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逆周期经济政策
以上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都诞生于1929年大危机之前,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来临,迫使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思考如何通过经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走出衰退和萧条。危机期间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采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建议,而在战后经济金融秩序重建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设计的过程中,凯恩斯作为总设计师所做出的贡献,更是奠定了凯恩斯主义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基石的地位,凯恩斯主义也成为人类社会探索消灭经济周期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工具。但是凯恩斯主义所创造的繁荣,随着滞胀的到来面临反思,哈耶克主义所崇尚的自由市场理论重新获得推崇。然而即便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也被认为是事实上的凯恩斯主义,更不用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对主要企业进行救助,并且通过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战后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解决:商业周期是否能被人为控制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观察经济周期表现时,逆周期经济政策的影响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
1924年是凯恩斯反对自由市场运作的论点被广泛认可的关键一年。凯恩斯提出,在经济周期的底部,需求长期短缺会导致经济活动放缓,从而带来不必要的失业,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项目投资的方式提供需求。
凯恩斯1930年在《货币论》中提出,需要清楚区分储蓄和投资,二者经常出现不平衡,一旦投资额大于储蓄额,就会因价格上行的通货膨胀而产生繁荣;反之,如果储蓄多于投资,就会出现萧条,并伴随失业和通货紧缩。经济体的总收入来自消费和资本货物的规模之和,如果没有储蓄,总收入都用于消费,则商品价格会急剧上涨,相反如果所有收入都储蓄起来,消费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企业则会破产。因此,对于管理商业周期而言,价格上涨可以通过增加储蓄来控制,萧条也可以通过投资来治愈。商业周期中,繁荣和萧条交替出现的原因在于银行的活动,银行创造信贷时,并不考虑社会的储蓄愿望或能力,银行并不根据储蓄的水平来制定借贷决策,而是根据其现金储备与资产负债的比例来决定信贷的总额。因此,如果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自己的授信额度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投资决策,储蓄和投资平衡是可以实现的。
1932年出版的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其核心要素在于总需求管理。凯恩斯认为,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只看财政的收入和支出是否持平,而是要看国家总收入水平,也即总需求。总收入等于所有就业者的收入总和。总体产出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投资的增加而增加,直至经济增长提高到经济体内充分就业的程度。公共支出存在“乘数效应”,也即通常所说的投资乘数和公共支出乘数。由于乘数效应的存在,公共支出很快可以达到自我清偿的目的。公共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家信心,政府直接创造工作岗位弥补私人企业所创造的岗位不足问题,失业工人得到工资而不是失业救济,有效购买力提升,最终可以通过刺激贸易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政府也可以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面对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妨碍商业活动的通货紧缩,各国需要采取统一行动,提高全球需求,提供价格,刺激企业家投资和私人消费。
所谓“自然利率”,是指个人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利率水平。自然利率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核心,由奥地利学派代表维塞尔(Friedeich von Wieser)提出。奥地利学派认为,自然利率水平,也即货币的价格,是由银行体系来决定的,商业周期则来源于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差异。
新古典主义对逆周期货币政策批判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Friedrich von August Hayek)。哈耶克研究了大危机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发表题为“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the Recovery from the 1920 Crisis”的论文,文中指出,大危机后美联储试图消灭经济周期波动的努力都是徒劳,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干预了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市场,包括货币市场,都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商品供给和需求相互匹配,价格机制走向均衡,而任何人为地改变价格的尝试,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中央银行设定利率的行为,扰乱了市场利率形成机制,人为地将市场利率设定在一个不恰当的水平,则导致商业周期的繁荣和萧条。只有在真正的自然利率水平上,经济体中的货币才将是中性的,而商业周期的波动将来自其他的因素,如产品和技术创新。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生产出资本货物,一旦借给厂商的资金开始缩水,对设备的投资就会出现损失,而这种向低资本生产法的过渡,必然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出现。无根据的借贷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资本物品生产过程的混乱,反过来使得商业周期彻底崩溃。
1929年股灾后的大萧条,为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推行新政,通过挽救银行危机、放弃金本位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抗经济危机。新政规定,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为银行业提供流动资金。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放弃金本位制,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美元贬值。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加强对银行、证券及货币市场改革和管理。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制定《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罗斯福新政被认为是对凯恩斯主义最大规模的尝试。
