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在这个十二期的系列讲座里,后面还会有很多比我更专业的专家,向各位进行专题报告。我今天只是提纲挈领地作一个宏观的汇报。
说到健康,我们得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谈起,这里谈到的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我们的健康包括三个维度,身体、心理和社会。发达国家已经改变了我们关于健康的概念和医学的模式。健康的概念已经有了两个转变,一个是我们全面的三个维度的概念,另一个是预防为主的概念。
我学医的时候,第一堂课老师就教育我们,学医的人一定要做到不能爱病不爱人,我当时觉得很奇怪,病已经很肮脏,谁愿意爱这个东西,当然要爱人了!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太年轻,不懂教授的话。后来毕业做医生,果然发现,是有医生真的是爱病不爱人。70年代,我做医生的时候还没有红包这种现象,不存在钱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来了个“小病”的病人,开药后就走人,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挑战。如果说这个人得的病治不好了,生命危急,有人一听,反而很高兴,马上进行抢救。在别的医院看一个月就死了,咱们医院可以让他活两个月,然后写论文,什么病经过抢救延长了一倍寿命!现在有了CDC,这是国家发展和民主制度的需要,严格地讲,也是我们每个人保持健康的需要,他们在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英文名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缩写CDC。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中国疾控中心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国家队的作用。
我先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2006年到2007年所作的全国范围内的一项研究结果,这项工作也得到过中央的批示。我有时候接到外国人的电话,他们问你们中国人的心理是不是全世界最不健康的。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你有没有数据?没有就不要乱讲,我个人的看法是我们中国人心理很健康!结果这些外国人就把这个登到了他们的报纸上,此后很多的华人感谢我。在美国他们都说华人心理不健康,现在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都说了“我们中国人心理很健康”,华人有杀人的,黑人也有杀人的,白人也有杀人的,就说华人不健康吗?他们很受鼓舞。对外可以这么说,对内我们得给国家有一个科学性的交代,于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个工作是由我们所的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团队完成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采样,遗憾的是,采样范围只限于城市,没有包括农村。不是我们轻视农村,主要原因是我们研究所的力量有限,搞这样一个研究就花了几十万,要把工作范围扩展到农村做恐怕得几百万,没钱肯定是搞不了的,我们只有客观地报告给政府,说明研究只涉及了城市居民,其他的有机会再来。
这个研究结果证明,判断一个人心理是不是健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心理健康是指个体不但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而且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它包括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五个维度。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环境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由下面的图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口(以下简称国民)中的大多数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3%心理健康状况“好”;74%处于“良好”水平;12%心理健康状况“较差”;1%心理健康状况“差”(见图1)。从青少年到老年分数均接近正态分布,说明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与身高、智力等人类特征类似:大多数人处于中等程度,即正常范围。
从这些维度来看,我们中国人大多数心理是很健康的,其中13%的人很好,按道理来说一些重要的岗位需要把这批人选出来干,特别是那些工作起来困难很多的岗位,心理不健康的人做起来难度会加大,再让他们心理变得健康,需要付出的成本和精力就太大了。当然大多数人也还是可以干的,因为多数人的心理问题都不大。
比较糟糕的是有12%的孩子、成人和老人是比较差的,还有1%属于差的,不是说他们患有神经病或精神病,而是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功能已经受到影响,比如说孩子不能很好地上学,干部不能很好地上班,是丈夫却不能很好地完成丈夫的角色,虽然没有犯精神病,也没有住院,但是已经排在这里面了。12%的人如果不管他,有一半没事儿,有一半会恶化,那就糟糕了。
上边的图表是从年龄分布上来看我国居民整体的健康水平,500分是可以接受的分数,在座的年龄大都处在30岁到60岁,都很健康。中国人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最差的是18岁到30岁这个范围的人,这就给我们国家心理健康的工作的重点指出了一个人口学的方向。
第一个是情绪体验方面,所谓情绪是指自己高兴不高兴你是否知道,别人高兴不高兴你是否也知道,有人会不知道吗?真的有!自己家里有好事就没完没了地讲,而人家出了问题心里很难过,他看不出来,别人还以为他是故意的,人家倒霉了他却拼命讲自己的好事。
