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砚铭寻踪
第1节 上古砚铭
砚铭起源一直是相关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何时开始为砚作铭,何时将铭文镌刻在砚上,这些问题在古代文人著述中多有提及,虽难成定论,但在一定程度上为寻踪砚铭提供了参考。
黄帝“玉砚铭”
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记有“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云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研’”。
北宋 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清《四库全书》本)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今四川三台)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状元,著有《文房四谱》,砚谱为其中第三卷。
帝鸿氏,多认为是黄帝后代,又称轩辕氏。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的上古时代,黄帝为五帝之首。学者对黄帝与帝鸿氏的关系有不同看法,这里不予纠结。
苏易简《砚谱》中这句话有三个关键之处:一是“玉”的材质;二是“墨海”形制;三是铭文内容为“帝鸿氏之研”。黄帝所处时代已有“墨海”确实匪夷所思,即便如此,也应是盛放墨汁的容器,不能等同于专门用于研磨天然矿物质颜料的研磨器。由于墨量需求大,也有文人用瓦盆磨墨,称之墨海,但在玉质材料上研磨天然矿物是难以想象的。此外,砚是汉代及其以后的称谓,之前称为“研”,于其上铭“某某之研”是符合基本常识的。
北宋程俱《谢人惠砚》言:“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看来帝鸿氏之墨海恐怕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古代文人出于对砚的深厚感情,让上古名人“得玉一纽,治为墨海”,并“撰写铭文”的愿望不难理解。
太公“金匮砚铭”
西汉时戴德所作《大戴礼记》中提及太公金匮砚铭,苏易简《文房四谱》(四库全书本)亦有“太公金匮砚之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污白’”的记述。
传西周时吕望著有《太公金匮》,与《太公阴谋》《太公兵法》合称《太公》。《太公金匮》是其要言部分,围绕修身立德展开,以对话形式记录了吕望与武王的言语。
吕望,即周初助武王伐纣的姜尚,字子牙,又称吕尚,尊称太公望。西周时,姓、氏有着不同的含义,“姓”源于自己的部族,“氏”则与封地有关。“姜”字是其姓,由于子牙曾受封于吕地(今河南南阳附近),也就有了“吕”字之氏。
据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记载,《太公》的部分内容在西汉已经出现,有出土汉简佐证,但内容是否出自吕望本人已无从可考。有学者推测,《太公》最早编于战国时期,只是假托吕望之名而已。
今所见《太公金匮》的内容,多源自唐宋“类书”的辑录,如唐代欧阳询等人编纂的《艺文类聚》,北宋徐铉等人的《太平御览》,以及吴淑的《事类赋》等。苏易简所言太公之砚铭即出自《太公金匮》一文,文中除此“砚之书”外,尚记有“几之书”“杖之书”“门之书”“户之书”等多种器物铭文,但在不同的书籍中内容亦存在差异。如“而黑”二字就是《事类赋》在“石墨相著”之后标注的,看来不同书籍在辑录时难免作者的主观理解,或是受资料局限等因素影响。再如“四库”本《文房四谱》所言之“砚”的称谓,西周时是不可能出现的。苏太简举前代之说,却使用当时的文字语言,其追溯砚铭历史的心情可以想象。若为“研之书”,太公或许有之。
从铭文看,由砚而起,实在述人之德,砚因研磨会染上黑色,但邪心谗言终不能玷污人的清白。这与周人敬天崇德的观念吻合,本人是希望太公某砚之上有此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