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灵的诺亚方舟:中国自然保护区考察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神圣雪山与高山精灵

香格里拉之魂:稻城亚丁

“香格里拉”地名之争

提起香格里拉,大家并不陌生,但很多人不清楚它的来历和含义。据考证,“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在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撰写的《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书中描述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宁静之地,名字叫作“香格里拉”。该书问世后,在全世界引发了对“香格里拉”之名的热议,人们竞相猜测香格里拉在现实世界的原型究竟在哪儿。其实,早在20世纪初,一位名叫约瑟夫·洛克的探险家曾辗转于我国云南和四川等省的藏区达20多年,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还拍摄了很多景观照片,忠实地记录了川滇两省高山峡谷地区壮美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进行了连载,其中关于四川稻城亚丁神山的文字、图片和神奇的旅程,引起了广泛关注。希尔顿受此启发,创造了“香格里拉”一词。

“香格里拉”成为热词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率先更名,将县名从默默无闻的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并借助香格里拉的东风,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根据众多学者对洛克当年拍摄图片的细致分析,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境内的亚丁自然保护区才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这里紧邻云南香格里拉,拥有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3座藏传佛教神山和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湖泊,完美保存着地球上最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真正的“香格里拉之魂”。因为工作机缘,在2013年至2018年这6年间,我先后7次来到亚丁保护区进行考察,深刻地领略了香格里拉之美。

仙乃日神山

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好这片珍贵的“净土”,1996年稻城县人民政府以“亚丁村”来为它命名,正式批准建立了亚丁县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5月和12月,先后经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次晋升为州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亚丁最终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3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45 750公顷(1公顷=10 000平方米),其中,核心区84 910公顷,缓冲区32 880公顷,实验区27 96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横断山脉独特的冰川及以原始森林、高原湿地、草甸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玉龙蕨(Sorolepidium glaciale)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神山文化遗产。

亚丁保护区位置极其偏远,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我第一次来亚丁是在2013年3月,当时亚丁机场还未通航,从成都坐越野车出发,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到达香格里拉镇(原日瓦乡),途中需翻越折多山、雀儿山、高尔寺山等多座雪山垭口,路途崎岖危险。亚丁机场建成和通航后,囧途变坦途,从成都起飞只需1小时便可抵达香格里拉。亚丁机场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飞碟造型的航站楼海拔高达4 411米。亚丁保护区地处四川藏区,当地居民都是藏族人,受宗教信仰影响,他们将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亚丁三神山)看作心中的圣地,并形成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不伤害野生动物的独特文化与传统。千百年来,正是当地居民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协调发展,才使亚丁自然保护区得以保持其原始状态。

亚丁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级的壮美景观,既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又有郁郁葱葱的高山草甸;既有圣洁的雪山,又有潺潺的溪流和明镜一样的湖泊;既有五颜六色的奇花异草,又有活泼灵动的野生动物。当初交通不便时,亚丁曾是驴友心目中的圣地;交通变得便利后,亚丁更成为四川省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前来观光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2018年游客总数突破百万人次。亚丁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内外其他成熟景区的成功经验,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包括禁止私家车进入景区,游客须统一乘坐环保大巴进入保护区,以减少车辆尾气污染;创新采用可拆卸的新型材料组装搭建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区别于传统的永久性建筑);采用可透光的钢丝网格栈道,以取代传统木栈道,不仅有利于栈道下方植物的采光与生长,更让游客获得全新的体验;建造适应高寒环境的新型生态厕所,对粪便进行就地无害化降解与处理,解决了大量游客的如厕问题;积极吸纳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工作中,工作人员统一着装,积极宣传环保知识。

亚丁村

冲古寺

神圣的雪山冰川

亚丁自然保护区拥有数量众多的雪山,最著名的3座分别是仙乃日、夏诺多吉和央迈勇,在藏语中被统称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3座护法神山圣地”,佛名为“三怙主神山”。3座雪山在保护区内呈“品”字形排列,是亚丁自然保护区最为核心的区域,也是游客最期待的终极景观。

