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经济展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之三:2020年重庆市投资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以来,重庆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加大稳投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项目建设精准施策、加密调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投资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预计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810亿元,同比增速在4.2%左右。

一、2020年重庆市投资运行情况

(一)总体概况

年初受疫情冲击影响,全市投资承压下行,随着后期各项稳投资政策落地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年内逐月回升,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见图1)。分领域看,基建投资加码提速是投资回稳的主要支撑;工业投资加快放量,同比增速自8月起由负转正;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保持低位运行(见图2)。

图1 2018年以来全国、西部地区和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比较情况

图2 2010年以来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基建、工业、房地产投资增速变化情况

(二)主要特点

1.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回升

2020年以来,重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支持,强化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全面提速“两新一重”建设,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回升(见图3)。1—9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1%,高出上年同期9.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领域投资快速回暖,同比增长14.1%,已连续6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并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是基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城建领域投资同比降幅逐月收窄至6.6%;农林水利、邮电领域投资增长加快。从重大项目看,郑万高铁,铁路枢纽东环线,渝黔高速公路扩能,轨道交通5号线、9号线、10号线,以及5G基站、数据中心等“两新一重”项目建设提速推进;片区(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能源等领域项目推进相对较慢。

图3 2019年以来重庆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行情况

2.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全市强化工业运行调度和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持续发挥带动牵引作用,工业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1—9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增速自年初逐月回升,并高于全国同期水平6.2个百分点(见图4)。工业重大项目推进有力是工业投资逐步恢复的主要因素,1—9月工业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工业项目平均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3%、10.6%,较上年同期高出22个和21个百分点。分产业领域投资看,电子、医药、材料、能源等产业投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是工业投资的重要支撑。其中,SK海力士(二期)、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等百亿级项目加快放量,带动电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高于上年同期11.3个百分点;防疫物资需求激增带动医药产业投资自年初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增长。汽车产业投资在中交科创STS电动车生产项目、比亚迪20吉瓦时/年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带动下,降幅逐步收窄至29.5%;摩托车、装备、消费品产业投资低速运行。

图4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工业投资增速变化情况

3.房地产投资低位运行

随着房地产调控力度逐步强化,在市场调整、融资收紧等影响下,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低速增长。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分别低于上半年和全国同期水平1.8个、6.7个百分点(见图5)。重庆在当前发展阶段对产业集聚和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客观上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撑较弱;土地购置增长慢、商品房市场销售不活跃,也使得房地产投资低位运行,其中,1—9月全市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长0.9%,自6月转正后逐步回落,商品房施工、新开工面积以及销售面积、销售额均呈现负增长。分区域投资看,主城都市区仍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重点区域,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总体快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图5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房地产投资增速变化情况

4.服务业投资缓慢回升

在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下,服务业投资增速有所回升。1—9月,全市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9%,较上半年高出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业投资提速是服务业投资回升的主要动力。其中,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信息传输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1.2%;在普洛斯重庆跨境贸易物流基地、中集股份多式联运(重庆)智能应用基地等物流项目提速投建带动下,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2.2%。但疫情对线下服务业投资持续产生影响,住宿餐饮、租赁和商务、文体娱乐业投资仍较低迷,分别同比下降23.6%、3.5%、25.6%。同时,服务业转型升级投资稳步推进,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巴渝乡愁”农旅项目、恒大长寿湖特色小镇、三峡云端生态康养小镇等升级改造和旅游、康养项目建设加快,对服务业投资形成一定增量支撑。

5.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受企业经营利润下降、市场预期不明等因素影响,全市民间投资恢复总体较慢。1—9月,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3%,较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2个百分点(见图6)。分投资领域看,房地产、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持续低位运行是民间投资增长疲软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房地产领域民间投资受市场销售不活跃、房地产开发创新不足等制约,增长较为低迷。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使得企业预期不明、盈利收窄,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图6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民间投资运行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1.基建项目资金保障难度加大

基建投资以政府类投资为主,受政府债务管控以及地方财政收入下降等影响,全市基建项目资金保障压力凸显。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制约基建投资稳定增长。受减税降费以及实体经济经营困难等因素影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已分别连续17个月、21个月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对投资资金保障形成明显制约。二是政府债务偿还压力大与融资模式创新不足并存。目前,全市政府债务率已处偏高水平,专项债等继续扩容的空间有限,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不足,在政府投融资管控及金融监管加强的环境下,部分区县面临融资难与存量债务偿还双重压力,基建投资资金保障难度进一步加大。

2.产业投资意愿和信心仍不足

在经济下行及疫情冲击影响下,市场环境较为低迷,产业投资受到多重制约。一是制造业投资信心偏弱。受经济下行及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总体疲软,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14.6%,亏损额占全部工业利润的15.9%,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空间压缩等对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形成明显制约。二是服务业投资增长压力持续存在。疫情对接触式、聚集性消费冲击明显,且短期内难以恢复常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住宿餐饮等相关服务业投资信心。同时,受政策预期不明和多头监管等影响,服务业民间投资在医疗健康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准入仍面临重重制约。

