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问题
本书集中阐释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度构成(正式规制、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路径)长期以来是如何阻碍拉美国家自然资源租金有效转化为发展资本,进而引致该地区被“锁定”在“资源诅咒”困局里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产生的经济租金,作为一种政治货币,作用于国家资源管理价值链各个环节,并激励政府、企业、社会不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在制度弱化作用下,资源经济繁荣促使拉美各国引致需求不断溢出并传导至国家的各个层面,使社会经济运行遵从一套低效的博弈规则,而这些规制因在演化过程中陷入恶性路径依赖,对各国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非生产性结果,从而使整个国家形成一种低水平的发展均衡,这是导致整个地区长期陷入发展悖论的根源所在。
(二)文章结构安排
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导论,主要阐明本书的基本问题、研究意义、重要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目标等。第一章旨在围绕制度变量构建本书的分析框架:其一,在新制度经济学逻辑框架下,致力于对制度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诠释,如制度构成(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路径)、产权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锁定效应”)、制度要素对不同行为体的型塑作用等;其二,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以资源管理价值链为脉络,探讨政府、企业、社会在不同阶段关系性的转换与变迁;其三,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制度传导路径进行阐述。
第二章系统解读拉美资源型经济发展悖论的历史演进与结构性特征,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对拉美地区资源禀赋及其依赖性的界定,如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资源价格与地区增长及发展特征的趋同性等;其二,透析拉美地区资源型国家落入“增长陷阱”的基本表现,这种滞后性集中反映在高波动性的经济增速、低效的生产能力、低密集度的技能水平、单一的经贸结构四个维度上;其三,探讨对拉美地区长期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形成阻碍的约束条件。作为一种结构性顽疾,多年来,富集的自然资源要素非但未能助推拉美国家实现持续稳健的经济增长,反而使这些国家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发生断裂。追根溯源,可以从四个层面解剖:工业化模式转型的历史性延误与产业结构的固化、对制造业部门的“挤出”、研发与创新能力基础薄弱以及劳动力在部门间的有序转移受阻。
第三章立足于正式规制维度,着眼于在自然资源管理价值链不同阶段中,拉美国家正式制度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而言,这一价值链包括三个环节,分别为上游的资源租金产生阶段,即产权制度,中游的资源租金提取阶段,即财税制度,以及下游的资源租金支出阶段,即分配制度。从本质上来讲,减轻“资源诅咒”是各国政府如何自上而下地将资源财富转化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治理挑战。其中,决策过程、公共机构、法律和监管环境、各政府部门的可信度、制度质量以及透明度与问责制的有效性均构成这一挑战的主要变量。此外,本章将基于自然资源管理链条,解读在政府、国有或私人资源开发企业、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非生产性决策规制与制度结构偏好。
第四章集中以非正式约束为视角,阐释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生态结构中两种典型的制度传统——寻租与民众主义如何在资源经济条件下型塑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关系性,尤其关注这两种文化取向如何在资源周期下通过削弱国家的制度理性,“挤出”生产要素、“俘获”公共利益、引致资源权属结构变迁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将地区政治经济管理体系长期“锁定”在低绩效的发展路径中。其一,拉美地区以恩庇制与家长制为主导的政府类别衍生出寻租这种典型的制度性文化构念。在资源经济繁荣的激励下,寻租活动通过对非生产部门的扩张激励,对人才要素的吸收形成排斥。当这些生产要素的配置发生偏移,并作用于寻租领域时,将对财富再分配与经济增长造成向下的拉力。其二,拉美政治生态结构独有的权力导向易滋生寻租及其衍生的腐败行为,这表现在公共部门利用公共资源牟取私利的现象甚为普遍——个人或组织存在激励“腐蚀”资源管理分配的机制体系,以攫取额外的私人利益。其三,在拉美地区许多资源丰裕型国家的政治生态格局中,民众主义价值取向尤为彰显,特别是就采掘部门的自然资源权属关系方面,这一思潮在地区范围内滋生了资源民族主义非理性的扩张与泛滥,过激的资源所有权意识对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尤其反映在资源管理模式的钟摆式波动,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加剧。
第五章致力于从实施路径角度出发,对资源管理价值链中拉美资源型国家各项制度功能的履行条件(契约的跨期性约束)与实现形式(生产性资本的形成与积累)进行系统性分析。其一,契约的跨期性利益协调意味着开发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资源国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可预测性持更为审慎的态度,特别重视东道国政策的稳定性与可信度。鉴于薄弱的跨期承诺制度条件在契约执行中产生的负面冲击,在拉丁美洲,资源国与投资者之间就资源开发合同条款的相关权益,尤其是关于收益分配规则所展开的谈判往往受制于资源项目生命周期中跨期合作行为牵涉的诸多制度弱化因素,如谈判方议价能力的转移、资源开发合同模式变动等,这些不确定性导致拉美成为资源投资争端的频发地区,进而严重影响采掘部门对外资的吸引力。其二,各国政府在高贴现率模式的激励下,公共支出偏好具有明显的短视性特征,即以非生产功能的经常性支出为主,长期忽视具有可持续性的投资性支出,进而对国家发展的资本积累造成阻碍。实质上,这种资本形成机制的低效性尤其反映在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增量的长期发展滞后,而这一症结引致了地区各个国家结构性改革进程的断裂。
第六章是结论,包括两点启思:其一,就拉美地区如何破解“资源诅咒”问题给出相应的制度方案与建议,如对形成偏向于生产性活动的结构提供政策激励、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内生发展能力、重视产业政策有意识的引导、构建面向未来发展利益的资源管理模式等;其二,鉴于拉美国家亟待摆脱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诉求,本书力图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拉关系实现纵深拓展,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合作视角,旨在寻求更加符合双方长远发展利益的契合点。
(三)研究方法
其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式。毋庸置疑,世界范围内,制度视域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资源诅咒”的方向,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国内对于该命题的制度弱化路径从分析视角到剖析深度均存在局限性。鉴于此,本书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探求资源丰裕型拉美国家长期陷于低效发展均衡的根源所在,进而力图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制度归因展开更为系统化的逻辑论证。在这一框架下,主要采用的分析工具是制度结构理论、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等。
其二,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政治经济学互动关系及其达成的动态均衡条件是本书采用的另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具体而言,一方面,笔者旨在探讨在拉美资源型国家中,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特征是如何影响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关系;另一方面,旨在辨识在那些具有资源禀赋却长期落入“增长陷阱”的拉美国家中,这三个行为体之间在趋于均衡或处于变迁置换过程中,对国家制度结构与资源经济绩效产生的激励与约束。
其三,比较研究视角。本书不仅涉及拉美地区内部具有不同资源类型与制度条件的国家之间的经济绩效比较,亦涉足拉美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分析,特别是注重对自然资源匮乏但得以成功摆脱“增长陷阱”的新兴经济体的经验借鉴,以期从多维度、多视角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制度性成因展开说明。
[1] Indermit S.Gill,Homi Kharas and Deepak Bhattasali,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orld Bank Publications,May 2007,pp.1-28.
[2] Terry Karl,The Paradox of Plenty:Oil Booms and Petro-Stat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45.
[3] Richard Auty,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 Richard Auty,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5] Jonathan Isham,Michael Woolcock,Lant Pritchett and Gwen Busby,“The Varieties of Resource Experience:How Natural Resource Export Structures Affec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nomic Growth”,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9,No.2,2005,pp.14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