断狱,是非各得其当。荀子 修身:“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六〕赘肬:多余的肿瘤。 二句谓己尽忠事君,反与大众不合而被视为多余之人。

〔七〕儇:巧慧。 媚:悦,讨好。 二句谓己忘记儇媚随俗而与众人背道而驰,欲明君察其忠心。

〔八〕迹:考核。 二句谓己言行可相互考核,情实与外貌是一致的。

〔九〕相:观察。“相臣莫若君”为春秋 战国时恒语,参左传 僖公七年昭公十一战国策 赵策等。 证:验证。 二句谓臣在君前,言行情貌可随时观察验证,勿须远求。

〔一〇〕谊:通“义”,原则。 二句谓众人因己坚持先君后己的原则,反而加以仇视。

〔一一〕惟:思,考虑。 兆:百万曰兆。此亦指众人。 雠:以言语相诋毁。二句谓众人因己一心事君,故皆以言语相诋毁。

〔一二〕豫:犹豫。 保:保全。不可保,谓自身无法保全。

〔一三〕疾亲君:广雅 释诂:“疾,急也。”谓急于亲近君主,与前文“专惟君”同一结构。

〔一四〕忽忘:疏忽忘却。 贱贫:指身份低微卑下。屈原贵族后裔,但年代久远,家道或已中衰,故云。汉东方朔七谏:“生于国兮,长于原野”,即指出屈原生于国都而长于原野。

〔一五〕迷:迷惑。 二句谓己专心事君。竟至迷惑而不懂争宠之道。

〔一六〕志:训“知”。礼记 缁衣:“为下可述而志焉。”郑玄注:“志,犹知也。”此谓不知何以忠反遇罚。

〔一七〕巅越:即颠陨。 咍:语,谓嘲笑。 二句言己行为不合于俗,以致政治上失败,又为人所笑。

〔一八〕纷:乱貌,形容被怪罪之多。 尤:罪过。 离:遭受。 谤:诽谤。謇:语语辞。 释:解。

〔一九〕情:情实。 沉抑:谓遭压制。 达:通。 句谓己之真实情状不能上达于君。 蔽:壅蔽。 白:表白。句谓君为奸邪所蔽而使自己不能表白。

〔二〇〕郁邑:即郁悒,忧愁困苦貌。 侘傺:语,谓失意怅然。

〔二一〕烦言:纷乱无绪之言。 结:结言,春秋 战国时习用语,指相约以取信之言。 诒:遗,馈赠。 二句谓己内心之言纷乱无绪,确实不易结言相赠。此乃激愤之言。

〔二二〕静默,沉默不语。

〔二三〕申:重。 烦惑:烦乱困惑。 中:内心。 闷瞀:心思烦闷。 忳忳:忧愁貌。

以上第一段。言请众神对往事予以裁断,故先追叙楚怀王时遭谗被疏的沉痛经历。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一〕。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二〕。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三〕。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四〕。惩于羹者而吹兮,何不变此志也〔五〕?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六〕。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七〕?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八〕 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九〕。行婞直而不豫兮,功用而不就〔一〇〕。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一一〕。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一二〕。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一三〕。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一四〕。欲儃佪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一五〕。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一六〕。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一七〕。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一八〕

〔一〕杭:一本作“航”,二字古通。

〔二〕厉神:古代传说中主杀罚之神。参左传成公十年礼记 祭法郑玄注等。占:占梦。曰:以下为厉神占梦之辞。志极:目的。旁:辅助。句谓梦魂中道无航,正象征梦主有政治目的,却无人相助。

〔三〕危:犹“独”,“危独”即孤独。庄子 缮性:“危然处其所。”成玄英疏:“危,犹独也。”曰:此下亦厉神之语。恃:依靠。句谓君主仅可思念而不能依靠,意与上句“有志极而无旁”相通。

〔四〕故:因此。以上两“曰”,前为问卜之辞;后为卜得之答案。与离骚同例。“故”字以下,则为屈原听完占辞后的思索。铄:销熔。初:指怀王时。 殆:危难。 二句谓众口进谗,即金亦可销熔,当初自己即因此而蒙受危难,遭到疏远。

〔五〕惩:受创而畏惧。:细切之辣菜,乃冷食。 句谓受过热汤烫伤的人,见了菜也要吹而后食。此与“众口烁金”皆当时俗语。 变此志:谓亦当如“吹”者,改变忠贞之志,以免再遭不测。

〔六〕释:放弃。 阶:梯。 曩:往昔,此指怀王之时。

〔七〕众:指群臣。 骇遽:惊恐慌张。 伴:伴侣。 二句谓群臣见己坚持以往的操守,皆惊恐慌张,又怎能相交同伴。

〔八〕极:此指北极星,喻称君王。“同极”谓同事一君。 援:帮助。 二句谓众人与己皆同事一君,然而所取途径却各自不同,又怎能引以为援。

〔九〕申生晋献公太子。 好:爱。 晋献公宠幸后妻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欲立奚齐为太子,因此设计谗害申生申生既不愿辩白于献公,恐伤父之心;又不愿逃奔他国,恐扬父之恶,遂自杀身亡。事见左传 僖公四年国语 晋语等。

〔一〇〕婞直:桀骜刚直。 豫:犹豫迟疑。“不豫”言其处事果断。 用:因。就:成就。事详参离骚天问注。 申生皆尽其臣、子本份和忠于职守者,然一则为谗言所杀,一则因刚而遭祸,故屈原举以自况。

〔一一〕作:为。 造:制造。 忽:忽视。 过言:过份之言。

〔一二〕九:极言其多。此句亦春秋 战国俗语,或作“三折肱知为良医”。 信然:表示确信之辞。

〔一三〕矰弋:以缯为系的射鸟短箭。 机:本指发射机括,此指扣机待发,与下句“张”字皆用作动词。 罻罗:捕鸟之网。

〔一四〕设:设置,安排。 张:说文弓部:“施弓弦也。” 辟:通“繴”,捕鸟的覆车(尔雅 释器)。 侧:隐伏。淮南子原道:“处穷僻之乡,侧溪谷之间,隐于榛薄之中。”注:“侧,伏也。” 二句谓群小张设机关加害于己而取悦于君,己欲隐伏却无藏匿之所。

〔一五〕儃佪:犹“徘徊”,此指因迟疑而逗留。 干傺:求仕于君而不去。 二句谓己欲滞留楚国,冀君起用,却恐再遭祸患。

〔一六〕集:止息。 罔:无,此犹言“得无”,揣测之词。 二句谓己欲高飞而停留于远方,君主会问你要去何方吗。

〔一七〕横奔:犹狂奔。 失路:指不循正道。 二句谓己欲变易节操,不循正道,却又志向坚定而不忍为。

〔一八〕膺:胸。 牉:通“判”,分剖。 纡轸:绞痛。 二句总结以上六句进退失据的痛苦,谓己侧身无所,胸背交痛,犹如剖裂;内心忧闷,郁结难解。以上第二段,回到现实,叙述自己在顷襄王时仍故态复萌,如在怀王时一般忠君爱国,故仍然落得进退失据,痛苦不堪。

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一〕。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二〕。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三〕。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四〕

〔一〕梼:洪兴祖楚辞补注:“梼,断木也。”此用作动词,犹折断。 矫:揉。糳:舂米。 申、椒:此指两种芳香植物的籽实。

〔二〕播:种。 滋:栽。 糗芳:谓以兰、蕙、申、椒、江离、菊等芳香作物为干粮,用作春日启程的准备。糗,干粮。

〔三〕情质:犹情实。单言称“情”,复言称“情质”。大戴礼 卫将军文子子贡以其质告”;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质”皆训“实”。 重著:重复申述。二句谓恐己所诉真情不为人信,故重复申述之。

〔四〕矫:通“挢”,高举。 兹:此。 媚:美好。 私处:独处。 曾思:反复考虑。 二句谓反复思虑,决意远离时俗,坚守美好的节操而自甘独处。

以上第三段,类乱辞。既申明志向,亦表明“吾将远逝以自疏”的决定。

涉 江〔一〕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二〕。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三〕。被明月兮珮宝璐〔四〕,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五〕。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之圃〔六〕。登昆仑兮食玉英〔七〕,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八〕

〔一〕涉江在旧本中编次第二,但按内容而言,在九章中当属第六篇,主要叙述作者由汉水长江,又转而西行,过洞庭口,溯沅水而到达溆浦的经历。因多记辗转 水系的流放生活,所以以楚国古代即流传的乐曲涉江为题。

〔二〕奇服:指楚国民族有异于他国、他民族的奇异之服,即下文所谓“冠切云”、“带长铗”,体现了屈原强烈的民族精神。 衰:懈弛。

〔三〕长铗:长剑。 陆离:光彩斑烂貌。 崔嵬:高耸貌。

〔四〕被:通“披”,披挂。 明月:宝珠名。 珮:即“佩”。 宝璐:宝玉。珠、玉皆自喻才德。

〔五〕方:将。 二句谓世俗既不知我之才德,则我将高驰不顾,即下文与圣贤同游、与天地共存之意。

〔六〕重华:传说中圣君的名字。 之圃:即瑶圃,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园囿。山海经 西山经:“槐江之山,上多琅玕金玉,实惟帝之平圃。”据郭璞注,“平圃”即在昆仑山上。

