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在近僧画展前
刘墨|文
大写意为什么画得好的越来越少?
在我看来,它大概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写”是书法,金石味道的,或者狂草。
二、“意”是诗词。诗者,天地之心,诗者,画境之灵魂,词是缠绵悱恻的一往深情。
三、大写意,尤其是花鸟,取法多从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入手,山水多从黄宾虹、李可染入手……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这还是起手太近,不能高古,不能探源,不能穷本,徒然养成了纵横习气,进而与江湖为邻。
四、要从画面看到背后的人,看到他的文心,看到他的工夫所下之处,看到一个人所以超拔流俗之处。所以不能看名位,而要看心性。
写意画的现实地位又如何呢?传统离我们有多远?是寂寞的吧?是无奈的吧?是身怀此心的人的无能为力吧……
然而,仅仅有这些遗憾就不是“写意”、尤其不是“大写意”了!
“大写意”无疑是近千年来中国艺术家的伟大创造,它的形成,是因为人们认识到由形入神、由物会心、由景至境、由情到灵、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过程。写意完全打破了笔下物象的形体结构,完全顺应心灵的律动,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形质为境界,它的妙处就在于能够把一个艺术家的心灵的直觉、想象、体验、启悟、激情等等用最直接最迅捷的方式集中呈现。它有开端,但无终结。一切都是明确的,一切又都是不确定性的,幽深绵渺,难以穷尽!
写意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刷刷点点,涂涂画画,慢慢沉淀在笔墨里的,无非是一个画家茶余饭后偶尔所得的浅浅的快乐,忘掉恩与怨,得与失,虽然还偶然有爱与恨掠过心头,但那也不过是藏在心底深处的一个往事。寥寥数笔写意毕,掷笔审视,如果它是让自己喜欢的,大概也就类似于一笑而过的淡然吧。
近僧是近年中国画界涌现出来的一个写意画的新锐。
他深知中国写意画的笔墨之美,动静与行止之间,如春水之形之波与态,却直接指向于写意画背后的中国美学。他的画很自由,非学院,亦非拘泥于唐宋元明,当然更不是山野江湖——他笔下的一点一线都是顺应他自由的天性,浓淡干湿、纵横开合间,处处不离写意精神。
近僧也不是不知道法度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作茧自缚,哪有灵蛾飞扬?但“作茧自缚”不是为了“作茧自缚”,而是希望有朝一日破茧成蝶!
新画风画法固然带着时代的解放,但不能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清贵之气,即使如扬州八怪,也无今日的俗不可耐。我曾说,中国的文艺复兴,除非有黄宾虹那样的坚韧,傅抱石那样的才华,潘天寿那样的严谨,则不会发生——我相信我这话说的并不过分,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写意画家能够加入到这一共识中来。
至少,近僧算是一个。
2021年7月3日,十丈莲花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