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步辇图
作者/ [唐]阎立本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盛世大唐的记录者
阎立本是初唐时期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员,他会书法、会写诗、会做工艺,还对建筑感兴趣,同时他也能把当官的本职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但这些才能都被他在绘画方面的名气给掩盖住了。阎立本的绘画水平极高,他用艺术记录下了大唐的辉煌盛世。他画的宫廷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用现在的话说,他的眼睛就是一部“人肉照相机”。其代表作《步辇图》被现代人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品赏|以和亲促融合
唐朝时期,吐蕃王松赞干布十分喜爱唐朝的文化,他统一吐蕃以后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改革都受到了唐文化的影响。作为唐文化的忠实爱好者,他十分渴望与唐朝联姻,于是就派了使者禄东赞来向文成公主求亲。《步辇图》描绘的就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禄东赞的场景。
因为时间久远,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步辇图》,没有人能确定就是阎立本的真迹。书画界对《步辇图》的鉴定认为其绘制年代不晚于宋代。但不管是唐代、唐摹还是宋摹,其绘画水平都是相当高的。
图解国画
1 仕女服饰
上短襦,下长裙符合唐朝女子的开放风格。
2 禄东赞
人物身上的网状彩绘衣物表明了他来自吐蕃。
3 典礼官
双手作揖,是官员觐见皇帝的礼节。他身着红色衣物,渲染了喜庆的氛围。
4 唐太宗
脸上的神情泰然自若又透露着威严。
5 卷名
“步辇图”三个字是楷体。
细节|题跋
这篇题跋为小篆,是宋初的书法家章友直题写的关于这幅画的故事。写的是“太子洗马武都公李道志……贞观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于吐蕃……唐相阎立本笔”。
章伯益篆:为楷体。伯益也就是章友直。
细节|恭敬惶恐的译官
恭敬的双手、微微弯曲的身体、没有多余配饰的衣物,都显示出了作为一名小官儿在皇帝面前的诚惶诚恐。作为一名没有品级的译官,在威严的唐太宗面前,许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细节|绰约多姿的仕女
仕女们虽然穿着统一的服饰,但是聚在一起一点儿也不显呆板无趣。她们有的给皇帝扇着扇子,有的为皇帝抬着辇,有的向前看,有的向后看,让人一下就感受到了她们流露出的自然之美。
细节|诚挚谦恭的禄东赞
作为吐蕃的重臣,禄东赞规规矩矩地跟在唐朝典礼官的身后,他的手也像典礼官一样放在胸前,他身上挂着的是要送给唐太宗和文成公主的重礼。同时他的双眼炯炯有神,充满着自信。
细节|威严友善的唐太宗
唐太宗端坐在一群瘦弱仕女抬着的步辇上,他神情自若地看着来朝见他的臣子,不怒自威。同时他雍容的身躯又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而他身上穿的衣服不是代表权力的朝服,而是一件黄色的便服,无形中让人少了几分畏惧。
技法|左右分明的构图
以画卷中轴为中心,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了两组。左边的三位男子井然有序地站着,穿的衣服也没有多余的配饰,他们脸上的表情都非常庄重,头脑里似乎在酝酿如何应答皇帝的问话。
右边的人群一眼就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中心,他庄重威严,而仕女们轻盈的身姿和飘飘飞起的衣带都显示出她们轻松的心情。
这样一张一弛、一刚一柔的鲜明对比,让人的眼睛得到了充分地享受。
技法|丰富的色彩
色彩是一幅画中最具感染力的表现元素。红色,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是喜庆的代表。在《步辇图》中,画家安排位于画面中轴的典礼官身穿红色衣服,这样让人第一眼就确定这个会见场面的基调是活泼的。
禄东赞身上的衣服很少有一整块同样颜色的,这很符合吐蕃的服饰多以网状彩绘而织成的特点。译官身上穿的是浅淡的白衣,这让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他的官位不高,因为白色在唐代位于服色等级的末端,它是“白衣”“白丁”这些平民和低等官员的色彩。
贵为天子的唐太宗身穿黄色,是因为黄色在当时是人们穿便服时常选择的颜色,而为了和普通百姓的黄色系衣物显现出不同,画家给唐太宗画的衣服并不是常见的明黄色,而是色泽略深的赤黄色。而身穿彩衣、手拿绿扇的仕女们更是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
技法|流畅的线条
这幅画历经千余年传承,但依然可以看出画家的绘画技术非常纯熟。画家勾勒衣物器皿时线条流畅自然,但笔触又很坚韧;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尤其把唐太宗庄重又不失和善的神韵描绘得分外传神;画作局部的细节也处理得很有立体感,如禄东赞靴子褶皱的地方、三位唐代男士衣服的圆领;整幅画的色彩红绿黄白相互交叉,安排得具有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