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姑蔑考据
(一)姑蔑徙居
众所周知,浙江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的移民潮。第一次是东夷人南迁,浙江的民族构成中就有相当比例的东夷人,一直到浙江金衢盆地古时期的姑蔑国,都显示有东夷人的影响;第二次是泰伯奔吴,带来了一部分的华中苗瑶人和少量北人;第三次是楚人东迁,楚人对浙江血统上的影响,反映在江南很多地区的类苗瑶长相;第四次是两汉东吴时期的相对少量的北方移民;第五次是东晋永嘉南渡以及之后南北朝对北方移民的吸收;第六次是安史之乱和黄巢匪乱带来的北方移民;第七次是两宋尤其是南宋靖康南渡;第八次是明清时延续至今的江淮人向苏南上海乃至浙西北的移民;第九次是太平天国造成的江浙内部移民和江淮移民。浙江金衢盆地在夏、商、西周时属越,春秋属姑蔑,战国越亡属楚;秦统一中国后,分郡县两级,属会稽郡乌伤县、太末县;西汉分三级制,属扬州刺史部会稽郡乌伤、太末县。衢州地方文化社科专家张水绿先生认为,第四纪冰期之后,姑蔑的先民们一支向今宁绍杭嘉湖平原分流;一支向东南分流,渡海到了今天的中国台湾、菲律宾,直至沙捞越;一支向西南分流,到了柬埔寨(即今天的吉蔑人的祖先);但大部分仍滞留在境内。
1.扈跸南迁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世凯发表在《文史知识》2010年第12期上的《姑蔑与龙游》一文,对蔑氏族的故地作了大量的文字引证,提出姑蔑(指山东泗水)在商末已经南迁于越(今浙江省),姑蔑地实有泗水、太湖、浙江之说。姑蔑避西周之兵而迁鲁之泗水,再南迁微山湖,三迁太湖,之后一部分部族又迁浙江,后曾与越结盟而伐吴。
受政治性强制迁移、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古代聚族迁徙的事例不乏其数。历史上的商灭夏、周灭商等都是历史的震动,一些被征服国族及其盟友遭到灭国、灭族而迁徙的命运。春秋争霸战争持续时间长、战争频繁、战斗激烈,人为地促使民族大迁徙,加速了各族间南下北上的态势。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多次北上,深入中原鲁国腹地,进兵山东泗水,征服了鲁、邾、卫等中小国,与鲁、邾相邻的姑蔑国当处被征服之中。公元前482年吴国北上与诸侯相会黄池,吴王夫差当上了霸主,打乱了中原诸国的格局,为姑蔑国迁徙创造了空间。
姑蔑国族南迁路径是:东夷部族少昊后裔→商代晚期居住在今河南淇县以北的商王畿内→西周初年东迁山东泗水县的鲁国境内→春秋中晚期举族南迁江苏邳县(出土西轴铜簋为证)→南迁太湖北岸→沿着太湖至南岸到浙江北部的安吉(姑蔑长印)→南迁浙江金衢盆地落脚(即越之西鄙,以金华“越溪”为界建都九峰山下)协助越军灭吴→姑蔑与越国联军灭吴的同时,越国顺势吞并了姑蔑→公元306年楚灭越后姑蔑属于楚国管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姑蔑墟上设立太末县(隶属会稽郡)。
姑蔑在河南淇县。朝歌,又名殷墟。在今河南淇县,商朝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殷王在此建都。据史料文献记载,商朝始都于亳,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姑蔑为古东夷集团蚩尤部族的后裔,是殷商颇有实力的氏族方国,原居河南淇县,居住在商宫别院里,学者研究考证,时蒲姑国、商奄国和徐国是东方三个大赢国,其后裔都是姑蔑国君民的主要来源。
姑蔑在山东泗水县。姑蔑避西周之兵而迁鲁之泗水,后为商的方国。《左传·定公十二年》说的是鲁定公十二年(前498)鲁定公讨伐费国,在姑蔑大败费国军队。鲁费交战,根本就不可能以江南的姑蔑地作战场。蔑,姑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五十里泗张镇天齐庙村北,梅鹿庄南。附近有天齐庙遗址(见图2-1),为一高出周围地表1.5—5米的台形高地,现有面积约4500平方米,是一处包括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周文化的古遗址。[34]
图2-1 天齐庙遗址
姑蔑在微山湖。姑蔑主体部分与徐奄等夷人族群,沿着泗河水系辗转南下进入微山湖。泗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泗水县东陪尾山区,向西流经曲阜、济宁、鱼台,折向东南,流至今江苏省沛县境内。作为天然河流的泗河水系,被历代开发利用为运河,始于春秋末年(前486)。当时,吴王夫差战败越国,欲北伐齐、晋两国,称霸中原。军队决战千里,必须有足够的军用物资和粮草先行,地处水乡泽国的吴国,欲发挥“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作战优势,必然选择水路,即开挖邗沟,作为南接长江、北入淮河的运河。微山湖则介于苏、鲁两省之间,原为泗河沿线的一片洼地。前132年黄河在濮阳瓠子堤(今濮阳西南)决口,向东南冲出一道新河注入泗河,黄泗合流了二十余年,致使邹县和滕县一带入泗山水受黄、泗高水位顶托无法入泗,被迫滞蓄在泗河东岸而形成了一片沼泽地。
