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3章 192.道高一丈

一日之间,灾民们经历了满怀期待进城的喜悦、惊闻粮食被烧颗粒无存的绝望、有了微薄希望转移至城外的忐忑、得知意外收获的惊喜等情绪变化,一颗心如被放在筛粮食的筛子里筛来筛去,到最后竟不知身在何处了。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从昏迷中醒来,入眼便看到了熟悉的景象,不由瞪大了眼睛,死命揉了又揉。

一个温和的声音问道:“老丈,你们村子可是这里么?”

老汉下意识地点头:“正是,正是。”

然后便听到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那声音虽然不大,却绵延不绝,然后便是一阵又一阵的惊呼。转身看去,竟都是刚才还在候城外破庙里的村民。

雪地上又突兀地出现了许多粮食,那温和的声音又道:“烦请老丈受累,按咱们以前说的,给大伙儿分了吧。”

这声音明显不是本地口音,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老汉猛地想起今日许多人嘴里的仙人老爷来,不由问道:“可是仙人老爷在说话?”

那个温和的声音从半空中传来,越来越远,竟像是说话之人在往天上飘一般。

“外头太冷,大家赶紧分了粮食回家去吧。”

村民们纷纷跪倒在地,一个劲儿地冲着天空磕头。神仙显灵了啊!

空间里的小五忍不住笑,看他老妈多能干,这装神弄鬼的本事越来越熟练了。

珍姐儿拍拍他的肩膀:“弟弟笑什么?”

小五抬头看了她一眼,无奈地道:“没笑什么,我高兴。”

珍姐儿低头看着他:“……”

算了,她还是给这小子预备饭去吧,这都中午了。

玉锦兮马不停蹄,几乎所有的流民都集中到了城外破庙处,她得抓紧时间把这些人送走。官仓里的粮食明面上都已经烧光了,城里城外的粥棚也都停了。一天两天还能坚持,时间再长些,就该有人饿死了。

好处是经过这些天的努力,剩下的流民也不过就是一万多人,在空间里昏睡又不用吃东西,只要她速度快一些,也不会出大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了,就连饭食都是一边赶路一边用的。

不吃不行,大规模使用空间极其消耗体力,用的越多饿的越快。

小五见她实在累得慌,提醒道:“舅舅,不能让它自己走吗?”

老妈您不是开发了自动驾驶功能么?用上啊!

玉锦兮苦笑道:“那个速度太慢,如今也不过就是我奔跑的速度,哪里够用的?”

小五指着石碑上的功德点:“您看看。”

玉锦兮这才注意到,功德点又有许多了,数一数,咦,都六位数了啊!

太好了!

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动驾驶功能提升了三级,虽然还没有到达她亲自驾驶的速度,可也比原先快了很多。嗯,差不多达到时速一百二十公里了。

她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气,小五和珍姐儿立刻上前,捶腿的捶腿,揉肩的揉肩。

等又送到几个目的地之后,功德点终于又满了五万,她再次升级自动驾驶功能,成功地将时速提升到两百公里。

“好费钱啊!”小五感叹。

玉锦兮叹口气:“习惯了就好了。”

虽然小和尚会毫无下限地坑她的功德点数,可反馈东西的时候也并不吝啬。她把石碑底座上出现的一块布料捡起来,发现居然是件衣服。

这还是小和尚头一回反馈给她衣服,想想他以往的风格,难不成这是个护身的宝甲之类?

她花了五个功德点对石碑进行了查询,果然是件宝甲,号称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只是太大了些,别说孩子们了,就连她穿着都耷拉地儿,非壮年男子不可穿。

没错,这件衣服明显是男士的,式样倒和如今文人常穿的道袍一样。

珍姐儿道:“可以给弟弟长大了穿。”

有了弟弟,必须把好东西都留着给他。

玉锦兮无可无不可,直接把衣服扔给了小五:“自己收着吧。”

小五乐呵呵地把它放到自己榻上的箱子里去了。

珍姐儿道:“爹爹,弟弟还没有房间呢。”

玉锦兮:“好,等这事儿忙完了,咱们就给他弄间屋子。小五想要什么样儿的?”

