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与产能合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产业转移理论

由于早期企业跨国投资活动并不活跃,以比较优势或是资源禀赋作为分析框架的经济学理论对于国际投资问题几乎没有涉及,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才将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论引入到国际投资问题的分析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有产品周期论(Product Life Cycle)、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以及边际产业扩张论(Marginal Industry Theory)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雷蒙·弗农(Raymond Vernon)在196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一类产品的生产都会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不同的生命周期。然而,不同国家因为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并不同步,随同产品生产生命周期的演变,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将会从高技术水平的国家向低技术水平国家转移,由此也就带来了国际投资活动和产品生产的跨国转移。[6]

国际投资理论中的“雁行模式”是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提出的,该理论提出,工业后起国家的产业发展一般会经历“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这是因为,在最初阶段,工业后起国家因为存在技术短板,并不具备生产某类产品的比较优势,只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类产品,但随着国内技术短板的逐渐消除,工业后起国家国内生产的资源和价格优势便会逐渐凸显,国内生产也将会逐渐替代进口,并最终形成出口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投资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7]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小岛清(Kiyoshi Kojima)基于日本对外投资活动的特点,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该理论认为:投资国的对外投资活动应当是从边际产业依次推进,也就是从已经处于比较劣势或是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推进;投资国应当将在边际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显性或潜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作为投资目的国;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投资国应当是以中小企业为先导;投资国的投资活动不应给被投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而是应当发挥贸易创造效应。[8]

上述国际投资理论的切入点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以比较优势或资源禀赋论作为分析框架,论证了国与国之间相对优势的变化所带动的国际产业投资活动,这些理论的分析重点也都是产业发达国家对产业后起国家的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