〔七〕昆仑:神话传说中的神山。赋及先典籍皆多言及之。 玉英:玉花。

〔八〕齐光:一作“同光”。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云同寿齐光。”是。

以上第一段,为诗人对既往自身情操与志向的高度概括。

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 〔一〕。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二〕。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三〕。乘舲船余上兮,齐吴榜以击汰〔四〕。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五〕。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六〕。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七〕。入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八〕。深林杳以冥冥兮,猨狖之所居〔九〕。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一〇〕。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一一〕。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一二〕。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一三〕接舆髠首兮。桑扈臝行〔一四〕。忠必不用兮,贤不必以〔一五〕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一六〕。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一七〕。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一八〕

〔一〕南夷:指屈原南下的目的地、少数民族聚居处,如下文所言“辰阳”、“溆浦”等。 旦余济乎 朱熹集注本作“旦余将济乎 。”是。 济:渡过。:指长江湘水。济汉水南入于,济则泝而西过之口。因古称洞庭,故云。 此谓“南夷”与己风俗殊异,思想隔膜,令人哀痛;但迫于情势,明晨即将济 而入其境。

〔二〕乘:登。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武昌。 反顾:回望。 欸:通“唉”,感叹之声。此用作动词,犹感叹。 绪风:余风。 二句谓登上鄂渚回顾郢都,禁不住哀叹秋冬之寒风尚在。其中隐含对谗人得势的感慨。

〔三〕邸:停息。 方林:广阔的森林。

〔四〕舲船:有窗户的船。 沅水。在今湖南西部。上,即逆沅水而上。吴榜:大桨。 汰:即“汏”,水波。

〔五〕容与:犹豫迟缓貌。 淹:滞留。 回水:指江中旋涡。 疑滞:一本作“凝滞”,是。谓舟处水中停止不前。

〔六〕枉陼:地名。在今湖南 常德水经 沅水注:“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陼。”辰阳:地名。在今湖南 辰溪水经 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东合辰水。”

〔七〕苟:诚,确实。 二句谓如果自己确实心正意直,则虽被迁偏僻边远之地又有何伤。

〔八〕溆浦:地名。 在今湖南 溆浦。 儃佪:即徘徊。 如:往。

〔九〕冥冥:阴暗貌。 狖:一种长尾猿。

〔一〇〕以上四句言所行环境险恶,非人所宜居。

〔一一〕霰雪:雪如小冰粒者。 无垠:没有边际。 霏霏:云雾散布貌。 承宇:与屋宇相连接。

〔一二〕幽:偏僻寂静。

〔一三〕固:本来。 终穷:终身窘迫。

〔一四〕接舆春秋楚国隐士,佯狂避世。事参论语微子、庄子人间世、战国策秦策等。髠首:剃发,指接舆佯狂事。桑扈:传说中的古代隐士。事参庄子大宗师。臝:即“裸”,赤身露体。 二句谓己不能变心从俗,本来就应如接舆桑扈等人。但“髠首”、“臝行”,又与其深入蛮荒有关。事见记赵世家等。

〔一五〕以:犹“用”。变文以与下句“醢”叶韵,并求语词错落。

〔一六〕伍子伍子胥春秋楚国人,后逃至吴国,忠心辅,屡建奇功,后遭谗被杀。事参国语 吴语史记 伍子胥列传等。 比干殷纣王诸父,因忠心进谏被杀。事参论语史记 宋世家等。菹醢:肉酱。指比干,将其剁成肉酱。与史载剖心说略异。

〔一七〕与:通“举”,全,整个。七谏“与世皆然兮”王逸注:“与,举也。” 二句总括伍子比干事,谓前世贤臣皆有忠而见害者,我又何必怨恨于今之人。正语反说,激愤之至。

〔一八〕董道:正道。 豫:犹豫。 重昏:当即“重闵”。“昏”“闵”同音,古多通。闵,忧患。“重闵”与惜诵之“重患”义近,谓忧患众多。 二句与前“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句型、旨意相同,谓己正道直行,固将忧患终身。

以上第二段,记叙流亡之经历及思绪,并申明坚守节操。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一〕。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二〕。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三〕。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四〕。阴阳易位,时不当兮〔五〕。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六〕

〔一〕鸾鸟:凤凰类鸟。鸾鸟、凤皇,皆喻贤者。 远:远离君主、朝廷。

〔二〕燕雀、乌鹊:皆喻奸佞小人。 堂坛:犹言庙堂,此指朝廷。

〔三〕露申:一种芳香植物。 辛夷:即今之木笔。古或作“新雉”,同音异字。林薄:丛生的草木。 露申、辛夷,皆喻贤俊之士。

〔四〕腥臊:臭气,喻奸佞小人。 御:用。 芳:香气,喻贤俊之士。 薄:靠近,谓近于君侧。

〔五〕阴阳易位:喻世事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忠奸不分。 时不当:即不逢其时,谓己生不逢时。

〔六〕信:诚信。 侘傺:方言,怅然住立之意。 忽:忘记。 二句谓己心怀诚信,不忘效忠于国,故时时怅然住立,竟忘了尚在流放途中。

以上第三段,总括前两段,重申志向,抨击“阴阳易位”的黑暗现实。

哀 郢〔一〕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二〕。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三〕。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四〕。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五〕。发都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六〕?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七〕。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八〕。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九〕。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一〇〕。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一一〕。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一二〕。心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一三〕。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一四〕。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一五〕。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一六〕。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一七〕。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一八〕。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一九〕。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二〇〕。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二一〕

〔一〕哀郢在旧本中编次第三,按内容亦当如此。这篇作品写于屈原被流放至的第九年,其中亦包括对自己于顷襄王二年被流放时启行的追忆。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因本篇主题是写对故都的思念和痛惜,故以“哀郢”为题。

〔二〕皇天:对天的敬称。皇,大。 纯:终始如一。国语 晋语“德不纯”韦昭注:“纯,一也。” 命:天命。 百姓:百官。 震愆:震惊受罪。

〔三〕民:与上句“百姓”相对,指一般民众。 方:正当。 仲春:二月。 东迁:指沿长江而下,向东迁徙。 以上四句追忆楚顷襄二年(前二九八),亲眼目睹人民流离失所、逃离首都时的情景。据史记 楚世家载,顷襄王元年,兵出武关,大败军,取十五城而去。当时楚怀王被扣留于顷襄初立,经此败绩,局势紧张,故第二年春民众多离散,屈原亦厕身其中,开始流亡生涯。

〔四〕去:离去。 就远:到远方。 遵:循。 江夏长江夏水夏水分流,又东会沔水(即今汉水)入,故古多“江夏”合称。水经 夏水:“,流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至江夏 云杜县入于。”此谓与都民众一起经夏水进入长江,开始流亡。

〔五〕国:都城。“国门”谓国都之门。 轸:痛。 甲之鼌:指十干的甲日早晨。鼌,通“朝”。

〔六〕发:出发。 闾:古指人口聚居处,犹今之乡里。古代贵族与平民分别集中而居,因此这里的“闾”当指楚国贵族聚居之所,亦即“三闾”。 荒忽:即“恍惚”。洪兴祖楚辞考异:“一本‘荒’上有‘怊’字。”怊,荒忽,失意怅惘貌。 极:至。 此谓失意恍惚,不知何往。

〔七〕楫:船桨。 齐扬:同举。 容与:徘徊不进貌。

〔八〕长楸:高大的楸木。 太息:即“叹息”。 淫淫:涕泪长流貌。 霰:小冰粒状的雪。

〔九〕夏首:指水自长江分流处。 西浮:向西漂浮。沿江夏向东流亡,而此云“西浮”,乃欲顾望都而暂回其舟,亦即上文所谓“容与”不进之意。龙门都东城门。

〔一〇〕婵媛:内心牵挂萦绕。 眇:远。 蹠:适,往。

〔一一〕焉:语词,犹于是。 洋洋:无所归宿貌。

〔一二〕凌:乘。 阳侯:大波。古传陵阳国之侯溺死,其神为大波。事参淮南子览冥及注。 泛滥:横流漫延。 忽:飘忽。 薄:止息。此句与“怊荒忽其焉极”、“眇不知其所蹠”意同。

〔一三〕结:牵结缠绕。此喻心思烦乱难解。 蹇产:即曲折,或作“”,本指山形,此喻感情诘屈难伸。

〔一四〕运舟:行舟。 上洞庭而下:此指行经洞庭处,如溯湖而上,则入,故云“上洞庭”;如顺而下,则东至吴越,故云“下”。当时似有南去与东下两种选择,故到底是上溯洞庭,还是顺而下,颇费考虑。

