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时代的思考者:郭沫若与其诸子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诸子研究的背景与过程

第一节 郭沫若的传统观

如本书导言中所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统主义是对变革主义的一种应对,传统主义的代表如晚清的国粹学派、辛亥革命之后的康梁、国故派、学衡派等,对变革主义的回应可分为几种方式。其一,是在几乎同一套新的话语系统,即新学(西学)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找与西方观念和价值相对应的部分,以彰显中国文化也具有先进性,如国粹学派等;其二,是对西方价值观念的缺陷部分进行攻击,力求证明东方优于西方,如“一战”之后梁启超、梁漱溟等人的观点;其三,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领域,如“科学与玄学”论争中,张君劢等人认为中国文化在塑造“人生观”上的正面作用等。不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变革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已在中国占据绝对的主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传统主义最终并不能算是变革主义的“对手”,基本失去了影响力。

郭沫若作为变革主义者,他对于中国传统的态度,并非如大多数变革主义者那样,走向了大体否定甚至全盘否定的一端。从其人生历程的早期,郭沫若就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喜爱,这种情感的惯性一直持续到他“转变后”,本国固有的文化一直是他汲取养分的土壤,也是他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