姑蔑在江苏邳县。周分天下为万国,通过征战,小国纷纷被灭。因遭到西来周人的征讨,姑蔑小国为避免被灭亡的命运举国南迁,黎民被迫四处流落。春秋晚期,姑蔑举族迁徙经过邳县,1958年江苏邳县战国墓出土“春秋中晚期的铜簠”可证。簠出现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在战国晚期以后消失。商代和秦汉时代,都没见有簠。一般呈长方形,盖身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为一体,分来则为两个器皿,即古文献里的“胡”或“瑚”。是古人用来盛稻粱的用具,它的用途相当于后世的盘子。长方形,口向外侈,盖上有两耳、四个短足,盖子与器物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器盖,打开来时就成为相同的两器。早期“簠”的特点是足短,口向外侈;到春秋末时,簠的足渐变高、器变深,这是断代的特征。[35]江苏邳县位于山东泗水县东南约165公里,这件铜簠是春秋中晚期姑蔑族的珍贵遗物,是姑蔑举族迁徙的佐证。[36]
姑蔑三迁太湖。西周时期,姑蔑人因遭周人的征讨,遂迁至太湖西岸。郑泉生《姑蔑新考》提到,《国语》:“……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韦昭注曰:“姑蔑,今太湖是也。东西为广,南北为运。”浙江省的德清、长兴县在太湖的西南岸。金衢盆地上出土的原始瓷与印纹陶,与此地风格一致。一枚“姑蔑长印”出现在长兴地界,有力佐证了姑蔑人停留的痕迹。而太湖地区是吴国的势力范围,姑蔑南迁引起了和吴国的冲突,吴与周联合,迫使姑蔑继续南迁。
姑蔑在浙江安吉。顺着太湖沿岸,进入浙北的安吉,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出现在越国浙江的土地上。安吉是商周时期至两晋时期浙江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亦是当时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安吉是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地区极为重要的城址,不仅是因为它处在东西文化的传播走廊及楚越交接处这一特殊位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秦汉长江下游重要经济文化之江南要地的区域政治中心——鄣郡郡治,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丧葬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综合研究当时社会、集中体现和还原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2008年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梅溪镇普查,发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石室土墩墓群。龙气合聚的春秋战国之地,潜藏了两千多年的文化世界。安吉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越国城址,也是太湖流域及浙江地区迄今发现同时期规格最高的城址。1976年浙江安吉三官乡周家湾村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少,但器物组合与器物造型、纹饰等均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安吉出土的这批器物的埋藏性质为土墩墓,墓葬年代与青铜器的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37]1997年8月29日公布,安吉笔架山、龙山土墩墓群是浙江土墩墓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研究姑蔑以及吴、越、楚文化及其交融情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姑蔑在皖南屯溪。姑蔑的地望核心区域,西至江西玉山,东至浙江金华(汤溪),北至安徽屯溪休宁,南至遂昌、松阳,西北面包括屯溪地区,明显大于秦太末县的疆界。土墩墓,顾名思义,最大的特点便是平地掩埋,不设葬具,堆土不夯,封土成墩,这是一种商周至春秋时期我国江南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式,和同时期中原及周边地区的“不封不树”墓葬有很大差异,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屯溪土墩墓是西周时期,江南地区吴越墓葬制度与习俗的独特文化遗存,土墩墓的营造方法与中原地区同期墓葬完全不同。随葬品一般有陶器、几何印纹陶、原始青瓷和青铜器。