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理论及其中国化实践
高淑桂①
摘 要:马克思资本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产生源泉、内在构成及特有的运动规律。从资本产生源泉来看,主要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能够使资本产生增值;从资本的内在构成来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资本可否带来价值增值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按资本所处的领域划分)。资本作为一种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要素,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有裨益。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理论 中国化实践
一、理解马克思资本理论
在马克思的思想史中,资本的含义是有变化的,经历了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关系的认识过程。马克思对资本概念的最初阐释集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里,马克思认为,资本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生产要素。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首次将资本定义为一种生产关系,这种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揭示了资本支配劳动的内在机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和货币有着根本的不同,当货币用于生活消费的时候,仅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流通中介而存在,这个时候不能叫作资本;只有当货币进入生产领域,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时候,才叫作资本,“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1]171。可以说,资本是一种由货币转化而来的、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赢取价值增值的经济形式。
(一)资本的产生源泉
资本的产生源泉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人体内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具有人身自由。二是劳动力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一无所有。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维持他自己“衣食住行”的费用(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吃、穿、用的那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养育后代的费用、还包括劳动力商品的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劳动力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多出来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一种价值增值。资本产生的条件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二)资本的内在构成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资本构成有所不同,从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带来的价值增值的角度,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生产资料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价值转移,并不产生价值增值;另一部分是可变资本,这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前文已经分析过,劳动力商品是一种不但能生产出自身价值,而且能生产出比自身价值大得多的价值的商品形态,所以是可变资本。可以发现,可变资本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产生仅仅源于工人的劳动。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按照它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分期收回,用折旧的办法暂时积累起来;流动资本包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不变资本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
3.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
产业资本是资本家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亦即投在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的资本;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是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而拥有的资本,主要由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构成。
无论以哪种标准对资本进行划分,都有一个共性,即,劳动力所属那部分资本产生新增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的运动规律
依据马克思资本理论,资本有三大运动规律,即,价值增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生产过剩规律。
1.价值增值规律
价值增值规律是指资本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会通过产业工人的创造性劳动实现价值增值。从形式上来看,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货币。货币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如果仅仅在流通领域发挥自己的职能,则买进卖出的整个过程可以用G—W—G表示。在这里,货币的用途仅仅是用作购买消费品的一般商品流通,其价值总量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当货币所购买的商品进入生产领域,“劳动必须是雇佣劳动时”[2],由于产业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这种运动形式可用G—W—G′表示,其中,G′=G+ΔG,这个ΔG就是价值的增值。从以上运动形式可以看出,货币的运动过程,实现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仅仅用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转化为资本的货币,不仅仅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还要增加商品的价值,“原预付价值不仅在流通中保存下来,而且在流通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加上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了。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①。
资本是如何产生增值的?在资本家仅仅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尚未进入生产的阶段,货币依然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中介作用,没有现实地转化为资本(即G—W—G)。货币要转化为资本,需要进入商品的生产过程,在这里,劳动力才会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从而实现货币的增值。“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1]269。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一旦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场所,“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肉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揉”[1]230。“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监督工人有规则地并以应有的强度工作。”[1]205于是,货币发生了增值,本质意义上成了资本。马克思揭示资本的增值性,绝不仅仅是为了告诉人们,资本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要进一步揭示资本增值在生产关系意义上的奥秘。在马克思理论框架内对资本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资本作为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此作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3]
既然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创造,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会竞相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4]。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
2.资本积累规律
所谓资本积累,就是把已经取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从而取得更多剩余价值的动态过程。资本家之所以要把剩余价值再次投入生产,是因为资本是在无限追求价值增值过程中的竞争决定的。资本积累的途径有两个: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集聚是纵向意义上单个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集中是横向意义上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兼并重组。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会伴随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并产生两个结果:一是一个工人所能驱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多,在同样多生产资料的情况下,需要的工人就越来越少,也就是机器代替了工人;二是劳动力价值在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中占比越来越少,随着对工人需求量的减少,社会上会出现大量相对过剩人口,过剩的工人形成一支绝对从属于资本、可供资本支配的产业后备军。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会通过竞争大大增加就业工人身上的压力,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且工资被压低。这一动态过程发展的趋势,就是财富在一端的不断积累和贫困在另一段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3.生产过剩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为资本的生产过剩创造了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5]由此可见,如果生产仅仅用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那么生产过剩是不会发生的;但是,资本家对利润的追逐是无限的,这必然会生产比消费所需商品多得多的价值出来,而这种价值的实现,受到“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6]的制约,必然会产生生产过剩。
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会竞相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社会总体消费能力的减弱。因为,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者的工资所得,在劳动所创造的整个价值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劳动力获得工资,在资本主义国家最根本的意义,是保持生产过程中劳动力这一要素的持续存在,也就是说,工资所得仅够维持劳动力自身生存及繁衍劳动力所需的消费。不仅如此,随着机器对劳动力的取代,必然出现越来越多的失业者,进一步,失业大军会对就业者形成竞争,就业者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会被人为压低。从整个社会经济循环看,广大劳动者处于越来越贫困的状态,消费能力越来越弱。二是越来越多商品的积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但是,任何产品价值的实现,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这种产品需要进入消费领域被人们消费,使用价值才能转换成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实现受到了占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工人的消费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工资所得使其“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6]273。于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当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过剩就表现为经济危机。
总之,资本的生产过剩的规律决定了危机是规律的自然形式。自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危机周期性地频繁爆发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快速发展,但从本质而言,资本的获利来源仍然是实体的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积压了产业资本导致虚拟资本过剩,就会导致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获利,从而出现经济“脱实向虚”并且无节制膨胀。
资本的产生及运动规律,彰显了市场经济和资本并非中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论从资本的本质还是运动规律来看,其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都是相矛盾的。那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本逻辑