〔一五〕终古:永世。去终古之所居,即指前所谓“发都去闾”。 逍遥:此指漂泊流荡。 东:指楚国东部泸江陵阳一带。

〔一六〕羌:方言中的语气辞,犹言“乃”。 反:即“返”。

〔一七〕夏浦水之滨。此时东向而行,故言“背夏浦”。 西思:思念西方,此指都。

〔一八〕坟:水边高地。 聊:暂且。

〔一九〕州土:国土。 平乐:和平安乐。 江介:江边。此指长江沿岸。 遗风:先人留传的习俗、风尚。 二句皆屈原流放途中所见所感。

〔二〇〕当:面对。 陵阳:地名。在今安徽青阳南。 淼:大水茫无边际貌。南渡:陵阳长江南岸,故云。 如:至。 二句谓当来到陵阳,已无处可去。

〔二一〕曾:尚。 夏:即“厦”,大屋。此指楚国宫殿。 丘:废墟。 孰:谁。两东门:指都东城门。 二句谓尚不知大厦可以变为废墟,以及谁又可以使城变得荒芜。“不知”贯穿上下两句,以设想之辞谴责顷襄王的政治短见,并表示对楚国前途的忧虑。

以上第一段,全以追忆之笔写出九年前被流放出郢都向东迁徙的所见所闻,徘徊留恋之意和哀伤担忧之情宛然。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一〕。惟路之辽远兮,之不可涉〔二〕。忽若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三〕。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四〕。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五〕。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六〕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七〕。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八〕。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九〕。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一〇〕

〔一〕怡:乐。

〔二〕惟:思。 路:通向都的道路。 长江夏水。 涉:步行渡水。 二句谓欲归都,然无舟航以渡 之水。意与惜诵“魂中道而无杭”略同。

〔三〕忽:迅速。 若:似。 信:古称住宿两晚为“信”。左传 庄公三年:“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曰次。” 复:归。 二句谓时间倏忽,好像在外还不到两夜,其实却已是九年未归了。

〔四〕惨:悲。 郁郁:悲痛填胸。 蹇:乃。方言中的语气辞。 侘傺:怅然住立貌。 戚:忧愁。

〔五〕外:指对外,外交。 承欢:此指求取秦国的欢心。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六年患将伐,“乃谋复与平”。又顷襄七年,“迎妇于秦楚复平”。二事皆屈原流放后顷襄王对外承之欢的史实,故屈原谴责之。汋约:即绰约,好貌。此指讨好求和貌。 谌:诚,实在。 荏弱:柔弱。难持:难以自保。

〔六〕忠:指忠臣。 湛湛:忠厚貌。 进:谓接近君主。 妒:指谗人。 被离:即“披离”,散乱。 鄣:壅蔽、阻拦。 以上四句前两句言对外失措,后两句言对内失人。

〔七〕: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圣君。 抗行:即“亢行”,高尚的德行。 瞭杳杳:高远貌。 薄:接近。

〔八〕被:加。 不慈:指皆不传天下于子。 伪名:不符合事实的称呼。说见庄子 盗跖韩非子 忠孝史记 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竹书等。

〔九〕愠惀:温良谦恭貌。此用作名词,指温良谦恭者,与下句“夫人”对举。南子览冥:“纯温以沦”,“温沦”或即“愠惀”。 修美:指品德美好。 夫人:那些人,指子兰之流。 忼慨:即慷慨,激切貌。“忼慨”与前“愠惀”辞意正相反。此谓君王不知人,憎恨前者,喜爱后者。

〔一〇〕踥蹀:小步行走貌。 美:指美德之人,与上句“众”字相对。 迈:说文辵部:“远行也。” 逾迈:益远。“逾”一本作“愈”。

以上第二段,由对初放的回忆回到现实,着重对顷襄时的内政、外交提出批评。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一〕。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二〕。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三〕

〔一〕曼:展开。 流观:四处观望。 反:即“返”。

〔二〕首丘:头向山丘。“鸟飞反乡”、“狐死首丘”乃当时俗语,谓鸟虽远飞终返故林,狐即将死头也向着所出生的山丘。此喻人不忘本(参礼记 檀弓)。根据近年地下考古发掘的材料,知民族在朝时被封于丹阳,因此先人陵墓所在,为民族故乡。屈原当时流放在外,返已不可能,故此处所谓“首丘”、“反乡”,当指汉北而言。且由于秦国的侵略,汉北当时成了对峙的前线地区,正是屈原关心的地方。因此可以说,这两句已透露出屈原将由陵阳转徙汉北的消息。

〔三〕信:确实。 忘之:忘记归返故土。

以上第三段,乃全诗尾声,抒写流亡中思念故土的迫切心情。

抽 思〔一〕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二〕。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三〕。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四〕。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懮懮〔五〕。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六〕。结微情以陈辞兮,矫以遗夫美人〔七〕。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八〕。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九〕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一〇〕。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一一〕。愿承间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一二〕。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一三〕。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一四〕。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一五〕。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一六〕。何毒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完〔一七〕。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一八〕。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一九〕。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二〇〕。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二一〕。少歌曰:与美人抽怨兮,并日夜而无正二二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二三〕

〔一〕抽思在旧本中编次和按内容而言,均为九章中的第四篇。这篇作品是屈原陵阳居住九年后,溯长江西行,又转而溯汉水北上、到达汉北的作品。其前半部分仍然是对怀王时期忠心事君反遭谗害的回忆,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在现实中孤苦无告和不忘君国的心绪。

〔二〕永叹:长叹。 乎:文选李善注引“乎”作“而”,与赋句例合。

〔三〕蹇产:委屈忧抑。 曼:即“漫漫”,久长。

〔四〕动容:即“动搈”。广雅 释诂:“搈,动也。”动搈,动荡。 回极:极泛指北极星域,此言运转随时。 浮浮:流动貌。 二句写长夜不眠所感之气象变化。

〔五〕数惟:屡次想起。 荪:一种香草,此喻指怀王。 懮懮:内心伤痛貌。

〔六〕摇起:突然而起。方言:“摇,疾也。” 横奔:乱跑。 尤:灾祸。 自镇:自我镇定。

〔七〕结:集结。 微情:内心深处的隐秘之情。 矫:即“挢”,举。 美人:指怀王

〔八〕诚言:洪兴祖楚辞考异:“诚,一作‘成’。”作“成”是。成言,定言,约定之言。 黄昏以为期,古代婚俗以黄昏为迎娶之时。此喻指当初与怀王君臣相约,共治楚国

〔九〕回畔:即背叛。“畔”即“叛”之借字。 既:已。

〔一〇〕:即“骄”。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作‘骄’。” 览:展示。 修姱:美丽。 此谓“美人”(怀王)骄傲地向我展示炫耀美丽。

〔一一〕盖:即“盍”。洪兴祖楚辞考异引一本正作“盍”。古“盇”与“何”通。 造:成。礼记 王制“造士”郑玄注:“造,成也。” 此句言为何因我而成怒,即所谓“王怒而疏屈平”。

〔一二〕承间:待机会。 自察:自明。即自我表白。 震悼:畏惧。说文 心部:“悼,惧也。陈楚之间谓惧曰悼。”

〔一三〕夷犹:即“犹豫”。 冀进:希望进用。 怛伤:痛伤。 憺憺:恐惧貌。汉书 李广传:“威棱憺乎邻国。”师古注引苏林:“陈留人语恐言憺之。”此谓内心伤悲恐惧,承上“震悼不敢”而来。

〔一四〕兹历情: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作‘历兹情’。”是。历:经历。兹情:此情,指上述“怛伤”、“震悼”之情。 陈辞:出谋献策。 荪:香草,此喻怀王。详:即“佯”之借字。详聋,装聋。

〔一五〕固:确实。 切人:恳切实在的人。 不媚:不会讨好。 众:指党人。

〔一六〕初:当初。 所陈:指当初劝阻怀王武关秦王之语:“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耿著:明白。 庸:即“用”。用亡,指怀王死于。 二句谓当初若采纳我所陈述的极明白的道理,又怎会有后来的死亡。

〔一七〕此二句洪氏考异谓一本作“何独乐斯之謇謇兮,愿荪美之可光”,可从。上句即离骚所谓“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下句“光”字与上文“亡”字叶韵。 謇謇:忠言恳切貌。 此谓我何以独乐此謇謇忠言,不过希望君主之美更为光大。

〔一八〕三五:指三王五霸。 像:榜样。 彭咸:传说中的古代圣贤。 仪:标准。 上句是当时对怀王的希望;下句是当时对自己的要求。

〔一九〕极:目的。 故:即“固”,确实。 亏:损。 此谓只要取法于“三五”、“彭咸”,则什么目的也能达到,声誉肯定会远闻而不亏损。

〔二〇〕虚作:凭空产生。

〔二一〕施:施舍。 报:报偿。 实:结果实。 获:收获。 此承上文谓有施舍才会有报偿,结了果才能有收获。

〔二二〕少歌:即“小歌”。一本“少”作“小”。有小结前文的意思。 美人:指怀。 抽怨:拔除怨尤。句谓怀王闻谗而怒屈原,故欲通过解释为其除怨。 并日夜:即夜以继日。 无正:谓无以正是非。即惜诵“指苍天以为正”之“正”。

