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古桥(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梦中有桥三十六——列数塘栖镇上桥

塘栖是因水而兴的市镇,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清潭曲水环流萦绕。清初塘栖诗人吕律云:“塘栖地形如出水荷花,墩埠参差列于溪面,可谓处处溪流环绕。”多水必然多桥,塘栖的先人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古石桥,人们口口相传塘栖镇上曾有三十六爿半桥。

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在塘栖任“栖溪讲舍”山长的王同先生编撰的《唐栖志》卷三·桥梁一章上有记载的古桥,塘栖镇中加上四乡大大小小的桥梁竟多达204座。

时至今日,再历数一下属于镇(街)上的桥梁,包括至今存世的和已被拆毁的,竟有44座之多。

这些古桥中最著名的即是如今有幸存世,建造于明代弘治二年的广济桥。广济桥,一名通济桥,又名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余杭区塘栖镇西北侧,南北向跨于穿越镇中的京杭大运河上。广济桥体形硕大、势若长虹,是千里京杭大运河上唯一存世的七孔石拱桥。它阅尽岁月沧桑,傲然屹立在京杭大运河上,是前人留下的瑰宝,更是塘栖古镇的根和魂。

镇东端横跨大运河的里仁桥。此桥始建于明代,桥南旧有关帝庙。光绪《唐栖志》记载:此桥“始建未详”。嘉靖《图书编·运河图》则记载:此地有车桥,疑即是此座里仁桥。雍正年间里仁桥塌圮,本镇宋大忠倡募重建。里仁桥是一座高大的单孔石拱桥,该桥位于塘栖镇东,横跨于古镇通往东乡及桐乡、嘉兴的京杭大运河杭申甲线干道。清初塘栖人金张曾有《过里仁桥舟中》诗:风叶翻翻小艇同,弯环悉转大桥东。惊心北去南来缆,打面朝生暮死虫。偶与作缘谋食俭,贪寻对仗斗诗工。回头错认人休笑,一带青山落眼中。真实描写了当年舟过里仁桥的风光。抗战时期,国军曾在里仁桥陡峭的桥台阶上填土修成能通汽车的公路桥,以通行军车。20世纪60年代末,为建战备公路交通部门在里仁桥西侧新建了一座水泥公路桥,今称二号桥。古老的里仁桥成为弃桥,又过了数年,因影响水上运输,里仁桥被拆除。

1965年的广济长桥(引自《浙江桥梁》)

里仁桥旧影,莫德兴供图

如今的里仁桥,俗称二号桥

里仁桥东堍跨运河塘路原有王家小桥,桥下小河迤北在三分村南分流成东西两支,向西经东观音桥流入新桥湾(此河具体位置是在原印染厂与黄麻仓库围墙北侧),向东则流经三分村,在村东三分村庙旁又分流,一支经如今存世的古三分庙桥(一称西仁桥)流入北面运河,另一支向南流经日晖桥下又汇入大运河。

从里仁桥往东有日晖桥,桥东西向跨塘路之上,桥西即历史上东茶亭故址(后来的塘栖木器厂位置),桥东堍即是原崇裕丝厂食堂(古日晖桥今已拆建成一座水泥平桥)。

日晖桥东面500米左右六宝村口还有郁家兜、郁(玉)家兜桥,如今河兜已被西面开挖新运河的泥土填平,桥已改筑成塘路。

郁家兜桥往东100余米,几乎正对着“八角亭”有龙眼睛桥(俗称“牛眼睛桥”),传说中龙眼睛桥与明初刘伯温有关。此桥连同桥所处的水面均已被原塘栖水泥厂填埋成了码头堆场。大河中央那堆为航运拆毁的“八角亭文昌阁”故址乱石,距岸边已不足10米。

