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9:新中国城乡关系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1 城乡融合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城乡融合是当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保持城乡发展特色和功能分工的前提下,打破城乡分割旧格局,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新机制,实现城乡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在时间上同步增长,在内容上互相渗透,在动力上彼此互动,在过程中融为一体的过程。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关键是在城乡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都高度融合。我们对城乡融合的认识和党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团队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城乡间存在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六重二元结构(2)。但在城乡融合水平评价中,城乡政治融合存在指标设计与数据可得性的双重困难,很难有效地进行评价。所以本书将从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5个维度来构建城乡融合的评价维度。

(1)城乡空间融合

空间不仅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场所,也承载着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随着城乡关系的发展,城市与农村在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上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当城市化率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此时占主导地位的聚集效应使得大量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文明逐步加快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仍占主导地位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当城市化率达到50%时,城乡文明普及率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涓流效应开始显现,生产要素开始双向流动;城市化率达到70%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涓流效应使得生产要素加速回流到农村,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率在70%以上时,城乡基本实现融合(3)

城乡空间融合是指城市与农村在人口分布、交通往来、信息交互等方面的一种状态,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空间基础。城乡空间融合要求对城乡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使城乡之间由点到点的线状结构转化为面到面的网状结构。因此,要推进城乡空间融合,就要将城市和乡村两种典型的空间组织形式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化战略与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要在城乡之间建立通达、快捷的交通通信网络,使城乡往来更加便捷、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要增加城乡商业网点数量和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使城乡产品流通更加高效、快捷。

(2)城乡经济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是在城乡融合学术研究中最被关注的内容。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形成了一系列著名的城乡经济融合理论,如以拉尼斯—费景汉二元经济理论和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为代表的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等。

城乡空间融合承载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经济融合则直接代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与分配,其实质是城乡市场经济融合,而中国的城乡经济差距实际上是源于城镇与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市场经济是要素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农村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和较分散的生产要素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与社会进步不足,导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因此,要推进城乡经济融合进程,就要在城乡尤其是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和富农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城乡经济融合是指城市和农村在平等的经济政策下,通过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实现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城乡经济融合是城乡融合的物质基础。在加快城市化与非农化进程中,应重点促进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副产品及农村其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国家应加大力度促进农村自身的发展,利用其比较优势来缩小城乡差距;职能部门应通过自由合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使城市要素、产业与职能向农村有序扩散,在不同产业间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产业在城乡间布局不断优化,以达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促使城乡经济协同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区域整体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3)城乡社会融合

城乡社会融合是指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使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达到城乡共享。城乡社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表现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赶超战略下实施的以户籍制度等为代表的城市偏向制度造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城乡居民在国民待遇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有不均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不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成为阻碍城乡融合进程的最重要因素。李雪萍(2008)(4)以社会保障为例,选取社会保障中的财政支出、社会保险、低保、救济服务等指标,考察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突出的问题是机会不均等。迟福林(2009)(5)的研究表明,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之比为5∶1~6∶l,公共服务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影响高达30%~40%。可以认为,城乡社会融合的关键在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此,要实现城乡社会融合,缩小城乡之间在社会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就需要对过去赶超战略下形成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住房制度等一系列城市偏向制度进行改革,在制度层面上保障城乡社会发展的融合,形成城乡平等的社会体系和社会环境。

(4)城乡文化融合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表现为精神信仰与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等。在当今时代,城乡文化一方面在精神内涵和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城市文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农村文化则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小传统文化,农村的风俗节日、家族文化及人际交往等习俗文化明显不同于城市文化;另一方面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上也存在不均——城市集聚了绝大多数的文艺人才、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蔡武(2013)认为,城镇化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结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文明的扩展和城乡文化的融合(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深刻阐述了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融合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城乡文化融合是在承认城乡文化异质性和互补性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城乡文化统一起来,增强文化的包容性和厚重性,实现城乡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是通过公共文化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差距的过程。城乡文化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文化基础。要推进城乡文化融合,就要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市场管理,以城市文化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将农民文化艺术引入城市,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就要因地制宜培植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要统筹城乡文化政策支撑和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生态环境遭受重创,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的“资源红利”发生退减,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尖锐。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7)。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必然要求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但考察现实,中国城乡生态环境却呈现出复杂的二元结构特征:大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自然环境劣于农村,但是环境治理水平高于农村;大部分农村自然环境都明显好于城市,但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尚处于起步阶段,环境治理水平弱于城市。学术研究也表明中国城乡生态环境存在二元性特征,沈清基(2012)从城乡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城乡生态效益总体状态及类型评价、城乡生态效益关联性、城乡生态效益协调性、城乡生态效益的共生性等方面阐述了城乡生态效益的内容与分析框架,结果显示中国城乡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二元化倾向,即城乡在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8)