这个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绝大部分属于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八号墓出土的一款青铜宝剑更是让人称奇,因为剑身上有数道黑色花纹,虽然经历两千三四百年的历史,但至今没有一丝锈迹。这些黑色花纹后经专家实验证明,这是人为涂抹上去的一种稀有金属。也就是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知道如何不让金属生锈。而这项技术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德国人才知道。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项技艺曾一度失传。而且从这些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判断,这些墓葬主人应该是当时越国派驻该地的将领。[38]
姑蔑在浙江金华。金华罗埠山下周遗址、汤溪青阳山遗址以及汤溪贞姑山遗址(出土有“钻芯”)是上山文化时期的发展中心地带,是金衢盆地的核心位置,这个地带从万年前延续至今,一直有人类生存。姑蔑国进入浙江落脚在今金衢盆地一带,姑蔑一部分部族在九峰山下定都,后曾与越结盟而伐吴。约2500年前,“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时姑末即为越之南鄙,《越绝书》谓:“姑末今大末。”越败于吴后,一度归吴,勾践七年(前490)复属越,此为浙西地区可考纪年之一,还略早于泓上之战时。越败楚后,仍为越地。秦统一中国后,于原吴越地置会稽郡,其西南设大末县。今人考证,秦之设县多渊源有自,姑末之沿革也脉络清楚。
姑蔑在浙江龙游。龙游是姑蔑南迁的最后归宿地,徐偃王迁姑蔑地还是姑蔑族随徐偃王南迁,学术界论定不一。徐子嬴诞在历史上“以仁失国”记入史册,并被持“人性本恶”的荀子引为反面教材,在其著名的《荀子非相》中更是将徐子嬴诞称为“偃王”。偃,《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即迎风而倒之意。唐代作家韩愈曾为龙丘徐偃王庙撰纪念碑文,记载814年一位徐姓官员修复此庙的事迹。碑文说当地有许多人姓徐,皆以偃王为祖宗,当地有一传说,说偃王失败后南逃至越,揭示古代夷族和越族的关系。[39]龙游也可说是徐族、姑蔑族南迁后的一个重要居住地,按照龙游的民间传说,徐偃王和姑蔑子是舅甥关系。旧时龙游四乡徐偃王庙甚多,但是没有丝毫和姑蔑有关的信息留存。龙游地方志的记载中一直是把姑蔑和徐偃王分开来记叙的,绝不混淆,而且明显以姑蔑为主、徐族为宾。[40]姑蔑地的龙游县南灵山村的徐偃王庙,因唐朝韩愈写有《徐偃王庙碑》而闻名于世。庙碑一直立于庙中,后因岁月久远断成两截,上半截在清朝咸丰年间的战乱中被湘军一个师爷掳走,为了保护剩下的半截碑,民间建起“景韩楼”专门庋藏。
2.土著多源说
曲路浚撰写的《衢州: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的古老而发达的地方》(下)一文提出,先撇开南北姑蔑关系问题争论,应在以下三点达成共识。第一,将浙江境内的古文明史的历史原点金衢盆地界定为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而衢州这个地方除开化以外,全部与金衢盆地搭界,考虑到开化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因此将衢州这个地方界定为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第二,越族是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发源地,衢州就处于这一地区的中心。既然衢州这个地方是东方中国文明启动点之一,其远古先民应该是本土古越族而不是北姑蔑族及徐偃王后裔等。第三,不要把北姑蔑南迁与徐偃王南迁及其定居衢州的历史看成衢州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融入了华夏族之列的证据,而要把这一历史进程看成衢州这个地方在远古是一个宜居之地的古老而发达的地方的证据。对于浙江姑蔑一名,为中原至此,有学者提出两点“不妥”:一是证据不足,仅仅是故事传说;二是史料中的“姑蔑”,是后人注解和衍生分析,可信度不高。
金衢盆地土著说。姑末,春秋越地。又作姑蔑、姑妹。《左传·哀公十三年》:“越伐吴,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注:“姑蔑,今东阳太末县。”蒲立本认为,汉代前称为“姑末”或“姑蔑”。这个地名到秦汉又变为“太末”,这暗示它可能是个越语词。张水绿先生在《对“姑蔑南迁”说之质疑》一文中,从地名学、地理学、古方言等学科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不但指出衢州这个地方的姑蔑是土生土长的,而且指出北姑蔑同衢州这个地方的姑蔑是一种远古的“先天”的血缘关系。[41]据《吴越春秋》载:夏朝,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于越”。而《国语·越语》称:“勾践之国……西至于姑蔑。”