小五立刻道:“在草地上搭个帐篷就成了。”

珍姐儿有不同意见:“草地是麦麦他们的,我和爹爹都住这边。”

小五:“才不是呢,舅舅是住在保鲜区里,你才是住在这边的。你是女孩子,我才不要和你住在一边,我要住草原,睡帐篷。”

珍姐儿:“哼,爹爹,弟弟不乖!”

小五气呼呼地:“你都多大了还跟爹爹告状?”

珍姐儿:“你都说我是女孩子啦,爹爹说了,女孩子可以跟爹爹告状,男孩子才不可以!”

玉锦兮好笑地看着两个孩子吵嘴,珍姐儿因为常在她空间里起居的缘故,智力远超一般同龄人;小五又带着上一世的记忆,从来不当自己是个小孩子,结果这俩人最近一直因为各种小事拌嘴。

等两个人磨合好了,还不知道要到何时。

玉锦兮不管他们,自己休息得差不多了,继续去操纵空间赶路。

有了自动驾驶功能做缓冲,就连晚上她也可以工作了。如此夜以继日地忙活了两天,终于把流民送走了绝大部分。

只有城里还有零散的流民滞留,这些人大多是找到了活路不想离开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儿,玉锦兮并不强求。

送完流民之后,她痛痛快快地睡了一天,这才算是把精神补足。等她再次出现在客栈的房间中后,青山和帆悬都已经等急了。

“大人,咱们接下来干什么啊?贾三磊他们都来问过好几次了。”

“人呢?”

“都在楼下坐着呢。”

“都来了?”

“没有,就来了三四个,其他人都还在城外的庙里等着消息呢。”

“那就好,把他们几个叫上来吧。”

帆悬下去叫人,青山摸摸茶壶,给玉锦兮倒了杯茶。

“大人凑合着喝点儿吧,比不上咱们家的茶叶。”

玉锦兮润了润嗓子,只喝了一口便放下。

青山担忧地问:“大人是不是累坏了?要不我下去找小二要壶开水吧?”

玉锦兮摆摆手;“罢了,先说正事儿。”

青山便肃立在一旁,等玉锦兮吩咐。

玉锦兮先问了一下城里的局势,说起这个来青山就高兴。

“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今儿才传出消息来,说是早上发现库房里进了贼,粮食不翼而飞,吵吵着报官呢。”

玉锦兮笑笑:“想来是觉得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自然就放下心来。真报官了?蔡知县受理了?”

“受理了,帆悬还去看了热闹呢,一大群人跟着,倒是幸灾乐祸的多。”

玉锦兮打了个呵欠:“好啊,这热闹值得看。”

帆悬的声音响起:“大人,牤牛村的人来了。”

青山看了一眼玉锦兮,把门打开了。

贾三磊打头,后面跟着俩小伙子,其中之一便是贾二保。

玉锦兮道:“坐下说话。”

贾三磊弯了弯腰,坐了半个屁股,那俩小伙子却不坐,很有眼力地跟青山帆悬站在一边去了。

玉锦兮道:“流民回了家,不会损害大户们的根本利益,粮食丢了对他们来说才是大事。如今城里的粮价还是五两银子一石?”

贾三磊苦着一张脸摇头:“已经涨到五两二钱了,怕是还要涨。”

玉锦兮轻声一笑:“看吧?我就说嘛,那些人是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的。”

贾三磊问:“仙人老爷,这事儿咱们管吗?”

玉锦兮反问他:“你想不想管?”

贾三磊斩钉截铁地道:“仙人老爷要管,我们村的人就管!”

玉锦兮哈哈大笑:“好,那咱们就一管到底!”

屋内的人都兴奋起来,摩拳擦掌地等着玉锦兮安排差事。

玉锦兮问贾三磊:“你是当地人,熟知本地饮食习惯。我且问你,一个壮年男子,一天要吃多少粮食?”