(一)认识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作用,除了体现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另外,也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进步。马克思曾经说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资本作为一种“普照的光”①,已经“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2]489,这种社会力量,在私有制条件下,“总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8],一旦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化程度超过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最大限度,资本主义私有制将走向历史的终结。但是,“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2]479,资本作为生产力的极大推动者,作为社会财富的追逐者,对社会文明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地发展,必须“创造自己的社会生活条件”[2]112,而这种社会生活条件的创造过程,就是人类直面资本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人类合规律合目的地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过程。随着剩余价值的增多,“要求生产出更多的消费、要求扩大消费的范围、进而要求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来”[3]723。于是,资本的推动作用从生产领域溢出到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伟大的文明作用”[4]90充分体现,成为主宰世界的“普照的光”。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中,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经济和资本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9]。那么,资本发展到什么时候才会消灭自身的历史极限呢?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全部历史容量的实现就是要建立两个方面的关系体系,即一方面创造出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体系,另一方面创造出人类与社会自身的全面的关系体系。对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来说,《资本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资本“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的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10]。对于人来说,资本将“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11]。迄今为止的社会历史实践表明,资本发展的历史容量或极限不仅在马克思所在的历史时代没有实现,在当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还没有实现,甚至在未来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也还没有实现。
(二)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鼓励商品经济发展,运用资本的增值性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了基本经济制度,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里,我们需要辩证把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联系,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论述中,虽然没有出现“市场经济”一词,但是其揭示的价值规律、积累规律等在市场经济中是适用的。尽管世界各国都有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非中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其宏观导向、利润分配等,必定以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这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而形成经济危机并周期性爆发,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每一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却造成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大的浪费,而且也产生了无数现在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其本身来说是多余的职能。”[1]605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资本同样会发生增值,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是因为公有制是其制度基础,这就从根源上决定了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受益,政府是公有制经济的市场主体,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除了保证经济发展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在建立合理经济结构、消除市场失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公有制发挥作用不能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忽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大国这一现实,因此,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以多种形式探索释放资本对生产力的极大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公有制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它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避免了为少数人谋利的价值分配结果,最大限度保证资本发展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因此,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两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一方面,公有制是主导,市场经济是主体。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充分释放资本能量,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市场经济在发展导向、发展方式和价值分配上都有所差异,必须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形式下的资本成为服务于人民更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必要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资本的驾驭正迈向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协同发力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在激发资本活力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地推动了资本元素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部领域的深度参与,而且在党的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布局上,通过包括党和国家机构、意识形态、法治建设等整个社会环境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根本地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驾驭资本实践的全面、精准把握”[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更好实现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发展的改革重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探索
在我国经济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时代,全要素生产率亟待提升,超级公司的行业结构需要转换。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完善资本市场制度。
(一)我国资本市场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交易品种不断丰富,运行的机制、制度不断完善,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体系是多层次的,既包括股票(股权)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又包括涵盖股票、债券、商品在内的期货市场;更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金字塔形结构。
其中,科创板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2019年3月1日,首次在场内市场实行注册制制度。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并就《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上交所也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等6项配套规则并按程序公开征求意见。科创板的定位就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新兴产业。科创板作为金融服务科技的重要抓手,能够提升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改善融资结构,长期以来,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具有顺周期性和高杠杆率的问题,2018年,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仅16%左右,与美、英、日等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科创板的设立,一方面,有望进一步撬动直接融资的作用,并为科创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有利于部分消除信贷歧视,从而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理应得到更高的估值,科创板强化了企业在营收及估值上的未来成长性,提升了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市场改革的新途径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市场规模小、开放水平低、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各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从而降低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路径。
1.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同时,重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各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使各市场之间联通互动,提高资本市场整体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2.大力发展主板市场,加快健全科创板
结合实践,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优先保障土地供给。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普通特点是成长性好、爆发性强。伴随企业产能拓展和研发升级而来的,可能是对于快速获取土地资源、新建厂房和研究场所的现实需求。为了不让土地要素成为科创板企业发展的掣肘,一是用地予以优先保障。二是建立地块置换绿色通道。在给予企业优先供给和绿色通道的便利之外,在出让和置换时设立回购等约束性条件,企业因无法持续经营从科创板退市后,保障政府享有以约定价格予以优先回购的选择权,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大力支持人才引进。科研实力是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是其最核心的要素。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是科创板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人才公寓供给力度。二是对高级技术人才予以个人奖励。三是完善对人才落户的配套支持。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为科创板上市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科技人才子女入学开启绿色通道,并予以协调解决。
第三,加强对科创板的其他支持力度。一是落实企业税收优惠。二是支持申报专利项目。三是采取“一事一议”制度。四是定期举办专题培训。为加快推进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上市进程,定期邀请上交所、券商、律所等业内专家就科创板上市及试点注册制进行专题培训,对企业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和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03-604.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48.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9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10.
[11]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① 高淑桂,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上海青浦区委党校副教授。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9.
① 马克思认为,资本会因为生产关系的基础作用而从生产领域逐渐扩大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同时,因其扩张本性而在全球拥有支配地位,成为主宰世界的“普照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