可见,姑蔑存在于金衢盆地,早于越王勾践,与越国为邻。夏商周时期,境内的土著民已经散布在金衢盆地的江河、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住在深山里的原始民这时已掌握了采矿、炼铁、炼铜技术,并用铁、铜制造兵器来保护自己,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农耕。也学会了驯养家禽和走兽。养蚕、纺织技术都逐渐掌握,甚至追求文化娱乐享受,从部落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约在公元8世纪,原来生活在今天的宁绍平原的千里岗人的后代和南下的于越族人建立了越国。而越国的疆域比较小,东部是大海,北部有钱塘江阻隔,又是属于强大的吴国领土。他们为了补充资源和组建一支能与吴国相抗衡的军队,并为这支军队补充兵源,就不断向西拓展。而它的西部就是衢江和新安江流域。这里土肥水美,土著民又会采矿、炼铁和冶铜,农耕也发达。于是,越国向金衢盆地扩张,就不断地派兵攻打。每打下一块地方,就迁移一部分老百姓定居下来,可以说是南山境内的第一批带千里岗人血统的外来移民。到了西周晚期,原定居在今江淮流域的徐人,在周人的打击下逃到今天的舟山群岛,后来又沿着钱塘江流域定居下来。最后一批到达衢江流域。这是迁入衢州境内的第二支外来移民,加上原来一直住在境内的原始民合在一起就有了三支先民。三支先民经长期在一起生活、通婚,形成了统一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历史学界就称他们为山越族人。居住在衢州境内的山越族人后来大部分以徐为姓;住在西北部山区里的即今天的开化、婺源、德兴、徽州一带的山越人后来改称自己为汪姓;住在淳安、建德、桐庐一带的山越人称自己为方姓。他们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到了春秋初期,建立了一个割据一方的酋长国——国名叫姑蔑(2018年7月1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在衢江区庙山尖西周大墓考古再次证实姑蔑国的存在,而今高家、莲花、盈川一带即系姑蔑国地带)。
姑蔑南北各立说。也有学者认为“北姑蔑南迁”的证据并不充分,南姑蔑应该是先民以今天的浙江金衢盆地为中心,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部落联盟,直到形成政权实体,逐步发展形成的。这当中自然也有南北交流和对中原先进文化的吸收,但不可能是“北姑蔑南迁”这样的形式和规模。对于南北姑蔑,还是持“异地而同名者不可以不辨也”的态度为是。姑蔑,在鲁国北部,即现代山东泗水东部。《左传·隐公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注:“蔑,姑蔑,鲁地。鲁国卞县南有姑蔑城。”在《春秋》《穀梁》《公羊》的注解里,这个地名也简称“蔑”,或写作“眛”或“昧”。这样一来,在山东和浙江各有一个相同的双音节地名,它们所记录的可能是同一个非汉语的词。姑蔑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劳乃强认为,有关姑蔑的历史记载中,基本上北是北、南是南,截然分明。西周时期“成周之会……於越纳姑妹珍”,说明西周初期已经有南姑蔑,排除了姑蔑由鲁地南迁的可能。《左传·定公十二年》记载:“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说的是鲁定公十二年(前498),鲁定公讨伐费国,在姑蔑大败费国军队。鲁费交战,根本就不可能以江南作战场。鲁定公十二年距离鲁哀公十三年仅16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北姑蔑要完成南迁并投入吴越之战,可能性也不大。[42]
由南而北迁徙说。西周初期的姑蔑,在越之西鄙,有明确的记载。《左传》中诸侯国80多个,唯独未有姑蔑国,没有迹象表明姑蔑是国名。徐云峰在文献与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力主“迁徙说”:姑蔑族自山东泗水,分迁至微山湖西、南下合肥,东渐吴境,终与越人同盟,最后来到浙江金衢盆地。然而《左传》中“自南方先及郊”的两支越军是“丙子”日到达,作战在“乙酉”,按此推断,姑蔑人不可能在九天内作为勾践的先头部队参与“泓上之战”,更何况金衢盆地较勾践国都绍兴甚远。难道还有一支姑蔑族?原来三国韦昭在《国语·越语上》中注云:“姑蔑,今太湖也。”徐云峰力主姑蔑人从慈溪渡江经平湖抵泓上,较为近便,且表明南迁的姑蔑不仅定居太湖,也已到达衢州。换句话说,他们是分族而居。如此,杜预注与韦昭注,两皆不误。徐云峰的这一说法,至少解释了姑蔑由北迁金衢且参与了“泓上之战”,可问题仍存在。《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魏俊杰认为,韦昭注的“太湖”不在越国之西,而在越国之北,故韦昭注解可能有误。事实上,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也说韦昭注解错误:“太湖”为“太末”之误。
