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飞龙在天之40——42
40 中都之宰
鲁国经历了阳虎之乱,三家各有所惊悟,鲁国君臣遂有了起用孔子之意,五十一岁的孔子顺应时势,翩然而出,被任命为中都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
孔子上任后明礼制,敦教化,大刀阔斧地除弊兴利。一年以后,中都邑大为改观:坑蒙拐骗,偷盗抢劫,嫖娼卖淫,赌博吸毒不再发生,八两称,注水肉,地沟水油,苏丹红等都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男主忠信,女主贞顺,强弱异任,长幼异食,人人用命,各各尽力。四方诸侯闻之,纷纷派团前来参观学习,孔子声名大振。
一天,鲁定公召见了孔子,问他说:“用你的方法治理我们鲁国,不知是否可行?”孔子很有信心地说:“就是治理天下又有什么问题呢?岂止鲁国。”
41 官拜司空
孔子做了一年的中都宰,其才能与政绩让鲁君和当权的三家叹服。鲁定公就把孔子由一个下大夫升到了中央政府去担任司空,主管全国的农业生产与工程建设。
孔子担任司空时间很短,他一到任就别五土之性,把全国的土地,河湖,山泽进行统计分类,然后因地制宜,指导安排农业生产,一切井然有序。
先前,季平子驱逐了鲁昭公,致昭公客死国外,灵柩运回鲁国后,季平子又把昭公葬在墓道之南,用一条排水沟把昭公墓与祖坟分开。这时,孔子管理着土木建筑之事,他派人填平了那条水沟,在昭公墓的南面重开一条水沟,把昭公墓合在了先王的墓地之内。
孔子做完这件事后,就去对季桓子说:“令尊过去的做法羞辱了先君,也把自己有罪昭告于天下,现在,我把昭公的墓合到了祖坟之中,这就掩盖了令尊不守臣道的罪名。”季桓子看了看孔子,过了片刻,说了句:“那就这样吧。”孔子转身退了下来。
42 夹谷会盟
鲁定公十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孔府上来了一辆车马,鲁定公的使者手捧命辞走进孔家庭院宣读:“宋公之子,弗父何孙,鲁孔丘,命尔司寇,掌管刑典,裁抑奸佞,匡济公室。”五十二岁的孔子由下大夫一下升到了国卿之列。孔子感到格外高兴,他终于可以在鲁国大显身手,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了。
过了几个月,齐景公约鲁定公在两国交界处的夹谷会盟。鲁定公选孔子为副使,负责会盟的司仪。齐大夫梨弥对齐景公说:“孔丘虽然很懂礼法,可是,他只是一个文弱无勇的书生,假如贤君派我们俘获的莱人用兵器劫持鲁君,我国必然可以如愿而归。”齐景公接受了梨弥的建议。
会盟前,孔子提醒鲁定公说:“我听说一个国家在外交场合里必须以军事做后盾;进行军事活动时,也要在外交上占有优势。古时诸侯出动时,往往跟着许多人保护,希望您也派出左右司马,带一些军队兵车前去。”鲁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议。
两国国君来到了泰山东边的夹谷进行会盟,在有三级台阶的土台子上彼此揖让,相互献酒。还未会谈,齐国管事的突然宣布:“请演奏四方的音乐。”于是,齐国事先准备好的东方莱人,拿着各式旗子、短剑、长矛、大戟,吆吆喝喝走了上来。孔子一看不妙,举起长长的袖子,大喝一声:“我们两国国君正在和好相会,为什么夷狄的乐舞来到这里,远方异国不得谋我华夏,而夷狄更不得暴乱中国,俘虏岂可扰乱会盟,甲兵尤其不得接近会盟场所,如此不但对神明不敬,就是在道义上也讲不通,在礼节上更是失败,这绝不是齐君跟天下诸侯敦睦邦交的方法。”齐君听了孔子大义凛然的一番话后,就挥手让莱人退下。
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使要在盟书上添加一条盟辞:“如果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如不以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条文加以严惩。”此时如果拒绝则会盟不成,如果勉强答应,则吃亏太大。不久前,阳虎以鲁汶阳、郓灌、龟阴之田投奔齐,孔子临机应变,就借这件事提出盟约中也应加入:“如果日后齐国不归还鲁国三地之田,而我鲁国派兵随同齐军从征时,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
会盟结束后,齐景公准备设宴款待鲁定公,孔子对齐执事大夫梁丘据说:“齐鲁两国的传统礼节,难道阁下不知道吗?现在会盟既然已经完成,贵君却要设宴款待寡君,这岂不是徒然麻烦贵国的君臣?再加上牛形与象形的酒壶,按规矩不得拿出宫门,而雅乐也不能在荒野演奏。假如宴席一应俱全,就等于背弃了礼仪;假如宴席一切都很简陋,就如同舍弃五谷而用秕稗。简陋的宴席有伤贵君的颜面,背弃礼法有损贵国的声誉,但愿阁下慎重考虑。其实,所谓宴客,乃是为了发扬君主的威德,假如这种宴席不能发扬威德,倒不如干脆作罢反倒好。”
于是,齐国就取消了这次宴会。两国既已结盟,齐国也就归还了鲁国三地之田。
这趟差事为孔子赢来了很大的国际声望,三地本属季氏之地,孔子为季氏讨回了这些地方,季氏也更加信重孔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