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英雄是需要时间和事件磨炼的,所以我们在大秦王朝最初的岁月俯视项羽、刘邦、韩信这三位大爷,会发现他们压根算不得什么英雄。
你看项羽,最多算个网红。粉丝们对他了解最多的还是力能扛鼎这一个绝活,他不会徒手开啤酒,也不能徒手撕脸盆,更别提高空跳跃劈叉。比起今天的东北二人转演员,项羽的绝活少了点儿。刘邦是一个睡寡妇再加对小商贩“吃拿卡要”的亭长,估计也就寡妇们说他是英雄。韩信更别提,胯下之辱成了他最鲜明的标签。
那么说谁才是大英雄呢?很明显,蒙恬、任嚣这样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是英雄。或者说李斯、尉缭这样的秦朝灵魂人物也算英雄。再不济也得算上蒙毅、王离这些世家子弟,怎么数也轮不到项羽、刘邦、韩信这三位爷。
不知道中国历史的导演是哪一位,这位大神在安排秦末风云这场大戏的时候,居然那样迅速地把上部神作的主角都清洗掉,剧情变化之快,直逼施耐庵给梁山好汉们安排的结局。新戏就要捧新人,未来并不属于秦帝国的缔造者们。
秦始皇一统天下,这种感觉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对于秦始皇来说,大秦那么大,他想去看看。但是大秦太大了,未知领域太多了,宫殿太奢华了,八方贡品太奇妙了,搁谁都舍不得死。人就是这样,越有钱越舍不得死;越无产,就越豁得出去。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管仲那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秦始皇就非常舍不得死,尤其是他游历了自己的大好河山之后,他决定修仙,要长生不老。皇上有这个需求,下边就有这样的投机者出现,反正整个帝国都围绕着秦始皇一人的喜好去转动。这次出来忽悠秦始皇的,是一群术士。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秦始皇这么聪明睿智的一个人,怎么会相信那些术士的鬼话,去追求长生不老这种奇谈呢?
这个玩意儿通常人是不会相信的,但是真有人在走投无路之后,就会本着试一试的原则去碰碰运气。秦始皇就是这样,他病态地渴望长生不老。而且他明知道这事没谱,只不过真有人说这事能成的时候,渴望长生的秦始皇是不会拒绝跟术士们合作的。
这些和秦始皇合作的术士当中,最有名要数徐巿、卢生、侯生三位。秦始皇想要长生的热情就是他们煽动的,长生不老的可行性报告也是他们编纂的。可问题的关键是,真有那长生不老的好事,这哥仨儿就回去自己修炼了,还会冒着生命危险教给秦始皇?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始皇长生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了,可术士们心里跟明镜一样,长生那可是蒙人的。蒙人的事能蒙一时,很难蒙一世。如果蒙老百姓,蒙一辈子还是可以做到的,但秦始皇作为开国领袖,如果要蒙他一辈子,这事就难办了,他老人家一不高兴可是要杀人的。术士们知道这事就是个假概念,压根不会实现。而且他们不能总对秦始皇提要求,惹了皇上就会掉脑袋。韩终、侯生、石生耗费巨大,依然得不到长生之药。术士集团上下都弥漫着恐怖气息。
在这种情况下,术士徐巿谎称海外有瀛洲、方丈、蓬莱三仙岛,他要了大批物资和数千童男女,自告奋勇要去找神仙要长生不老的药。这个要求如果秦始皇不答应,自己就不能交差。是你不满足我的要求,这事不赖我。
出处
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徐巿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巿”,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本文以《秦始皇本纪》为准。——《史记·秦始皇本纪》
但是徐巿没想到秦始皇很开心,竟然准许了他的所有请求。徐巿明知道没有什么三仙岛,只好默默地跟秦始皇拜拜。从此以后,徐巿就只存在于秦始皇的记忆中,史书所载,徐巿消失了。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人研究徐巿,又是说他到了日本,又是说他到了韩国,还有人说他到了中国的台湾地区,总之徐巿被说成了中国文化传播者。不过我想说的是,一个以长生不老为幌子骗钱,又以寻找神仙为由跑路的术士,压根就是个江湖骗子。他所谓的贡献,也只存在于野史或者人们的想象中。
从团队的角度讲,徐巿很没义气。他倒是带着钱跑了,可他的队友就惨了。术士们虽然背地里骂他,但是面上还得说徐巿不是骗子。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要是骂了徐巿,那其他人也成不了好东西。这就是术士们的尴尬之处,处处供着徐巿,还得为他擦屁股,虽然心里恨得要死,还得夸他是好人。
