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来访者,女性,32岁,因情绪差、疲劳由家人带到心理卫生科求治。来访者两眼含泪,沉默不语,在医生的鼓励下开始述说。原来,自从3个月前被提升职位之后,她就好像一直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而无法思考。在新的岗位,她每天都战战兢兢,唯恐做得不好而辜负领导的信任,并害怕老板解雇她。她总感觉如果丢了这份工作,就再也无法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了。
到了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就啥也不想干了,只想躺在床上休息。她的丈夫反映说,她好像从来不饿似的,很多时候都是她丈夫一个人进餐。近1个月因胃口太差导致体重明显下降。而且,她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了兴趣。她曾经很享受和丈夫的性生活,但现在没有感觉了。然而,无论她多么的累,她每天都会在半夜3点左右自动醒来,并且再也无法入睡,她就开始在床上思考自己的失败和无能,觉得自己连累了家人和同事,对不起他们,有时甚至想着一死了之⋯⋯
抑郁的你是否对这些表现很熟悉呢?是的,这就是抑郁的常见临床表现,值得我们详细地了解。
一般认为,抑郁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可出现心境障碍、认知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躯体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方面症状,甚至出现生化代谢方面的改变。
因此,准确识别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显得非常重要。概括起来,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抑郁心境
抑郁心境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症状,是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症诊断必不可少的症状。抑郁心境是一种持续两周以上至数月甚至数年的心情抑郁的内心体验。患者会诉说自己感到“压抑”“郁闷”“愁得慌”“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悲伤”“苦恼”“孤独”“高兴不起来”“心里体验不到喜怒哀乐的情感”。在外表会表现出:抑郁表情、抑郁姿势、抑郁动作,如低头、额头紧锁、双眉间呈“川”字形、眼神忧伤、目光呆滞、眼球少动、眼睛向下看、面肌松弛下垂、口角下垂、双唇紧闭、面色苍白、憔悴无华;呆坐、沉默、少语、语速缓慢、唉声叹气、交谈时潸然泪下。
由于抑郁心境有时具有隐匿性,患者很可能面部无抑郁表现,并可以有笑容,含笑与医师及他人交谈,仅内心感受到或体验到抑郁或压抑,如果患者自己不说别人往往看不出他有什么异常,因此周围的人往往难以发现他心情不好,难以发现他有什么病。患者经常在医师或别人询问时才谈及自己的抑郁心境。所以我们不能以“貌”取“病”,没有抑郁外在表露的患者不一定就无抑郁心境。另外,抑郁心境体验往往与现实不相称,许多患者是有身份地位、处境良好者。
二、愉快感、兴趣感、情感体验减退或消失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存在兴趣感、愉快感、情感体验减退或消失,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征性症状。有些甚至以愉快感体验消失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内心不能体验到或不能感受到外界事物所具有的欢乐愉快情绪或情感体验,之后才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愉快感体验减退或消失表现为:许多患者不能体验或感受外界事物所具有的欢乐性、愉快性,丧失从快乐活动中或高兴的事物中获得高兴愉悦的体验,常诉说“高兴不起来”“对高兴的事内心不能体验到高兴”“明知客观事物是令人高兴的,但内心就是感受不到那种应有的欢乐”。
兴趣感体验减退或消失表现为:患者内心体验不到乐趣。轻度抑郁症患者感觉兴趣减退,重度者则感觉外界事物已毫无乐趣可言,因此兴趣索然,了无生趣。患者常说“原来感兴趣的事现在不感兴趣了”“对一切事情都没兴趣”。
情感体验减退或消失表现为:患者内心缺乏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悲恐惊等情感体验。有的患者体验不到哀伤情绪:亲人病故,明知这是令人悲痛哀伤之事,但自己内心却一点也体验不到这种哀伤情绪,常说“我是麻木的人”“我是没有情感的人”“我是没有灵魂的人”来评价自己。
还有些抑郁症患者表现为内心情感体验表达不出来,表现为:患者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具有相应的内心体验,但主观上不能将内心的体验表达出来,常说自己“想哭而不会哭”“想表现悲伤而不会悲伤”“遇到喜庆之事,明知在这类环境中应该表露出高兴才是,却表达不出来”。这类患者面部表情少、语速慢,情绪波动不大,容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但这些患者是有自知力的,并为自己表达不出情感而痛苦,可资鉴别。
三、意志活动减退、精力减退或丧失
抑郁症患者,其意志活动呈显著而持久的抑制,虽然保留了想做事的动机和目的,想到前途、价值和希望,想有所作为,但缺乏克服各种困难的相应行动,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常表现为:行动缓慢,生活被动,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一个人独坐或整日卧床,不想上班,不愿外出,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回避社交。严重时连自己生活都难以处理,常不修边幅,甚至不语、不动、不食,可达到木僵状态。这是由精力(内驱力)减退或精力丧失所导致。