再沿运河往东约一里多塘路,就是那座南北向横跨大运河的跨塘桥,这是一座高大的三孔石拱桥。明景泰年间由僧人建造,到了嘉靖年间总督胡宗宪曾在桥两端建有两座敌楼,防御湖匪及倭寇。后桥毁。清朝雍正年间浙江总督李卫重建。咸丰兵毁,光绪间又官工重建。跨塘桥因不能适应大吨位运输船只的通行,1996年交通部门将古桥拆除,并在古桥西侧建造了一座水泥公路桥。

从里仁桥往北至三分村路上,在清流寺东北侧古有小桥外婆桥,桥下小河通新桥湾。此桥20世纪50年代已不存,河大约填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故址在原塘栖染织厂围墙东北角,如今乔莫线塘栖补票点位置。

西仁桥

郁(玉)家兜桥故址

跨塘桥旧影,摄影秦晓

镇东北的新桥湾也是运河的干流,此河称新桥港,通往新市、乌镇、震泽、平望、苏州。其北端的里新桥,也称新桥、北新桥,是一座高大的单孔石拱桥,桥跨运河支流,成为镇北锁钥。清康熙年间金张写有《舟出新桥》诗:“嫩日喧妍积雨晴,泥融沙暖满春心。眠归留迹无黄犊,飞过遗声有翠禽。偶出略循村路僻,奇寒方晓昨冬深。可怜一墓冬青树,变作残秋黄叶林。”该桥清乾隆年间曾经重建,20世纪60年代末里新桥被拆毁,并在原址建造了一座水泥公路桥,今称三号桥。

1930年代,英国人罗伯特曾来塘栖考察并拍下了一幅里新桥的照片,此照片桥孔内即是新桥湾,而桥外两处建筑经如今塘栖健在老人辨识,左岸是镇上开水果店的汤家,右岸是朱姓人家,这两处房子民国后期毁于火灾。

50年代初,短短200多米长的新桥湾南侧还有一座外新桥,一名南新桥,旧名仁寿桥。清代因此河口三水分流,故又称为三分桥。相传此桥是元代至正年间始建,乾隆丙寅坍塌,是里人宋铭等集资重建。咸丰年间太平军盘踞于桥东,桥毁。同治初年,由里绅朱学勤请大吏拨款重建。三分桥是一座拱券高大、造型典雅的三孔石拱桥,桥西连接水北大街,桥东堍连着前周保圩(俗称老车横上)、清流堤。历史上前周保圩曾是镇上望族吕姓的祖坟地,有吕庵,一名净土庵。旁有清流寺、千佛阁、期堂庵。这些塘栖历史上有名的寺庙建筑,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均毁于太平军兵燹。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浔富商庞莱臣创办大纶丝厂于此处。大纶缫丝厂曾是当时浙江省历史上最早的三大机械缫丝企业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此地又成为杭县麻厂、黄麻仓库。惜此桥50年代初因通航而被拆除。

里新桥

20世纪30年代的里新桥

新桥湾内尚有两条隔着大河东西相对汇入的小河,东面火神庙旁边(大纶丝厂北面围墙外)那条小河流向三分村。西面那条小河俗名邵家兜(此河历史上似应是沟通梅家兜入运河的,只是到了近代河道才逐渐堰塞了)。在这两条小河连通新桥湾的河口,分别建有两座小石桥,河东火神庙旁的叫东观音桥;河西邵家兜口的叫西观音桥。西观音桥是一座单孔石梁桥,桥畔伸入运河中还建有一座小小的总管堂。幼年我曾见里面关过“毒头”(精神病患者)。东观音桥50年代前即已坍塌,而邵家兜河口的西观音桥是在20世纪80年代水北东街及新桥湾拓宽大运河航道才被拆除的。

水北大街从三分桥往西,到梅家兜通运河处,连接大塘有一座小石桥,桥名闻家桥,俗称“梅家兜桥”。此桥隔河相对的便是河南的市河口。当年镇上西摆渡(渡船往还河南西市角和水北大街)即在此处。桥是临大塘的一座小平桥,20世纪中叶桥已填成塘路,梅家兜河道约在80年代后被居民侵占填埋造房。

