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家庄市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石家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对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石家庄丝弦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它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是燕赵文化的代表,素有“一昆二高三丝弦”“昆高丝乱不分家”的说法。丝弦剧种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石家庄丝弦有传统剧目500多出,如《空印盒》《白罗衫》《小二姐做梦》《赶女婿》《金铃计》《杨家将》《花烛恨》《生死牌》《宗泽与岳飞》等。与使用方言的地方剧种不同,丝弦是用普通话演唱的,没有语言的障碍,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其用于填补劳动的空当,哼着民间小调儿,有点像陕北的“信天游”。
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是1938年在刘魁显等老艺人创立的“玉顺班”和“隆顺合剧社”的基础上组建的,1953年正式更名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曾受到了周总理的五次接见,两次进中南海汇报演出。1960年,丝弦《空印盒》被拍成了电影,丝弦成了石家庄的招牌。2006年5月20日,石家庄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地方戏曲,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通知,推出了一系列振兴丝弦艺术的举措。政府投资开办了丝弦专业学员班,由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和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共同培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充实到了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为剧团补充了新鲜血液。2015年,新丝弦剧院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演出效果。2017年新年戏曲晚会上石家庄丝弦亮相国家大剧院。12月6-25日,“东西南北中”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在石家庄丝弦剧院举行,来自石家庄、保定、邢台、沧州、山西省灵丘县19个院团和班社带来的20台优秀剧目和一台《五路丝弦名家名段演唱会》亮相河北省会舞台。
2.常山战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发源于河北正定,其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宋元时期已非常成熟,至明代已进入兴盛,发展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石家庄市正定县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常山战鼓”由此而来。常山战鼓与山西威风锣鼓、兰州太平鼓、开封盘鼓并称“中国四大名鼓”。常山战鼓是由鼓、大钹、中钹、小钹、小锣等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清锣鼓,是一门以音乐为主、乐舞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主要用于广场表演。常山战鼓曲牌繁多,大多由单独的锣鼓段子联结而成。根据普查统计,常山战鼓的传统曲牌主要有《大传帐》《二传帐》《迈大步》《点将》《幺二三》《打栅子》《反接毛》等。上海舞剧院曾于1972年专程来观摩常山战鼓,并将全部鼓点录音,赞誉他们是“所见到的鼓类中最富特色、最激动人心、鼓点最丰富的鼓队”。常山战鼓应邀参加了1990年“亚运会”艺术节开幕式表演;1991年获河北省民间花会调演最高奖“优秀奖”;1992年参加了中国“兰州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开幕式表演,同年又参加了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天津“南开杯”民间艺术邀请赛获二等奖;1993年应邀参加了中国齐齐哈尔第二届“观鹤节”表演活动;还应邀参加了国际吴桥杂技艺术节第五、八、九届开幕式,上海首届旅游节开幕式;2008年7月参加了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迎奥运圣火演出活动,在奥运期间3次进京进行奥运活动演出;2009年4月参加了山西洪桐中远杯全国鼓王约请赛并获得最佳表演奖;2010年,常山战鼓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表演等。
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都面临困境时,常山战鼓却走出了一条打造民间艺术的品牌道路。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其传承和发展,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其次,市场提供了强大动力,商业演出多,发展前景乐观,为战鼓的传承提供了内在动力。最后,走进校园。以正定弘文中学为典型代表,弘文中学把常山战鼓列为体育课和音乐课的内容,摸索出一套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了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近年来,在继承常山战鼓传统曲牌的基础上,正定人民又挖掘整理出了《战鼓齐鸣》《十面埋伏》《两军对垒》和《胜利凯旋》等新的阵势和曲牌。目前正定县有各类战鼓表演队伍162支,表演总人数9000余人,每年参加各种赛事、庆典、演出活动300场以上。战鼓表演已走出河北,扩展到了北京、湖南、江苏等省市。演出档次也不断提升,从普通的商业表演、鼓王争霸赛,到2008年奥运会、2017年全球浙商年会演出,常山战鼓还多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古老的“常山战鼓”文化,传承千年而不衰,一代又一代鼓艺人,秉承匠心,传承匠意,坚守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让“常山战鼓”焕发出新的生机,辉耀世界。
3.井陉拉花