第二个是自我认识方面,青少年段表现得最差,为什么差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将来可以再安排时间详细探讨。
第三个就是人际交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得分也不行,但是问题不是太大。
最后一点是环境的适应性,在研究没有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方面的结果作过一些理论性的推测,觉得凡是心理不健康的人,他的环境适应能力肯定很差,环境变得越快,不能适应环境的人,其心理健康程度一定越低。但是结果发现,这个问题在中国并不严重。中国人都很能适应环境,就拿小孩子来说,不要以为小孩儿不懂事,其实他什么都懂,有事时他该找爷爷奶奶解决的,就找爷爷奶奶,该找爹妈的就找爹妈,该找小朋友的就找小朋友,该找老师的就找老师。说话做事很自然地随机应变。他们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好得很。中国的语言里面有“老奸巨猾”这个词,是不是指我们这些人的?现在恐怕还要加一个“小奸巨猾”。
对所有人来说也是一样,老是把别人当傻子的人恐怕自己首先是傻子。我在所里当所长,开会作决定的时候都要遵循这一条,我们要是认为那些在外面的没有参加会的人,都比我们聪明,我们的决定可能就对了,以为他们笨而我们聪明的,那我们的决议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以前毛主席总结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真是千真万确!
18岁以下人群中,亲子关系和心理健康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说,亲子关系越好,孩子的心理越健康。亲子关系怎么算是好呢?简单说,就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待的时间长短,时间长就好,时间短则不好。是不是说以后孩子玩电脑游戏时,我就待在旁边看着,亲子关系就好了?那没有用,要互动才行。现在很多大款和大官的孩子都给毁了,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时间和精力跟孩子在一起。现在的离婚率也很高了,离婚就离吧,国家都让离,心理学管得着吗?但是心理学可以让大家看到离婚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当然这都是平均数,但是可以表明一点:凡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都到受影响,还有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那个好点,但是也不行,人类就是这样,你的孩子必须你自己管。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钱越多,心理越健康。当然这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调查的范围是工资比较低的人,月收入从一千以下到三千,那些一个月拿多少万的人不在我们的调查范围之内,他们是不是很健康我们就不知道了。
此次研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居民的休闲方式和健康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凡是参加锻炼,并且取得效果的人健康水平都比较好,没有锻炼效果的就差一些;单独活动都不如和大家一起活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大。甚至打麻将的人比起不打麻将的人心理都更健康一些。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对医疗条件的满意程度正相关,即使不看病,觉得医疗有保障就比较好。60岁以上的老人凡是有老伴的都比独身的要好一些。这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老人再婚提供了些科学支持。让家里的老人健康一点,咱们不也高兴一点嘛。
我们还在国家机关作了研究,总体来看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是一个部委的结果。不过从这里面却看到国家机关的干部的人际交往的水平好像比较低,这可能和整天关在办公室里工作有关。比如说有的人在大学里很能干,但是到了机关却有了这样的问题。
同一个机关,不同的部门相比,人们的心理健康的水平也不一样。
而且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水平在提高,随着职务的增长健康水平也在提高。
心理学研究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真诚准确,二是要高度保证隐私权,你的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这是哪个部委,我们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进行报告时只能说这是某一个部委。至于其他部委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我想恐怕也会有,因为我们在其他领域当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随着干部职位的升高,心理健康水平也比较高,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对于低层次工作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使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
总体来看,在国家机关中男性的健康水平高于女性,每个维度都是一样。前面我已经讲了,最重要的是要有所预防,我们这个心理健康的工作要设计三级的预防体系,特别是初级的预防,让大家知道这个道理,进行自我控制,也就是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进行保障。
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我在宏观上给大家推荐几点:
