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一

佛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具有漫长的历史。它的原始资料使用不同的语言,如梵语、巴利语、俗语、僧伽罗语、缅语、泰语、藏语、蒙古语、汉语、朝鲜语和日语。佛教的现代研究至少有二十种主要语言的出版物。想要编撰一部没有缺漏的书目或书目概述是困难的。即使如此,不可否认需要有确切的和自古迄今的概述。学生或学者能从一部出色的概述中获益。正因为如此,数十年来,不同的学者反复编撰这样的概述。他们根据不同的观点编撰,代表佛教研究的不同阶段。这样,里斯·戴维斯(T.W.Rhys Davids)不仅出版他的研究成果如论著、巴利语词典、校刊本和译文,也在涉及广泛领域的美国和希伯特讲座中总结巴利语佛教研究现状。这些讲座不仅总结,也解释学说和实践,其观点主要依据后期僧伽罗语传统和当时风行的比较宗教研究方法。里斯·戴维斯夫人(Mrs.C.A.F.Rhys Davids)在她的敏锐的研究中质疑依靠后期巴利语传统。她发表于《家庭大学丛书》的总结中,采取一种特殊的宗教史视角。霍纳小姐(Miss I.B.Horner)能干地继续她的老师的工作。欧洲大陆的佛教研究开始更重视藏语、梵语和汉语资料,倾向于集中研究后期部派和大乘。普善(Louis de la Vallée Poussin)、拉莫特(Étienne Lamotte)、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和弗劳沃尔纳(Frauwallner)表明这些研究的繁荣。结合校勘的翻译是这种研究工作的核心。普善和舍尔巴茨基也依据特殊的哲学观点撰写一些著名的总结。拉莫特和弗劳沃尔纳也撰写历史。拉莫特的印度佛教史尽管具有广度和令人钦佩的精细,但无意将佛教与印度社会和文化背景结成一体。另一方面,弗劳沃尔纳将佛教哲学放在一种更大的语境中,类似舍尔巴茨基。然而,舍尔巴茨基和弗劳沃尔纳都对佛教哲学的社会前提和含义缺乏兴趣。日本佛教学者中,在国外最著名的是中村元(Hajime Nakamura)。他最近编撰的印度佛教书目概述是一部颇下功夫和学识渊博的杰作,其中的书目解释显然有助于解决任何想要总结佛教研究现状的人遇到的困难。无论如何,人们应该感谢中村元教授提供这样一部总结。

戈耶尔(S.R.Goyal)教授提供的《印度佛教史》是另一部概述著作,但有所不同。他既不企图提供对这个课题的个人印象,主要兴趣也不在书目上。他的观点是历史批评家的,讨论印度佛教史及其在印度文化中的作用问题。不像大多数佛教学者,他的兴趣主要不是文献的或文本的,也不是哲学的或意识形态的。他的兴趣是提供和批判地讨论印度古代历史在它的社会、文化和知识方面的重要主题的发展。不像通常的佛教学者,戈耶尔教授主要是一位通晓印度古代历史复杂和微妙之处的历史学者。他对印度佛教史的说明,卓绝之处在于其基本特色依靠印度历史学者先前的著作,而非依靠境外不同国家流行的不同的佛教研究的学术传统,虽然他对它们也了解。

戈耶尔教授首先讨论佛教起源的复杂问题。奥登伯格(Oldenberg)、里斯·戴维斯夫人和其他学者包括我本人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的一些方面,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情况似乎表明人们对这个问题缺少兴趣。或许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通常的专业分类倾向于安排吠陀和佛教学者在不同的部门。此外,似乎大多数佛教学者发现难以在全盘怀疑和巴利语正统,或者非历史的哲学和非哲学的历史之间掌握“中道”。如果不完整研究佛陀时代之前印度的精神和社会发展,便不可能理解佛教的起源。无论如何,必须明白如果忽视社会历史,将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而忽视精神经验相对的自主性,或忽视观念史的作用,甚至是一个更大的错误。

佛教的扩展、结集和帝王赞助的作用,戈耶尔教授也予以充分讨论。古代佛教具有一种惊人的生命力。部派的复杂代表阿育王时代名副其实的思想骚动。阿育王本人也不是一个“局外人”。他的法(dhamma)回响着《义品》(Atthakavagga)和《彼岸道品》()的讯息,令人想起在《大般涅槃经》()中的引文。

大乘的兴起也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至今没有形成定论。社会和精神经验的变化和观念的交集肯定形成大乘兴起的背景。作者清楚地解释大乘和小乘的基本区别和大乘兴起的一般意义。佛教的衰亡问题也蒙上迷雾,虽然对此已经有过许多思考。在所有这些方面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戈耶尔教授都对各种主要观点作出出色概述,并进行批评性讨论。

戈耶尔教授这部著作中尤其值得推荐的部分是勾勒佛教的社会、历史和政治观念的不同方面以及寺院和教育制度。这部分可以说相当具有原创性和学术个性。这部著作甚至涉及现代印度的佛教状况,还有许多涉及好几个重要问题的附录。

戈耶尔教授这部著作的视域是全面的,讨论是评价性的和精细的。表述是清晰的和系统的。信息是广泛的和自古迄今的。他令人敬佩地适应社会需求,在一卷著作中用历史的观点对印度佛教作出可靠的概述。我确信这门学科的学生和学者会发现这部著作作为这门学科的导论和随手查阅的参考书大有裨益。

般代(G.C.Pande)

拉贾斯坦、斋浦尔和阿拉哈巴德大学前校长

阿拉哈巴德,1987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