井陉拉花是河北省井陉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井陉拉花最早源于民间的节日、庙会、庆典及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在唐代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中就有相关记载。到了20世纪初,拉花已经十分盛行,成为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有“山西梆子不离口,井陉拉花遍地扭”的说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将井陉县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2006年5月20日,井陉拉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井陉县文化馆获得“井陉拉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井陉拉花的形成和发展,是“游动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在融合的过程中,它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井陉拉花日渐兴盛,发展迅速,应邀重大演出接连不断。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向全国及海外多次播放、宣传、介绍井陉拉花,此后井陉拉花走出国门,先后代表河北精品艺术参加在日本鸟取县举行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美国旧金山华人艺术节,向世界人民展示和传播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风采。
4.深泽坠子戏
深泽坠子戏是河北省稀有地方剧种,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传于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地区。深泽县是坠子戏的发源地和发展的中心。坠子戏唱腔独特,以真声唱字,口齿清楚,通俗易懂,优美动听,具有传统戏曲的特征,是融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深泽坠子戏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由传统的坠子书衍变而成。在演出过程中,说书艺人为引起广大观众的兴趣,穿戴戏剧服饰,简易化妆上场,分角色表演坠子书,引起轰动,大大提高了观众的欣赏情趣,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此,由二至三人的打板说书,逐步改变为坠子戏,20世纪50年代初形成坠子戏的雏形,逐步发展壮大,五六十年代达到坠子戏的鼎盛时期,广大群众观赏坠子戏达到了痴迷地步,流传着“卖了被子,看坠子”之说。深泽坠子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发掘、整理、抢救和保护深泽坠子戏具有较高的价值,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在戏曲史上实属罕见,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促进燕赵文化的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大省将产生重要作用。
5.正定高照(中幡)
正定的民间花会艺术--高照(民间杂技)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城铺(附城驿)村。该村地势平坦,农田肥沃,曾是2000多年前的古鲜虞国的国都。高照,又叫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已有百余年历史。据说,皇帝出行有盛大的仪仗队,其中,幡旗必不可少。打举幡旗的人在闲暇之时,就要弄幡旗,最终练得一身绝活。后来出宫,到正定,把此技艺传给喜爱的村民,相传沿习。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其长短、粗壮不一,最重的有近72公斤。表演前把竹竿用龙凤小旗缠绕,上竖两把花伞,竿顶还要插十支雉鸡翎等作为装饰。表演者用竹竿在身上做出各种动作,基本相当于杂技中的顶竿。高照的表演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农闲之时,表现农民在太平年间庆祝丰收等的喜悦之情,一般由几个汉子轮流表演类似杂技的各种动作,动作灵活而多变,紧张又抓人。主要动作套路有:托塔、盘肘、二踢脚、双武花、单武花、旱地拔葱、孙猴背剑、二郎担山、老虎大撅尾、跨篮等等。表演时,有鼓、乐、锣伴奏,还有彩旗、竹幡助威。高照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项目,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在百余年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有着多套套路动作,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整理这项技艺,对中国杂技及其他表演艺术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6.桃林坪花脸社火
桃林坪花脸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大约在13世纪,在井陉县小作镇桃林坪村南楸树梁进行了一场激战,多员名将浴血奋战,击败敌寇。后来,当地百姓为重现当时的战斗场面,按老人的传说,精心组织,刻苦排练,组建了独树一帜的花脸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描述的是三国、梁山等故事中各员名将的战斗场面,共有16个回子,每个回子是一个故事(一场戏)。社火集中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因桃林坪花脸社火脸型奇特,刻画人物性格生动,架势优美,对打顺畅,武艺超群,在嘉靖年间被朝廷封为“皇纲护卫队”。桃林坪花脸社火与其他社火不同的是,每个演员像古装戏演员一样,脸上都画着脸谱,身穿古装,使用真刀真枪进行表演,再现古代人物战斗的场面。每个演员的脸谱奇特,是由本村老艺人使用祖传秘方配制的颜料勾画而成,一个脸谱代表一个人物。祖传秘方配制的颜料分红、白、黑、蓝等色,色彩鲜明,画在脸上不管演员出多少汗水,每种色彩之间都不会混淆,始终保持鲜明。桃林坪花脸社火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老艺人的传承下,掀起了新一轮的社火高潮,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调演,并获特等奖。2008年参加了河北省会石家庄迎奥运万人长跑开幕仪式。2008年6月,桃林坪花脸社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耿村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也是民间文艺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文艺形式。耿村民间故事是流传于河北省耿村的中国民间文学,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第一村”“中国民间文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该村地处冀中平原,隶属石家庄藳城区常安镇。朱元璋时代便有“北有京津,南有耿村”“一京二卫三耿村”的说法。南来北往的商人把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奇闻趣事讲给耿村人,耿村人也把自己的故事、笑话讲给他们听,久而久之形成了丰富的耿村民间口头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耿村故事包容万象,上自开天辟地神话、风物传说,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实传说,下至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新生活、新人物,耿村故事形成了一条历史长链,涵盖20多个省区市、170多个县市,串联起来即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代野史,正所谓“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历史冠中华”。代表作品有《砂锅记》《三代人比美》《兰桥断》《孙清元大战孙二寡妇》《画中人指点状元儿》《新郎新娘入洞房的来历》《藁城宫面的来历》《太安神州游记》《虱子告状》等。
