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分析
——为什么他/她会有这些行为
我们说过,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一定原因和目的,是为了“吃果子”。要想干预他们的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他们想吃什么样的“果子”。怎么才能知道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对行为进行“功能分析”(1),即找出行为的原因——它是为了实现什么“功能”,达到什么目的。
要分析什么呢?前一部分已经谈过,行为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还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这实际上为“功能分析”提出了两个方向。
第一,分析行为的环境(即A)——弄清楚“什么诱发了这个行为”。要考虑的因素既包括人物,也包括时间、地点和事件。
◇ 人物:该行为发生时谁在现场?
◇ 时间:该行为经常在什么时候出现?
◇ 地点:该行为经常在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出现?
◇ 事件:在行为发生之前有什么事情或活动发生?
在行为出现之前,别的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在该行为出现之前孩子在做别的事情吗?
◇ 何时、何地、与谁在一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该问题行为出现得最少?
第二,分析行为的结果(即C)——弄清楚“这个行为要达到什么目的”。要考虑的因素具体包括:
◇ 行为出现后,孩子周围的人做了什么?
◇ 行为出现后,孩子得到了什么?
◇ 行为出现后,孩子有没有逃避或避免什么?
◇ 行为出现后,你对孩子的要求有没有变化?
分析以上内容的目的,就是搞清某个行为的来龙去脉,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吃完晚饭,之源妈妈开始带之源来到他的小课桌前,打开《儿童画报》,想通过上面的小故事教之源学会和小伙伴打招呼。找到小故事后,妈妈就开始一边朗读一边讲解。可是,之源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书上,从一开始就东张西望。妈妈把故事读完后,要求之源复述一遍刚才的故事,这时之源开始拍打桌子,嘴里还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妈妈有点生气,把之源的手按在桌子上,大声说:“别嘟囔!”但这并没有让之源停止,他使劲想挣脱双手,并且大声地嘟囔起来。这样拉扯纠缠了好一会儿,妈妈感到很烦了,把书一甩说:“不给你讲故事了!”然后就离开了。
以这个例子为基础,我们来回答一下行为功能分析所列出的问题。
◇ 人物:该行为发生时谁在现场?——妈妈
◇ 时间:该行为在什么时候出现?——晚饭后
◇ 地点:该行为在什么地点、什么场合出现?——在家里、之源的小课桌前
◇ 事件:在行为发生之前有什么事情或活动发生?——读故事
在行为出现之前,别的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妈妈要求之源复述故事
在该行为出现之前孩子在做别的事情吗?——东张西望
◇ 何时、何地、与谁在一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该问题行为出现得最少?——由于本例子是单独案例,这一点不清楚
◇ 行为出现后,孩子周围的人做了什么?——妈妈按住之源双手,训斥,放弃读故事的活动
◇ 行为出现后,孩子得到了什么?——没有得到什么
◇ 行为出现后,孩子逃避或避免了什么?——避免了复述故事
◇ 行为出现后,成人对孩子的要求有没有变化?——从要求复述故事,到放弃该要求
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我们对之源“拍桌子、嘟囔”行为的前提、后果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前提:晚饭后、读故事、被要求复述故事。
后果:被妈妈控制并发生小的身体冲突(控制—挣脱—纠缠)、被妈妈训斥、读故事的活动中止、复述故事的要求被取消。
根据上述各项的前提和后果,我们可以初步分析之源出现拍桌子、嘟囔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 可能原因一:吃完晚饭后有点困,晚饭吃得太多了肚子不舒服。
◇ 可能原因二:不喜欢妈妈读的这篇故事(因为里面有不喜欢的人物;故事书上有不喜欢的颜色;不喜欢故事书的味道……)。
◇ 可能原因三:不想复述这篇故事(因为从前已经复述过很多遍了;复述这篇文章对之源来说太难了)。
◇ 可能原因四:喜欢和妈妈拉扯纠缠。
◇ 可能原因五:知道自己一哭妈妈就不再讲故事了
究竟是哪个原因呢?现在还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需要进行多次观察才能确定。很可能的情况是,之源是想通过这些行为来达到逃避学习活动的目的。由于这一次之源拍桌子、嘟囔的行为之后,妈妈取消了对他的要求,并且停止了学习活动。很不幸,这一次“得逞”的经历很可能会使他以后出现更多类似的行为。