第一,改变认知。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人是信息加工者,所谓信息加工就是认知,改变不良认知就会变得健康。当然这个前提是对不带精神病基因的正常人而言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只要悄悄地改变认知,确确实实对健康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明显改善。我们心理所有位从澳大利亚大学留学回来的老师,把40个正在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年龄、教育程度、癌症分期和接受治疗的状况,分成相匹配的两个组,一组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心理行为干预,另一组作为对照。
首先指导干预组的病人学会肌肉放松,然后对她们进行想象训练。想象自己漫步在海滩上,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海水轻柔地漫过脚面等等。然后想象免疫细胞如何杀死癌细胞,被杀死的癌细胞又是如何被海水冲刷掉。
在干预的前后,分别采取病人的唾液和血液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她们的免疫功能不但明显高于没有作试验的对照组,白细胞也明显高于没有作试验的对照组。各种离子和跟免疫相关的功能,则比对照组明显高出很多;她们各种各样的症状,甚至包括对经济困难的体验应对能力也显著升高。
总之认知改变带来的益处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还包括身体内部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所以我们要改变不良认知。方法有很多,将来会有这方面的专家为大家作详细介绍。
第二,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自古以来,人就是依赖彼此之间构成的群体而生存的。凡是有社会交往的人,心理就比较健康。这一方面,我们目前还缺少数据支持。我敢判断,中国人总体的心理健康比美国人要高。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国家级的大项目,1000多万的资金用于考察全国的国民重要心理特征,希望研究的结果可以在国际上作一个比较。我们中国集体主义的社会人际交往要比别的国家好得多。像我们所,工会经常组织去旅游,我每次都参加。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嘛,坐上车一会儿就到了,到了就玩儿,还可以带着太太,大不了交点钱,然后坐车回来。但我们所里的正教授们多数都不参加,我不知道所工会和党委是不是要继续做点工作。可能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事儿是浪费时间吧。为了保持心理健康,反正我是每次都参加。
第三,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它对于心理健康的好处非常明显。美国人作了实验,更年期的妇女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但经过散步以后,马上就提高了。还有研究发现活动能明显提高老人对抑郁的抵抗力。日本人的研究证明,跑步能促进人的记忆水平。
第四,增加业余活动。一个人成天忙到晚,什么事儿都干不了,心理健康是无法保障的。该旅游就旅游,不能旅游就郊游,要不然就到卡拉OK吼一吼。法国人找来一批60岁以上的歌唱家,还找来一批60岁以上的其他人,都抽血化验。结果发现,唱歌的人免疫力更好。这是有关系的,包括与锻炼也是有关系的。人们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一定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的研究,放松半小时,癌症病人都会有明显的好转。打乒乓球的时候,绝对不可能一面打球,一面想着工作的事情,你想的是球过来,要把它打过去。绝对没有人运动时还想着要考核了,这个报告还没有写呢。每天只要有20分钟,自然就好了,用不着你去给他抚慰还是怎么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旦头脑中对世界的看法有了,对历史的进程有了,很多问题就会看得更清楚。所以,多学历史,对我们现代人、对我们当前的问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博今”也不一定要当什么家、当什么大官,至少我自己看得明白一点儿。我前面说,中国建成一个太平盛世,不需要超过十年。不学历史,能知道吗?学过历史再返过来看,果然不假。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是哪一年?1992年。1992年到2002年我们的国家就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在用粮票,而现在物质丰富,应有尽有。一旦看到这些,你就会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信心。不要小看十年的时间,这可不是瞎编的,历史已经证明十年就是不一样。
最后还要学会放松。什么是学会放松呢?你说我忙的根本没时间锻炼,那你稍微休息一下,放松一点儿行不行?你在那儿坐着,脑子里想着你肚脐下面三寸的地方,这叫丹田,意守丹田。什么叫意守丹田?丹田有什么奇妙?我是学医的,而且是西医。我念书的时候,所有的中医讲到意念的时候,都要意守丹田,我很纳闷。因为我是外科医生。丹田这个地方不就是肚皮嘛,打开下面是肌肉,肌肉撑开,里面是腹膜,腹膜撑开里面是大肠,里面糊里糊涂的就是大粪了。
对于不懂的事儿,不要随便否定。现在有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人来骂中医,我觉得很纳闷,古人那么多代都愚蠢吗?不要急于否定,如果不懂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凡是有一点地位的人,胆子都比较大。对不懂的事,随便就说,媒体也给他登。前两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演员说,盖房能拉动经济。我说,他怎么知道的,他不就是一个演员嘛,懂得经济吗?
