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目标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背景
虽然资源基础观是解释企业国际化速度的一种有效视角,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例如知识和技术,是企业加速国际化的诱因(Fang et al.,2013)。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观点不太适用,因为它们在国际化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资源的限制(Love & Roper,2015)。这种限制要求中小企业寻找其他非资源依赖的路径以实现快速国际化。研究指出,相较于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Hagen et al.,2012)。一些学者提出管理者在国际化背景下承担组织变革和承担风险的倾向很大一部分来自期望差距(企业实际绩效和管理者的期望绩效的差距),即期望差距会通过改变管理者的认知机制进而影响企业的国际化速度(Jiang & Holburn,2018)。比如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经济出现严重下滑,但是却出现一种令人吃惊的趋势:很多中国企业都积极参加国际扩张。虽然这种趋势令人吃惊,但也可以通过期望差距解释:全球经济的严重下滑导致绩效远远低于管理者的期望绩效,因此他们更愿意冒险承担风险来提高企业国际化进而来提高企业绩效。此外,企业在对外投资时,会面临适应海外环境、加大资源投入等问题,对企业能力具有高要求,是否那些实现预期目标,实现盈利的企业也会加快国际化。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期望差距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
目前,研究同样指出,这个机制的效能会因内外部情境影响而产生变化(Xie et al.,2016)。就内部因素而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身的敏捷性,即企业发现和应对外界威胁和机会的能力(Sambamurthy et al.,2003)。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它们通常会面对动荡的环境,要在动荡的环境中运营,公司必须准备和开发一套特殊的能力。在动荡的环境中,感知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需求至关重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组织敏捷性对于它们在国际市场的生产和发展特别重要,因为它使中小企业在面对复杂环境时变得更灵活。因此,本研究将组织敏捷性作为影响期望差距和国际化速度关系的内部因素来探究。
而从企业外部情境来讲,最近的研究都关注于制度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Estrin et al.,2016),即认为跨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们是否能适应东道国的信念系统和规则。因此,本研究关注制度距离,即母国和东道国制度间的差距对期望差距和中小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关系的影响。
综合来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国际化进程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起点低,对外表现为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对内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专利缺乏、竞争手段单一等,这进一步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贸易、海外投资扩张和国际化战略执行造成了严重阻碍。如何将我国企业解决国际化困境所特有的实践经验与在西方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国际化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是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扶持下以及未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