再往西,坝桥弄口有大河坝桥,俗称坝桥,因该河直通大河坝村而得名,是一座临大塘的小平桥,也是20世纪80年代被填埋的。今年运河综保工程已将其复建成一座小型平桥。

水北大街从广济桥北堍西行300多米,跨支河有古顺德桥,过此桥即为塘栖著名寺院大善寺故址,该桥今犹存世,不过桥面已是水泥浇筑。大善寺清咸丰年间被太平军烧毁,后来此处成为塘栖徽州会馆,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省丝绸公司仓库和雷甸造船厂。

大河坝桥

顺德桥内100多米又有一座三孔石梁桥,名石灰桥,桥南北向跨于石灰兜,相传因建广济桥时积石灰于此地,故以名桥。此桥今尚存于世。

河南西横头从轮船码头往镇上,跨支河临大塘有圆满桥,张超微《栖里景物略》保甲中注明:源远桥即圆满桥。此桥隔河与顺德桥相对。桥建于明弘治年间,是陈守清募修长桥为纪念功德圆满而建造,辈分与广济桥一样老。桥西曾是明代著名的资庆禅院,是与大善寺、清流寺比肩的大寺院,俗称西茶亭,寺有地藏殿、普同塔。清代初年卓天寅又在寺东侧建传经堂。寺庙及传经堂均是咸丰年间太平军烧毁的。新中国成立后此地为印刷厂、轮船码头,再西又有县属企业双宫丝厂、钢丝绳厂等单位。圆满桥历经沧桑,存世至今的是一座后来改建的水泥拱桥。

从圆满桥往南,在王庄基(今塘栖中学址)南面,有余桥,俗称“渔桥”,因是用修缮广济长桥余下来的余资建造的桥,故称余桥。清康熙年间,金张有《渔桥同村人相置农舍处》诗:风徐浪细皱靴纹,上岸留连送夕曛。乍垦菜畦铺百衲,未开蔗窖拥高坟。谋求最近农桑地,估视相亲鹿豕群。果盖把茅吾便老,北山不累汝移文。古余桥原是一座五孔石梁桥。今天在余桥原址是一座水泥公路桥。余桥西面是水面开阔的庄西漾,漾通鸭泾桥、朱家门、洪澄潭、丁山湖。

在余桥北侧,今天塘栖公园(古称花园坟,后又称运动场)南面小河上有南北向的彭家桥,桥南为水南后土坟(今塘栖中学)。据友人阿福兄回忆,彭家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桥在今塘栖中学大门西北面,陆漱石先生住宅旁边。陆是民国年间塘栖商会会长,又任过国民党杭县县党部书记长、杭县参议长。彭家桥再北面一点,还有民国年间塘栖市西镇镇长劳少麟先生的住宅。如今桥已拆毁,河已填成西小河街。

圆满桥

余桥

在花园坟(今塘栖公园一带)东侧有一座东西向的康家桥,桥东即是水南庙。今桥已毁河已填。

水南庙、康家桥北面是吉家兜,有一座东西向的吉家桥,此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20世纪90年代初被拆除。

以上各桥皆在塘栖镇西南镇区范围。

镇中心南北市河上有东西向的花园桥,又名北镇桥,桥跨市河口,明弘治年间(1488—1500)里人陈景清募资重建。因陈家祖上最早居住于镇西花园坟,故被人称为花园陈家,因是陈家募建花园桥,遂得花园桥之名。海盐张宁写有《重建花园桥记》。到了乾隆丙寅(1746)桥因年久即将坍塌,是里人陈子□等重修。咸丰辛酉(1861)桥因兵火损圮,里人姚桐、闻汝翊重修。花园桥是一座三孔石梁桥。