对姑蔑之国(地),史学界有学者称“浙地姑蔑系鲁地后裔从山东泗水迁入,为鲁地‘姑蔑’之沿袭地名”。但据《左传》哀公十三年及民国《衢县志·沿革》“哀十三年·姑蔑地”条载:越地“姑蔑”立国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之前,鲁地之“姑蔑”立国于卫定公十二年(前577)。其语云:“考春秋有两姑蔑,其一为隐公元年,盟邾(春秋古国名,今湖北黄冈市)之蔑;《左传》哀公十二年(前498)之姑蔑,彼注,为鲁地。”古籍记载得非常清楚,鲁地姑蔑成名晚于越地姑蔑145年。事实是鲁地姑蔑系越地姑蔑之沿袭地名,民皆越地之后裔。因此,吴越姑蔑鲁地迁之说难以软着陆。[43]
(二)姑蔑家乘
1.春秋越国始于姑蔑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44]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被称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国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
距今万年的浙江金华山下周遗址、青阳山遗址,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的时候,他试着向北扩张,曾经沿着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八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上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45]
越国源于姑蔑国,吴国是姑苏国,所以吴越一体。姑蔑国势力范围广大,后来被越国取代,姑蔑人曾是越国人的主体或统治阶级。《逸周书·王会篇》中有“於越纳姑妹珍,且瓯文蜃”。晋孔晁注:“於越,越也,姑蔑国,后属越。”文字记载分析,姑蔑于前1001年就已经在浙江存在,且远远早于《春秋·隐公元年》的文字记载。《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约前1001)于越来宾”,在洛阳大会诸侯,八方来贡。说明,当时越国向周天子进贡的物品中,有来自姑蔑的珍品,姑蔑当时已在浙江的范围内,且其存在于越王勾践之前,可以判断姑蔑开始并不属于越国。
2.云贵苗族源于姑蔑
金衢盆地的远古居民是百越人,并夹杂着三苗部族。其中,古代三苗的一个部落——姑蔑,就定居在浙江。南蛮是以三苗氏为首的南方部落联盟,所谓“三”,就是多的意思。一场旷世之战成就了禹,从此三苗一蹶不振,去向成谜。史料上记载说三苗氏先后与黄帝、尧、舜、禹争霸天下,此后三苗与北方华夏联盟虽曾一度妥协,但三苗仍较强大,始终是华夏集团强有力的竞争者。直到禹伐三苗,三苗才遭到摧毁性打击。史料记载说:“故龙(蛇)出于旷野,犬哭于市郊。”[46]战争结束以后,三苗作为国家的雏形已不复存在了,禹征服三苗后,三苗族民一部分沦为奴隶,一部分“更易其俗”,还有部分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而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另有不少南逃或西奔山区,并入后起的楚民族及发展成后来的苗瑶等民族。关于三苗与越的关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说,“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一句话道出了三苗与越的渊源关系。史书对此未有更多记载,但因为越与三苗同处一地,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十分密切。研究者徐松石先生指出:“古代三苗领域的土著,在最东的称为‘于’、‘阳’、‘凤’、‘畎’等夷,后来形成吴越民族,其余则称为荆蛮、扬蛮。苗者蛮之音转,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三苗旧地,在商周之世,为古越人之地,应是合乎情理的。”徐松石认为,今江浙地区在远古曾是三苗的聚集地。古越族正是在古三苗及三苗领域的土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7]
至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古籍记载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对一方民族的统称,并非已形成五大民族集团。同一方位各族未必都属同一族系,而且具体包括哪些地区的民族,随着时间推移,也有所不同。姑蔑为蚩尤之后,蚩尤与炎帝、黄帝同时,是原始社会末期东夷人九黎族之君,是一位有重大发明创造、受到万民景仰的古代英雄。姑蔑古国在浙江存续2500年之久,源于其勤劳、勇敢、善良的优良传统和创造精神,姑蔑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苗族源于炎黄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涿鹿大战”(《史纪·五帝本纪》)。