〔二三〕:即“骄”。 敖:即“傲”。 朕:屈原自称。 史称怀王骄慢自是,此其一端。

以上第一段,回忆己在怀王时忠心事君,反被轻视骄侮。此章有“少歌”、有“倡”、有“乱”,三者互相联系。但从意义上讲,“少歌”明显是对前段文字的小结,故仍将其归属第一段。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一〕。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二〕。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三〕。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四〕。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五〕。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六〕。惟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七〕。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八〕。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九〕。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一〇〕。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一一〕

〔一〕倡:即“唱”,本义为发词首唱。此下由回忆转叙身在汉北的现实,故曰“倡”。 有鸟自南:自喻为南来之鸟。“南”指都方向。 集:止。汉北汉水以北,约当今湖北襄樊河南淅川一带。这是屈原陵阳九年后又向西北迁徙的地区。

〔二〕好姱佳丽:四个同义单词平列连用,皆言其美。 牉:分离。

〔三〕惸:孤独。 不群:与众不合。 良媒:喻指君主身边举贤推能者。

〔四〕道:指回归都之道。 卓:一本作“逴”。逴远,遥远。 日忘:谓日复一日,渐为君主所忘。 申:表白。

〔五〕北山: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作‘南山’”,是。因其与下文“南指”、“南行”相合,皆指都方向。 太息:即“叹息”。

〔六〕孟夏:夏历四月。 晦明:从夜晚到天明。 岁:年。此言因心忧而觉夜长。

〔七〕惟:乃。 九:极言其多。 逝:往。指归都。

〔八〕曾:竟然。 “南指”句:谓只是依靠月亮、星星指着向南的方向。

〔九〕径逝:承上“南指”句,谓直归都。 营营:行人往来貌。

〔一〇〕信直:忠诚正直。

〔一一〕理:“使”的同音借字,指使者。 屈原常以婚姻喻君臣关系,因又多以“理”、“媒”等喻能向帝王推荐人才者。 从容:行动举止。

以上第二段,抒写流亡汉北的现实,表明自己孤立的心绪和欲返都的渴望。

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一〕。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二〕。轸石崴嵬,蹇吾愿兮〔三〕。超回志度,行隐进兮〔四〕。低徊夷犹,宿北姑〔五〕。烦冤瞀容,实沛徂兮〔六〕。愁叹苦神,灵遥思兮〔七〕。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八〕。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九〕。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一〇〕

〔一〕濑:浅流。 湍流:急流。 潭:方言称渊为“潭”。 此句记流亡历程由南而北,即前文“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之意。因汉水等流向由北而南,故称“溯”。

〔二〕狂顾:一个劲地失神回望。形容忧心烦乱至极。 南行:往南(都所在)行进。 二句连上句谓本往汉北进发,却因思至极,不免失神回顾,终于转身南行,聊慰渴思。

〔三〕轸石:方石。 崴嵬:高耸貌。 蹇:行走困难,此引申为阻碍。 二句言山高路远,回之愿难以实现。

〔四〕超回:或即“迟回”。 志度:或即“跮喥”,犹“踯躅”,徬徨不进。 隐进:进度迟缓。“隐”同“稳”,缓慢。

〔五〕低佪:即“徘徊”。 夷犹:即“犹豫”。此句与“超回志度”相对。 北姑,即“北岵”。岵,无草之山。

〔六〕烦冤:愁闷。 瞀容:迷乱。 沛:颠仆。 徂:即“沮”,沮丧。 二句谓愁闷迷乱,实在颠仆潦倒。

〔七〕神:心神。 灵:灵魂。 二句谓终日愁叹苦神,遥思都。

〔八〕处幽,谓处此僻远之地。 行媒:作媒之人。 幽:僻远。

〔九〕颂:即“诵”,吟咏。

〔一〇〕不遂:所愿无法实现。遂:顺。

以上第三段,为全文的总结。

怀 沙〔一〕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二〕。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三〕。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四〕。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五〕

〔一〕怀沙在旧本中编次第五。按其内容,当为九章中的第八篇。作品写于楚顷襄王廿一、廿二年,屡败于,丢失都及黔中郡之后(参史记 楚世)。当时屈原不得不离开黔中,由溆浦折而向东北湘水流域进发。从诗的内容看,已“知死不可让”,似死意已决。 “怀沙”即抱石之意,以此为题,或系后人依据其抱石自沉的传说所加。

〔二〕滔滔:“悠悠”之同音借字,漫长。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引作“陶陶”,亦“悠悠”之同音借字。 孟夏:夏历四月,已是“长夏”的开始。 莽莽:草木茂盛貌。

〔三〕永:长久。 汩:行走貌。 徂:往。“汩徂南土”即流亡南楚,指前此之事,故言“永哀”。

〔四〕眴:与“洵”通,远。 击鼓“于嗟洵兮”传:“洵,远。” 此句与下文乱曰“修路幽蔽,道远忽兮”,同一意境。 杳杳:深暗貌。 孔:甚,很。 幽默:幽寂。 二句言流亡荒僻之地,视之则深远缈茫,听之则寂静无闻。

〔五〕郁结:愁思积聚。 纡轸:揪心的隐痛。 离:遭。 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引作“愍”,伤痛。 长鞠:长期困苦。

以上第一段,写长期流亡南土的忧伤。

抚情効志兮,冤屈而自抑〔一〕。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二〕。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三〕。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四〕。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五〕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拨正〔六〕。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七〕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八〕。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九〕。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一〇〕。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一一〕。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一二〕。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一三〕。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一四〕。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一五〕。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一六〕。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一七〕。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一八〕。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一九〕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二〇〕。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故〔二一〕 久远兮,邈而不可慕〔二二〕

〔一〕抚:犹循省,回顾。 情:情实、情状。 効:犹考核。广雅 释言:“效,考也。”“效”即“効”。 自抑:自我抑制。 二句领起,谓回顾前情,考核己志,皆无过错,故只有强抑冤屈。

〔二〕刓:削。 圜:即圆。 常度:一贯所守之法度。 替:废。 此前句指小人世俗所为,后句明己情志。

〔三〕“易初”句:洪兴祖楚辞考异朱熹楚辞集注皆谓一本无“初”字。“易本迪”犹言改变本来的道路。 二句自谓如因遭谗被放而改变道路,乃君子所耻而不为。

〔四〕章:明。 画:规划。 志:记。 墨:文字。 前图:以前所立的法度。管子 君臣:“主画之,相守之;相画之,官守之。”则“章画”指明其规划。管子 宙合:“明墨章书,道德有常。”“墨”指文字,则“志墨”谓著之文字。此皆指屈子执政时的宪令而言。二句亦即思美人所谓“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五〕内厚质正:性格敦厚,品质端正。 大人:指君子。 盛:赞美。

〔六〕:传说中时的能工巧匠。 斵:砍。指制作器物。 察:了解。拨:歪曲。 正:端正。管子 宙合:“夫绳扶拨以为正”,即“拨”“正”对举。此二句以不施工于木,怎知木之邪正。喻世无圣贤,谁能知事之曲直。其承上句“大人所盛”而言,与以下四句意思不一。

〔七〕玄文:黑红色花纹。 处幽:处于昏暗之中。 蒙瞍:盲人。 不章:没有文彩。

〔八〕离娄:传说中黄帝时视力超常的人。 微睇:略睁其目斜视。 瞽:盲人。 无明:无视力。

〔九〕二句谓时俗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一〇〕笯:鸟笼。 鹜:鸭。

〔一一〕同糅:混合。 玉石:美玉与凡石。 概:古时用以平斗斛之木。 此句犹言以一个标准来衡量。

〔一二〕鄙固:鄙陋。 臧:善,此指品德美政。

〔一三〕盛:多。 陷滞:陷没停滞。 济:度过。 二句以车行重载为喻,谓己责任重大,致有陷滞之事。意即惜往日所谓“虽过失犹弗治”。

〔一四〕瑾、瑜:皆指美玉。 穷:窘困。示:告诉。言己虽有美德,而窘困之际,竟无所诉,皆由谗人间之所致,引起下文。

〔一五〕邑犬:邑里之犬。

〔一六〕非:同“诽”,即谗谤。 庸:庸人。

〔一七〕文:指人言行美好。 质:指人品性良善。 疏:通。谓人之美好,不仅见之于外,而且通之于内,即思美人所谓“满内而外扬”之意。

〔一八〕材朴:未加工的木材,喻德义。 委积:积蓄。 有:富有,此指富于德义。

〔一九〕重:同“緟”,本指衣物丝絮层叠,此借指重积仁德。 袭:本指衣物重叠,此借指广修礼义。 谨厚:谨慎忠厚。 丰:充实。

〔二〇〕重华:即舜。 遌:逢,遇。 从容:举动,此指上文仁义谨厚之行。

〔二一〕不并:指明君贤臣不能相遇。

〔二二〕邈:远。 慕:思念仰慕。

以上第二段,写己有瑾瑜之德、俊杰之才,却不为君王、世俗所理解。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一〕。离慜而不迁兮,愿志之有像〔二〕。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三〕。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四〕

