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后土文化探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言

一、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说:“黄河宁,天下平。”“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这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价值哲学的崭新角度,对推进黄河文化研究的期待和要求。

黄河流经中国九省区,绵延千里的黄土地、奔流不息的黄河水、遍布全球的黄种人都是黄河文化能在历史长河中永续不绝最好的解答。黄土地、黄河水、黄种人等概念都与黄河有着深远的渊源,这些概念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是华夏儿女精神力量的源泉,联系着全球华夏儿女的精神纽带。

从轩辕帝大战蚩尤胜利后在黄河岸边扫地为坛,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首次完成了中国大一统,再到晋察冀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根据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每一个国家历史变迁的节点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历经岁月的洗礼、历史的变迁,黄河文化已经深深流淌在国人的血液中,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融入时代的旋律,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佳途径。因此要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并大力弘扬黄河文化,继而发挥黄河文化强大的凝聚力,让华精神明光辉永驻、日益繁荣。

二、发展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历史上看,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初期就已出现,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重国内生产总值(GDP)轻环保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更加普遍,生态与经济的不均衡情况更加严重,2011年以后,我国环保投资总额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趋势,2016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不均衡状况得到了控制,但依然没有根本改善。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折射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生相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更要牢牢把控好生态关,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也就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更加重要,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淡水、清洁的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类能否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实现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条件。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我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渊源。就文化的传承性而言,黄河文化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建设现代文明,必须建立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与多元文化交流的根基,就会失去自我。黄河文化是走向新时代的起点,是建设先进文化当之无愧的重要载体平台。黄河是中原的母亲河,黄河与中原的结合就是文旅的融合,使黄河成为造福人类的幸福之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距离触碰中原文化的脉搏、感知中原文化的神韵、汲取中原文化的营养,也是人们对旅游的美好期望。打造极具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不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设中原人民“幸福河”的重要体现。因此需要在顶层设计和协同开发上下功夫,从而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和旅游协作,推动沿黄区域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三、保护母亲河,恢复黄河流域生态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受益于水的滋润,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文明孕育于江河之畔。

大槐树,民族的故乡;黄河,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亦是孕育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暖温带,气候温和而且四季分明。在古时,植物生长茂盛,植被良好,土壤肥沃,适宜农耕。然而过度的垦伐,古之中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黄河流域,变为今之旱涝不断、灾害频发的黄河流域,保护母亲河,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说“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四、后土以安国,农业丰则天下安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从远古时代,女娲抟土造人到母系氏族的地母崇拜,从黄帝祀后土到历代帝王祀后土,再到百姓万民祀后土的文化演进,都显示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与期待,人们把社(土地)稷(谷物)奉为国家的象征,把土地人格神话,希望通过对土地的祭祀,祈求福佑万民、社稷平安。这种源自土地祭祀的土地崇拜,是最原始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不仅仅是一种为满足精神和心理冀求的盛举,更显示了人们对丰收的企盼和渴望,对国泰民安的希冀和向往。《诗·大雅》:“乃立冢土”,而《毛传》:“冢土,大社也”。而到了后期几乎各地都有社,所以,社到了后期不仅仅是封土和冢土,“社”代表土,大夫以下成群即可立社,乃为异姓之聚。后世的国家祭祀中也有以后土配社稷之举,常言“封土为社”。

黄河文明的核心就是土地,而后土信仰的形成就是这种具有区域特性的农耕文明的体现。土地是农耕文明的根本,也是当时中国政治权利的根本,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每年都有春秋两个社日(类似今天的“土地日”),春祭秋报,普天同祭。在春天播种时会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在秋天收获时,会载歌载舞,向大地献恩。传统文化中的春社和秋社,反映出人们对土地及丰收的祈福,以及对土地的重视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