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周府的大书房在外院。此时坐了不少人,有世家公子,也有现役将领。
在边座上的事吕蒙,还有周泰,凌操等下级军官。最前座上的是陆议,陆绩侄叔,还有顾雍的两个儿子。然后是朱然。
正面的墙上挂着一面硕大的白绸子,上面浓墨淡彩地画着许昌以南的山川,河流,沼泽和城池。
周瑜正在给大家讲述兵法,地形,天气和水情的关联。
“诸位,现在官渡,曹袁对峙。曹操约有精兵两万,而袁绍精兵十万余众。诸位以为谁会取胜?”周瑜双眸明亮,盯着在座的青年士子和下级将领。
“按常理讲,既然都是精兵,自然是兵多者胜。”吕蒙抢先答。
看周瑜没有首肯,接着又说:“然曹操只把守要隘,就能以一当十。现在袁绍兵力虽多却无法速胜,就是这个道理。”
周瑜点点头:“子明说得对,为将者,第一要务是取胜的同时减少折损。如果兵多者必胜无疑,要将帅何用?”
吕蒙点头:“就是说要尽量以少胜多。”
陆绩年少,坐在最后面,他在远处突然大声说:“当年管夷吾在齐桓公下任相,九次聚合诸侯,一统天下,不用兵车。孔子说:‘远处的人不服从,只要专心修正文德,他们自己就会来投降的。’现今讨论的人不务求怀取道德的技术,而只是崇尚武功,我陆绩虽是年幼无知,也未能安心。为保百姓安生,应该罢兵休战”
众人纷纷看向陆绩。
周瑜微笑:“陆公纪虽然年幼,见识宏远。假以时日,必为辅国良臣。”
陆议拉了一下小叔:“袁绍和曹操都是以天下为私物的人,如何肯罢兵为民。好好听周都督讲解,战是为止战。”
周瑜接着说:“如今曹营缺粮。曹操想要退兵。据许昌探报称,荀彧荀令君力劝曹操坚持。诸位有何见解?”
“依我看,还是退兵吧,固守许昌洛阳。否则一旦缺粮,曹营必然军心大乱。”路议说。
“曹操最有效的策略是固守要隘,等待时机,等待袁军的破绽。但粮草不济,这可怎么办?”吕蒙眨着眼睛想。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周瑜微笑,用手一指地图:“若我是曹孟德,派一猛将绕道乌巢,夺取袁绍粮草,火烧剩下的供给。则不战而胜。”
“妙!”“奇谋!”吕蒙和陆议齐声叫道。
吕蒙眼露钦佩:“都督,你是如何想到这么个妙计?不知道曹操会不会想到?”
周瑜拍拍吕蒙的肩膀:“曹孟德饱读古典,焉能想不到?我料多则两月,少则半月,官渡之战即见分晓。”
看吕蒙一脸茫然,又说:“子明,其实这些策略不算什么妙计,只要多读书,自然有答案。这是孙武兵法中的战术。你平时要好生学习。我这里的兵书你随时可以来取。”
“都督,我。。我也想看。。家道中落,叔父去世后,就没有许多兵书典籍可以读了”陆议小声怯怯道。
“伯言何出此言,此书房你我共用。”周瑜笑道。
周瑜环顾了一下四周,忽然看见鲁肃倚靠在门廊处,静静地听。宽厚的幔帐挡住了他的半个身子。而周瑜没看见的是鲁肃身后还有一个人。正是吴主孙权。
“子敬,你怎么?”周瑜正要迎上前去。
“公瑾,你讲你的。我听说世家子弟们都在你家里学兵法,就过来凑个热闹。”鲁肃看见孙权向他摆摆手,会意地拦住周瑜。
“曹袁两军逐鹿中原,我东吴如何自处?”周瑜问。
“当固守江东,发展屯田”陆议道。他的看法总是相对保守。
“不如夹击袁绍”周泰道。
“不行,我们兵力不够,夹击袁绍,若刘表从后面偷袭,我们就又被夹击”吕蒙显然考虑的更全面。
“都督你觉得如何才是最佳?”众人齐齐看向周瑜。
“瑜有两策,一为理想之策,一为实际之策。”周瑜手指地图:“理想之策,是我自带一支精骑兵,不需太多,三五千足以。奔袭许昌。在曹袁两军缠斗之时,夺天子于虎口。使曹操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话还没说完,屋里一片吸气声。
鲁肃摇头道:“公瑾,你这个计划,像极了先主公!先主公就是像你这样,纵横天下,身先士卒,从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奇袭固然精妙,但是太过危险了。你若有个好歹。。。你让少主公。。。”
周瑜见鲁肃说个没完,急忙制止:“子敬,我还没说实际之策。因为少主公新掌吴事,当务之急是稳定江东,发展农耕,休养生息。。所以我们按兵不动,却非不做准备。要加紧练兵。曹操此役会大胜袁绍。野心如曹操者,必然挥师南下,犯我东吴。”周瑜看了一眼陆绩:“就如公纪公子所言,我们需兵而弥兵,攻心为上。”
一席话,说得孙权不住点头。
正想进去和周瑜打招呼。就听见内院人声嘈杂,有女人的声音大喊:“快去禀报公子,夫人难产。。。快去找吴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