〔一〕惩:受损伤而知戒备。 连: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引作“违”,或即“愇”之借字,广雅 释诂:“愇,恨也。”忿:忿怒。“惩愇”“改忿”相对成文,皆指强抑忿恨。下句即承此而来。

〔二〕离:遭。 慜:忧伤。 不迁:不改变。 志:志向。 像:榜样。言己虽遭忧患而志向不变。

〔三〕进路:行路。 次:停宿。北次,指由溆浦一带折向东北,横跨资水湘江进发。 昧昧:昏暗不明貌。

〔四〕舒忧娱哀:排解忧愁,缓释悲哀。 大故:指兵戎之事。周礼 膳夫注:“大故,寇戎之事”,又大祝注:“大故,兵寇也。”此指当时兵侵入黔中之事。因敌兵入侵,己虽欲努力排解忧愁悲哀而不可得,故曰“限”。

以上第三段,言己虽在流亡颠沛中,却绝不改变理想、忘怀国难。

乱曰:浩浩 ,分流汩兮〔一〕。修路幽蔽,道远忽兮〔二〕。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三〕伯乐既没,骥焉程兮〔四〕。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五〕。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六〕。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七〕。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八〕。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九〕。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一〇〕

〔一〕 :指沅水湘水。 分流:分头并进之意。 汩:水流疾貌。当时正从沅水流域向湘水流域进发,故言及 分流。

〔二〕修路:漫长的道路。 幽蔽:幽暗蔽塞。 忽:荒远貌。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此句下有“曾唫恒悲兮”四句,乃下文“曾伤爰哀”四句异文之误羼于此者,当删。

〔三〕怀质抱情:“情”、“质”说详惜诵及注。 匹:当为“正”字形似而误,与下文“程”字叶韵。正犹证,即惜诵“指苍天以为正”之“正”,“无正”谓无人作证。

〔四〕伯乐:传说中善相马者。 程:衡量。“焉程”谓谁能衡量骐骥之力。

〔五〕生:同“性”。 错:安置。 二句谓众人之性,皆已各定。

〔六〕定心:坚定其心。 广志:开阔其志。

〔七〕曾:一本作“增”,“增伤”言悲伤层叠。 爰:乃“咺”之同音借字,方言:“咺,痛也。凡哀泣不止曰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恒”,乃“咺”之误字。叹喟:犹叹息。

〔八〕谓:说。不可谓,言不能向人解说。

〔九〕让:推辞。 爱:爱惜。 此谓自知坚持忠信而死节,义不容辞。

〔一〇〕类:法,榜样。 此谓明告贤人君子,自己将以死节之士为榜样。

以上第四段,重申己志,表明决意死节。

思美人〔一〕

思美人兮,擥涕而伫眙〔二〕。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三〕。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四〕。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五〕。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六〕。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高而难当〔七〕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八〕。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九〕。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一〇〕。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一一〕。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一二〕。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一三〕。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一四〕。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一五〕。指嶓冢之西隈兮,与黄以为期〔一六〕

〔一〕思美人在旧本中编次第六,但就内容而言,当在九章中属第五。这篇作品是屈原汉北后又沿南下,赴辰阳溆浦等地途中所作。其前半部分主要表明居汉北时对楚国政治的想法,后半部分则叙写继续流浪,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心志。取篇首三字为题。

〔二〕美人:指顷襄王。 擥涕:挥拭脸上的泪水。 伫:久久站立。 眙:直视。 二句写思念君王时的情状。

〔三〕媒绝:喻指君王身边已无荐人之臣。 路阻:道路远隔。 诒:即“贻”,赠送。 二句谓与君王已不可能以结约之言相赠。

〔四〕蹇蹇:同“謇謇”,忠诚正直貌。 烦冤:愁闷。 发:通“拨”,拔。此谓陷滞于烦冤而不能自拔。

〔五〕申旦:由夜达旦。九辩:“独申旦而不寤。”此引申为日日夜夜。 沉菀:即“沉郁”。 达:通。此谓愿日夜抒发内心的想法,但它们都郁积于心而不能上通于君。

〔六〕寄:托。 丰隆:神话传说中的云神。 将:遵从命令。

〔七〕因:凭借。 归鸟:此指归返都之鸟。 羌:犹“乃”,方言中的语气辞。 宿高:洪兴祖楚辞考异引一本作“迅高”,又快又高。 当:值,相遇。

〔八〕高辛:即“帝喾”,传说中有神性的古代圣君。 灵盛:神性充沛。 玄鸟:黑色鸟,即燕。 致诒:即致赠,赠送聘礼。此言高辛神性充沛,因此遇到燕子,并派它向神女简狄赠送聘礼,以通婚姻之好。言下慨叹命运乖碍,连“致辞”之鸟犹不可得。

〔九〕媿:即“愧”。 易初屈志:改变初衷,委屈求全。

〔一〇〕历年:经历岁月。 离:即“罹”,遭受。 愍:忧伤。 冯:即“憑”,愤懑。 化:变化。

〔一一〕隐闵:即“隐忧”,忍受忧伤。 寿考:犹言终此一生。 二句谓宁可忍受忧伤至死,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一二〕前辙:前车的印迹。此喻怀王时自己的政治举措和行事准则。 遂:成。度:法度。“此度”指任左徒时的变法革新。

〔一三〕颠:颠仆。 蹇:发语词。 怀:思念。 异路:与众不同的政治路线。

〔一四〕勒:本指马络头衔口,此用作动词,犹约束、控制。 骐骥:骏马。 更:再、又。 造父:古代传说中的善驭者。参荀子中的正论、儒效、王霸等篇。一说为周穆王时善御者,参穆天子传。 操:驾驭。

〔一五〕迁逡次:行不进貌。“逡次”犹逡巡。 聊:暂且。 假日:借些日子。须时:等待时机。

〔一六〕嶓冢:山名。在今甘肃天水礼县之间,古代传说为汉水发源地(参尚书 禹贡)。 隈:山弯曲处。 纁黄:以天色纁黄指黄昏。嶓冢山在秦国地,此乃身处汉北,因溯汉水而遥指嶓冢,并以黄昏为期,盖有终必报之意。

以上第一段,表现了希望为顷襄王所信任而与之共成楚国大业。特别是“知前辙之不遂”句以下,更以勒马驾车为喻,说明愿以自己的一贯主张和原则与顷襄合作,并非变节从俗,委屈求全。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一〕。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 以娱忧〔二〕。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三〕。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四〕。解萹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五〕。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六〕。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七〕。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凭而不竢〔八〕。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九〕。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一〇〕。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一一〕。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一二〕。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濡足〔一三〕。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一四〕。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一五〕

〔一〕开、发:二字互文,均开始之意。 悠悠:日行迟迟貌。

〔二〕荡志:涤荡心怀。 遵:沿着。  长江夏水屈原此时又从汉北折而南行,故沿汉水夏水长江,掠过都东面,而去辰阳溆浦等地。娱忧:排除忧愁。

〔三〕擥:采摘。 大薄:大林。 茝:即芷,一种香草。 搴:拔。 洲:水中陆地。 宿莽:方言,指越冬不死之草。

〔四〕及:赶上。 古人:此指古代受君主信任的圣贤。 谁与:即“与谁”。玩:欣赏。 二句谓己采摘芳茝、宿莽等芳草,却无人共赏。 以上四句与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命意正同。

〔五〕解:采折。 萹薄:丛生的的萹蓄(一种野草)。 杂菜:各种野菜。备:通“服”,佩戴。 交佩:混合佩戴。

〔六〕缤纷:纷繁众多貌。 缭转:即“缭乱”。 遂:终于。 萎绝:枯败。离异:分离、散乱。 此四句与前“擥大薄之芳茝”数句相对,亦即下文所谓“南人之变态”。其意与离骚“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腰兮,谓幽兰其不可佩”正同。

〔七〕儃佪:即“徘徊”。 南人:当指在朝之“党人”。因汉北都北面,故云。

〔八〕窃:暗中。 快:快慰。 中心:即心中。 扬:舒畅。 厥:其。 不竢:无所等待。 凭:愤懑。 此谓以己所持芳草与“南人”之佩“萹薄”、“杂菜”相较,则窃自欣慰,愤懑全消。此正与上文“荡志愉乐”“儃佪”“娱忧”承接。

〔九〕芳:芳香。 泽:膏泽。 杂糅:糅合一起。 华:即“花”。 二句即所谓诚于中者形于外。

〔一〇〕纷郁郁:香气浓郁四散。 承:一作“蒸”。“远蒸”即远播。

〔一一〕情、质:指内在的修养、志向等。 信:确实。 保:保持,守而不失。居蔽:居处偏僻。 章:即“彰”,显明。 二句谓情质确能保守不失,即使居处偏僻,名声亦必远闻。

