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之国师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7章 236.国师很生气

洪勇一听玉锦兮找他,来得十分快,巴不得这差事麻烦些,要是国师再要他跟两天就更好了。

玉锦兮拉着长音吩咐道:“知道十三小姐的夫家在哪儿住吧?你亲自去,就说他家的下人言语无状,国师很生气,十三小姐诚惶诚恐,如今在思诚坊赔罪呢。就连孩子们……”

转头问孩子们:“要不要去思诚坊玩儿?”

“要!”异口同声,思诚坊可好玩儿了,有的是稀罕东西,最重要的是有的是好吃的!

玉锦兮就继续吩咐洪勇:“就说孩子们也跟着去赔罪了。”

洪勇忍着笑,把玉锦兮的话重复了一遍,见再无吩咐,便下去忙去了,还得让人给各房传话呢,嗯,还得去好几家亲戚家传话。

几个大的面面相觑,罢了,玉叔父都说出这样的话来了,课业还是往后放一放,回来再写就是了。再说,玉叔父可是书画大家,能有机会请教一二,可是极难得的机会。

玉锦兮就把家学里所有的学生都拐回了家,好在她一时兴起这么干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只是这一次规模大了些而已,把郭家亲戚家的孩子也都给弄走了。

郭家各房的人早已习惯,知道这一去怕是玩儿到天黑才能回来,先去家学里跟先生请了个假:这个,我家少爷/小姐去给国师请罪了,今儿的课业怕是不能如期完成啊,屋里正准备红花油回来给少爷/小姐揉腿揉膝盖呢。

先生无语:这一回的借口也太过分了些啊,什么红花油?什么揉腿揉膝盖?你们这般败坏国师的名誉,当真好么?

转念想想,郭家的下人们没这胆子,这借口没准儿都是国师给想的。人家自个儿都不在乎了,他就不费这个闲心了。

亲戚家却不免吓了一跳,怎么还要去请罪呢?自家孩子闯祸了?可来禀告的郭家下人,怎么还一脸的笑呢?见对方一边说还一边眨眼睛,哦,明白了。

某位郭家的姑奶奶就心领神会地道:“做的对,他十三表姐夫家的下人冒犯了国师大人,咱们是亲戚,他自然不能袖手旁观的。”转头吩咐自家心腹,“咱家的红花油没有了,去药堂里买几瓶好的。”

心腹是从郭家陪嫁来的,拽着郭家下人问了个清楚明白,立刻把笑脸一收,换了一张忧愁的面孔出药堂买红花油去了,还特地问人家这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好不好用。

等吏部的李侍郎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连吏部的杂役都知道了,谁让某家药堂离吏部特别近,他恰好去给部里某位中暑的倒霉蛋买藿香正气水呢?

李侍郎急匆匆地直接去了思诚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他家的下人什么时候跟国师扯上关系了?

越是高官越清楚国师的本事,那可是个得罪不起的啊!说句难听的,得罪了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不对,那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谁知道那位一不高兴,就把人给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是下了衙才去的,到了思诚坊的时候,李家已经得到了消息,派了大管家来要人呢。

宰相门前七品官,潮平总算是逮住了显威风的机会,话说得十分霸气:“求见我家国师大人啊?有预约么?没有预约不见!”

这句话可是少爷教给他的,是他们国师府门房的专用语。潮平虽说待在门房的时间多,不太接触别人家的门房,不知道人家的从事风格,可也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

可是少爷教他这句话的时候吧,国师大人就在旁边听着呢。虽说乐得前仰后合的,可也没反对啊,潮平就把这句话背下来了,没事儿就嘀咕几遍,终于有机会说出来了,十分地得意。

李家大管家都傻了,预约是个什么东西?哦,他带了自家大人的帖子。

潮平倒是把帖子接过去了,然后就扔下了少爷教的第二句话:“回去等通知吧。”

李家大管家更傻了,通知什么啊?怎么还要回去等呢?回去不行啊,他家太太还在这儿赔罪呢。来的时候老夫人可说了,务必要把太太接回去,要不然他们李家的脸还要不要了?

再请人家去请示主人家吧?潮平还是那句话:“有预约么?没有预约不见!”