贾三磊道:“若是像我这样的,一天一斤半差不多就够了。若是像二保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至少得二斤。”

穷人们的饮食之中,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很少,就连油也极少吃,又要卖苦力挣钱,主食就吃得格外多。这个数量,玉锦兮并不奇怪。

玉锦兮闭着眼睛算账:“一斤半的米,差不多就得两斤半的稻谷,那一个月就是七十五斤稻谷。若再加上老弱妇孺,这样,每人按照七十五斤稻谷配给,不拘老少。”

对贾三磊道:“我这里有低价的粮食卖,一石稻谷六百文,只是不零卖,每个月也只卖一次,每人每次最多买半石。你可有法子?”

贾三磊傻眼:“仙人老爷,那您岂不是亏死了?”

如今城里的粮价都已经五两多银子了,他老人家才卖六百文?就算是十成稻谷出六成米,那折算下来,也不过一两银子一石,这也便宜太多了!简直就是白送!

还有那个限额,看起来好像有诸多限制,可一个壮丁一个月也就是吃那么多,老弱妇孺吃得更少,何止人够吃?连喂鸡的都有了。

玉锦兮摆手:“这是要救命的东西,不能在这上头赚银子。再说我也不是很亏,多少还能赚些的。”

青山在玉萃斋历练出来了,极其迅速地算出了利润,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跟没赚钱也差不多,还不如玉萃斋一天的利润呢。

贾三磊立刻就明白了,想来仙人老爷说的这话吧,不太可信。

不过粮食是人家的,要卖多少钱自然也是人家说了算。仙人么,肯定跟他们这些庸庸碌碌的凡人不一样,自然是不会把几两银子放在眼里的。别的不说,单说这些天送出去的地瓜土豆就有多少了?人家可一文钱都没要他们的!

贾三磊对玉锦兮肃然起敬:“仙人老爷,您可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玉锦兮笑笑:“不说那个,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不好在此地多待,最好能在两三天之内就解决,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两三天啊?这可有些难度。

贾三磊立刻苦思冥想起来,玉锦兮对青山帆悬道:“你们也跟着想想办法,我有事需离开一趟,明日此时给我个方案可行?”

青山点头:“大人您只管忙去,一天的功夫尽够了。”

玉锦兮给他们留下了二百两银子:“莫节省,该吃就吃,该花就花。”

说完了就走,她得回京一趟,玉萃斋该开业了。正月里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已经错过行情好几天了,可不能再耽误下去。

经过勃海的时候,她还顺手捞了些鱼虾,并验证了一番在候城深山中获得的感悟。

果然在她释放出空间的气息之后,身边慢慢聚集了些贝类,甚至还有几个大海螺。

她拿了一根细长的树枝出去,在大张着贝壳的一个海蚌肉里轻轻一拨,一颗不规则的珍珠滚了出来。

小五拍手欢呼:“舅舅真棒!”

玉锦兮随手把那颗不规则的珍珠捞进来递给珍姐儿:“看看能用不?”

珍姐儿开心地道:“可以磨成粉啊!”

好吧,看她闺女多么视金钱如粪土!

好在这样不规则的珍珠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珍珠还是圆润的,还散发着珍珠独有的光晕。最令人惊喜的是那几个大海螺,居然也有珍珠产出。

“勃海这里,也有海螺珍珠么?”玉锦兮奇怪地自言自语。

小五点头:“南边的海螺能产珍珠,北边的海螺自然也是能的。”

此话有理,对海螺也不能地域歧视对吧?

那海螺体内产的珍珠格外地不同些,颜色大多是深深浅浅的粉红色,圆润的极少,倒是椭圆的多些。

几个大海螺,一共让她找出七八粒珍珠来。

珍姐儿乐呵呵地把那些珍珠按照颜色深浅排队,若是竖着穿了,再加上几颗别的,倒也能凑成一串手串或者项链。

小五提了个建议:“这俩颜色差不多,给你弄个耳坠子好了。”

珍姐儿赞道:“弟弟真聪明!”

小五又扒拉着道:“这几颗也不赖,别配珍珠了,匣子里有碧玺,也有水晶,找些颜色接近的,搭配着穿了,做项链。”

珍姐儿从善如流:“嗯,就这么办。”

玉锦兮看着这突然和睦起来的两人摇头,尤其是十分认真地搭配珍珠的小五,还说自己不是个孩子,这般善变,不是孩子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