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学臆参今注今译(艺文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字学臆参

〔01〕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注释】

虚掌实指:古人执笔方法之一。唐虞世南《笔髓论·释真》云:“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三十三“掌虚指实”条云:“用笔之法,指实则筋力均平;掌虚则运用便易。黄山谷云,学书欲先知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倚笔则有力。”

【译文】

执笔的方法,在于手掌虚空而手指紧握。手指聚拢在一起,握笔便能稳重有力;手指如此握笔,手掌自然而然便离笔而虚空了。

〔02〕字之有九宫,犹文之有层次也。是初学第一层功夫。

【注释】

九宫:原为古代天文用语,古人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借以分析自然运行规律。后来亦用此形式来分析字形结构。凡字均有八面,八面点画俱拱向中心,即“中宫”。故形成八面拱心之“九宫”。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跋率更千文》:“书家以分行布白,谓之九宫。”清冯武《书法正传》:“八面,八面俱满者方可提飞。九宫,八面点画皆拱中心。”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则随其长短虚实而上下左右皆相得矣。”

【译文】

汉字字体结构符合九宫分法,就像文章有起、承、转、合等层次一样。这是起步学习书法最为基础的功夫。

〔03〕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注释】

无等等咒:佛教用语,原意指无与伦比的咒语,这里借指最重要的诀窍。

【译文】

手指握紧而手腕灵活,是书家的终极诀窍。手指握紧则笔画端直,手腕灵活则写字虚和自然。

〔04〕明道先生作字甚敬,曰:“非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一法。

【注释】

明道先生:即宋代道学家程颢(1032—1085),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今江苏溧水),徙居洛阳伊川(今属河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深于儒家思想研究,提出了“天者理也”以及“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等哲学命题。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语见宋朱熹《小学集注》卷六。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朱子语类》卷一二○:“程子所谓主一无适,主一只是专一。”梁启超《说常识》:“一国之中,但使能有少数仁人君子,挟主一无适之诚,行百折不回之气,以日夜与恶社会为不断之争斗,而谓终不能征服之者,吾未之前闻。”

收放心:收拾放纵之心。《尚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惟艰。”宋司马光《答景仁论养生及乐书》:“朝夕出入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间,以收其放心,检其慢志,此礼乐之所以为用也。”清秦笃辉《平书·物宜上》:“放心收则心体静。”

【译文】

宋代道学家程颢写字极为工整,他说:“并非是想要字好看,其中自有学养在。”仔细体会程颢这句话,大概是说写字能够一心一意而不心猿意马,这也是收摄放纵心思的一个办法。

〔05〕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注释】

间架:原指房屋建筑的结构。梁与梁之间叫“间”,桁与桁之间叫“架”。后常用来借指汉字的笔画构架。

【译文】

刚开始学习临摹书法,要先追求形貌相似。字体结构尚不完善,用笔精妙就无从谈起了。

〔06〕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注释】

褚河南:即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

【译文】

逆锋起笔,写出的字最具气势。褚遂良的字全是逆锋起笔的,这是隶书的用笔方法。

唐褚遂良《阴符经》(局部)

〔07〕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译文】

写字必须每一笔的笔力,都能达到笔画末端。到了笔锋收起的地方,毛笔提起,仍然是垂直于纸面的,才能做到笔力送达笔画末端。

〔08〕由篆而隶,一画分作数画,是由合而分也。由真而草,而草数画并作一画,则又有由分而合之势。

【译文】

篆书演变为隶书的过程中,有一笔演变为数笔的情况,可以看作是由合一转入分散的过程。楷书演变为草书的过程中,有将楷书数笔简化为一笔的情况,可以看作是由分散而趋于合一的而过程。

〔09〕临《十三行》能使人心平气和,故圣学终于游艺

晋王献之《洛神赋》(翻刻本,局部)

【注释】

《十三行》:即晋王献之所书小楷《洛神赋》残本。原迹书于麻笺上,至唐宋时已经残损并亡佚了。现流传下来的刻本是宋代根据残损真迹上石者,因仅存中间十三行,故世人常称之为《十三行》。

游艺:即“游于艺”,涵泳于技艺学习之中。语见《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临写《洛神赋十三行》能使人心气平和,由此可以理解孔门学问终极于“游于艺”的原因了。