〔一二〕薜荔:一种藤状植物。 为理:为使者。 惮:畏难。 举趾:举足。缘木:因薜荔多附木而生,故求之者必缘木。

〔一三〕因:凭借。 芙蓉:指荷花。 蹇裳:即“搴裳”,用手撩起下服。 濡足:沾湿双脚。因荷生池中,故求之者必濡足。

〔一四〕登高:即指上文“举趾缘木”。 说:即“悦”。 入下:即指上文“蹇裳濡足”。 以上四句以“薜荔”、“芙蓉”喻君主身边的权臣,谓己虽有忠君报国之志,却不愿阿谀权贵以求通于君。

〔一五〕朕形:或当为“朕性”。“形”与“性”因音近而误。王逸注:“我性婞直,不曲挠也。”似所据本作“朕性”。 不服:不曲挠。 然:于是。 容与:即“犹豫”。 狐疑:疑惑。 二句谓“登高”、“入下”皆与己本性不合,因而长此处于徘徊观望之中。

以上第二段,写由汉北,路过郢都之侧时的种种感想,其中流露出希望被君主启用、却不愿放弃一贯操守的矛盾心理。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一〕。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二〕。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三〕

〔一〕广遂:全面实施。 前画:以前的规划。 度:法度。“此度”即指“前画”。此总结之辞,谓过去在实行“前画”中,始终遵循着根本的法度。

〔二〕命:命运。 处幽:身处幽暗,此指被流放。 罢:疲惫。 及:趁着。“暮”下一本有“也”,以上下句式律之,当从。

〔三〕茕茕:孤独貌。

以上第三段,实为乱辞,有总结全诗的作用。

惜往日〔一〕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二〕。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三〕。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娭〔四〕。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五〕。心纯庬而不泄兮,遭谗人而嫉之〔六〕。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澂其然否〔七〕。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八〕。弗参验以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九〕。信谗谀之溷浊兮,盛气志而过之〔一〇〕。何贞臣之无辠兮,被离谤而见尤〔一一〕。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一二〕

〔一〕惜往日在旧本中编次第七,按其内容,当为九章的第九篇,是屈原绝笔之作,大约作于湘水流域。本来当时楚国首都都、巫郡黔中郡等先后失守,形势已十分危急。前此屈原虽已在怀沙中考虑到死的问题,但却未定下死志,而是回到祖国腹地,欲观察国内动态,希望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但是这一最后希望终至破灭,因为当他行至汨罗时,深知国事已不可为,即写下这篇作品后投水自尽了。本篇以首三字为题。

〔二〕惜:痛。 往日:指为怀王信任重用之时。 曾信:曾被信任。 昭诗:洪兴祖楚辞考异:“诗,一作‘时’。”“昭时”谓昭告于世。

〔三〕奉:继承。先功:前代功业。照下:即照临下民,使受其惠。 法度:法令制度。 嫌疑:疑难之处。 二句谓继承先王功业,制定宪法,去其疑难,使之明晰可行。

〔四〕属:托付。 贞臣:奉公守法、忠于职守之臣。 娭:同“嬉”,游乐休息。二句谓当时法制确立,国家富强,明君以国事托付贞臣,自己即可放心游乐休息。此即先法家“君佚臣劳”思想的体现。

〔五〕秘密事:指屈原奉命为怀王造为宪令等工作。 载心:放在心上。 治:治罪。 二句谓己将国家大事密藏于心,忠诚职守,深得君主信任,即偶有过失,亦不被追究。

〔六〕纯庬:纯朴、厚道。左传 成公十六年:“民生敦庞,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敦庞”即“纯庬”之异文。不泄:不曾泄漏。谗人:指上官大夫之流。此即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所载夺稿不与、上官大夫进谗之事。

〔七〕君含怒而待臣:当指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进谗,怀王怒而疏一事。 清澂:察明。

〔八〕蔽晦:蔽塞。 虚惑误:三字并列,用以强调谗臣的恶劣品质。 虚,伪诈;惑,瞀乱;误,荒谬。

〔九〕参验:比较验证。 考实:考核实情。先名家讲“循名责实”,考实、参验,皆这种思想的反映。 迁:疏远。

〔一〇〕气志:犹言意气。 过:责怪。 “盛气志而过之”,即盛气凌人之意。

〔一一〕辠:即“罪”。 被:遭受。 离: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作‘’。”是。“谤”即诽谤。 尤:罪。

〔一二〕惭:愧。 光景:即光阴,此指日月运行。 诚信:指日月运行准确无误。备:慎防。 二句谓己事君的诚信昭如日月,足使小人惭愧无地;然事已至此,只能幽隐退避谨慎隄防。

以上第一段,追述怀王时君臣际会相得,终于因得罪谗谄而被疏。

 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一〕。卒没身而绝名兮,惜壅君之不昭〔二〕。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三〕。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四〕。独鄣壅而蔽隐兮,使贞臣为无由〔五〕。闻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六〕吕望屠于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七〕。不逢汤武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八〕信谗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忧〔九〕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一〇〕。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一一〕。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一二〕。或忠信而死节兮,或谩而不疑〔一三〕。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一四〕。芳与泽其杂糅兮,孰申旦而别之〔一五〕。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一六〕。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一七〕。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一八〕。妒佳冶之芬芳兮,姣而自好〔一九〕。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二〇〕。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二一〕。情冤见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错置〔二二〕

〔一〕玄渊:深渊。 遂:于是。

〔二〕卒:结果。 没身:至死。 绝名:无闻于世。 壅君:被蒙蔽的君主。昭:明白。 以上四句为拟想之辞,谓己死不足惜,可惜受蒙蔽的君主永无清醒之日。故下文乃以史事晓其君。

〔三〕度:法度。 薮:草泽曰薮。 幽:从“山”得义,本指林草隐蔽之处。此谓己遭谗流放,如使芳草在山泽深处荒芜。

〔四〕焉:于是。 舒情:展示情实。 抽信:抒写诚信。 恬:安。 不聊:不苟且贪生。 二句紧接前二句,谓表达了自己的实情诚信,即可安于死亡决不偷生。

〔五〕鄣壅:阻塞,言君视听不明。 蔽隐:言己流放荒野。 无由:无因。言己欲舒情抽信而不可能。

〔六〕百里:即百里傒春秋秦缪公大夫。其经历诸书所载不同,据史记 晋世史记 商君列传等,其初为虞国大夫,为晋献公所擒,作为秦缪公夫人的陪嫁被送至秦国。后秦缪公知其贤而用之。虏:被擒之囚。 伊尹:参离骚 咎繇而能调”句注。

〔七〕吕望:参离骚吕望之鼓刀兮”句注。朝歌殷国都,在今河南淇县甯戚:参离骚甯戚之讴歌兮”句注。

〔八〕汤武:即成汤武王桓缪:即春秋齐桓公秦缪公

〔九〕:指春秋吴国君主夫差。 味:辨别。 子胥:即伍子胥春秋人,避害逃,先后为吴王 阖庐夫差大臣,因屡谏夫差提防越国而遭谗被杀。子胥死后,即为所灭,故曰“后忧”。事参史记 伍子胥列传

〔一〇〕介子:即介之推春秋晋国大臣,随公子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曾割股为重耳解饥。重耳即位,遍赏从者而不及介之推乃避隐于緜上山中。重耳求之不出,放火烧山,被烧死山中。事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史记 晋世家。因史称其抱木烧死,故此曰“立枯”。 文君:即晋文公 重耳。寤:醒悟。

〔一一〕封介山:传说介之推死后,晋文公緜上山封以为界,命为介山,并使其民祭祀之。 禁:指禁止在山上猎樵。 大德:指介之推追随晋文公流浪之功。 优游:德行隆盛貌。

〔一二〕久故:往昔。 亲身:犹亲近,形容关系密切。 缟素:白色丧服。

〔一三〕或:有的。谩:欺骗。 二句谓忠信者反遭死亡,而虚伪者反受信任。

〔一四〕按实:即“考实”,求证。 二句皆指君主而言。

〔一五〕芳与泽:皆喻美德。 申旦:详思美人“申旦以舒中情兮”句注。 别:识别。

〔一六〕殀:即“夭”,夭折。 戒:警惕。“下戒”谓予人以警惕,指谗言初起时,故下文又言“谗谀日得”。

〔一七〕谅:确实。 聪不明:即听不明,古成语。易夬:“闻言不信,聪不明也。”又噬嗑:“何校灭耳,聪不明也。”“聪”皆训“听”。 蔽壅:受蒙蔽。 日得:日益得势。

〔一八〕蕙若:兰蕙与杜若,皆香草。

〔一九〕佳冶:指女性的美态,此代称美女。:传说中著名的丑女。 自好:自以为美好。“好”字与下句“代”字,为凼、之二部合韵。

〔二〇〕西施:传说中春秋越国美女。 谗妒:指生性嫉妒、爱行谗谀的丑女,此喻佞臣。 自代:以己取代西施

〔二一〕白行:表白行为。 不意:意料不到。

〔二二〕情:情实。 冤:冤屈。 日明:一天天显现出来。 列宿:星宿。 错置:罗列散布。

以上第二段,于面临深渊之际,对顷襄王时代谗人得势的黑暗现实,痛加控诉。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一〕。乘氾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二〕。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三〕。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四〕。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五〕

