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 〔一〕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二〕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爲妻子,席不暖君牀 〔三〕 。暮婚晨告别,無乃太匆忙 〔四〕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五〕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六〕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七〕 。生女有所歸,鷄狗亦得將 〔八〕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九〕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黄 〔一〇〕 !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一一〕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一二〕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一三〕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一四〕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一五〕 !
〔一〕 此詩託一方結婚即送夫出征的新婦口氣,反映兵役加給人民的痛苦。按照封建禮法,新婚男子,應免一年兵役。今新郎亦被徵,足見兵役的殘酷。
〔二〕 兔絲:即菟絲子,蔓生草,多纏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長。古人用以比喻女子之依附男子。《古詩十九首》:“與君爲新婚,兔絲附女蘿。”蓬、麻:均矮小植物。引:延長。蔓:草籐。兔絲纏附於蓬、麻,喻女子所嫁非有勢力地位之人,故易受摧折。黄生曰:“以下三題(指“三别”)相似,獨新婚之婦,起難設辭,故特用比興發端。”
〔三〕 結髮:古代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始用簪子結髮表示已經成年,可以結婚。《文選》載蘇武詩:“結髮爲夫妻,恩愛兩不疑。”妻子:一本作“君妻”。席不暖句:極言時間之短,分别之快。
〔四〕 無乃:猶今語“不是……嗎”。
〔五〕 河陽:見前《石壕吏》注。赴:一本作“戍”。
〔六〕 妾身未分明:封建社會禮法,新婦於婚後三天,祭家廟,拜公婆,婚禮既畢,名份始定。今暮婚晨别,婚禮未明,故云。姑、嫜:即公婆。
〔七〕 藏:封建禮法,女子須深居閨閣。傅玄《豫章行》:“長大逃深室,藏頭羞見人。”白居易《簡簡吟》:“不肯迷頭白地藏。”李商隱《無題》:“十四藏六親。”均寫少女深居閨閣事。
〔八〕 歸:古稱女子出嫁爲“歸”。《詩·召南·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鷄狗句:用諺語。《埤雅》引語曰:“嫁鷄與之飛,嫁狗與之走。”得:一本作“相”,意更明。相將,猶言相與、相隨。
〔九〕 死地:冒死之地。出征生死莫卜,故云。一本作“生死地”,又作“生往死地”。中腸:如言“五内”。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沈痛切中腸。”
〔一〇〕 蒼黄:見前《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户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爲面别情見于詩》注。句意爲如隨丈夫參軍,則形勢反而匆遽緊張,令人不安。
〔一一〕 戎行:軍隊。
〔一二〕 婦人二句:言家屬隨軍,影響士氣。語出《漢書·李陵傳》:“陵曰: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陵搜得皆劍斬之。”這當然是古代歧視婦女的錯誤觀點。
〔一三〕 致:籌辦。襦(rú):短衣。裳:下衣,即裙子。言家境貧困,歷時甚久方籌成嫁衣。
〔一四〕 羅襦兩句:謂棄新衣紅妝不復打扮。係化用《詩·衞風·伯兮》“豈無膏沐,誰適爲容?”意。
〔一五〕 錯迕:宋玉《風賦》:“迴穴錯迕。”李善注:“雜錯交迕也。”句意謂人生好事多磨。指乍婚即别。永相望:長久兩地相思。《胡笳十八拍》:“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