〔10〕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注释】

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语见《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清孙联奎《诗品臆说》云:“譬之用兵,再擒再纵,是超以象外;服德畏威,是得其环中”,“人画山水亭屋,未画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中之必有主人也。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此处指书写者不应局限于书写技巧的锻炼,还要注重书写时的感情投入。

【译文】

每天焚香静坐,除去心中纷扰和杂念。读书闲暇,兴之所至,便提笔挥洒,借以抒发心中的性情,这样才能达到“超脱于物象之外,而切中事物的精神和内髓”的境界了。可惜我没能达到这个境界。

〔11〕褚《圣教》全自隶出,《三龛》是其过脉

【注释】

《圣教》:即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乃其楷书代表作品。

《三龛》:即褚遂良所书《三龛碑》,亦称《三龛记》《伊阙佛龛碑》。

过脉: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阶段,以及诗文中贯通上下的段落。元范梈《木天禁语》:“五言长古篇法:分段,过脉,回照,赞叹。”按,褚遂良书法杂有隶书笔法,前人已有所阐述和发明。如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一首》云:“褚河南书清远萧散,微杂隶体。”清叶奕苞《金石录补》“后魏贾思伯碑”条云:“但《劝进》《受禅》《大飨》诸碑皆作汉隶,此碑忽开隶楷之渐,直似褚河南《三龛记》笔意,乃正书之始欤。”又同书“唐三龛记”条云:“起居郎褚遂良书,以楷兼隶,绝不类《文皇哀册》《圣教序》诸碑,欧公所谓尤奇伟也。”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唐褚遂良《伊阙佛龛碑》(局部)

【译文】

褚遂良所书的《圣教序》完全是从隶书化出的,《伊阙佛龛碑》则是其取隶书之法入真书这一探索过程中的作品。

〔12〕《三龛碑》形极方严,意极灵活,与《醴泉铭》异曲同工。

【注释】

《醴泉铭》:即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为其楷书代表作品。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初唐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局部)

【译文】

《伊阙佛龛碑》形式上(字之结体、篇之章法)极为方正严谨,而所营造的意境却又极为灵动活泼,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有异曲同工之妙。

〔1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译文】

蝇头小楷,应当用大的笔悬肘来写,笔势才会开阔拓展。

〔14〕字越小越要清析,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译文】

字写得越小,笔画交待得越要清晰,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或差池。写小楷应该清晰而腴润,笔头过小,虽能写得清晰,却难达到腴润。

〔1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译文】

功力深厚,即便用笔干涩,也会显得腴润;精神饱满,即便字画细瘦,也会显得壮实。

〔1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俱贯。

【译文】

晋代人的书法,虽章法上显得散漫,但全篇的气韵是贯穿的;唐代人的书法,章法和气韵都交融汇合而贯穿一气了。

〔17〕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注释】

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指书法用笔方法,通过藏锋、回锋等方式,使笔力含蓄于笔画中。唐韦续《墨薮》:“已放则留,无垂不缩。”宋姜夔《续书谱》:“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如何?’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兰亭》:即《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永和九年(353),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今绍兴兰渚山下)修禊流觞。与会者歌咏成诗,将付结集,请王羲之所作序文。

【译文】

没有一竖画是不回锋的;想一笔写去的地方,力量仍要有所保留。《兰亭序》书法造诣的妙处,可以用这两句话涵盖尽了。

〔18〕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

【注释】

万壑千岩奔赴腕下气象:形容苍茫浑古之襟怀气度。明祝允明《跋唐子畏仿宋郭河阳手卷》:“今观此图几长四丈,峰峦起伏,烟水云林,非胸中有万壑千岩,孰能运妙思于毫端哉!”

【译文】

写楷书应该了解隶书的写法,写隶书最忌讳有楷书的习气,写隶书要胸襟远大,气势恢宏。写隶书笔端应当有千岩万壑涌动的苍茫浑古气象。

九宫格示意图

〔19〕九宫贵匀,惟第一层不妨稍疏。

【译文】

字的九宫注重匀称,只有最下面一层不妨稍微宽大些。

〔20〕“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注释】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语出杜甫《江亭》,清杨伦《杜诗镜铨》注云:“野水争流,而予心自静,不欲与之与竞;闲云徐度,而予心欲动,不觉与之俱迟。二句意同语异,真为沂水春风气象。”此处用来形容淡然物外、悠游观化的气度。