上面这个例子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它只有一个场景,妈妈和之源的行为也较为单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孩子可能是多个问题行为同时出现,而且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很多时候和地点、场合下都发生过;在很多人面前都发生过,每个人对其采取的态度和方式都不一样……对于这样复杂的情况,我们需要更多次、更长时间的观察,必要时还应进行记录,以便于收集足够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更系统地记录有关孩子行为的信息。
工具一:自己制作记录表
通过回忆,将与问题行为有关的情况进行总结,并一一列下来。将这些项目列在一张表上,记录时,在对应的空格里打“√”即可。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能帮助自己整理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掌握了较多的信息后,就可以以该表为基础,总结分析孩子问题行为的原因和目的了。
工具二:计分表
根据孤独症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最常见的几种原因(感官刺激、逃避、寻求注意、要求得到实物、不能忍受活动转换或等待),分别给出几道题目。比如,“感官刺激”项目包括如下问题:
◇ 如果儿童长时间独处,该行为会持续出现吗?
◇ 如果儿童长时间独处,该行为是否重复出现,并且表现一致?
◇ 在你看来,儿童是不是很喜欢从事该行为(即喜欢该行为给他带来的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刺激)。
◇ 当儿童从事该行为时,他是不是看起来很平静,对外界环境无反应?
“逃避”项目包括的问题有:
◇ 该行为出现在要求儿童从事一项困难的活动之后吗?
◇ 当你要求儿童做某事时,他是不是好像在通过该行为来扰乱、惹烦你?
◇ 当你停止对他的要求时,该行为是不是会在1到5分钟内消失?
在“不能忍受活动转换或等待”项目下给出如下问题:
◇ 当孩子等待做某件事时,该行为是否出现?
◇ 当孩子的活动内容、活动地点发生变化时,该行为是否出现?
根据回忆或观察,对每一道题目选择符合情况的答案。可以有七种回答:“从不”“几乎从不”“很少”“一半”“经常”“几乎总是”“总是”。每个回答代表一个得分,越往后得分越高,如“从不”记为0分,“总是”记为6分。最后,将属于每个原因的四道问题的得分加起来并算出平均数。平均数最高的那项原因就是所分析的问题行为的最可能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某个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不止一项。通过排序,能够把找到的原因排出重要次序来。
小D,男,2002年出生,于2004年被诊断为儿童孤独症,伴有轻度智力落后。该儿童身体发育正常,体重、身高甚至高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无肢体障碍,无重大身体疾病。除某些孤独症典型表现外,小D还表现出多种行为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摇头和自伤行为。而摇头最频繁,每天出现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并且持续时间长,最长能连续五六分钟不停。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大人对其严厉时,会出现自伤行为,如击打自己的胸口、撞头等。
治疗小组与儿童家长谈话,然后基于前期的观察结果,最终确定了两个要矫正的目标行为,并将它们分别进行如下的定义:(a)摇头:连续两次或以上摇动头部,左右幅度超过九十度。(b)自伤:用拳头敲打胸口,或往桌子、墙壁等硬物上撞击头部(根据前期的观察,用拳头敲打胸口和撞头经常在同样的情境下发生,因此,将两个行为合并为一种,即“自伤”)。
确定目标行为后,对确定的目标行为进行功能分析。要分析的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行为发生前的背景,即“前提”;行为发生后的结果,即行为所实现的“功能”。功能分析主要采用家长访谈方法,采用结构化的“动机分析计分表”,询问家长有关行为出现前和出现后的事件。“动机分析量表”共包括十六个问题,分别针对“感官刺激”“逃避”“寻求注意”“要求得到实物”四个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最为常见的原因设问。每个可能原因下设计四个问题,每个题目有七个选项:“从不”“几乎从不”“很少”“一半”“经常”“几乎总是”“总是”,分别赋予0到6分。最后根据结果计算出四个得分,得分较高的原因可确定为行为功能。量表得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各项所得分数,可以初步认定:小D的“摇头”和“自伤”两种行为的首要原因为“逃避”,其次为“要求得到实物”。