精力减退或丧失是《国际疾病分类法·第十版》(ICD-10)中抑郁症诊断的核心症状。患者自觉精力下降,容易疲劳,难以集中注意力,即使做一些小事也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完成,感到身体虚弱,终日疲惫不堪,精神萎靡不振,更无力顾及家庭,以致常遭到家人、亲友、同事的抱怨。患者常诉说“精神崩溃”“像泄了气的皮球”“休息也无法缓解疲劳”。这是精神运动性抑制的结果。
四、精神运动迟滞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连想都不会想,脑子空洞洞的”。临床表现为言语缓慢,声音低沉,回答问题十分困难而需要很长时间,每句话都很简短,有气无力,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五、焦虑和易激惹
焦虑是抑郁症最常见的伴发症状,60%以上的患者伴有焦虑情绪和不安。刘贻德教授提出,“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是‘本能的焦虑’,是‘精神病型抑郁症’的必有症状,事实上,凡抑郁症者均有惶恐不安之内在体会,或多或少均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患者感到一种不安的预兆,好像有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患者顾虑重重、紧张恐惧,甚至搓手顿足,惶惶不可终日,常伴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症状。严重焦虑者出现激越,表现为极度紧张不安,慌乱惊吓,坐立不安,无目的的动作增多。
伴随着悲伤和恐惧,部分患者出现易激惹表现:对刺激性事件敏感,常因小事而暴怒,或争吵、吼叫,甚至情绪失控,出现打骂家人和摔东西等过激行为,这些易激惹症状甚至可能掩盖其内心的抑郁心境。有调查发现,易激惹症状在抑郁症患者中占46.9%~82.4%。
六、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症患者常出现认知功能损害,产生感觉、知觉、感知综合、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联想、综合概括、分析推理等精神活动过程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注意力难以集中,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新知识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七、自杀观念和行为
由于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患者很容易产生自卑、自责,并感到绝望。因此严重的抑郁患者常出现消极的自杀观念和行为,他们脑子里反复盘旋着与死亡有关的念头,甚至思考自杀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患者常觉得“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我继续活下去”。这是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症状。据调查,大约有15%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其自杀观念常常比较顽固,反复出现。对于此类患者在治疗时,需严密监控,防止自杀的发生。
八、内分泌功能障碍
内分泌功能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表现,但容易被忽略。在性功能障碍者中,多半与抑郁症有关。但患者及家属往往认识不到这一问题而误以为性功能障碍是性病而到性病门诊或内科就诊。性功能障碍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又加重抑郁症病情,患者觉得对不起爱人而自责,或感到爱人在指责、嫌弃、厌恶自己,在移情别恋、另寻新欢,严重者可出现嫉妒妄想,甚至家庭暴力。
在早期抑郁症患者中,有少部分出现性欲“亢进”现象,性生活要求次数增多,但这往往是短暂现象,随着病情进展而出现性欲减退或消失。早期的性欲“亢进”也可能是一种假象,患者不一定是对性生活感兴趣,而是想用性生活来减轻其内心的抑郁痛苦,也可能是出于对爱人的内疚想法。
在女性患者中常表现出月经的紊乱,出现行经周期紊乱、经量减少甚或闭经。
此外,抑郁症患者还常出现皮质醇分泌功能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等相应症状。
九、食欲、体重改变
约80%的抑郁症患者具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症状。患者一般对饮食缺乏兴趣,觉得食物没有味道,即使平时感到非常可口的饭菜也食而无味。常伴口干舌燥、口苦、皮肤干燥等症状。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唾液减少50%左右。少部分患者尤其季节性情感障碍者出现短时间的食欲增强或发作性的饥饿感和暴饮暴食。
十、睡眠障碍
约有8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即患者入睡没有困难,但是睡后几小时即醒,醒后难以再入睡,一般多在凌晨2~3点钟即醒。早醒在抑郁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另一类型为入睡困难,即上床后半小时仍无法入睡,患者常伴有焦虑症状。在睡眠障碍的患者中,相当多的人具有多梦,甚至噩梦的现象。此外,有部分病人则主要表现为睡眠过多,常见于季节性情感障碍者。
十一、其他症状
抑郁发作时可以出现人格解体体验,患者感到自己不真实,自己像在演戏,或像是一个机器人等异常体验;现实解体体验,患者感到周围的事物、情境、人物犹如演戏的舞台布景一样不真实、不生动、不确切;强迫症状,表现为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不完美感等。
部分重性抑郁患者在情感低落、悲观失望的基础上出现罪恶妄想,在躯体不适基础上产生疑病观念、疑病妄想,在犯罪感、罪恶妄想基础上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听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