南蛮地,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众多族群,其中以九黎集团最为强大,又与东夷有着密切的关系。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统领的“三苗”“九黎”部落曾经活跃在南至杭嘉湖平原,北至冀豫平原,从东海、渤海、黄海等海岸以西,直至太行山、大别山等广大区域,正对应着中国古代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浙江上山文化。九黎集团,归结为东夷集群、百越集群。春秋时期的管子曾称蚩尤“明乎天道”“爱庐山之兵而作五金”,在冶炼和兵器制造技术上丧失领先地位。而“三苗”“九黎”是发明牛耕和率先种植水稻的部落,“黎民百姓”之称源于此。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据《逸周书·尝麦篇》记载,涿鹿之战结束后,黄帝对于战败的东夷九黎部落没有采取斩尽杀绝的极端手段,而是“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在四千年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三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苗国被夏禹所灭。“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三危”,即今陕甘交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三苗”后裔,有部分与华夏部落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南蛮”;而居住汉水中游的“三苗”后裔,被称为“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苗族先民。[48]
苗族支系繁多,共尊蚩尤为始祖。古老的姑蔑族群,正是属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东夷集团的一支重要力量。蚩尤是古姑蔑族的首领,姑蔑族源于豕韦,而豕韦是华夏集团的一支。苗族人崇拜蝴蝶,起源于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她的蛋孵化出人类之祖姜央,以及龙、蛇、雷公、蜈蚣等等。她是人类之母,也是苗族之母。鼓社祭所祭的第一个祖先就是妹榜妹略。由于对蝴蝶妈妈的崇拜,苗族妇女多名为榜和略。作为苗族的第一个祖先,她的名字妹榜妹略里面居然有两个“妹”字。仅是从这一个名字,就直接说明了苗族的起源就是姑蔑。[49]
3.姑蔑部族始祖考辨
东夷部族之于姑蔑。姑蔑人,一说是东部的东夷集团,一说是南部的苗蛮集团。学术界尚无定论。徐云峰教授认为,姑蔑属于古东夷部族的一个分支,商人所崇拜的“蔑”与传说中的蚩尤是同一人。姑蔑族是蚩尤的后代,是善战的民族。古代称野蛮人为夷,姑蔑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夷”在春秋早期有时用作泛称,同时也一直用作专称,尤其是指淮河流域的夷。那里的夷人曾建立起一个可以辨认的政治实体。在淮河流域的湿地和山东地区,是东夷的所在地,亦即通常被看作商文化的直接源头。《礼记·明堂位》:“东夷之乐曰昧。”显然,姑蔑亦即姑昧,在周代人的视野中已属东夷之人。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50]
姑妹始祖豕韦。祝融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彭祖,封于大彭,大彭氏国是也。豕韦防氏,脉出大彭氏。大彭、豕韦历虞夏、殷商二世。郑语记:“大彭、豕韦为商伯矣。”太史公云:“夏帝孔甲立刘累为豕韦国君以养龙,龙死,刘累惧,逃鲁山隐居姓刘。”故风氏豕韦复国。左传氏云:“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故今越西姑妹,多有丰、祝、刘、范姓。丰者,假借风也。又多夏姓,姓出大司乐。礼春官载:“大司乐舞大夏,以祭山川。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殷时,夏之乐官多有居豕韦,采歌于沫。沫,妹,蔑,韦,灭,秽,盖一属。在夏为韦灭秽,在殷为妹昧,在周为沫蔑,在秦汉为末幕。姑蔑,是夏王朝重要同盟国家豕韦的后裔,而豕韦是其时黄河流域历史极为悠久的部落之一,在传世文献中留有斑斑可考的记载。曾经称霸天下的诸侯,豕韦氏是夏、商、周三代最有势力、最具影响力的五位霸主之一。《四书章句集注》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韦,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太史墨曰:“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氏,以更豕韦氏。”