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的平凡故事
任何有半点自觉的物质主义者都知道,当你占有物品时,也被物品占有。
——汤姆·罗宾斯(Tom Robbins)
2008年5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佛蒙特州春意盎然。我周六一大早醒来,心中就有一个目标:打扫车库。我知道这是一项大工程,要花一整天的时间,于是头一天晚上设了闹钟,早点醒来,早点动手。接下来的周一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我和妻子决定花上三天假期,上上下下打扫整栋房子。毕竟我们是一家人嘛,一起做家务是应该的。
我们家是普普通通的美国中产阶层,一家四口住在郊区。我和妻子都是30岁出头,有一个7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了没有养狗,屋前没有白色栅栏,我们家实在再普通不过了。
开头倒也平常。星期六一早,我和儿子一起开始打扫车库。邻居正在户外花园里栽花、浇水,打理两层高的房子外部。
大约四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还在车库里忙活,邻居还在打理家务。她注意到我厌烦的表情,转过头来,自嘲地说:“啊,有房的生活,就是这么快活。”
我回答道:“俗话说得好,当我们占有的物品越多,被物品占有得也越多。”她下一句话拨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深有感触,也永远地改变了我的人生。
她回答说:“所以我的女儿是极简主义者。她老是告诉我,我不需要这么多东西!”
你说我学识浅薄也好,见闻不广也罢,总之我压根没听说过“极简主义者”这个词。但恰恰是这个词的出现,勾勒出一直在我心中酝酿的愿望。我走进屋里,向妻子复述了这段简短的对话。她的回答跟我是一样的:“这就是我想要的。”
我马上走到电脑前(车库到这会儿还没有收拾好呢,也不管那么多了),开始搜索“极简主义”。我在一些网站找,里面描述了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去除繁芜杂乱,只留下必要之物,回归生活本真。我了解越多,就越想过这样的生活。于是,一位极简主义者由此诞生了。
为什么极简主义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时隔两年,回首这段往事,我更加明白为什么极简主义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就拨动了我的心弦:
- 好不容易放个假,还得全天大扫除,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
- 比起物质占有,我在生活中有更珍视的事物:信仰、家庭、人际关系、品格……
- 我喜欢干净整齐、简洁大方的房间……但不喜欢大扫除。极简主义正好满足了我这个愿望。
- 从服饰、钟表、艺术品到室内设计,大多数物品的极简主义设计都深得我心。
- 我们喜欢款待客人——极简主义让家里井井有条。
- 我不怕改变——成为极简主义者绝对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 我们不会再要孩子了——虽然孩子还很小,但我们不需要去想“先放着呗,或许以后用得上呢”。等孩子长大了一些,有些衣服、玩具或用品再也用不上了,我们就会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 我是一个节俭的人。不是吝啬,是节俭——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至少我是这样告诉妻子的)。
- 我喜欢启发其他人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的故事(www.becomingminimalist.com),时至今日,已经启发了全球数以十万计的读者。
以上多半有一两个理由会引起你的共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大概会同意,极简主义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如果你还没有动心,还有一些疑虑,请继续看下去。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简简单单,可以为所有人带来好处。
自从成为极简主义者以来,我们的钱包鼓了,杂物少了,干扰也少了。我们家里干净多了。每逢连休三天的假期,一家人可以共享天伦之乐,而不是忙着打扫车库。
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尽量减少物质占有,过上更简单的生活,并在这过程中汲取了许多经验。这本书汇集了生活中的心得体会。我们过着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生活……跟你没什么两样。如果像我们这样住在郊区的四口之家都可以简化家居和生活,你也可以做到!
这本书集合了我们在过去两年总结出来的七大法则。这些法则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我深信,只要你用心体会,这些法则就可以帮助你摒弃烦琐之物,回归生活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