这不是给你帖子了吗?

潮平换了句:“回去等通知吧!”

李家大管家都快被他气疯了,国师家莫非是找了个傻子看大门吧?只会这两句话来回地说!

他还不耐烦,说了两遍之后就进了门,咣当一声把大门关上了。

潮平得意地挺了挺胸,去找少爷汇报了,少爷您看我说的这两句对不对?

小五哈哈大笑:“说得对,再对也没有了!喏,给你的!”

羊肉串、烤鸡翅、烤土豆片、蒜茸扇贝装了两盘子给他,吃完再来拿!

潮平兴高采烈地回去看大门了,坐在门房里一口一口吃得挺香,从门缝里看看外头焦头烂额的李家人,吃得就更香了。

李侍郎下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自家下人们在玉宅门口绕圈子的景象,这是连门都没进去?

李家大管家一看是自家大人来了,立刻就哭着扑了上来,不是他办差不利啊,实在是国师家的门房太不是东西太傻了!

李侍郎沉着脸吩咐自己的长随:“叫门!”

长随扣了三下门栓,后退一步静候。

潮平擦了擦嘴上的油,把门打开了。一见后面的人穿着三品的官服,立刻换了副笑脸:“请问这位您找谁?”

长随拱了拱手道:“还请小哥禀报一声,我家大人姓李,吏部侍郎,求见国师大人。”

潮平和气地问:“求见我家国师大人啊?有预约么?”

长随道:“虽无预约,可我家太太正在贵府做客。”

潮平长长地哦了一声,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回话来着?少爷好像没教,去问问。

“你等会儿啊!”

把门一关,又跑进去了。

玉锦兮急忙招呼人:“快,快。十三啊,擦擦嘴,去偏厅里坐着去。珍姐儿啊,你前儿是不是做什么能哭出来的荷包来着?给你十三姐姐闻闻。谁那儿有冷茶啊?”

也不知哪家的一个七八岁小男孩跳起来道:“我这儿有。”

玉锦兮指挥道:“给你十三姐姐。”

那小男孩道:“玉叔祖,那是我十三姑姑。”

玉锦兮失笑:“成,给你十三姑姑。”

对十三道:“别喝啊,冷的,放你手边当个道具就行。”

小五不知道从哪儿端了一个茶壶:“这壶都是冷的。”

“行,端去吧。”

十三小姐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几个侄子侄女一窝蜂般簇拥到前头偏厅里坐了,冷茶摆上,油灯点上,珍姐儿送上荷包来嗅一嗅,眼泪立刻就止不住地流下来。

珍姐儿笑嘻嘻地道:“果然有用。十三姐姐你莫慌啊,只管哭就行。要是姐夫问你话,你就实话实说。爹爹说了,万事有他呢!”

带着那些小的,一阵风地跑了。

郭敬勤这几个大的不由扶额,实在没想到玉叔父竟然跟他们家八叔一个脾气秉性,格外地喜欢胡闹。可问题是八叔越来越沉稳了啊,玉叔父怎么反而胡闹起来了呢?

大家就格外讲究起餐桌礼仪来,拿了筷子去夹羊肉串上的肉,夹下来再往嘴里送。

玉锦兮才不管这几个故作成熟的半大少年,自己端了茶好好地漱漱口,又检查了一番身上衣物,到底还是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对潮平道:“请去偏厅。”

潮平乐呵呵地应了一声,跑回去把李侍郎请去了偏厅,和十三小姐坐到一处去了。

十三一见李侍郎进来,立刻站了起来,红着眼圈儿道:“夫君。”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珍姐儿的荷包里到底放了什么啊?

李侍郎却是第一次见她这般委屈,见那眼泪总也止不住,心便软了,难得地安慰了几句:“没事儿,我来了。”

十三的眼泪掉得更凶了。

李侍郎把自己的帕子递过去,十三接过,低着头不语。

他摸了摸桌上的茶壶,叹口气道:“国师不肯见你?”

