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会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六 海峡两岸“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致辞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山西民族宗教文化交流服务中心联合组织的“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今天在享有盛誉的佛教名山五台山成功召开,请允许我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向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为筹备这次会议作出重要贡献的山西省委统战部、忻州市委统战部、忻州市宗教事务局和五台山风景区人民政府表示诚挚谢意!

我们这次研讨会探究的一个重点就是“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的议题,并且会以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作为个案和范例。中国文化的本真即一种“和合文化”,强调的是“多元统一”的“中和之道”。这种“和为贵”是中华文化在悠久的发展延续中得以保持其整体性、共构性和一统性的奥秘所在。为了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中国古代思想智慧突出了“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这两个方面。“和而不同”说明我们的整合性大一统文明仍然允许并鼓励个性的张扬,让百花盛开而各显其姿,保持差异却有机共在。这样,就可达到“不同而和”的社会向心力和文化凝聚力。“和”是“共在”却非“单一”,是多元共构的和声、和弦、和谐;由此我们方有社会和谐、中华和谐、世界和谐的抱负及现实追求。“求同存异”则表达了中华文化基于异彩纷呈这种现实考量而仍然持守的一种“求同”“认同”“共同”的理想、憧憬和向往。不同而同所达到的“同”自然是一种“玄同”,有着超越和形而上的境界,从而也就呈现为一种宗教的意向和追求。正是基于这种多元求同、多元通和的精神梦寻,出于“公”心、天下为公,我们才能做到多元一体,才会去争取“世界大同”。所以说,“世界大同”是一种宗教理想,这一中国哲学思考的真谛乃宗教哲学、精神哲学。对此,黑格尔等西方著名思想家也不得不感慨中国哲学实质上所具有的“宗教哲学”之神奇,他们同样也猜不透这种“大同”境界之神秘。

实现“世界大同”,需从争取并实现“宗教大同”上来做起。宗教乃最集中、最高深地体现出人类精神、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有着鲜明的精神个性特色。以一种崇高、超越的宗教境界来追寻由多种具体宗教所共构的“宗教大同”,是这些具体宗教的自我升华及超越自我,也是从“各美其美”经“美人之美”而达“美美与共”的神圣历程,虽然这看似难度太大,我们却在现实中的宗教对话、宗教联合以及宗教所启迪、倡导的“大同文明”中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实际上,宗教界有许多争取宗教大同的尝试,而且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中国宗教界特别是中国民间宗教传统更是有着体现其大同理想的实践和经验。当然,从追求“宗教大同”到实现“世界大同”,的确“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应有“弘毅”的精神和决心。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在多教派共存的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形成中,我们在这里亦会获得求同存异、多元通和的真实体验和深邃启示。宗教求同必须对话,宗教大同则靠共在且共识。为了这一共同愿景和学术追求,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与(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精诚合作,留下了长达二十年的研讨佳话和纪念,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而今天我们在五台山又迈出了新步伐,将对“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这一与中华民族自觉和发展命运密切相关的重要话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讨。在此,愿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新的突破和收获。

(本文为2012年7月6日在五台山“中国文化与宗教大同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