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国外关于生态移民的研究是从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可持续生计理论方面展开的,但国内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践出发,研究的焦点放在了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方面,包括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及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这些已有的研究对于本书将要开展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首先,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已有的研究提供了众多的可以借鉴和参考的内容,深化了本书进行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其次,众多学者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去探讨了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措施和策略,为本书进一步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最后,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扩展了已有关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内容,从就业适应、生计风险和生计策略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移民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总之,涉及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是非常丰富的,并且也出现了许多对后续研究产生重要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1] 毛谦谦:《陕西生态移民生计资本计量及政策贫困瞄准效率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Henry Chandler Cowles,“The Ecological Rel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of the Sand Dunes of Lake Michigan”,Adopted from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Micropedia,Volume Ⅲ,Ready Reference and Index,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899.
[3] Lester Brown,McGrath Patricia and Bruce Stokes,“Twenty-Two Dimensions of the Population Problem”,Worldwatch Institution Worldwatch Paper 5,1916.
[4] Myers,N.,“Environment Refugees:An Emergent Security Issue” 13th Economic Forum,Prague,2005,5:23-27.
[5] Frank Biermann,Ingrid Boas,“Prapering for a Warmer World:Towords a Global Government System to Protect Climate Refugees”,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2010(1):60-88.
[6] Justin Lyle,“Resettlement of Ecological Migrants in Georgia: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Policy,Implementation,and Perception”,Flensburg: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inority Issues(ECMI)Working Paper,No.53.
[7] 杜发春:《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8] 梁福庆:《中国生态移民研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9] 杨梦蓉:《可持续生计框架下生态移民生计变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财经大学,2016年。
[10] Chambers,R.,Conway,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Institution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2.
[11] 寇淋:《可持续生计文献综述》,《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6期。
[12] 罗秀英:《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青春岁月》2016年第15期。
[13] Ian Scoones,“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A Framework for Analysis”,IDS Working Paper 72,Brighton:IDS,1998.
[14] 黎洁、李亚莉、邰秀军、李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5期。
[15] Kai Schmidt-Soltau,“Conservation-related Resettlement in Central Africa,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isks”,Development and Change,2003,34(3).
[16] Kai Schmidt-Soltau,Dan Brockington,“Protected Areas and Resettlement,What Scope for Voluntary Relocation?”,World Development,2007,35(12).
[17] Marybelle Mitchell,From Talking Chiefs to a Native Corporate Elite:The Birth of Class and Nationalism among Canadian Inuit,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6.
[18] Chad Dear,Steve McCool,“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Displacement Decision-Making in Banhine National Park,Mozambique”,Conservation and Society,2010,8(2).
[19] Kothari,S.P.,Laguerre,T.E.,Leone,A.J.,“Capitalization Versus Expensing:Evidence on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Earnings from Capital Expenditures Versus R&D Outlays”,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2,7(4):355-382.
[20] Du,Y.,Park,A.,Wang,S.,“Migration and Rural Poverty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33(4):688-709.
[21] Bilsborrow,R.E.,Ogendo,H.,“Population-driven Changes in Land 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mbio,1992,21(1):37-45.
[22] Cernea M.M.,“Public Policy Responses to Development-induced Population Displacements”,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996,31(24):1515-1523.
[23] Jackson,S.,Sleigh,A.,“Resettlement for China’s Three Gorges Dam:Socio-economic Impact and Institutional Tensions”,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2000,33(2):223-241.
[24] 王放、王益谦:《论生态移民与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
[25] 盛国滨:《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6] 刘英、闫慧珍:《生态移民——西部农村地区扶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北方经济》2006年第6期。
[27] 尹秀娟、罗亚萍:《制约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迁入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
[28] 朱儒顺、史俊宏:《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3期。
[29] 初春霞、孟慧君:《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第2期。
[30] 杨忠秀、沙马打各:《生态移民——彝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0期。
[31] 卢超:《生态移民迁入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疏勒河流域瓜州县移民点为调研样本》,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
[32] 史俊宏:《基于PSR模型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方法研究》,《西北人口》2010年第4期。
[33] 黄海燕、王永平:《城镇安置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贵州生态移民家庭的调研》,《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4期。
[34] 钟水映、冯英杰:《生态移民工程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1期。
[35] 周华坤、赵新全、张超远等:《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
[36] 张丽君:《中国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践及对策研究》,《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
[37] 周鹏:《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8] 赵庚:《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14年。
[39] 陈昀、向明、陈金波:《嵌入视角下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管理学报》2014年第6期。
[40] 周宇:《三江源生态移民与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以青海省格尔木昆仑民族文化村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1] 李耀松、许芬、李霞:《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42] 杜慧莹、陈延、董宏林、周蕾:《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8期。
[43] 王永平、刘希磊、黄海燕:《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基于城镇集中安置模式的思考》,《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
[44] 张俊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的特征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1期。
[45] 陈晶:《区域生态补偿视阈下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甘肃农业》2014年第24期。
[46] 史俊宏:《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10期。
[47] 狄良川:《西部生态移民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宁夏吴忠孙家滩为例》,《宁夏农林科技》2014年第2期。
[48] 张建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移民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新疆农垦经济》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