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总结江西绿色文化的典型经验
绿色江西、大美江西,已经逐渐成形,成为江西省一张亮丽名片。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江西有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优势,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好,但我们并没有躺在大自然馈赠上睡大觉、吃老本,走资源消耗大、粗放式发展道路,而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科学理念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群众生活方面,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的整体要求,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发力、协调发展。江西探索绿色文化的主要经验有三项。
1.规划早、起点高
2019年3月25日,新华社以“好山好水价值几何?——来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两山’转化实践”为题,报道了江西绿色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指出:“在国家三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的江西,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当地良好的生态优势正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好山好水开始‘卖’出好价钱。”[13]江西生态文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科学规划和长期坚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就大力实施“山江湖”工程,提出“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治山必先治贫”的思路,拉开了新时期全省生态建设的大幕。1983年初,针对全省出现的乱砍滥伐、毁林种粮、水土流失等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江西省启动了“鄱阳湖综合考察与治理研灾”项目。1985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即“山江湖”工程,明确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坚持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开发”“治山治水必须治穷脱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基本原则,编制了《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1991年12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江西省山江湖治理总体规划纲要》。1996年2月,“山江湖”工程写入《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8年以后,江西省委、省政府又提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重点放在“以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为主的食品工业,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14]。2001年2月,江西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生态经济战略是江西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15]。2003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强调江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16]。2005年12月17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会2005年度工作报告》,会议首次明确提出“绿色生态江西”是江西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2006年12月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2013年7月,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5年1月31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并勉励江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国家对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近年来,全省着力推进生态与经济不断融合,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2.措施严、效果好
推进绿色发展,不是发几个文件、开几个会、做几场报告,热热闹闹、敲锣打鼓就可以轻松实现的,而是在落实责任上动真格,在严格考核指标上见真章。江西在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上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7年制定《江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试行)》,对领导干部每年进行一次绿色发展指标评价,每两年进行一次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对领导干部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失职渎职者进行问责和查处。通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及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树立“绿色政绩观”。在保护与治理制度体系方面,构建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铁腕守护绿水青山。2017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构建统一规范、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环境保护与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江西省制定《江西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对土地资源、林木资源和水资源进行核算试点,开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试点工作。同时,开展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保护领域,加快培育生态市场主体。建立覆盖所有重点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能体现生态环境保护价值的制度体系。在《江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绿色发展贯穿始终,强化目标导向,在40个具体发展目标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指标占18项,大部分是约束性指标。通过这一系列的严格措施和努力,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全省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比如2018年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8.3%,社会普遍从环境保护中受益,彰显了生态文明作为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特征。同时,绿色发展催生了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群众满意,社会受益。比如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村民卢咸成说:“以前砍棵树,翻山越岭、汗流浃背一天也只能换80来块钱。现在开个农家乐,摘些红豆杉果子泡酒,割些野蜂蜜卖,一年下来能赚一二十万。”[17]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提升生态环境,更能直接促进居民经济收入。
3.系统性强、覆盖面广
江西从六大领域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一是以绿色规划为统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引导。比如《江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把绿色发展贯穿始终,强化目标导向,在40个“十三五”发展具体目标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指标占18项,大部分是约束性指标。二是以提升生态功能为重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三是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按照“生态+”的产业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环境友好的绿色工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四是以环境工程为抓手,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作为突破口,抓好“三净”行动,确保环境质量不下降。五是以改革创新为路径,构建科学长效的制度体系。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核心任务,重点推进了生态文明考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生态补偿、市场化、环境保护管理五大领域35项制度创新,并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实施范围。六是以生态文化为载体,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把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14年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2016年列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在制定绿色规划、发展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完善绿色制度、打造绿色品牌、培育绿色文化等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新路,为江西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崛起战略积累了宝贵经验。
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这个最大优势,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加快绿色崛起。实施绿色崛起战略,要立足我们的既有基础,发挥我们的长项和优势;同时也要补齐短板和弱项,把我省建设成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具体来说,江西在绿色崛起中必须克服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部分地方和部门没有充分意识到建立生态环保协同联动机制的重要性。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的是直接联系,有的是间接联系;有的是本质联系,有的是非本质联系;有的是必然联系,有的是偶然联系;有的是内部联系,有的是外部联系;等等。总之,没有联系就没有一切。然而,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忽略了生态问题的联动效应,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较差,片面地强调地方和部门的局部利益,不顾及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实际需求,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到相邻的地区和部门。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损害了其他地区和部门的利益,最终也损害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这种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是要不得的。
二是绿色文化的示范创建尚有不足。在社会参与方面,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在社会动员和环境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总体上生态文明建设仍然以政府推动为主,生态环保组织及社会公众参与不够。同时,有关部门和地方支持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绿色文化建设的政策机制不完善、渠道窗口不够开放。在部分绿色文化富集地区,企业主导了绿色文化产业化开发和发展,当地群众参与绿色文化开发和分享绿色文化开发红利的机制路径不够畅通。在绿色文化的创建平台方面,我省创建了一批全国绿色文化村和若干全国绿色文化基地,但缺乏整体带动示范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文化类)数量较少,形成的绿色文化创建经验较少,缺乏专门的省级绿色文化创新和创建的平台、阵地。此外,绿色文化的品牌效应还要继续强化,在全国具有较大较强影响力的绿色文化宣传品牌不多、代表性的绿色文化标识不够鲜明、辨识度不高,区域性、省域性绿色文化公共品牌还没有形成,“江西风景独好”的整体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
三是绿色文化的产业贡献占比不高。比如在绿色文化产业层次上,总体还在生态旅游、自然观赏等较低层次上,绿色文化衍生的生态康养、生态教育、生态体验、生态艺术以及共享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还没有涉及或局部探索,较高层次、较高水平、较高质量的新业态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扩大。绿色文化产业总量还需要继续做大,我省在绿色文化研究、开发、包装、宣传、推广、设计等方面,市场培育不够,绿色文化上下游、首末端相连的产业链创新不够,绿色文化产业化水平总体不高,多元化、高品质的绿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待进一步开发。另外,我省绿色文化企业规模较小。本土文化企业从事绿色文化的积极性不高,市场对绿色文化的投资投入还不够,缺乏本土化的、具有领军能力的绿色文化开发、绿色文化投资龙头性大企业。
四是绿色文化的支撑保障不够完善。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在全省文化发展总体布局及有关部门和地方工作部署中,对绿色文化内容研究不够、部署不够,较少对绿色文化进行专门性、专题化安排,绿色文化的“声音”较弱。我省未出台绿色文化发展规划,也没有制订系统的绿色文化建设方案,各地对区域性特色绿色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不够,导致绿色文化缺乏较有力的指导政策。此外,对绿色文化人才培养缺乏总体性谋划,绿色文化人才队伍较为薄弱,缺乏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绿色文化专业人才;对绿色文化人才培养、孵化类学校、机构缺乏整合,绿色文化领域研究开发水平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