蓝月山谷秋色

亚丁保护区自然景观

从香格里拉镇乘坐大巴进入保护区后,抬头远望,首先看到的是仙乃日,藏语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 032米,是亚丁3座神山中的最高峰。顶峰终年积雪,远观似观世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台上,又像一只振翅高飞的雄鹰。在从冲古寺到洛绒牛场的途中,若天气晴朗,就会看到第二座神山夏诺多吉,藏语意为“金刚手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5 958米。夏诺多吉的峰顶为三棱锥状,洛克当年曾把它描述为展开巨翅蓄势待飞的蝙蝠。当我们站在洛绒牛场观景台,第三座神山央迈勇就会映入眼帘。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南峰,海拔5 958米,远望犹如文殊菩萨骑坐在一头大象上。洛克曾在日记中描述央迈勇是他见过的世界上最美的山峰。

仙乃日神山

美丽的高原海子

亚丁自然保护区除了壮观的雪山,还分布有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高原湖泊,它们被当地藏民称为海子,其中比较知名的有珍珠海、五色海、牛奶海和智慧海等。珍珠海位于仙乃日神山脚下,藏名叫“卓玛拉措”,海拔约4 100米。从冲古寺出发有一条约2千米的林间小道,我们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着小道一直向上直通卓玛拉措,到达坡顶时,视野突然开阔,神山脚下这片绿如翡翠的湖泊一下子展现在眼前。卓玛拉措湖面为近椭圆形,面积不大,湖水清澈,水色由于碳酸盐岩石的钙质成分溶于水而呈深绿色。湖水几乎直接与仙乃日神山的冰川相接,仿佛是神山的梳妆镜。湖边长满了由云杉、冷杉等组成的针叶林,森林、蓝天、白云和雪山倒映在湖面上,美轮美奂。

相比卓玛拉措,五色海、牛奶海和智慧海的位置要偏远得多,几乎都需要徒步数千米才能到达,想亲眼看见这几个湖泊十分不易。

我们从洛绒牛场徒步出发,先经过一段木栈道,接着是崎岖不平的马道和碎石路——海拔均在4 000米以上,这对体力和意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但当你最终站在五色海和牛奶海旁边时,你会发现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五色海位于仙乃日与央迈勇之间,海拔约4 600米,湖面呈长椭圆形,三面环山。因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5种不同的颜色而得名,景色蔚为壮观。站在五色海旁边,能清楚地看到近岸处和远离岸边处水的颜色不同:中心区域颜色较深,岸边颜色较浅,中间则是过渡色;虽然不能确定是否是5种颜色,但颜色层次感十足。牛奶海离五色海很近,位于央迈勇山脚下的山坳里,湖面的形状像一只扇贝,属于古冰川湖,海拔约4 600米。它的四周被雪山环绕,湖水清莹碧蓝;由于冬季湖面常常结冰,湖畔被一圈乳白色冰雪环绕,故得名牛奶海。智慧海的位置最为偏远,需要翻过松多垭口才能到达,是一个由冰川融水形成的天然湖泊,拥有碧蓝色的水面。

五色海

牛奶海全景

壮观的高山花海

亚丁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拔不同,植物分布也有所不同。特别是春夏交接季节,保护区几乎成了花的海洋,花朵大小、颜色各异,令人目不暇接。数量最多的是杜鹃花类,种类不同,花色也各异,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植株形态有矮小的垫状灌木、小灌木、高大乔木等,姿态万千。常见的有川滇杜鹃(Rhododendron traillianum)、大叶金顶杜鹃(R. faberi subsp. prattii)、多色杜鹃(R. rupicola)和大白杜鹃(R. decorum)等。

草本植物中,最亮丽、最吸引眼球的,要属各种报春花了。亚丁自然保护区内报春花种类繁多,数量最多的是钟花报春(Primula sikkimensis),又叫锡金报春,在保护区内分布范围很广,花葶粗壮,花冠呈金黄色,因花朵的形状像下垂的大钟而得名。偏花报春(P. secundiflora)通常和钟花报春伴生在一起,花冠呈红紫色至深玫瑰红色。山丽报春(P. bella)则是一种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叶片特别微小,相对于小小的植株,蓝紫色的花朵显得特别大。其他常见的还有厚叶苞芽报春(P. gemmifera var. amoena)、短叶紫晶报春(P. amethystina subsp. brevifolia)和紫花雪山报春(P. chionantha)等。