新政有力支撑了大萧条之后的经济复苏。1937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工资增速都恢复到大萧条前的水平,显示经济增长重回正轨。罗斯福及其经济顾问认为,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发挥效力。之后,罗斯福重新“回归正统”,开始削减开支、紧缩信贷、增加税收。然而好景不长,不久美国重新进入新一轮衰退。此轮“罗斯福衰退”在1938年持续了一整年,其间工业生产萎缩1/3,价格下跌3.5%,经济进入通缩,失业率大幅攀升至19%。
1938年罗斯福重返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提出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消费需求不振,让经济好转的关键则在于政府。他宣布将提供3亿美元用于清理贫民窟,1亿美元用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推出改善公共设施的计划,通过为失业者提供帮助的方式保护美国,不至于出现类似德国的极端主义。推出这些民生计划的同时,罗斯福于1940年开始一轮庞大的重整军备计划,当年美国国防开支为22亿美元,次年即激增6倍至137亿美元。但是,即便实施这一轮经济刺激政策,也没有帮助美国经济重新回到1937年的增长水平。
1945年杜鲁门总统接替总统职位,推出“补偿性融资”立法,通过赤字刺激经济,并在劳动力出现短缺状况时减少支出。签署《就业法》,将充分就业视为基本人权。设立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配合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工作。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经历所谓的第一轮“艾森豪威尔衰退”,作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的伯恩斯,建议通过大幅减税的方式刺激经济,联邦政府预算出现赤字。1956年艾森豪威尔推出“国防高速公路”项目,开始庞大的跨州公路网络的修建工程,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凯恩斯主义基建项目的完美案例。“冷战”时期国防开支也是突飞猛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署和五角大楼的预算总额,甚至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费。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带来的民生体验则是,冰箱、洗衣机、汽车成为美国家庭必需品。在任期即将结束的1960年,艾森豪威尔开始考虑削减公共开支,以免将一笔庞大的预算赤字作为政治遗产留给继任者,新一轮经济衰退开始。
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时期,毕业于哈佛的肯尼迪不仅在商业周期触底时采取凯恩斯主义经济刺激政策,甚至将之作为提供全要素劳动生产力的政策工具加以使用。肯尼迪政府执政期间军事和航天经费开支占据政府支出的3/4,空间战略方面的投资增长尤其明显。大量的军备和空间战略支出,并未能减少失业,因此在增加支出之外,肯尼迪听取萨缪尔森的建议,敦促国会削减所得税,因为凯恩斯主义认为减税可以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和公共开支增长一样可以推动增长。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下,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普通家庭全面实现小康,彩电、飞机和第二辆私家车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标志。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先是宣称打算逆转凯恩斯主义浪潮,然而在数月后的一轮经济衰退中,却彻底放弃紧缩政策。首先取消美元对黄金的挂钩并宣布美元贬值,然后通过刺激性更强的减税和增加开支两手同时上的财政政策,并向主要飞机军工制造商洛克希德提供低息联邦贷款,通过法律禁止物价和工资上涨,并征收10%的进口税。1973年石油危机来临,滞胀时代开启。凯恩斯主义者相信的通胀和失业不会同时上升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滞胀宣告凯恩斯主义时代结束。
1974年哈耶克由于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上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其最著名的成名作即为《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哈耶克和瑞典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默达尔(Gunnar Myrdal)共享,这次诺奖颁发给哈耶克是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全面撤退,哈耶克主义正逐步影响世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的思维方式。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着手缩减公共部门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削减税收,变卖国有资产,偿还国家债务,实行私有化。
1980年里根总统竞选时采取一个哈耶克式的口号,“我们可以不受政府干预”,并许诺实施减税,缩小联邦政府规模,巩固国防。里根经济政策推行“供给学派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通过减少行业管制和企业税收,促使厂商供给更多更廉价的商品,来实现经济繁荣,而不是依靠凯恩斯主义增加公共开支,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里根减税政策,1981—1988年,将累进税制下的最高税率从70%削减到28%,企业所得税从28%降到20%。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增速从零增长的边缘提高到4.8%,失业率降到5.3%。然而很难将里根经济学定义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实证范例,因为正是在里根政府期间,高赤字的财政政策将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因此,MIT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称“1982—1990年持续的经济繁荣,是靠里根政府以增加支出、降低税收这一明显的凯恩斯主义的方式设计出来的,是典型的财政预算赤字扩张性增长案例”(韦普肖特,2015)。
里根政府时期的货币政策深受哈耶克主义的影响。弗里德曼受邀加入总统经济政策咨询委员会,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坚信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相信调节货币供给量是货币政策的关键,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高通胀。20世纪8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经历了从盯住M1增速到盯住M2增速的转变,其间在紧缩和宽松之间来回切换,并且最终于1994年正式放弃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改用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