〔一〕乘:或当作“弃”。“乘”古写作“椉”,与“弃”形近易讹。王逸注:“如驾驽马而长驱也。”即解释“弃骐骥……”,是代古本不误。因离骚本有“乘骐骥以驰骋兮”之句,故被浅人据以妄改。 辔:御马缰绳。 衔:勒于马口的嚼子。 自载:谓载重自驰。

〔二〕氾:即“泛”,犹浮。 泭:编竹木以渡水者,今名筏。以其浮于水中,故名“氾泭”。 下流:顺流而下。 备:“服”的同音借字。服之本义为运舟,“自服”谓无人驾驶而自运行。

〔三〕心治:指依个人好恶、喜怒而施治,与“法治”相对而言。韩非子 用人:“释法术而用心治,不能正一国。” 辟:即“譬”。

〔四〕溘死:参离骚“宁溘死以流亡兮”句注。

〔五〕识:知道。 二句谓如不能尽情说出想说的话而死去,则被蒙蔽的君主将始终不明治道。

以上第三段,类全章之乱辞,谓顷襄王不分是非,不依法度,终将导致国家覆亡。

橘 颂〔一〕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二〕。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三〕。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四〕。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五〕。曾枝剡棘,圆果抟兮〔六〕。青黄杂糅,文章烂兮〔七〕。精色内白,类可任兮〔八〕。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九〕

〔一〕橘颂在旧本中编次第八,按其内容当为九章中的第一篇。作品当写于顷襄元年屈原遭谗被流放而犹未启行时。本篇采用四字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成,表现了屈原深厚的爱国与民族热情。由于通篇以橘为歌颂对象,故题名“橘颂”。

〔二〕后皇:“后”当为“侯”之同音借字,为发语辞。 正月“侯薪侯蒸”、四月“侯栗侯梅”,笺皆云“侯,维也”,是此“后皇”即“侯皇”,亦即“维皇”之意。皇,盛大。 嘉树:美树。 徕:即“来”。 服:习惯。 二句赞叹橘树高大盛美,适应南土。

〔三〕命:天命,此指自然稟性。 迁:移植。 南国:南土。 古有橘只生而不生淮北的说法。参周礼 考工记晏子春秋 内篇 杂下等。

〔四〕深固:指橘树之根。 徙:迁移。壹志:专一的志向。

〔五〕素:白。 荣:花。 纷:花叶茂盛貌。

〔六〕曾:即“层”。 剡:尖利。 棘:刺。 抟:即“团”,圆貌。

〔七〕文章:文采。 烂:斑烂,此指橘初熟时青黄相间,色彩鲜丽。

〔八〕精色:纯粹之色。 内白:指橘实纯洁。 类可任:洪兴祖楚辞考异:“一云‘类任道兮’。”任,抱,此谓橘实精纯,如君子抱道自守。文子下德:“任道而合人心。”

〔九〕纷缊:茂盛披离貌。 宜修:修饰得好。此“宜”犹山鬼“宜笑”之“宜”。姱:美。 二句总结以上数句,概而言之。

以上第一段,通过对橘树、橘实的拟人化描写,表现对橘树风范的景仰。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一〕。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三〕。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四〕。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五〕。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六〕。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七〕。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八〕。年岁虽少。可师长兮〔九〕。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一〇〕

〔一〕尔:指橘树。 幼志:此指橘树的天然禀性。 异:特异。

〔二〕不迁:谓其只生南国,不可移植。

〔三〕廓:旷达。

〔四〕苏:即“疏”之借字,谓远离世俗。 横:说文 :“横,阑木也。”即阑杆,所以防闲内外。此喻立德矜持,深自约束,意与离骚“好修姱以羁兮”略同。不流:不随俗流。

〔五〕闭心:谓固守其心,不受外物影响。 自慎:自我谨饬。 不终:当从一本作“终不”。

〔六〕秉:持。 参天地:谓道德与天地相齐。

〔七〕岁:指岁月。 谢:逝去。 二句谓愿与岁月同步,永远相友。

〔八〕淑离:或即“陆离”,引申为美好貌,指果实累累而言。 淫:邪。国语晋语“端而不淫”注:“淫,邪也。” 梗:强直。 理:指树干的纹理。

〔九〕年岁虽少:此指橘树。

〔一〇〕行:指橘树之品德。 伯夷孤竹国君的长子,与弟叔齐互让君位而双双逃隐首阳山。这在古代被视为清高有操行的典范。 像:榜样。

以上第二段,通过歌颂橘树的品德,表明效法橘树、坚定操守的决心。

悲回风〔一〕

悲回风之摇薰兮,心冤结而内伤〔二〕。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三〕。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四〕。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五〕。鸟兽鸣以号群兮,草苴比而不芳〔六〕。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七〕。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茝幽而独芳〔八〕。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九〕。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一〇〕。介眇志之所惑兮,窃赋诗之所明〔一一〕。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一二〕。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一三〕。涕泣交而淒淒兮,思不眠以至曙〔一四〕。终长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一五〕

〔一〕悲回风在旧本中编次第九,但就内容而言,当是九章中的第七篇。作品是屈原到达溆浦后所作。其内容一方面是抒发自己不合时俗的志向,另一方面是描写流放途中寂寞幽愤的思绪。取篇首三字为题。

〔二〕回风:旋风,古籍中常用以象征邪恶势力。 薰:一种香草。 冤结:兴祖楚辞考异:“冤,一作‘宛’。”“冤结”即“郁结”。

〔三〕物:指“回风”。 陨:落。 性:同“生”,指生命。 隐:隐约。 先倡:先导。 二句以回风虽起于微小却足以伤生、其声虽起于隐约然足为秋之先导,喻谗人微言中伤。

〔四〕彭咸:参离骚“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句注。 造思:追思。 暨:与“及”通。 志介:志坚。 “夫何”直贯二句,谓己为何总是追思彭咸,不忘坚持志节?

〔五〕盖:掩盖。 二句与前“彭咸”二句相对,谓小人欲以虚伪掩盖其情是不可能的。

〔六〕号群:呼群。 草苴:杂草。 比:密积,与下文“芳已歇而不比”之“比”同义。 此言杂草虽然密积而不芳香,小人结党如鸟兽呼群相从。

〔七〕葺:积累排次。 自别:自异于众。 文章:光彩。 二句以鱼喻小人,蛟龙喻己。

〔八〕荼:苦菜。 荠:荠菜,味甘。 幽:僻静。 以上六句皆喻君子立德,“介志不忘”,小人“万变其情”而不可“盖”。

〔九〕惟:发语词。 佳人:屈原自喻。 都:美好。 更:经历。 统世:终世。“更统世”犹言经历久远。 自贶:自与,即自许。 二句谓将永远以美德自许。

〔一〇〕眇远志:与下文“介眇志”同一修辞形式。“眇”为渺然高远之貌,作下面“及”的副词。 及:至。 怜:爱惜。 相羊:徘徊。 二句谓己志向远大渺然,有如浮云之行九霄。

〔一一〕介眇志:“眇志”犹“远志”;“介”犹隔阂,作下面“惑”的副词。 惑:疑惑。窃:私自。 赋诗:作诗。 二句谓己志远大而介然有惑,故独自赋诗予以表白。

〔一二〕惟:发语词。 佳人:屈原自喻。 独怀:独自思念。 若:杜若,香草。椒:香木。 二句喻修德自处。

〔一三〕曾:同“增”,一本作“增”,不停的。 歔欷:哀泣。 嗟嗟:叹息。

〔一四〕淒淒:淒凉哀戚貌。 曙:天明。

〔一五〕曼曼:即漫漫,悠长。 掩:抑止。 此哀:指上文君子修德而不得志。二句谓长夜漫漫,欲抑止哀伤,哀伤却滞留心中不去。

以上第一段,为小人得势、君子隐伏的自伤之词。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自恃〔一〕。伤太息之愍怜兮,气於邑而不可止〔二〕。糺思心以为兮,编愁苦以为膺〔三〕。折若木以蔽光兮,随飘风之所仍〔四〕。存髣髴而不见兮,心踊跃其若汤〔五〕。抚珮衽以案志兮,超惘惘而遂行〔六〕。岁曶曶其若颓兮,时亦冉冉而将至〔七〕蘅槁而节离兮,芳以歇而不比〔八〕。怜思心之不可惩兮,证此言之不可聊〔九〕。宁逝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一〇〕。孤子唫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一一〕。孰能思而不隐兮,照彭咸之所闻一二。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一三〕。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一四〕。愁郁郁之无快兮,居戚戚而不可解〔一五〕。心羁而不形兮,气缭转而自缔〔一六〕。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茫茫之无仪〔一七〕。声有隐而相感兮,物有纯而不可为〔一八〕。藐蔓蔓之不可量兮,缥绵绵之不可纡〔一九〕。愁悄悄之常悲兮,翩冥冥之不可娱〔二〇〕。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二一〕。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二二〕。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儵忽而扪天〔二三〕。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二四〕。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二五〕。冯昆仑以瞰雾兮,隐以清江〔二六〕。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洶洶〔二七〕。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二八〕。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二九〕。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三〇〕。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之信期〔三一〕。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三二〕。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三三〕。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三四〕。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三五〕。心调度而弗去兮,刻著志之无适〔三六〕

