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研究2020年卷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政治态度

(一)政治支持

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将“政治支持”定义为:“在A以B的名义从事活动,或者在A对B表示赞同的时候,我们就说A支持B。这里的B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目标、一种思想、一个机构。”[9]伊斯顿进一步对政治支持进行二元区分,分为普遍支持和特定支持。普遍支持代表公民对政府的存在或运转是否符合他对于政治价值(如正义、道德等)的判断,而特定支持是衡量一个人对现行具体政策和政府政绩的满意程度,受公民对当局政策结果的感知、评价的影响。本研究的政治支持指普遍支持,是中国公民对现政体倡导的基本价值以及对这个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支持态度。

本研究通过考察中国民众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比美国的政治体制更好”“如果有人抨击中国的政治体制我会感到不快”这三种说法的赞同程度,来测量中国民众的政治支持水平。

表9 政治支持

如表9所示,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这一说法,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民众占80.0%,而表示不赞同的民众仅占1.8%。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比美国的政治体制更好”这一说法,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民众占74.9%,而表示“不太赞同”和“强烈反对”的民众占6.3%。中国民众对本国政治体制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对于“如果有人抨击中国的政治体制我会感到不快”这一说法,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的民众占比76%,表示“不太赞同”和“强烈反对”的民众占比13.5%。

总体而言,中国民众的政治支持处于较高水平,七成以上的民众明确表现出对国家政治体制的支持态度。结合我国民众较低的政治认知水平和较高的政治支持水平来看,中国民众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支持不一定源自理性的制度思考,可能还受到舆论宣传、直觉习惯或情感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二)政治认同

威尔特·A.罗森堡姆(Wilt A. Rosenbaum)指出:“政治认同——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区域)、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此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也包括那些他感觉到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10]本研究通过考察民众对“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我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上应该更强硬”“看到台独的相关新闻时我感到愤怒”这三种说法的赞同程度,来测量中国民众的政治认同现状。

表10 政治认同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大一统国家,在千年以来的民族磨合与文化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正统文化价值。这一传统使得中国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极高。如表10所示,对于“我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这一说法,97.5%的民众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仅有0.3%的民众表示“不太赞同”和“强烈反对”。可见,中国民众的民族认同感非常高,对于“中华民族”这一民族身份具有强烈的心理归属感。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也加强了其国家认同感。对于“我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上应该更加强硬”这一说法,88.8%的民众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2.3%的民众表示“不太赞同”和“强烈反对”。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对外政策具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对于“看到台独的相关新闻时我感到愤怒”这一说法,88.7%的民众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5.5%的民众表示“不太赞同”和“强烈反对”。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使得中国民众在外交事务上对中国的形象和利益都十分维护,在情感上与国家荣辱与共。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上屡次因某些知名人士“台独”“港独”言行而掀起的舆论战,也反映出我国民众对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有强烈的体会和诉求。总体看来,我国民众的国家认同程度很高,基于对国家的热爱,民众在情感上对国家较为忠诚。

社会成员对其所在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越强,支持和拥护的程度才会越高,由此构成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此外,民族认同作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文化认同,使得人们对共同体产生稳固的“合法性信仰”,带来政治稳定。中国民众的高政治认同感表明,我国目前不会出现认同危机,这为政治发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和不竭动力。

(三)政治信任

政治信任指公众对政治体系、政治机构及其运行的信念和信心,是民众对于政治体系的基本评价与情感取向。[11]本研究通过询问受访者对政府、法院、检察院、人大、军队、警察的信任程度来考察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

表11 政治信任

如表11所示,将“非常信任”“比较信任”和“一般信任”定义为“信任”,可发现民众对所列6个组织政治信任从高到低的排名为:军队、人大、检察院、警察、法院、政府,分别获得99.4%、96.9%、95.6%、94.7%、94.3%、94%的民众政治信任。整体来看,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极高,本研究所涉及的6个组织都获得了九成以上民众的信任。

(四)政治信心

表12 政治信心

续表

本研究通过“您对我国的前途和命运持什么看法?”一题来反映中国民众的政治信心,如表12所示。表示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民众占比93.4%,表示“不太乐观”和“很不乐观”的民众占比2.6%。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各方面建设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体上呈现出积极昂扬的态势,激起了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另一方面,近年来,政府愈发重视政治绩效宣传,我国在经济增长、科技发展、军队实力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众所周知。政治绩效宣传在增强民众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的同时,也增强了民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另外,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的宣传热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民众的爱国热情,塑造民众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普遍乐观。

(五)政治期待

表13 政治期待(a)

续表

在“您认为目前中国最优先做的事情应该是什么?”一题中,如表13所示,选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民众人数最多,占比28.8%。其次是“促进国家统一”和“维护国内政治稳定”,选择这两项的民众分别占比24.8%和24.7%。“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保护言论自由”被认为是中国目前的发展中最不重要的事情,分别仅有6.1%和2.1%的民众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保护言论自由”应该是目前中国最优先做的事情。

表14 政治期待(b)

在“您认为目前中国第二优先做的事情应该是什么?”一题中,如表14所示,有28.1%的民众选择了“促进经济持续发展”,20%的民众选择“维护国内政治稳定”,19.5%的民众选择了“促进国家统一”。可见,当前民众认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是中国发展诸事项中最重要的事情。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民众的政治心理及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民众对政府“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期待表明,国家追求经济发展的总体势头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政治心理。“维护国内政治稳定”被不少民众认为是中国在未来需要优先做的事情,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源于:一方面,党和国家尤其强调政治秩序稳定,舆论宣传始终将社会的政治安定团结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民众对现有政治体系比较认同,希望保持现有的政治制度和环境,对政治改革带来的不稳定性感到担忧。民众对“促进国家统一”的期待反映出中华民族追求“一”的统一性心态,可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对中国民众而言意义重大。在大部分民众看来,相较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维护国内政治稳定”和“促进国家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保护言论自由”对中国发展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