意到笔随:心中有所想,便径直写出来,形容从容而自然的创作态度。明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四《为人写赤壁赋后题》:“以长公雄文,意到笔随,何尝作如此推敲。”

成心:成见,偏见。《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唐成玄英疏:“夫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心。”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译文】

“领略淙淙流水的意趣,于是收起争强好胜的心思;欣赏缓缓行云的情景,从而萌发了悠游闲雅的襟怀。”这两句诗将书法的妙处说尽了。感情涌动于心臆间,笔随之而动,书写时不要存有执拗和成见,这是上一句所写的光景;每一竖画都要隐藏笔锋,在要往前运笔写去时仍将力量有所收蓄,这是下一句所写的光景。

〔2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注释】

说法:宣讲宗教教义。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什以说法之暇,乃寻访外道经书。”《西游记》第五八回:“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

离相:佛教用语,谓超离色相,与色相保持距离。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清龚自珍《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辩心体状又分三科:一、举离相以明净心;二、举不一不异以明净心;三、举二种如来藏以明真如。”

性灵:内心世界,泛指精神、思想、情感等。《晋书·乐志上》:“夫性灵之表,不知所以发于咏歌;感动之端,不知所以关于手足。”

因由:指办法,途径。宋黄机《酹江月》词:“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隐约眉尖偏易得,没个因由分付。”

【译文】

《金刚经》是一部专门为人讲解得道门径的经典,然而却又让人不要死守门径。学古人的书法,就与听佛说法布道相同。领悟到秦、汉、晋、唐书法的精髓,继而与自己的精神情感相融会,便能处处脱离色相,得到成佛悟道的门径。

〔22〕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注释】

二王:即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译文】

窗子明亮,书桌干净,用来书写的材料精致优良,这时拿来纸张写字,来抒发我胸中的感受,写出来的书法哪里会不好呢?如果人声嘈杂,用来书写的材料芜劣粗鄙,即便书法才能如王羲之、王献之,也没法写出好作品来。

〔23〕书贵熟后生。

【译文】

书法追求熟练之后,能写出新面貌。

〔24〕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

【译文】

书法注重熟练(写顺手),熟练了就能从中找到运笔挥洒的乐趣;书法又忌讳太熟,太熟了就容易流入平庸俗套。

〔25〕未能画平竖直,而遂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译文】

未做到横笔平整,竖笔端直,就追求笔法神妙,就像舍弃圆规和方矩而求工巧,不是我能揣摩的。

〔26〕“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注释】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语见晋左思《咏史八首》,意为于千仞高山之巅抖动衣服,在万里长河之岸洗涤脚掌,形容非凡的气概。明吴桂森《息斋笔记》卷上:“旧语‘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大丈夫不可无此襟怀;‘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大丈夫不可无此度量;‘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大丈夫不可无此气概。”

【译文】

“在雄峻的山岗上抖掉衣服上的灰尘,在蜿蜒浩瀚长河中涤去脚上的泥垢。”创作书法要有这样豪迈洒脱的胸襟气概。而(要达到)仔细地将胸中这种气概表现出来,就又需要像穿针的人一样,将线捻紧,穿入针孔。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不能穿过去。

〔27〕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后人欲觅针线痕,必先熟习褚《圣教》。

【注释】

针线痕:比喻模仿、入门的线索和方法。

【译文】

唐人对于法则极为严谨。所谓法则,不过书写时要做到左顾右盼、前后呼应、笔画清晰而意态丰满,以及字的长短合度、疏密安排妥帖等。后来的人想要寻找学习的具体路径,就必须熟练地临习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28〕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译文】

情感应当在下笔之前就酝酿好,字形应当随着书写法则而确立。

〔29〕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注释】

分间布白:安排字的点画结构和布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关系的方法。传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视形章第三》:“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又同书《教悟章第七》:“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亦为安排字的点画结构和布置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关系的方法,更强调疏密虚实的穿插,来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五:“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顽伯,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悉合。”

相谋:原指互相商量,此处借指论调协调一致。

立法:树立规范,规定法则。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调声叶律,又兼分股、限字之文,则诗中之近体是已……前人立法,亦云苛且密矣。”

取势:把握形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则。汉贾谊《过秦论》:“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北海:李邕(678—747),字泰和,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精研《文选》的学者李善之子,唐代著名书法家。博学多才,少年成名。起家校书郎,迁左拾遗,转户部郎中,调殿中侍御史,迁括州刺史,转北海太守,史称“李北海”“李括州”。