关键是徐巿这么不负责任地跑了,其他人再想骗钱跑路就很难了。术士卢生和侯生给徐巿编故事,说徐巿很可能是遇到海上的大鱼才没能成功,再去的时候得带上强弓硬弩。秦始皇又不傻,再也不会允许术士单独行动了。所以卢生继续编故事,说要接近神仙,皇上的称谓是不对的,得称“真人”。按理说当时世界上最尊贵的职称就是皇帝,最无敌的自称就是“朕”。理论上没有人会放弃这么尊贵的自称。但是秦始皇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得长生不可。因此大秦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接受了卢生的建议,自称“真人”。
秦始皇倒是从善如流,卢生可是汗如溪流。皇上这么上道,连“朕”都不要了,这要是再搞不定长生不老的丹药,那可就不是一死能解决问题的。卢生一咬牙一跺脚,跑了。
出处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
卢生这一跑,事情就严重了。故事再往前倒叙一点,有一年秦始皇过生日,有七十多个儒生博士给秦始皇祝寿。这七十多个人,都是马屁精。要不说同行是冤家呢,这些人还不团结。仆射周青臣大唱赞歌,赞叹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这个在当时极有争议的政策,说上古圣君也不如秦始皇伟大。秦始皇是多么自恋的人啊,这马屁拍得舒服。周青臣抢完风头,淳于越不干了。为了争宠,淳于越得扳回一局。你周青臣不是说郡县制好吗?那我淳于越就说分封好。这事其实很简单,殷商是不是搞分封?周朝是不是搞分封?人家两朝的国祚都延绵千年。当然了,具体数字不要较真,淳于越也没仔细算。再看晋国和齐国不把子弟分封到各地,遇上范氏、智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作乱和田常代齐这样的恶性事件,晋国和齐国就灭亡了。假如秦朝也遇上田常、六卿之类的大臣,而皇室子弟没在地方上掌权,那国家不就危险了吗?
出处
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一琢磨,周青臣和淳于越的话都有道理。既然如此,开会讨论。这个会,得分什么时候开。假如大秦定鼎之初召开,周青臣得被斩首。因为那时候的丞相王绾是分封制的支持者。你想啊,大秦可比周朝大多了,秦始皇才多少个儿子?所以像王绾这样的老人,跟秦始皇关系又铁,混个王爷当也很正常。可如今这场会,当朝相国变成了李斯。李斯是郡县制的坚定推行者。当年身为廷尉的李斯,为了这事公然挑战丞相王绾的权威。所以这次朝会,淳于越没有胜算。
李斯是个狠角色,为了在秦国站稳脚跟,公然挑战秦国亲贵,把郑国间谍案翻了案。为了保证他在秦国的核心地位,李斯用计害死了韩非。这次居然有人敢挑战他热衷的郡县制,李斯怒不可遏,一语戳中秦始皇的要害。他说儒生们都以三皇五帝为榜样,但是三皇五帝的江山可都没传给儿子,这事能学吗?如今大秦都得以当今皇上为榜样。皇权大于一切。为了保证皇权的至尊,李斯建议废除私人办学,改为官方办学,以吏为师。至于儒生们看的什么《诗经》《尚书》等,必须统统烧掉,诸子百家都要烧掉。
这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焚书事件,虽然说这不是秦国第一次干这事,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这么干,还是第一次。至于那些儒生,成了帝国的摆设,秦始皇不再重用他们,开始启用术士,儒生皆有怨气。
所以卢生等术士逃跑事件,秦始皇脸上非常挂不住。当初他启用术士,就是为了打儒生们的脸。如今术士集团的徐巿、卢生让秦始皇更丢脸,始皇帝第一反应就是儒生们会笑话他。那怎么办呢?秦始皇派出御史,也就是当年的纪检部门去找那些失意的儒生们聊天,没想到真被秦始皇说中了。那这事可严重了,于是儒生们替术士徐巿、卢生背了锅,四百六十多儒生被活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坑儒事件。
事发之后,皇长子扶苏提醒秦始皇,说天下初定,民心为附,儒生们都是孔子的信徒,而孔子在民间又有很高的声望。如今杀了他们,恐怕天下人会内心不安,这事得提前做准备。正在气头上的秦始皇趁机把扶苏发配到了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当然这里也有让扶苏监视蒙恬的意思。
总之在秦帝国崩溃之前,从秦始皇准备修仙开始,帝国上下已经开始弥漫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不过秦始皇自己并不以为意,他记得卢生当年推算过:“亡秦者胡也。”就因为这句话,秦始皇不惜发动了一场战争,成就了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大功。但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人能令秦始皇完全信任,哪怕是三代辅佐秦国的蒙家也不例外,秦始皇决定考察一下蒙恬。这一考察不要紧,考察出大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