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章小结

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朱舜水思想的文献综述和跨文化传播的文献综述。这两者之间既相对独立也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朱舜水思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文献发现,对朱舜水思想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朱舜水的言行及相关资料的整理。这些资料主要是对朱舜水在1659年后长期留日期间同日本友人及弟子来往信件的整理,而国内的相关资料相对较少。二是对朱舜水思想的研究。朱舜水思想涉及面较广,如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教育、艺术、诗词评论等诸方面。后者主要是基于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对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是从霍尔的著作《无声的语言》谈起,霍尔认为文化即传播,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次结合朱舜水思想实际,运用文化差异理论、文化适应理论、跨文化认同理论和价值认同理论以及文化霸权的相关理论等,论述了实践行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笔者强调了实践行为在语言沟通困难或语言难以说明的情况下,实践行为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其他方面内容根据本书的行文需要也作了宏观的详细阐述。


[1]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页。

[2] 稻叶岩吉(君山)编:《朱舜水全集》,东京:东京文会堂1912年版,第3页。

[3] (明)朱舜水著,朱谦之整理:《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41页。

[4] (清)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实藤惠秀等译,东京:平凡社1968年版,第118页。

[5] 钟叔河辑校:《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1页。

[6] (清)黄遵宪:《日本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7] (清)王韬:《扶桑游记》(第2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2年版,第58—59页。

[8] (清)康有为:《康南海文集》,1914年刊行,载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业刊》(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2年版,第513页。

[9] (清)康有为:《康南海文集》,1914年刊行,载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业刊》(第80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2年版,第513页。

[10] (明)朱舜水著,朱谦之整理:《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4页。

[11] (明)朱舜水著,朱谦之整理:《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4页。

[12] (明)朱舜水著,朱谦之整理:《朱舜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24页。

[13] 徐兴庆:《东亚视野的朱舜水研究》,载于《日本汉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396页。

[14] 钱穆:《读〈朱舜水〉》,载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5] 转引自韩东育《朱舜水在中日之间的微妙作用》,载于赵汀阳主编《年度学术 2007:“治与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6页。

[16]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页。

[17] 李甦平:《转机与革新——论中国畸儒朱之瑜》,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页。

[18] 转引自徐兴庆《东亚视野的朱舜水研究》,载于《日本汉文学研究2》2007年第3期,第385页。

[19] 潘慧玲主编:《教育研究的取经:概念与应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86页。

[20] 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2页。

[21] 转引自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127—128页。

[22] 戴季陶:《日本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16页。

[23]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24]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25] 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64页。

[26]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页。

[27] Edward C.Stewart,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A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Press Inc.,1972.

[28] [英]尼克·蒂史文森:《认识媒介文化》,汪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

[29] 严明主编:《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30] 转引自王怡红、胡翼青主编《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1页。

[31]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32]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33] Park,R.E.,“Human Migration and Marginal Man”,American Jounal of Sociology,Vol.33,1928.

[34] 杨建娟、吴飞:《理解“生活在别处”的“边际人”——兼谈帕克的底层关怀意识》,载于《新闻界》2012年第10期,第16页。

[35] 严明主编:《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36] [日]青木保著,王敏主编:《异文化理解》,于立杰、陈潇潇、吴婧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37] 秦晖:《“差异权”,还是文化选择权?——评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载于《南方周末》2004年8月12日。

[38] [美]萨马迪:《国际传播理论前沿》,吴飞、黄超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25页。

[39]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40] Huston Smith,The World's Relig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1,p.7.

[41] 陈国明、安然编著:《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42] 曾恩森:《李庆本〈跨文化视野〉倡导文化的对话与重建》,载于《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17日。

[43]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44] 转引自[法]多米尼克·哥伦波《运距:超现代化传媒所必需的非地域性范式——研究中国交流情况后的提议》,载于《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45] 王柯平:《走向跨文化美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9页。

[46] 转引自[美]普罗瑟(Prosser,M.H.)《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5页。

[47] 转引自[美]普罗瑟(Prosser,M.H.)《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页。

[48] 转引自[美]普罗瑟(Prosser,M.H.)《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4页。

[49]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50] 转引自吴玉敏《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与民族凝聚力探源——中华“大一统”、“天下”观等传统思想之现代解读》,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52—55页。

[51]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辞典》,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52] 胡百精:《说服与认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53] [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54] 转引自[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7页。

[55] D.C.Barnlund,Communicative Styles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Images and Realitties,Belmont,CA:Wadsworth,1989,p.192.

[56] [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57] 转引自[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ⅸ页。

[58] 李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载于《学海》2004年第4期,第56页。

[59] J.N.Martin & T.K.Nakayama,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 Context,Mountain View,CA:Mayfield,1997,p.103.

[60] 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第36页。

[61] 转引自[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1页。

[62] 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载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第42页。

[63] [美]雷蒙德·罗斯:《演说的魅力》,黄其祥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64] [美]萨默瓦、[美]波特:《跨文化传播》(第4版),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页。

[65] 转引自M.P.Keeley & A.J.Hart,“Nonverbal Behavior in Dyadic Interaction”,in 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Processes 4:Dynamic of Relationships,S.W.Duck,Ed.by Thousand Oaks,CA:Sage,1994,pp.13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