【译文】

(写字)既然已强调要安排布置;又说疏松的地方可以让马穿过,紧密的地方风都难以吹进来,这样说不是自相矛盾吗?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不知道前面那句说的是基本规范,后面那句说的是把握形势。两方面不能兼顾,怎么能将字写得尽善尽美呢!唐代的李邕、褚遂良确实是擅长把握形势的书家。

〔30〕心气和,斯笔墨调。

【译文】

心气平和,于是笔墨协调。

〔31〕墨须浓淡适中。

【译文】

书法用墨要浓淡适中。

〔32〕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注释】

高明: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偃皇后传》:“博园偃贵人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沉潜:深沉柔弱,和缓静默。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序》:“而沉潜之士,则又随物变化,与俗转移。”清姚鼐《老子章义序》:“天下道,一而已。贤者识大,不贤者识小。贤者之性,又有高明、沉潜之分。”

刻鹄类鹜:比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宋黄庭坚《与赵伯充书》:“学老杜诗,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

画虎类狗:比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伦不类。出处同上一条,见《后汉书·马援传》。

《九成宫醴泉铭碑》例字

【译文】

褚遂良的书风崇高明睿,欧阳询的书风深沉凝重。学习欧阳询的书风,即便不逼真也可得其形似;学习褚遂良的书风,倘若不能逼真则不伦不类,不堪入目了。

〔33〕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鑒(鉴)”“臺(台)”“縈(萦)”等字皆是。

【译文】

笔画非常繁复的字,应当将较小的笔画安排得紧凑,将较大的笔画铺展开来,例如《九成宫醴泉铭》中的“鑒(鉴)”“臺(台)”“縈(萦)”等字就是这么处理的。

〔34〕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借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译文】

古代的碑帖注重把玩熟读,不注重生吞活剥地临写。心中揣摩出其神妙之处,再用笔墨将其表现出来,才能做到神韵上的契合。

〔35〕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注释】

参:掺加,混入。

【译文】

用冷静理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的用笔,不要掺入各人的杂乱想法,这也是收拾放纵之心的一个法子。

〔36〕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译文】

(学习书法)不强调写多少,而强调持之以恒地不断临写。

〔37〕摹古之法,吾乡李子仙先生曾言:“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清李福尺牍

【注释】

李子仙:李福,字子仙,一字备五,室名兰室、拱玉楼、啸月轩,江苏吴县(一署元和,今均属苏州)人。官州同。能文擅诗词,又善书画。书宗褚遂良,圆劲多姿,草书宗《十七帖》,又工花卉,喜写墨兰。侨居江苏昆山,求书者络绎不绝。收藏古今墨宝妙迹甚多。著有《子仙诗抄》《子仙文抄》《啸月轩集》等。

【译文】

关于摹写古人的书法,乡贤前辈李子仙曾经说过:“就像鬼神享用祭品一般,只吸收祭品的香气,而不咀嚼祭品本身。”

〔38〕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

【译文】

李北海书法,每个字的上半右边部分都极其偏侧。到一字将收笔时,则将左下、右下两脚伸展平整。偏侧则字迹显得峻峭,平整则字迹显得沉稳。其实并非唯独李北海是这个样子,只是他表现得尤其显著罢了。

唐李邕《云麾将军碑》(局部)

〔39〕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译文】

写字与其肥弱,宁可瘦硬;与其恣肆,宁可谨严。

〔40〕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译文】

主次分明、收放自如、开合有度、虚实相应、顺逆互用,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用语言准确告诉别人的。除此而外,很难用语言准确告诉别人的,说了反而让人疑惑。

〔41〕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响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译文】

想要清楚后一画的起笔,便当留意前一画的收笔。了解了这些,那么笔与笔之间就像回响相应一般,字与字笔意相接应,前后左右自然能气韵贯穿了。

〔42〕心杂则字粗。

【译文】

心气杂乱,写的字也显得粗劣。

〔43〕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聖(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译文】

气势显得疏阔的不用补空,气势显得紧密的地方则要补空。《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聖(圣)”字的上画、“舜”字的下点,都是用了补空的法则。像“乃”“力”等子,或者左上角或者左下角都不完满,然而气势已完整,没有可补之处了。