杜注云:“更,代也。以刘累代彭姓之豕韦,累寻迁鲁县,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承其国为豕韦氏。”可知夏室重臣豕韦氏先后有两个族系,前者大约即《世本》所记“防姓”豕韦,《国语·郑语》所记为“彭姓”,字虽异写,所指则一。韦注:“大彭,陆终第三子,曰,为彭姓,封于大彭,谓之彭祖,彭城是也。豕韦,彭姓之别封于豕韦者也。殷衰,二国相继为商伯。” 《诗经·商颂·长发》郑玄《毛诗笺》也云:“韦,豕韦,彭姓是也。”这支豕韦既然是陆终之后、祝融之裔,族系自然源出华夏。其自夏初以来,长期是夏王亲信族邦,至帝孔甲时方为唐尧之后刘累之族更替,不久又复国,直到夏朝末年方亡于商,因而《国语·郑语》云:“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这支豕韦显然在殷商时期仍然主要居息活动于中原地区,先秦传世文献和卜辞称之为妹、沫、昧等。《尚书·酒诰》:“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妹土嗣尔股肱。”此妹邦、妹土,伪《孔传》称之为“妹国”,并且明确指出:“妹,地名,纣所都朝歌以北是。”而朝歌一带,正是周公东征后卫康叔的封地。《诗经·墉风·桑中》妹作沫,郑《笺》:“沫,卫邑。”《正义》引“《酒诰》注云:‘沫邦,纣之都所处也’。于《诗》国属墉”。沫邑、妹邦、妹土,所指为一,在今河南淇县一带,正好与《诗经·长发》中遭成汤首伐的韦(今河南滑县)紧相邻接,又从历史地理方面印证了沫、妹、妺和昧与韦的密切关系。由此可知,殷商时期,妹国也已经逐渐成为殷王室倚靠的亲信国族,因而地处殷王朝政治重心区域。商代晚期的卜辞反映殷王颇为重视之,《甲骨文合集》第八〇六四版即记“王往于昧”“乎田于昧”。西周朝歌一带属卫后,同音地名妹、沫、昧仍长期保留下来。[51]
妇好与妇人岩。历史上的姑蔑族,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是东方文化渊薮之一,曾经左右过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商朝的创建者成汤伐桀,多得益于姑蔑族。因而,商朝的历代统治者皆尊崇蔑族,商、蔑关系源远流长。有学者考证,姑蔑最初是族名,是商代君王武丁妃子妇好的后裔,商被周灭亡后,姑蔑人辗转南迁,从山东来到浙江,后人将族名指为地名。妇好,别名母辛、后母辛,职业女军事统帅,曾率领军队平定鬼方、羌方、土方等地,谥号辛,夫君武丁,是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女将军。“妇好”之名见于武丁时期甲骨文,生前曾主持祭祀,从事征战,地位显赫。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国王,也是第二十位国王盘庚的侄儿。武丁的个性非常强,是一位非常富于情感和壮志的君主。妇好就是武丁的第一位王后。她嫁给武丁之前的身份,是商王国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见识。妇好有着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她臂力过人,所用的一件兵器重达九公斤,足见她的身体强壮。而该兵器为大斧,更可见她的骁勇。妇好和武丁,是一对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夫妻。刚刚结婚的时候,武丁对妇好领兵作战的能力还不是非常了解。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外敌入侵,派去征讨的将领久久不能解决问题,妇好便主动请缨,要求率兵前往助战。武丁对妻子的要求非常犹豫,考虑很久之后,还是通过占卜才决定让王后出征。没想到,妇好一到前线,调度指挥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击败敌人,取得了胜利。武丁从此对妻子刮目相看,封妇好为商王朝的统帅,让她指挥作战。从此以后,妇好率领军队征讨作战,前后击败了北土方、南夷国、南巴方以及鬼方等20多个小国,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朽战功。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记载有200多条。她曾率领13000多人的军队去攻打前来侵略的鬼方,并大胜而归,因功勋卓著而深得武丁、群臣及国民的爱戴。除了率军作战,妇好还掌握着商王朝的祭祀占卜之典,经常主持这类典礼。她是名副其实的神职人员,最高祭司。众所周知,浙江金衢盆地的九峰山,古称妇人岩。徐伯珍移居九峰山,《南史·列传第六十六》记载:“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山多龙须柽柏,望之五采,世呼为妇人岩。二年,伯珍移居之,阶户之间,木生皆连理。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馆东石壁,夜忽有赤光洞照,俄尔而灭。