〔一〕寤:觉醒。 周流:周游。 聊:暂且。 自恃:犹自持。

〔二〕太息:叹息。 愍怜:即悯怜。 於邑:即郁悒。

〔三〕糺:即“纠”,纠结。:腰腹间的佩带。 膺:胸衣。 二句喻满腹愁思纠结如腰间佩带,满怀苦闷缠绕如胸间衣络。

〔四〕若木:神话传说中的树木。 蔽光:即离骚中的“拂日”,亦即以树枝遮阳。仍:就,至。此言随风所至,意即流亡无定所。

〔五〕存:存在,即现实。 髣髴:即“仿佛”。 踊跃:形容热水沸腾貌。 二句谓流亡荒僻之地,丑恶现实似若不见,但内心焦虑犹如热水沸腾。

〔六〕案志:即离骚中“抑志”,谓压抑内心的痛苦。 超:同“怊”,怅恨。庄子 天地:“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惘惘:迷惘貌。

〔七〕曶曶:犹忽忽,言时光迅速流逝。颓:同“”,本指山石崩裂下坠,此喻光阴流逝速如山石崩裂下坠。 时:年岁。 冉冉:渐渐。 至:尽。

〔八〕:草名。多生江湖水滨。 蘅:香草名。 槁:枯。 节离:枝节枯折。 芳:香。 以:同“已”。 歇:消歇。 比:茂密。

〔九〕思心:指忠贞之志。 惩:抑制。 此言:指以上“赋诗之所明”。 聊:依赖。 二句谓己前所言者,不足以释解内心的忧愁。

〔一〇〕逝死:一本作“溘死”,忽然死去。 流亡:谓随水流逝。“不忍”句:犹言“不忍为此而常愁”。赋“之”、“而”二字多通用。

〔一一〕孤子:即孤儿。 唫:即“吟”。 抆:擦拭。 放子:被父母弃逐的儿子。“孤子”、“放子”皆屈原自喻。

〔一二〕隐:指忧痛。 照:一本作“昭”,明白。 “彭咸”句:谓所闻知的彭咸之事。

〔一三〕眇眇:辽远貌。 默默:寂寞。

〔一四〕入:进入,指进入荒野之地。 景响:人的身影、音响。 无应:没有反应,言其荒远无人。 闻省想:三字并列,谓听、看、思索都不可得,寂寞之至。

〔一五〕居:通常。 戚戚:忧虑貌。

〔一六〕、羁:本皆为系马工具,此喻心气纠结不畅。 形:洪兴祖楚辞考异云“一作‘开’”,楚辞章句本亦作“开”。“形”乃“开”之残缺,作“开”是。 缭转:缠绕。 缔:结。

〔一七〕穆眇眇:辽阔貌。 无垠:没有边际。 莽芒芒:混茫貌。 无仪:没有形状。 二句极言孤立无助。

〔一八〕隐:隐微。 感:感应。 纯:精纯。 二句谓天地间有的声音虽隐微,却能相互感应;有的东西虽精纯,却用不上。喻指己虽有才德,却不能感君致用。

〔一九〕藐蔓蔓:一作“邈漫漫”,道路漫长貌。 缥绵绵:思绪纷乱貌。 纡:当为“扝”之同音借字。广韵麌:“扝,引也。”此谓引而理之。 二句谓道里漫长难计,思绪纷繁难理。

〔二〇〕悄悄:忧愁貌。 翩:飞翔。 冥冥:高远。 二句谓常处悲愁,即高飞亦无法快乐。

〔二一〕凌:乘。 流:跟随。 托:寄托。 所居:所以自处之道。 此谓将效法彭咸,追随其行。

〔二二〕雌蜺:虹之白者。 标:树梢。 颠:山顶。此指雌蜺高处。

〔二三〕据:凭依。 青冥:指天宇。 摅:舒展。此言彩虹当空,如己所展。儵忽:迅急貌。 扪:摸。

〔二四〕湛露:浓重的露水。 浮源:犹言“飞泉”。古人视露水为“飞泉”或“浮源”。九怀 通路“北饮兮飞泉”王逸云“吮嗽天液之浮源也”,是其义。漱:当为“嗽”,吮吸。 凝霜:凝结的霜。 雰雰:霜雪散落貌。

〔二五〕风穴:传说中风的起源地。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倾寤:即“惊寤”,惊醒。 婵媛:一本作“掸援”,内心牵扯伤痛的感觉。以上谓忧不可解而忽然惊醒,心仍伤痛不止。

〔二六〕冯:即“凭”,据。 昆仑:西部大山,传说为仙人所居。 瞰:俯视。:即“岷山”,在今四川。 清江:指岷江。尚书有“岷山”之说,是古人以为长江发源于岷山,故此以“岷山”与“清江”连举。“以清江”即“与清江”,古人“以”“与”多通用。 二句谓凭倚昆仑,俯视云雾中隐见岷山长江。以下数句即分写俯视所见所感。

〔二七〕惮:恐惧。 涌湍:奔涌的急流。 礚礚:奔流击石之声。 洶洶:本指水势,以“听”言之,则由听波声而知水势。

〔二八〕纷容容:混乱貌。 无经:没规律。 罔芒芒:模糊貌。 无纪:没头绪。方言卷十:“緤、末、纪,绪也。南楚皆曰緤,或曰端,或曰纪,或曰末,皆转语也。”

〔二九〕轧洋洋:无所归宿貌。 无从:无所适从。 驰:奔驰,此指江水。 委移:即“委蛇”,绵延曲折貌。

〔三〇〕漂翻翻:波涛上下翻动貌。 翼遥遥:水势急速流动貌。

〔三一〕泛潏潏:水势漫延汹涌貌。 伴:随同。 张:指水势涨落。 信期:指潮水消涨所遵循的时间。此指江水消涨与海潮相应,故曰“伴”。 以上十句均写所见水势,亦借以抒写心绪烦乱、忧思无边、不知所从的心理状况。

〔三二〕炎气:热气。 相仍:相继出现。 烟液:指热气上腾积而为云、为雨。二句指炎夏。

〔三三〕相击:潮水相互激荡。 二句指严冬。

〔三四〕光景:指时间、岁月。 往来:即上文所谓“观”、“窥”、“悲”、“听”,往来于天地寒暑之间。 黄棘楚国地名。在今河南 新野东北。楚怀王二十五年,与秦昭王盟约于此,楚国外交从此走向被动。 枉策:错误的政策。以上六句言己所以凭借漫长的岁月,往来于天地寒暑之间,无所归宿,其因皆源于国家误施黄棘“枉策”。

〔三五〕介子:参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句注。 所存:犹所守,指介子推忠贞而无求于世。 伯夷:参橘颂“行比伯夷”句注。 放迹:高逸放旷的行为,此指伯夷弃国隐居,不食粟而死。

〔三六〕调度:犹安排考虑,此指上文介子伯夷所以自处之道。 弗去:不能放弃。 刻著志:犹铭记于心。 无适:犹不忘,指上文介子伯夷之事。

以上第二段,写流放途中所见所闻及所感。

曰: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悐悐〔一〕。浮 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二〕。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三〕。骤谏君而不听兮,重任石之何益〔四〕。心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五〕

〔一〕曰:即“乱曰”之意。 冀:希望。 悼:伤痛。 悐悐:一本作“逖逖”,遥远貌。此言所冀于往日已告失败,而理想于将来亦遥遥无期。

〔二〕 长江淮水。 从:追随。 子胥伍子胥春秋吴国大臣,因强谏为吴王 夫差所杀,死后被抛尸大江。参涉江伍子逢殃兮”句注。适:往。

〔三〕大河黄河。 洲渚:此指申徒狄投水自沉处。 申徒:即申徒狄。传说中末贤臣,谏不听,遂负石自沉于渊。事参庄子中的外物刻意盗跖荀子 不苟淮南子说山等。抗迹:高尚的行为。

〔四〕骤:屡次。重任石:一本作“任重石”,即抱重石。

〔五〕二句又见哀郢洪兴祖楚辞考异:“一本无此二句”。今说者多认为此二句乃错简而附于此。

以上第三段,写己瞻前顾后,面临生死两难的艰苦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