〔44〕用笔之法,有言篆宜缓,隶宜疾者;有言隶宜缓,楷宜疾者。实则缓亦可,疾亦可。孙过庭《书谱》云“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注”,不论篆隶真草,皆当如是。

《九成宫醴泉铭碑》例字

【注释】

孙过庭《书谱》:孙过庭(646—691),字虔礼,一作名虔礼,字过庭,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善正、行、草书,尤以草书著名。《书谱》乃孙氏于垂拱三年(687)创作,主要内容是对自汉迄魏晋之书法名家的点评以及对具体书法学习的经验总结。今仅存《书谱序》墨迹,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顿之”二句:形容书写时用笔沉着而畅达。“顿之则山安”,比喻用笔沉着,笔力凝重;“导之则泉注”,比喻行笔流畅,笔调活泼。

【译文】

用笔的方法,有的说写篆书要和缓,写隶书要迅疾;有的说写隶书要和缓,写楷书要迅疾。实际上,(写任何书体)和缓可以,迅疾也可以。孙过庭《书谱》里说,骤然收笔,仿佛山峦一般稳重;徐然行笔,仿佛泉水一般活泼。不论篆书、隶书、真书、草书,都应当像这样子。

〔45〕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注释】

离形得似:语出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消息:奥妙,真谛,底细。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昌黎硬语横空,而元相以此二联称之。此中消息,非深于诗者不知。”

死在句下:佛教常用语,指教条死板,拘泥于字面。宋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四:“然此句只成平等法,何以故?但是以言遣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耳。且于宗旨,犹是明前不明后,号为一味平实、分证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下,未有自由分。”

【译文】

超脱形迹而达到神似,是书家的上乘功夫。然而其中真谛极其微妙,不要拘泥于字眼,流于文字表面。

〔4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注释】

丛杂:杂乱,混杂。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至于臣者,自知最为浅陋,顾贪恩待,趋以就事,丛杂乖戾,律吕失次。”宋吕本中《紫微杂说》:“后世儒者注解纷然,同异丛杂。”

扬子:即扬雄(前 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人。扬氏为西汉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家,一生悉心著述,流传至今者除辞赋创作外,还有《法言》《方言》等。“字为心画”,亦作“书为心画”,见扬雄《问神篇》:“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译文】

污浊杂秽去除了,清莹光洁自然萌生。如果心中烦乱驳杂,即便笔墨精良,也发挥不出作用来。因此扬雄说:“字是心思的痕迹。”

〔47〕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汉《乙瑛碑》(局部)

【译文】

熟练了就能找到诀窍,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书法尚未熟练,就专门追求怪怪奇奇,便是走火入魔了。与其耍聪明做错事,反而不如踏踏实实地学,不事巧伪。

〔48〕作隶须有拙笔乃古。

【译文】

写隶书要有憨拙的笔法,才能显得醇古。

〔49〕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译文】

秦汉时期的书法,其精巧的地方是可以学会的,其古拙的地方是学不会的。

〔50〕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注释】

内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

“非法”句:语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原指佛教精义的语言表达是没有办法的,但也并非是完全不可传达的。此处用来指书法学习要有法而不为法所缚的状态。

食古不化: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灵活运用。泛指拘泥不能变通。《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下引清恽向《题自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

【译文】

佛教内典《金刚经》里说:“没有门径,又不是没有门径。”书家参悟了这个诀窍,怎么会害怕学习古人的经验而不能领会和运用呢?

〔51〕心粗气浮,或忘或助,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注释】

或忘或助:或者不够重视而忽略,或者太看重而急于求成。《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赵岐注:“言人行仁义之事,必有福在其中,而勿正,但以为福,故为仁义也。但心勿忘其为福,而亦勿汲汲助长其福也。汲汲,则似宋人也。”

【译文】

心思粗疏,性情浮躁,或者不能专心,或者急于求成,这样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书法虽然是小玩意儿,但也是必须精心专注的。

〔52〕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注释】

诚中形外:内心真实所想,外表自然会有所显露。《朱子语类》卷第二十六:“‘苟志于仁矣’,方志仁时,便无恶;若间断不志仁时,恶又生。或云:过非心所欲为,恶则心所欲。曰:恶是诚中形外,过是偶然过差。”

【译文】

心地清净,少生欲念,写的字就会散发出风采神韵。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内心真诚,情态会有所显露”的一个例证。