针对城乡二元生态环境的特征及表现,我们认为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是指通过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纳入系统中,进行协同、全面治理,改变城乡生态环境现状,努力形成城乡生态环境高度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格局,让城市与农村、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

城乡生态环境融合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城乡融合不仅要求城乡在空间对比上差距逐渐缩小,而且要求合理调整其输入、输出关系,完善物质、能量循环途径,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生态物种多样性,使城市生态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在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过程中,既要建立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绿色产业;又要杜绝以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来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如大树进城运动(9)),从而最终实现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为城乡融合的整体实现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1.1.2 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由于城乡融合包含着属性各异的众多因素,为构建一套科学且能全面兼顾各类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准确地刻画城乡融合的程度,我们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全面原则。城乡融合涵盖城乡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5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涉及多个层次,指标体系也应从上述维度选择反映城乡融合的指标,以满足评价的全面性。

第二,科学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明确地反映目标与指标间的支配关系,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有一定的科学性,避免指标体系过大、指标层次过多、指标过细。

第三,可比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选用的指标要有稳定的数据来源,同时所选指标的口径(年份、单位、含义等)对每个区域的城乡必须一致。在进行城乡比较时,尽量选取城乡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

第四,区域均等原则。城乡融合是一个区域性、整体性概念,是建立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不仅应包括对比性指标,而且应包括一些宏观指标,如城镇化水平、人均GDP水平等指标,以体现该区域总体发展状况。

第五,典型代表原则。评价学是一门大概率统计事件,只能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因此,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与主要方面,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

第六,可操作性原则。所选指标的含义必须明确、易于理解,选用的指标要有可靠的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质量,对于无稳定数据来源或无法计算的指标,暂不列入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便于实际部门实施及具体操作。

(2)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对基础指标的选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理论分析法,是指通过明确界定城乡融合的内涵与外延,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城乡融合内涵的指标,确定城乡融合的分维度选项时,应遵循“基础性、广泛性、可行性”三个标准来界定城乡融合的内容。基础性是指那些对城乡融合有根本影响的指标;广泛性是指应将那些对每一个省份都有影响的城乡融合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可行性是指选取的指标的相关数据应能够获取,而且这些数据应是社会和学术界都能够认可的数据。第二种——频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已有研究中涉及的有关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进行频度统计,从中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第三种——专家咨询法,是指首先初步提出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征询专家意见,从而对指标进行调整完善。

本书综合使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来构建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二级指标构建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对城乡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界定,确定城乡融合水平评价的5个维度:城乡空间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城乡社会融合、城乡文化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其次,通过对学术界已有相关文献的梳理,继续使用理论分析法来确定能反映城乡融合每一具体维度主要特征的分项指标内容。如根据理论分析法,确定城乡空间融合应从城乡空间聚集、城乡往来和城乡信息交互3个方面来考察。再次,在基础指标(三级指标)的选择中,主要依据频度统计法重点选取已有研究中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如能够反映城乡往来的“城乡交通网密度”“城乡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比”,能够综合反映城乡信息往来的“城乡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比”“城乡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比”等。最后,结合各个指标数据的获得性,通过咨询专家意见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完善,最终形成如表1-1所示的中国省域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表1-1 中国省域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续表

续表

在明确城乡融合的含义与主要内容、构建中国省域城乡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书仍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来作为中国省域城乡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具体模型、评价步骤以及技术处理都同《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7——水平评价与精准扶贫》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