我学了多年的心理学,有一个体会,供大家参考。所谓意守丹田,就是让你不要想。可是你想,人怎么能够不想呢?都说脑子要空,怎么能够空?我们没办法!可是古人早就发现了,想这个地方,就没办法想别的了。你回去可以作个实验,你想着这个地方,同时,也可以想想别的事儿,但是,你一定要想着肚脐下三寸这个叫丹田的地方,你回去再摸摸看,你如果想这儿,绝对不可能再想任何其他的事情。因为想这里对注意力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现在还不敢说搞得很清楚,大致相当于一杯水吧,你把这杯水都倒在丹田,它就没有了。开车时打手机也是一样。你的注意力相当于2升水,打手机要用一升,开车用一升,我开车很熟练,那正好够用。可是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新的注意力时,就需要进行注意力转换。而注意力转换要花时间,来不及的话就出事了。
在发达国家,出事在1秒钟发生,死亡,1秒钟完成。我们车速慢一点,大概2秒到3秒。我给大家一个经验,就是和前车保持3秒钟的距离。这个书上都没有,只是说你速度要控制到多少迈,那就是让你早点撞死。因为你要不停地看速度表才能知道你的速度,这就分心了。如果你要不停地判断离前车到底多远,这谁会看啊?这更危险!3秒钟是最好的。因为3秒钟,我是可以数得过来的。前面的车过一个标志物的时候,是一个杆还是什么都可以,你就开始数,嘴巴开始念,1秒1、2秒2、3秒3,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到这个标志物,就证明车距超过了3秒。如果刚好到了标志物,就是3秒。这样,一旦前面有突然变化,你可以有3秒钟来反应。
我们讲意守丹田,这是一个空间。你一旦在意守丹田,就不会去胡思乱想。好处就是可以在心理上每一天有2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下调整。每天都有调整,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
我到西藏去的时候发现,人家少数民族也有办法。他们不讲丹田,当然谁都有丹田,只是他们的民族文化中没有这个,人家是藏医,有另外一套。他们很聪明,让人在八角街转街的时候,拿一个转经筒这么晃,不能停,一停就不灵了。你想,不停地晃,他就不能想别的事儿了。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大学,那里离退休的老同志们没事儿了,早晨起来就去八角街转街。一个个红光满面,身体好着呢。自治区党委想,这不是封建迷信吗?这不行啊,你们怎么带头搞这些呀,别转了。党委做工作,不让转了。一不转,老同志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来了,看病吃药,吃了很多药,花了很多钱,又治不好。党委书记特别心疼,第一心疼老同志们的身体,第二心疼学校的钱。问我有什么办法,我说,办法很简单。第一,承认转街有利于身体健康,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第二,告诉大家,这和菩萨没有什么关系。这完全是因为活动了身体,同时这么不停地晃,心里就平静了。每天都得到了平静,不就健康了吗。西藏大学有的是地方,你划一块地。你告诉他,说心理学家建议的,你们一大早就转圆圈,光转不行,有时候还要发牢骚,说我是老书记,才住60平米;现在的新书记,住100平米了。不光要搞这个。手里还要画方,不方,没用。外圆内方,你转两个钟头,我保险你跟藏民拿转经筒的效果是一样的。我们科学就是从下到上,数据驱动;从上到下,科学原理驱动。效果怎么样?我不知道,他们干没干,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放松一定是有益身心的。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心理不能代替一切,还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其中的方方面面,我想大家都能体会。其实有一条要搞明白,就是要有足够的休息。什么是足够的休息?就是睡到自然醒。如果你说,我不能睡到自然醒,那就证明你的休息是不够的,逢年过节就要补充补充。你如果不当回儿事,那我告诉你很有意思的一个报道,找了一个极端的情况,每天睡5小时以下的人,和每天睡8小时以上的人作对比,结果发现睡5小时以下的这批人得抑郁症的是8小时以上的4倍,心脏病的发病率是8小时以上的2.7倍。当然,死亡率也高。所以,证明足够的休息是很必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进行调整。
非常感谢大家!最后,我想起我们的老院长,也就是副委员长卢先生,早在1994年就指示我们,要为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做更多的工作。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想的,配合好几个部委的团委、工会,以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汇报为出发点,为促进国人的心理健康做一些工作。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