〔53〕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注释】

黄山谷: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复擅行草书,与苏轼、米芾及蔡襄合称“宋四家”。

“诗不可凿空强作”句:语见宋李幼武《名臣言行续录》卷一。凿空:凭空无据,附会穿凿。唐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巧造语言,凿空构立善恶事迹。”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今欲凿空访寻水利,所谓即鹿无虞,岂惟徒劳,必大烦扰。”

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

【译文】

黄庭坚说:“诗歌不能凭空无据地生硬写就,随着情景而生发出来,就自然工整稳妥了。”我认为书法也不可以凭空无据地随便创作,心思与古人相融会,就自然能工整精彩了。

〔54〕刻印石,能领略秦篆汉隶神味,即偶尔捉刀,亦盎然有古趣。

【译文】

刻印章,能够领略秦代篆书、汉代隶书的神韵气息,即便是偶尔从事于此,也能刻得古趣盎然。

〔55〕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注释】

莫非自然:没有一处不自然,都是理所当然的。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卷二:“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译文】

书法没有固定的法则,没有一处不自然,这就是法则。隶书写法推崇汉代,楷书写法推崇晋代,正是因为它们自然。唐人太重视法则,所以隶书比不过汉人,楷书比不过晋人。

〔56〕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译文】

学习楷书,最好从学唐楷入手,然后再学习晋楷。学习隶书,则非从汉代入手不可。

〔57〕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译文】

汉代的隶书每一笔都要逆行顿笔,每一笔都要回锋收蓄。起笔之处用逆锋顿笔,收笔的地方用回锋收蓄。

〔58〕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注释】

颜书: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有力,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译文】

欧阳询的书法,字形上看很方整,而意境却是圆融的;褚遂良的书法,字形上看很柔弱,而意境却是刚毅的;颜真卿的书法,字形上看很严峻,而意境却是平和的。

〔59〕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译文】

临习汉碑,最好要有“石气”,然而不是说要扭曲奇怪。(如果)问我:“什么是石气?”我只能说:“不可言说。”

〔60〕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注释】

森严:整饬,严密。唐杜牧《朱坡》诗:“偃蹇松公老,森严竹陈齐。”

【译文】

刚开始学习书法,只追求字体结构整齐严密,笔画清晰明朗,绝对不要高谈阔论神奇玄妙。

〔61〕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注释】

合度:合于尺度、法度,恰到好处。汉陆贾《新语·思务》:“进退循法,动作合度。”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译文】

颜真卿的书法极为神妙,用深浓的墨色、粗重的笔迹来摹写他的书法,便不能恰到好处。问:“到底神妙在什么地方?”答曰:“凡是学习他的人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就是他神妙的地方。”

〔62〕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注释】

“夫复何为”句:语见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第七十四《无为赞贻邢和叔》:“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己,成功则天。夫复何为,莫非自然。”

【译文】

以前的人有一副对联说:“还要有什么作为呢?无非都是顺其自然罢了。”真是至理名言。创作书法,也应当领会其中的意思。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注释】

迨:等到。

【译文】

学习汉、魏、晋、唐的那些碑和帖,必须每一种都还原它本来的风神面貌,不能掺杂自己的东西(情感、认知、风格等)在里面,一掺杂就变得鄙俗。等待学习得非常熟练了以后,已经领会了各家的长处,又不能不包含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否则就会显得驳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汉代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注释】

摩崖: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诗文、佛像等。《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译文】

古代的碑没有不可以学习的,例如汉代的那些摩崖刻石,不能着手临摹,可以在心里想象着临摹,心里已经意识到了它的妙处,手也就能跟着学会了。

〔65〕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注释】

走作:越规,放逸。《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言释氏之徒为学精专,曰便是某常说,吾儒这边难得如此。看他下工夫,直是自日至夜,无一念走作别处去。”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书》:“气不足以充其所知,才不足以发其所能,守规矩准绳而不敢有一毫走作。”

【译文】

唐代的碑刻最难学习,每一处笔画有每一处笔画的位置,每一个字有每一个字的位置。一处笔画出了偏差,就成为整个字的累赘;一个字出了偏差,就成为整幅作品的累赘。如果是汉代或者六朝的碑刻,当然可以就其失误做些补救,就其困难而炫耀技巧;不像唐代的碑刻,没有一点余地。