大叶金顶杜鹃

山丽报春

在亚丁高海拔区域,有很多为适应特殊环境而特化的植物,它们通常有独特的外形,观赏价值也很高。如岩梅科的红花岩梅(Diapensia purpurea),一看名字就知道,生活环境肯定和岩石有关,它通常贴在石壁上生长,粉红色的花朵外形似梅花,盛开时仿佛直接从岩石上开出来一样。虎耳草科的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也常生长于碎石隙中,没有开花的时候,肥厚的叶片简直和白菜一模一样,因此得名岩白菜。在高山草甸上,还能见到一种名叫肉果草(Lancea tibetica)的矮小草本植物,属通泉草科,肉质的叶片排列成莲座状,蓝紫色的花朵紧贴在地面上,喉部还带有黄色或紫色斑点。

短叶紫晶报春

偏花报春

红花岩梅

岩白菜

如果来得时机恰当,还能在林中看到两种颜值很高的天南星科植物:一种是白苞南星(Arisaema candidissimum),顾名思义,长着洁白色的佛焰苞片,花朵硕大,堪比花店里的马蹄莲;另一种是长着黄色佛焰苞片的黄苞南星(A. flavum),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丽精灵。在林缘区域,有一种名字非常拗口的美丽植物——丽江铃子香(Chelonopsis lichiangensis),它的植株高大,紫色的花朵就像一颗颗小铃铛一样。还有常见的黄花木(Piptanthus concolor),属于豆科小灌木,叶为掌状三出复叶,花朵呈鲜黄色,盛开在阴暗的林间,十分醒目。

白苞南星

黄苞南星

黄花木

丽江铃子香

自然灵动的雪山精灵

亚丁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高原植物的天堂,也是高原动物的乐土。在保护区的几次调研中,我们几乎每次都能遇到野生动物,可以说是国内野生动物遇见率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了。大多数野生动物都很怕人,特别是大型兽类,会躲避人类。我们在保护区见得最多的大型兽类就是岩羊(Pseudois nayaur),这是一种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的偶蹄目动物,也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看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攀岩高手,能灵活地在悬崖峭壁间跳跃行走。每年冬季,大批岩羊会下山到洛绒牛场区域觅食,舔食人们在保护区中给它们准备的食盐来补充盐分。在考察中,我们几次与岩羊近距离接触,看来区内野生岩羊已习惯与人类近距离共处。同样对人类活动熟悉的小动物还包括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其中赤腹松鼠经常在栈道附近活动,甚至会跳到游客身上觅食。白马鸡是雉科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形大,通体白色,只有头部和尾羽为黑色,常常成群地在冲古寺到圣水门的木栈道附近活动,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还拍到了一只神秘的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它生性胆怯,善于隐蔽,难得一见。

岩羊

赤腹松鼠

其他常见的动物包括拥有飞翔能力的鸟类,我们在高山草甸区域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岩鸽(Columba rupestris),它们的外形和饲养的家鸽很像。经常出没于林地灌丛间的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属于雀形目,因翅膀上长有橙色羽毛而得名。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的数量也很多,个头比橙翅噪鹛大一些,羽毛上带有明显的白色斑点。在溪流边,能看到一种名叫河乌(Cinclus cinclus)的小鸟,外形很不起眼,浑身长着黑褐色的羽毛,其实它是一个游走于水陆之间的高手,不仅能在水面上漂浮游泳,更能灵巧地钻入水下觅食,堪称鸟类中的“浪里白条”。

河乌

橙翅噪鹛

展望

亚丁自然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亚丁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在按照新时代、新时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大香格里拉旅游开发部署,按程序、按计划在实验区范围内开展适度的旅游活动。然而,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是对立统一的,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期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稻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公众团体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亚丁保护区能继续保持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