十三低着头,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嗯字来。

李侍郎叹道:“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我在外头看到了管家,都不能进来。”

十三一边擦泪一边道:“今儿上午的时候,老家那边的四老爷来了。过了一阵子,老夫人就派了荀妈妈过来,说是让妾身赶紧回一趟娘家去找玉叔父。路上荀妈妈跟妾身说,四老爷说这一回玻璃制作的事儿,是由三叔和玉叔父一起做主的,好像玉叔父做的主更多些。好像玉叔父说了些条件,四老爷说太过苛刻了些,老夫人就让妾身去找玉叔父求个人情。”

李侍郎的眉头紧皱了起来,让她一个十几岁的人回娘家找世叔求情?老夫人是越来越糊涂了!

十三继续道:“我也不知道玉叔父在不在郭家,还是荀妈妈说的,说四老爷说了,玉叔父定要在今儿家学散学的时候去的。妾身想着时间倒赶得及,便说先去国公府那边看看,荀妈妈却说妾身不是回娘家走亲戚的,而是去给夫家办事去的。妾身无奈,就去了公主府那边等着,后来总算是等到了玉叔父。”

李侍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

十三眨眨眼睛,缓和一下肿胀的酸痛:“玉叔父问我嫁的是哪一家,妾身就把老爷的官职和老家的营生说了,玉叔父就猜到了,问是老夫人命妾身回去的,还是老爷命妾身回去的,还问妾身在夫家过得好不好。荀妈妈就接话说是好车好马的送我回的娘家。玉叔父又问怎么下人还叫妾身太太,妾身就,就说,说自己是续弦……”

李侍郎:“委屈你了。”

十三抽了抽鼻子:“玉叔父没说什么,只说他是来接一双弟妹散学的,既然我碰上了,就跟妹妹说说话,说妹妹一直惦记着我,还说要是以后得闲了,不妨来思诚坊走走。荀妈妈便说玉叔父,太年轻,说妾身一个出了嫁的,不能,不能……还说什么浸猪笼的话,玉叔父便恼了!”

“这个刁奴!”李侍郎气愤地道,怪不得她来赔罪却遭此薄待,就算是为了避嫌,人家也不能好生款待她。

十三低声道:“妾身受些委屈倒无妨,就是怕误了老夫人的差事……”

李侍郎淡淡地道:“娘上了岁数,事上不免有些糊涂。外面的事情,没有你一个内宅女子出来找人情的道理。以后娘若是再命你做这些事,你只管出来,找个酒楼坐坐也行,回娘家找姐妹们聊会儿天也行,只派人去告知我一声便罢。”

十三脸上有些泛红:“多谢老爷体恤。”

李侍郎看着比自家长子岁数都小些的妻子,不忍地道:“你且先忍一会儿,等我见过国师,咱们一起回去。”

十三低声应了一声,摸一摸桌子上的茶壶,愧疚地道:“都怪妾身无用,老爷忙了一天,连杯热茶都没有。”

屋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才总角的男孩子在门口探出头来低声喊道:“十三姑姑,十三姑姑,十八叔他们说玉叔祖不生气啦,现在正指点十八叔他们写大字呢,让您现在去。”

李侍郎急忙站起来,伸手扶了十三起来:“我陪你进去。”

男孩儿这才看到他,喊了声十三姑夫。

郭家的孩子太多,李侍郎也搞不清这到底是哪一房的内侄,摸摸他的头算是打个招呼,跟着他后头去了书房。他对着一张娃娃脸实在叫不出世叔这俩字来,只好按照官场上的称呼,喊了声国师大人。

玉锦兮便也按着官场上的称呼,叫了声李大人,让人送上茶来。

几个少年人上前行礼,叫了声姐夫,这才分宾主落座。

玉锦兮见李侍郎坐下之前还看了十三一眼,便温声对郭敬勤道:“给你十三姐姐端盏燕窝来,这都几点了?少喝些茶。”

李侍郎心中便松了口气,十三惭愧地道:“给玉叔父添麻烦了。”

玉锦兮摆摆手,转头对李侍郎道:“按说我一个外姓的世叔,不该对十三的事儿置喙。可是呢,我和她八叔相交莫逆,把这些孩子也当成自己亲生的子侄看待,这才多事了些,还请李大人莫怪。”

李侍郎惭愧地道:“是下官教导下人无方,冲撞了国师,还请国师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