新花园桥

塘栖市河花园桥阿江绘图

市河中段有沐桥,一称木桥,因桥旁旧有沐姓人家居往,故称为沐桥。明代中叶以后卓明卿(号月波)继起,因桥在卓月波宅前,故又改名月波桥。到了清代初年月波桥坍圮,徐士俊《重建月波桥疏》记载:当时有堪舆家言“塘栖市河上有三座桥,按五行来排列,此桥属木”,故桥重建后镇人又称之为木桥了。

月波桥往南有胡家桥,桥跨市河极闹市处。因桥在万历进士胡休复翰林第前,故名胡家桥。此桥跨于市河闹市处,是市河上桥面最宽、建造最精致的一座三孔石梁桥。该桥清代称东龙禾桥。而桥额上却镌“河家桥”。胡家桥屡经兵火,光绪丙子(1876)里人夏之城、张笃、汪道生、汪景春集资重建。

再往南过东、西小河口,跨市河有玉龙桥,因清代有汛兵守此桥,桥旁有营房,故此桥又名营房桥。该桥桥址在今八字桥饭店左侧。对面即是蔡家埠头,是前往塘栖四乡各路手划客船的停泊码头。

胡家桥,阿江绘图

玉龙桥旧影,余国隽摄

玉龙桥旧影,英国人罗伯特摄于30年代

玉龙桥与八字桥,余国隽摄

新八字桥

以上四座古桥20世纪80年代初随市河填埋而拆毁。

再往南石目港口南横头街还有车家桥,又名月波桥、油车桥,桥东是市南街,桥西是箬帽墩,古称芳杜洲,是明代镇上最著名的园林。此洲四面环水,民国年间劳诚斋在此开设南德泰油车,故又俗称油车墩。该桥20世纪90年代被拆毁。现在其南百米处建有一座水泥桥。

箬帽墩南侧是古时的龙王堂,有一座龙王桥,桥往南连接石目堤,可通往丁山湖等地。此龙王桥很早就已湮没于尘世。

与市河交汇的翠紫湖与横潭的连接处是镇上年代最古的八字桥。八字桥是一座三孔石拱桥,相传此桥历史悠久,是塘栖建造年代最早的桥之一。古八字桥于20世纪80年代被拆,现原址已重建一座三孔石拱桥(新八字桥)。

在东小河口有东龙桥,俗称马家桥,东通市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梁桥,桥南北向,连接东市街与南头街,桥有三四级台阶,阔同街路。此桥建有过街桥亭,桥东侧还有一间龙神堂,后来成为镇上消防队存放消防水龙的地方。

在喻家湾连接西小河口子上,与东龙桥对应,有一座西龙桥,该桥又名石家桥、小桥、碗架桥、三步桥、西通市桥。桥北是西小河北街,桥南是西小河南街。由于此桥的两边有高差,桥南与街路齐平,没有桥阶,而桥北则有桥阶两级,故塘栖人又称它为“半爿头桥”。西龙桥亦建有桥亭。

西龙桥往南过任家角至蔡家埠头有东西向跨于市河的玉龙桥与南头街相通。从西龙桥沿西小河往西,哑子弄口有一座南北向的安乐桥。

西小河安乐桥,阿江绘图

蒋家桥,阿江绘图

以上3座古桥,东龙桥拆于20世纪80年代东小河填河做路时。而西龙桥、安乐桥则毁于20世纪6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整条西小河被改造成了防空洞。

镇中心的北小河皮匠弄口有蒋家桥,一名皮匠桥,又名北通市桥。此桥是50年代北小河填河筑路时被拆毁,但令人费解的是,不知何因在民国21年绘制的塘栖地图上此桥没有标示。

北小河中又有永思古桥,一名思古桥,俗讹狮虎桥,桥南北向跨于北小河上。该桥地近姚致和堂,桥南有一株数百年的白果树(银杏树)。思古桥是旧时塘栖市中心往仓桥、水南庙之必经之路。此桥故址如今已是思敬广场的一部分。