得出结论后,治疗小组又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等方法总结出了这两种行为发生的具体前提。之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治疗小组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干预的策略。通过三个月时间的实施,小D的这两种问题行为得到了极大的控制,发生的频率降低到几乎为零。
可以看出,使用这样的工具,对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就会变得很容易。但工具终归只是工具,最终决定功能分析准确性的,还是能否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仔细的分析要建立在细致的观察之上。
功能分析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进行,也可以通过间接访谈进行。如果您曾到医院咨询如何干预孩子的行为,医生很可能会问你很多关于该行为的问题,这就是在用访谈的形式收集功能分析所需要的信息。但最好的方式无疑是前一种,因为间接的访谈所能够得到的信息必然不如直接的观察细致、清晰、具体,而且很可能与事实存在偏差。这一点告诉我们,最有可能理解并解决孩子行为问题的,不是别人,只能是家长自己。所以当医生或老师告诉你,“你说的情况太不清楚具体了,我没法帮你解决这个行为问题”时,不要认为他们是在推卸责任。
有人把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比喻为冰山一角:我们能看到的行为表现,只是浮于水面上的一小部分,问题的实质隐藏在水面以下。下面把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背后的常见原因列出来,供您在分析自己孩子的时候参考。请注意,这些原因都可以列在前文“工具一”记录表中作为可选的项目。
(1)不会沟通
语言和沟通是孤独症儿童最明显的症状,他们由于缺乏语言沟通能力,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只好通过叫喊、哭闹等方式来表达。
(2)缺乏某种技能
孤独症儿童除了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不足外,在其他一些领域也有可能有缺陷,比如运动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等。当由于某些技能的缺乏导致孩子受到挫折时,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3)逃避
孩子通过哭闹甚至自伤等方式来逃避任务,是很常见的情况。之所以常见,是因为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往往能达到逃避的目的。请回想一下,您有没有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停止过对他的要求?
(4)寻求注意
有的孩子在得不到大人的关注时,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试图得到大人的注意。实际上,有的普通儿童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也许您曾经见到过,家长们专心聊天时,有的孩子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这时大人们便会停止聊天转头去训斥孩子。这使孩子成功地通过问题行为得到了大人的注意。
(5)对环境不适应
行为的仪式化、刻板性是孤独症儿童的重要特点之一。他们往往对环境、程序的细微变化感到非常不适应。比如,有的孩子进到房间后,如果发现凳子被移动了位置就会哭闹、发脾气。有的孩子适应了一定的生活程序后,如果计划临时有变动也会出现问题行为。
(6)寻求生理刺激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在眼前晃动双手的动作,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他们在寻求视觉上的自我刺激,从中得到快感。再如一些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自言自语现象,而且多发生在一个人独处、无事可干的时候,很可能也是一种听觉上的自我刺激行为。
(7)身体不适
这一点往往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过于重视。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等隔辈的家长,看到孩子哭闹就习惯从身体上找原因,认为是孩子身体不舒服了,并马上给予无条件的抚慰。而懂得ABA原理的家长和专业人员,遇到孩子问题行为时往往第一反应是:他是在逃避?还是寻求注意?或是想得到某件东西?却忘记了从孩子生理上寻找原因。前一种做法有时会纵容孩子的问题行为,而后一种做法往往不考虑孩子的身体感受,显得过于机械,甚至残酷无情。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敏感,尽可能全面地考虑。
通过功能分析找到了孩子行为的原因,也就知道了孩子想要吃什么“果子”,就可以通过控制这些“果子”来干预孩子的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