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俄苏侨民文学两次浪潮的共通性
1.共通的政治主题
两次侨民文学浪潮中文学作品的政治主题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两次浪潮中的作家都存在对现有社会制度或文化政策的不满。无论知识分子们是主动还是被迫出走,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归根结底是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满。
两次侨民文学浪潮中充斥着对布尔什维克统治的不满,对苏维埃当局举措的不理解,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希冀。这些特点在什梅廖夫(И.С.Шмелев)和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中有所体现。1923年,什梅廖夫发表了中篇小说《死者的太阳》(《Солнце мертвых》)。文中深刻再现了战争的残忍,反映出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全文充斥着作家对战争和革命的不解,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带有强烈的政治抨击色彩。
侨民作家索尔仁尼琴兼文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于一身,其作品被称为“我们的固化的眼泪”和“俄罗斯的安魂曲”。索尔仁尼琴是苏联“集中营文学”的开创者,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反映了苏联“大清洗”的政治主题,以纪实手法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公民无辜被捕,受到侦查、关押、服劳役的历史命运。中篇小说《癌病房》影射了苏联的政治问题,“癌——这是所有沉浸在难以忍受的、焦灼的、屈辱的、受压抑的情绪中的人无法逃脱的必然命运。人在黑暗中生活,在屈辱中死亡”。通过深刻的政治隐喻,显现了一个患有绝症而且“癌瘤细胞”正在四处转移扩散的国家机体。
2.共同的家国情怀
俄苏侨民作家普遍不满当时国家的社会制度或文化政策,但对故国有深深眷恋之情、浓重的思乡情绪,他们尊重斯拉夫传统文化,并善于接受异域文化。流亡海外的侨民作家都怀有对故土的家国情怀和深深思念。生活在异国他乡,语言上的障碍、生活习惯的不同、异国文化的不适应以及他民族的排斥对他们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也使侨民作家们更为怀恋故国,想念广袤的祖国大地。因此,侨民作家的作品中总是蕴含着深厚的离国之苦和思乡之情。
被誉为“二十世纪第一诗人”的茨维塔耶娃的作品中,祖国这一主题有着很重的分量。著名的怀乡诗《祖国》(《Родина》)中,茨维塔耶娃深情地讴歌魂萦梦绕的国家:“俄罗斯呀——令我肝肠寸断的土地——我的骄傲啊,我的祖国!”诗人极其直率地表明了自己对俄罗斯炽热的爱,用至真至纯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回归祖国的渴望。尽管因遭到驱逐而侨居他乡,约瑟夫·布罗茨基对祖国的依恋却不曾改变。诗歌《明代书简》(《Письма династии Минь》)通过对明朝残酷的描写,影射了自己去国怀乡的伤感情绪,作家对祖国的怀念跃然纸上:“还不知要走多少千里。一千里也好,两千里也好,都意味着此刻你与故乡远离。” 蒲宁在中篇小说《苏霍多尔》(《Суходол》)、《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米佳的爱情》(《Митина любовь》)中,都以俄罗斯生活为背景,对俄罗斯、俄罗斯人民、俄罗斯性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思考,表达对遥远故园的思念、对俄罗斯大自然的迷恋和对俄罗斯乡村风情的眷恋。
侨民作家对于流亡的态度是不同的,他们或自愿、或被迫;或把流亡视为解救、或视为死亡,但对祖国的眷念和亲人的思念是相同的,他们渴望回到祖国,渴望祖国的召唤。三代侨民文学家索尔仁尼琴虽然被迫流亡美国,但他始终否认自己是个侨民,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俄罗斯文化的传播者,并期待着再次回归家园。
3.相同的国际盛誉
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有两部并行发展的文学史,一部是“本土文学”、一部是“侨民文学”,一部在国内、一部在境外。侨民文学家在“流亡”中坚持对文学的忠诚与热爱,不仅对俄罗斯文化,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着深远的国际影响。
两次浪潮中众多杰出的作家及其作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如第一浪潮作家蒲宁的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林荫道》(《Темные аллеи》)和中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Жизнь Арсеньева》)、什梅廖夫(И.С.Шмелев)的《朝圣》(《Богомолье》),扎伊采夫(Б.К.Зайцев)的自传性四部曲、纳博科夫(В.В.Набоков)的《洛丽塔》(《Лолита》)等,第三浪潮作家索尔仁尼琴的《第一圈》和《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布罗茨基的《小于一》(《Меньше единицы》)、西尼亚夫斯基(А.Д.Синявский)的《来自合唱队的声音》(《Голос из хора》)等优秀作品都享誉世界。其中蒲宁(И.А.Бунин)、索尔仁尼琴(А.И.Солженицын)和布罗茨基(И.А.Брóдский)三位文坛大家更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两次浪潮的国际影响可见一斑。
侨民生活实质上就是俄罗斯社会在海外的缩影(王亚民,郭颖颖,2005),在侨民作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俄罗斯文学才得以在异国他乡扎根并繁茂生长,最终发展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一方面,俄侨文学继承了俄罗斯本土文学的传统。伟大的俄罗斯母亲尽管已“不尽如人意”,流亡海外的作家们毕竟无法割舍与俄罗斯的血脉联系,这就导致了他们的作品永远无法脱离祖国而独立存在,处处体现着“俄罗斯声音”;另一方面,侨民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侨居国文化的影响。身处异国,侨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到侨居国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的熏陶。特别是在第三浪潮中,大多数作家们能够对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以及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可。正是以上两方面特性造就了俄苏侨民文学能够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俄罗斯侨民文学在推动世界文学多样化的同时,也为他国侨民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