1989年6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口承文学年会上,中国民协副主席贾芝特别介绍了耿村民间故事普查及耿村故事家群,打开了耿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大门。1995年,耿村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故事之乡”。仅1997-2011年,美国故事协会、美国国际人民交流协会、美国女娲故事讲述团等团体就曾8次到耿村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耿村民间故事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1987-2015年,经历12次大型民间普查,记录整理出耿村民间故事、歌谣等资料7000余篇近5000万字,其规模、历时、收获在河北省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台湾著名民间文学专家金荣华教授称:“耿村故事的规模是世界第一的。”截至2017年,关于耿村民间故事的专著有18部,共计955万字,其中2006年出版的《耿村一千零一夜》,收录了1000多个精选的耿村故事,既有传统的民间口头故事,又有世纪之初产生的当代人物笑话和新幻想故事,被誉为“中国版的《一千零一夜》”,并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同年6月,耿村故事作为口头文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耿村民间故事在传承中不仅注重当代人继续对原有故事进行挖掘和继承,更结合时代主旋律创作出了新作品,近200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新故事在微博、博客等新媒体上更新,让更多人了解了耿村民间故事。2015年,由石家庄藁城区委宣传部与点点传媒合作制作的26集动画片《耿村民间故事》登陆河北电视台,作为全国第一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动漫作品。截至目前,已记录、整理出耿村民间故事6000余万字,先后编印内部科研卷本《耿村民间故事集》5部,公开出版了故事家专集和研究性著作10部,计955万字。耿村民间故事现象引起国内外学界关注,日本等外国学者曾专程到耿村考察,还举办过国际学术研讨会。
8.南张井老虎火
南张井作火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偷师而得。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清朝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南张井村烟火一直是县城元宵花会的压轴戏,被视为“官火”。井陉县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张家井叫闺女--看火”,足证其名气之大。老虎火的流程主要是:将干柳木劈开烧成木炭,置以瓮中洒水覆以湿布,而后晾干洒酒用石碾碾成块状,再晾干用擀杖碾烂过以箩,配以硝和硫黄,即成药。主要火种有:起火、锅子火、伞火、老虎火、三国故事火、老杆火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总计120多种。其中老杆火杆高四丈八尺,下联21条火线,穿以“来回码”,分“四门周底”“五马破曹”“八阵图”三个图案。杆上依次主要有“葡萄火”“十二连灯”“老爷开门”“八角青龙”“仙鹤透蛋”等,主要内容是承前续写三国故事。南张井烟火火种多样,“老虎火”是最具特色的火种,故以此命名。南张井老虎火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的关键在于制药工艺特殊,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火药燃点低、燃烧快,在低空燃烧中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南张井老虎火显示了明清烟火本色及传统工艺制作。因主要原料为柳灰、硝、硫黄,燃放时不等花火落地,燃烧点已过,故安全系数高。每逢正月十九,赤裸着上身的汉子们拉着喷火的“老虎”在山道上狂奔,火在“虎”身上,人在火焰中,人腾虎跃,火树银花,五彩斑斓,辉映着整个夜空,使群众眼花缭乱,流连忘返,甚是壮观。南张井老虎火多姿多彩,再现了明清时代乡风民俗,传承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特殊的民间美术研究价值。
(二)井陉乡土文化
井陉县位于河北省西部边陲,冀晋结合部,太行山东麓,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驰名中外的韩信背水之战、著名的百团大战,井陉都是主战场。井陉县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从上古时代到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多有遗存,如古长城、古城垣、古驿道、古寺庙、古桥梁、古窑址、古石刻、古墓、古宅院一应俱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井陉县于家乡的于家石头村,是河北省唯一一处古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3项,井陉古驿道、井陉旧城城墙、井陉古瓷窑遗址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宋古城村的文庙、城隍庙、皆山书院、王家大院、大石桥,小龙窝村的龙窝寺石窟,于家村的古村落。除此之外,寺院庙宇、楼阁、桥梁、碑石题刻、传统民居、古树名木等各种历史遗存,囊括了历史遗存的大多种类别。现有35个“历史文化名村”和1个“历史文化名镇”,其中国家级、省级各3个,7个村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三)正定古城文化