〔66〕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译文】

意气充沛,那么无论话长话短还是声高声低都会合适。书法也是这个样子的。

〔67〕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译文】

字的横笔和竖笔,就像屋子的房梁和柱子一样,应该横平竖直,不要倾斜歪倒。

〔68〕“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柔非弱之谓,刚极乃柔耳。

【注释】

“百炼钢”句:语见《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吕延济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柔顺。此处借指书法圆熟,达到笔力内含,线条婉转而充满韧性的效果。

《多宝塔碑》例字

【译文】

“千锤百炼的精钢,成了能卷绕在手指上的柔条。”柔并非疲弱的意思,而是说刚健到了极点就是柔韧了。

〔69〕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译文】

写楷书最注重客笔与主笔的地位分明。比如说,写一个“日”字,左边的竖画是客笔,应该写得轻细而短小;右边的竖画是主笔,应该写得粗重而长大。中间的横画是客笔,应该写得虚和而婉转;最下面的横画是主笔,应该写得厚实而劲健。

〔70〕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译文】

欧阳询的书法,用笔既不是方整也不是圆润,既有些方整又有些圆润。学的人想学他的方整,容易染上死板呆滞的弊病;想学他的圆润,又容易染上圆滑轻浮的弊病。这里面的微妙之处,最应该去细细地体会。

〔71〕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译文】

字的中心要注重笔画聚拢,上端不要让两个笔画一样高。

〔72〕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涂同归,无所分别。

【注释】

夷险:原指道途的平坦与险阻,此处借指字体结构的平正与奇峭。

殊涂同归:亦作“殊途同归”,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译文】

唐代的书法家们,运笔有宁静与激动的不同,构字结体有平正与奇峭的分别。实际上,只是方法的不同,最终所追求的都是一致的,没有分别的。

〔73〕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译文】

笔毫强健,适合在肌理较为平滑的纸上书写;笔毫柔软,适合在肌理较为粗糙的纸上书写。刚强的与柔和的相互补充,书法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效果。

〔74〕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注释】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用以比喻对历史、渊源的无知。《左传·昭公十五年》载: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

【译文】

从来没有进行汉代隶书的研习,却想知道晋人和唐人楷书的法则,恐怕会像晋大夫籍忘记自己国家的历史那样忘记楷书的渊源,终究写不好的。

〔75〕工夫深,结体自稳;天资好,落笔便超。

【译文】

工夫深湛,构字结体自然稳重;天资优异,下笔就能超脱而出。

汉《石门颂》(局部)

汉《西狭颂》(局部)

〔76〕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译文】

笔墨没有洗练干净,便草率谈论笔墨的浑然厚重,是不行的。等到笔墨里的弊病都荡涤干净了,这时稍稍觉得字写得太薄弱,如此再去追求笔墨浑然厚重,才会收到好的成效。

〔77〕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注释】

《石门颂》:全称《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十月刻,碑石纵 261 厘米,横 20 厘米,共刻有文字 20 行,每行约 30 字。现藏于汉中博物馆。此碑为东汉最具特色的隶书名碑之一,清人杨守敬评其“用笔如闲云野鹤,飘飘欲仙,六朝疏秀,皆从此出”。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又称《李翕颂》。东汉建宁四年(171)刻,碑石纵 220 厘米,横 340 厘米,共刻有文字 20 行,每行 20 字。现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此碑亦为东汉颇具特色的隶书名碑之一,与《石门颂》及《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清人杨守敬评云“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

【译文】

汉代的隶书是篆书发展到楷书的中间阶段,《石门颂》篆书的笔意更明显,《西狭颂》楷书的笔意更明显。

〔7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注释】

笔须凌空:用笔要能翻腾灵活。清叶昌炽《语石》卷七:“王山史称漼书得褚河南之劲俊,而无窅映春林之致。不知河南书笔笔凌空,所谓导之则泉流,顿之则山立。漼书转折处虽着力,譬如解牛,刃稍顿矣,非褚公之苗裔也。”

误会:错误理解,错误领会。

【译文】

用笔要能翻腾灵活,这是当然的。然而学书法的人错误领会这句话,大多会走到空虚油滑的道路上去了。一定要气韵空灵,笔迹坚实,才能没有弊病。

〔79〕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书云乎哉!

【译文】

古代书法写得好的人,大多都长寿,是心境安宁的缘故。人能够做到心境安宁,还有什么事办不成的呢,难道仅仅是书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