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新的社会革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最后,我有一个很好奇的问题,不知能不能问一下?”

2019年3月22日下午,意大利众议院,习近平主席同众议长菲科举行会见。临近结束时,“70后”的菲科突然抛出了一个问题:“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听到众人的笑声,菲科补充道:“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

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1)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在新任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郑重宣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短短1175字的讲话中,“人民”(“群众”)一词被提及22次,单是集中谈论“人民”的部分就占了将近50%的篇幅。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这个字眼出现了203次。2018年,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朴素的话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牢牢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持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这与美国的林肯总统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就是民有;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就是民治;造福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民享。所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政党在实现这一民主和民生理想中的领导作用,以及政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巴西学者罗尼·林斯在谈到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时,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也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果。(4)

201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