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無秋行
三春雨多二麥荒,臠卷盡萎田中央〔一〕 。大麥莖長穗未起,小麥莖短葉早黄。楝花風過繅車傍〔二〕 ,憶得年時麥上場。場乾日烈聲拍拍〔三〕 ,打麥作糜湯餅香。腰鎌往刈纔盈尺〔四〕 ,雉尾闋褷藏不得〔五〕 。驚人角角渡水鳴〔六〕 ,别向原頭草間活。可憐鴉鵲不知時,群下荒疇覓餘粒〔七〕 。我爲老農語鴉鵲:明年好收從爾食〔八〕 。明年好收理則那?祇愁無種將奈何!
〔一〕臠卷:《莊子·在宥》:“天下將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臠卷獊囊而亂天下也。”《釋文》:“司馬(彪)云:‘臠卷,不申舒之狀也。’”
〔二〕楝花風:二十四番花信風之最後一種,時已春末入夏。宋何夢桂《再和昭德孫燕子韻》詩:“處處社時茅屋雨,年年春後楝花風。”繅車:蠶桑用具,用作抽繭出絲。因有輪旋轉以收絲,故謂之車。明徐光啓《農政全書》卷三十三:“繅絲自鼎面引絲,以貫綫眼,升繅於星。星應車動,以過添梯,乃至於軖(繅輪),方成繅車。”
〔三〕拍拍:象聲詞,狀打麥之聲。
〔四〕腰鎌:將鐮刀插於腰際。鎌,同“鐮”。 刈:割。
〔五〕闋褷(lí shī):毛羽始生狀。唐張衆文《寄與園池鶴上劉相公》詩:“馴狎經時久,闋褷短羽存。”
〔六〕角(gǔ)角:象聲詞,狀雉鳥鳴聲。唐韓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百里不逢人,角角雄雉鳴。”注:“角,音谷。”
〔七〕荒疇:荒田。疇,已耕作的田地。
〔八〕從:同“縱”,任憑。
詩作於康熙二十二年五月,時正家居海寧。詩寫春雨成災,農民夏糧顆粒無收的窘況,反映了詩人仁民愛物、每以民生爲念的古道熱腸。全詩雖多取口語,淺顯如話,但在結構上却頗顯匠心。其寫荒年無收,一是與往日豐年相對比:以往是“場乾日烈聲拍拍,打麥作糜湯餅香”,如今却是“腰鎌往刈纔盈尺,雉尾闋褷藏不得”。一是用擬人手法,以對鴉鵲的“明年好收從爾食”的許諾,顯示今年地無餘粒可覓的悽惶。真是其心愈誠,其意愈苦。因此,當詩人一旦領悟明年“無種將奈何”時,餘下的就祇有無窮無盡的悲哀了。咫幅之内,作如此盤旋跌宕,謀篇可謂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