古城正定,位于石家庄市北15千米处,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正定城池雄踞滹沱河北岸,西控太行八陉中位置最重要的井陉口,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京畿与华北平原,经略河北与山西的咽喉要地,境内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迹遗存,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正定古城已有1600多年历史,东晋时土筑,北周时石砌,唐代扩建为土城,明朝扩建后改为周长24华里的砖城,现存正定城墙是明代遗存,城垣残存8106米。正定出土文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这里的先民就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捕鱼狩猎、农业耕作和植桑养蚕技术;在6000年前,就发明并广泛使用多种石质和骨质农具,马可•波罗曾在“行记”中称正定“是一贵城”。1994年,正定被国务院评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佛教文化在正定古城是最具历史特征的文化遗址。隋唐时期,当地佛寺多达190多座,被人们称为“中华文化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和“佛教文化博物馆”;唐代开始,正定佛学研究十分兴盛;宋元以后,历代帝王不仅频频到此礼佛,还多次布施修葺,使得正定在佛教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显要。中国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海内闻名,始建于隋朝,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内正中的摩尼殿,布局奇特,弯梁斜柱,呈“十”字形,是世界古建筑孤例,梁思成先生曾称赞这种建筑形式只有在宋代的画里见过,并将其编入《中国建筑史》;寺内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堪称世界之最,倒坐观音被鲁迅先生惊叹为“东方美神”。开元寺钟楼是中国现存的唯一唐代钟楼;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须弥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等造型奇特,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建筑学、美学价值,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临济寺澄灵塔,是保存临济宗创始人义玄法师舍利的灵塔。
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正定进行调研时强调,要科学推进古城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和管理,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坚持重在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古城保护规划体系,在保持古城风貌的基础上,加大对古城的改造提升,完善配套功能,切实增强古城的活力和吸引力;坚持跳出古城保护古城,疏解与古城保护、利用不相适应的功能,加强与石家庄城市总体规划的紧密衔接,推动正定发展融入河北省会发展大局;优化正定产业布局,推动新城与古城错位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教育产业、医疗产业、会展经济以及高新高端制造业等,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四)古中山国文化
1974-1993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平山县三汲乡一带进行了艰辛的野外发掘,揭开了尘封2000余年的神秘王国--战国中山国的千古之谜。战国时期由白狄族鲜虞氏建立的中山国,是与“战国七雄”齐名的“千乘之国”。古中山国始建于春秋末年,战国中期达到鼎盛,后为赵国所灭。中山古城是战国时期重要都城之一,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重要见证和遗产。因其史料记载甚少,被称为“神秘王国”。中山古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在之后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中相继发现了城垣垣基、城内各处遗址11处、古道路、城内外的墓葬区(包括王陵区和一般墓葬区)、东面小城(灵寿东城)及城外西南部的祭祀遗址等,出土文物1.9万余件,造型独特,做工精细,堪称“国宝”,先后到美、德、日、法等国家展览,震惊中外,轰动世界。其中,国宝级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案,是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先秦案架实物,其文物价值、史学价值、考古价值都无法估量。这件铜案虽然只有30多厘米高,但完成整个案座需要24次铸接、48次焊接、138块泥模、13块泥芯,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美,实属罕见。另一件“刻铭铁足铜鼎”上面刻有77行469字的铭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战国时期字数最多的一篇铭文。故都后靠林山,突起平原,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唐太子墓塔群亦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佛堂、阴阳柏等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山国文化保护开发工作,成立了中山国文化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开展了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等多项工作。中山国王陵文物陈列馆通过对遗址生态环境恢复性建设,结合陈列展厅等现代展示手段的运用,将华夏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中山文化展现给国内外的观众,促进历史文脉的保护、延续和发展。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是石家庄首个立项成功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对平山、灵寿及整个石家庄市的考古保护和发展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中山文化作为石家庄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极大地促进平山、灵寿两县和整个石家庄市的社会、文化、科学发展,还通过挖掘战国中山文化,打造文化产品,实现“战国中山文化+文化产品+中山旅游+文化经济”的融合发展,努力把战国中山文化旅游带入京津冀旅游圈。由中央电视台、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联袂巨献的大型纪录片《中山国记忆》,利用大量文物、专家讲述和情景再现等手段,打造这个神秘王国璀璨的图景,全景式再现这个神秘王国悲壮的历史,展示中华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