3.房地产投资后续增长较乏力

重庆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入对商品房的消化支撑偏弱,部分房企开发运营模式缺乏创新使得商品房尤其是非住宅商品房库存持续积压,房地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人口、资金等多因素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沿海地区相比,全市产业结构总体偏中低端,对人口的吸引能力较弱,从而难以对房地产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同时,随着房企融资监管等调控政策逐步强化,企业增量融资收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二是部分房企开发运营模式创新不足造成库存累积。受电商冲击影响,传统商业模式对消费者吸引力明显减弱,叠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缺乏创新的新建商业中心更加难以吸引实体店入驻,伴随商品房销售的持续放缓,潜在的库存仍在增加,进一步抑制房地产开发投资信心。

二、2021年重庆市投资运行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国际投资形势不容乐观

疫情对全球政经形势、经贸投资格局将持续产生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思潮升温,国际投资形势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从国际权威机构预测看,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2%,较6月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日内瓦—联合国贸发会议《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FDI流量下降近40%,2021年将进一步减少5%~10%。从国际投资形势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继续筑高国际投资壁垒,全球经贸版图区域化、割裂化加深,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将呈现明显的区域化、本土化趋势,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将进一步放缓。同时,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度调整,地区冲突、资源能源争夺等加剧,也将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新兴市场经济脆弱性上升,普遍面临资本外流压力,我国得益于相对较好的疫情防控形势,将对国际资本引入形成一定支撑。

(二)国内投资运行稳中承压

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将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投资关键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但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问题亟待解决,投资实现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政策导向方面,我国将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综合交通等“两新一重”建设以及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投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强化逆周期调控,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跨区域投资方面,对内区域发展战略将侧重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对外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布局和产业投资,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外资吸引能力。但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外需求修复尚待时日,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投资增长空间。

(三)市内投资潜力逐步释放

重庆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态势,将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扩大内需对冲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投资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基建投资方面,随着稳投资政策加力提效,在专项债等资金快速落地的支持下,“两新一重”建设将持续加快,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稳增长的作用将逐步强化。产业投资方面,重庆将加强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着力打造半导体、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产业投资稳步放量。吸引外资方面,重庆将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优化完善营商环境,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引领作用,释放跨区域投资活力、增强外资吸引能力。但经济波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贸易摩擦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加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仍存在较大的内外部阻力。

(四)2021年重庆投资预测

综合分析2021年全市投资运行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预计基建投资将在“两新一重”建设加快推进下稳步增长,产业投资在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回暖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下逐步回稳,房地产投资保持低位稳定运行,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左右。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保障

以拓宽融资渠道为主要方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探索,确保全市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一是多措并举增强基建项目资金保障。争取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拓展双创孵化债、土地储备专项债等债券以及中新金融项目融资渠道,做好专项债发行和项目配套融资工作,满足基建项目资金需求。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全市重点项目,支持优质项目向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融资,降低基建投资对政府资金的依赖。二是深入推动包括PPP、REITs在内的投融资模式创新。进一步降低重点领域和行业民间投资准入门槛,规范创新推广PPP模式,构建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效合作机制。聚焦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试点范围,结合重庆投资建设重点区域和领域,筛选推荐一批权属清晰、有持续稳定收益和现金流的基础设施优质资产,探索运用REITs产品拓宽基建项目融资渠道,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二)充分挖掘产业投资增长潜力

着力稳定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投资,强化招商引资推动新兴产业投资放量,引导支持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投资。一是稳定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投资。聚焦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薄弱环节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大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引导和支持本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二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招商引资力度。力推生物医药、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化招商,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加快提升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增量。三是引导支持产业升级改造投资。针对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等分类精准制定补助政策,加大对企业使用本地机器人、智能装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政策倾斜力度和资金补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企业智能化技改的信贷投入。

(三)着力促进房地产投资稳增长

推动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发挥房地产开发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压舱石”作用。一是着力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加大土地出让合同履约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按时开竣工建设。引导开发和建设企业加强多元产品创新,提高商品房供给质量,促进市场供求平衡。二是持续激发房地产市场需求。引导房地产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展销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房积极性,活跃房地产市场交易。推动落实《主城中心城区存量商业商务用房盘活利用实施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加大对商业商务用房和停车位购置的金融信贷支持,鼓励执行国家有关购置首付款比例下限规定。三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存量统计和增量控制,深化房地产市场分析研判,建立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四)优化投资环境,提振市场信心

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减负纾困,提振市场投资信心。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重庆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措施落地显效,在行政审批、涉企收费等环节推进流程优化再造,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间,降低制度成本,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二是积极落实惠企纾困政策。推动《进一步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降低水电气、房租等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贴息等稳企金融支持,多措并举促进稳岗就业创业,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三是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着力加大重大平台开放体制建设,创新利用自贸试验区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依托国家级开放口岸优势,建设高效便捷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体系。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苟文峰 张 佳 施小兰
执笔:施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