康熙年间金张有《十一夜由白地至师古桥踏月》诗:有月亦能出,况经路不遥。旷如游野外,好是近灯宵。谁宅归花舫,行人簇石桥。耽幽成小步,岂料得喧嚣。又有《师古桥见拆鳌山台》诗:徙木人人各一枚,不知节令晴中催。清明隔月须臾耳,旋拆灯台搭戏台。

北小河西端南北向有仓桥,因明代此地建有常平仓,故取名为仓桥。仓桥虽然体积不大,但桥顶上却雕着四只精美的石狮子,显得十分威风!传说,仓桥是镇上桥梁中辈分最大的一爿。桥南不远即是圣堂角、圣堂漾(横潭)。今天塘栖中医院前面即是仓桥故址。

以上三座桥,1949年以后随着北小河的填埋而被拆毁。以上为市河、北小河上各桥。

西石塘大街水沟弄口旧有卧龙桥,昔为南宋福王赵与芮纳凉处。此桥清代即已不存。

从东市角往东的东石塘上,旧有东陵桥,桥内为小兜浜。桥、兜于60年代初填成塘路。

过东陵桥沿东石塘大街往东,在童家兜(一称大汪家兜)通塘河口有一座三孔石梁童家桥,该桥上建有桥亭,桥亭与两侧过街廊檐相连,过此桥十几间门面即是东摆渡口。童家桥内相隔不远又有一座大东陵桥,一名狮子桥,桥正对供奉社神的“华光堂”,俗称花花堂。

万安桥,桥在童家兜内,是一座南北向仅三四级台阶的小石桥,过桥左侧即华光堂,沿堂侧小弄(华光弄)上南即冯家弄(如今塘二中前的步行街),弄通东小河。

再沿东石塘往东有一座单孔石梁的顺则桥,桥内为小汪家兜。

以上四桥,大东陵桥20世纪50年代初已不存,其余三桥均毁于90年代开通里仁路时,与当时县人民政府已花80余万巨资维修一新的东石塘古廊檐一起被拆毁。

除此以外,镇上桥梁还有源通桥等。共计有43座之多。

统计以上各桥至今尚存的有广济桥、顺德桥、石灰桥、三分庙桥四座古桥。坝桥、圆满桥、里仁桥、里新桥、花园桥、月波桥、胡家桥、玉龙桥、八字桥、油车桥、余桥、日辉桥、跨塘桥等十多座重建的新桥。

镇东宽阔的翠紫湖上,1969年开通乔司至莫干山公路建起了一座战备桥,俗称一号桥。

另外因镇区扩大,镇上新建的桥梁还有广济大街上的塘栖大桥,以及张家墩桥、金家湾桥、嵇家桥、沙目港桥、石目港桥等多座新桥。

塘栖仓桥旧影,马自雍藏

汪家兜内万安桥,照片翻印于《塘栖旧事》

小汪家兜口跨顺则亭街的顺则桥,阿江绘图

据此梳理,塘栖镇上的大部分古桥梁和河道水系均毁于20世纪70年代直至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所以人谓:凡塘栖能通汽车的道路均是填埋的古河道。

江南市镇的生命在于水脉畅通,而水乡市镇的灵魂便是那一座座河流之上的桥梁,那一座座古桥让人认识过去的岁月,更让人感悟岁月的沧桑。

今天,塘栖这颗京杭大运河畔的遗世明珠,福星高照,历史性地搭上了大运河申遗的班车。政府下力气,花巨资复建塘栖古镇,5年多时间的综合保护工程可圈可点,古镇正日益焕发光彩。

复兴塘栖古镇,已经重新开挖那条湮没于市廛尘寰近30年的市河,此举将使塘栖南北水脉亮丽贯通,并将复建市河上的“花园”“月波”“胡家”“玉龙”诸桥。待那座横跨市河南端的玉龙桥建成之时,将与翠紫湖、横潭交汇处的八字桥,形成塘栖双桥景观,重现塘栖江南水乡的迷人风貌。

可以期待,在不用太久的将来,融入了现代元素的塘栖古镇,将会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将重新赢得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