白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刺史豫章王辟议曹从事,不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另据《浙江通志》卷四十七记载:金华先民传伯珍金华人,其地今隶汤溪宅南,去九峰山数里,伯珍移居之,庭除木生连理,一双白鹤巢于户牖(成化《汤溪县志》:在县西五里,地名界牌——今汤溪镇东祝村)。《南齐书·高逸》记载:“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又同郡楼惠明,有道术。居金华山,禽兽毒螫者皆避之。宋明帝闻之,敕出住华林园,除奉朝请,固乞不受,求东归。”九峰山下的村民一直有个传说,九峰山是姑蔑国的建都地,而姑蔑国是妇好的后裔,人们为了纪念妇好,而称之为“妇人岩”。隐居九峰山的徐伯珍,妇好是他崇拜的偶像。不过,九峰山世称“妇人岩”,已成不解之谜,也只能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寻踪而已。[52]
姑蔑与伊尹。商代蔑之族源,文献缺乏记载。蔑与伊尹、黄尹一起受到商人祭祀,从文献与甲骨文刻辞对伊尹、黄尹的记载中,可以对姑蔑之族源作一些推测。伊尹,传世文献与甲骨文刻辞多有记载,《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墨子·尚贤》:“昔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伊氏家族源远流长,今姑蔑地的金华汤溪镇下伊村就是伊尹后裔聚居地。下伊村,即旧汤溪县的伊上庄和伊下庄,该村南至旧汤溪县(今汤溪镇)城七华里,东至金华城区六十里,西至龙游县城四十里,南至遂昌县一百二十里,北至兰溪县四十里。北宋乾德二年甲子(964)参知政事兵部侍郎吕余庆撰记,伊氏始祖受辛公为第一代,管授少典君,当时称伊恭氏,后改伊氏。到汉伊范开始编写氏行序,称太原伊氏。元至大元年(1308),伊氏第八十九代伊恭任龙丘(游)尉,外游至现下伊村地段,见此处树木葱翠,绿水环绕,喜伊地,故卜居于此,称古城下伊,伊恭被奉为下伊始迁之祖。下伊村,为古姑蔑方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姑蔑人好吃、能吃、会吃,均与厨神伊尹的真传有关。“五味神尽在都门”,所谓“五方杂处”。姑蔑,又称姑妹。关于汉文史笈记载中古越人的饮食生活《逸周书·王会解》云:“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于越纳,姑妹珍。且瓯文蜃。共人系具。海阳大蟹。” 《博物志·五方人民》云:“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姑蔑饮食特色,有带尾巴的汤圆、二头乌、野鸡(伊尹说汤以本味)等,时青铜器、铁器、陶器并用,水族多于禽畜,六畜、六兽、六禽、六谷、六清、三羹,大米小米新麦黄粱般般有,鲜咸酸辣甜样样都可口。[53]
姑蔑人阿青“越女”剑。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其剑法天成,居于山林,授剑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践灭吴。越王称其“当世莫胜越女之剑”。这位“越国少女”,是春秋时女剑术家,是个姑蔑族人,“出于南林”,在金衢盆地南山森林里长大,向白公公(白猿)学得奇特剑术,白公公骑羊玩,阿青不许,用竹棒赶它,它也拿了竹棒打阿青,起初阿青打不到白公公,后来阿青总能打到它,戳得它很痛,就这样阿青于无意间学会了一套神妙的剑法,并用这套剑法重创吴国八剑士。后越国将士也是靠阿青的几招示意,练成精锐之师,大破吴国。此套剑法轻妙灵活,变化繁复,极是美妙。越国剑法,起初用迷惑人的剑法,当被击破后又用死拼硬打的剑法。直到范蠡引荐阿青到宫中教授士兵练剑后,学习了阿青的“越女”剑,从而攻破了吴国孙武子兵法,终于帮助越王勾践雪耻复仇。越王加封她,封号为“越女”,后来她不知所终。这位“越女”,亦是金庸小说《越女剑》(发表于1970年1月《明报晚报》上)女主角原型,《射雕英雄传》第二回作者描述“越女剑法”时也曾提及阿青的事迹。小说借助历史上的传说和事实,不但抒发了历史情怀,还表现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国之仇与个人的爱结合在一起,使小说增加了厚重感和无限的余味。阿青是姑蔑国一名牧羊女。别看阿青容貌清秀,弱质纤纤,却是金庸小说中武功和实战能力最强的人物之一。阿青在一次牧羊时巧遇一头会使竹棒的白猿,并从那次之后就常与它以竹棒交手,因而悟得高超的剑法。范蠡在街上遇见她以一人挫败八名吴国剑士,就请了她去“训练”越国剑士。由于她不懂教人,虽说是训练,实际上是让她与越国剑士交手。在她和范蠡相处期间,她爱上了范蠡,但范蠡却深深地爱着远在吴王宫中的西施,对于阿青的爱慕之情竟是丝毫也没有察觉。阿青黯然之下,对西施起了杀心。在范蠡与西施见面之时,她终于出手杀西施,可是在最后关头却因西施那绝世的容光自愧不如,黯然神伤而去。可她那临去一剑虽然停住,但是劲气却甚为凌厉,没有收住,以致伤了西施的心脉,造成了内伤,使她时常心口疼痛,于是成就了西子捧心的典故。[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