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传承与创新:全球化视角下的美术教育与创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知行合一”理念的开发—以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Ethnic and Folk Fine Arts Education—Take the Fine Arts Academy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苏泉 Su Quan

摘要:民族民间美术是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特色教学资源,整合各方教学经验对其充分利用,突破以往理论、实践课目中单一教学思路的限制,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针对民族民间美术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构思形成以传承创新为特点的“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将为倡导学生认知民族文化,提升创新思维的有效理论支撑,也为云南少数民族美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发展动力。

关键词:民族美术;师范教育;知行合一;传承创新

Abstract: Ethnic folk art is a featured teaching resourc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s Fine Arts Academy. Integrating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to make full use of it, and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single teaching ideas in the previous theories and practical subjects, can w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in ethnic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ational folk art courses, the idea of forming a teaching concept of“integr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featuring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will be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suppor t for advocating students to recognize national culture and enhance creative think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fine arts in college teaching provide th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Ethnic arts; Teacher 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一、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课程中的反思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于2011年始设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目的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增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之余的综合文化素养。作为专业选修课程,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向同学们介绍蕴藏于云南民族民间的各类美术元素,分析其中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总共32学时,其中理论20课时,以“云南民俗信仰”“云南民间建筑与陈设”“云南民族服饰”为代表课程,主要了解云南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云南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实践12课时,包括“云南民族生活器皿”“云南民族装饰绘画”“云南民族传统玩具”等课程,使学生实践民族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对云南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图1)

据课程的主要负责教师王芳教授介绍:“课程从开设伊始就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民族美术作品……这些民族美术作品的制作能力对他们将来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笔者2018年3月与王芳老师访谈资料整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增加了许多民族美术制作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制作出许多精美艺术作品,王老师将其中优秀的作品推荐到2017第十一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参展,获得很好的反响。(图2)但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相关理论教学则出现另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反应。“学院中有老师认为这门课程学生实践时间过多,影响了师范专业理论学习。”“现在的学生十分需要教师的引导,上课时必须用十分的热情,才能唤起他一分的注意。”根据笔者2018年3月与王芳老师访谈资料整理。

目前大部分迈入大学美术专业的学生仍处于其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除了自身的兴趣和敏感之外,有待以大量的人文和专业知识充实自我、开阔眼界,逐渐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艺术使命,并在不断地尝试中探知自身能力,完善表达手段。潘缨.对当前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9卷,第114页。然而目前本科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民族民间美术课程通过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工作并未得到深入开展。受固有的重实践轻理论教学思维的影响为重要原因。以美术学师范专业为例,此前虽开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小学美术教学法等多门理论课程,但讲授方式并未和技法实践类课程紧密结合,这类情况也影响到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理论部分产生无实用价值的认知。

就笔者的授课经验而言,尽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尽力避免课程内容的单一与乏味,然而在理论讲授环节依然有20%的学生在睡觉;30%的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课程以外的信息;认真听课、记录笔记的同学不到20%,且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不具备问题意识,只是极其被动地接受。实践环节,学生们虽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但由于没有理论目标的指导,实践的探索也变得相对无目的性,甚至偏离课程主题,造成课堂教学资源的浪费。其中不排除笔者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客观原因,然而各专业长期形成的重“行”轻“智”的思维惰性恐怕是问题的主要根源。因此,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的目标亟需调整,应率先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使之自发寻找民族民间美术元素与未来工作的契合点。

图1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老师在民族民间美术课上的教学,王芳供图。

图2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本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民族民间美术课上的作品,王芳供图。

在本科教学之前,笔者曾于2017年9月担任美术学院2015、2016级美术学、书法、学科教育、艺术理论专业硕士生的学位选修课程“云南民族美术研究”的任课教师,48学时的课程计划以讲授方式,运用一些基本的文化人类学知识引导学生概括与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的风格特征与实际用途,了解云南民族美术变迁历程背后的发展规律。然而约10%的学生表示由于课程与自己的未来规划无密切关联,所以对课程缺乏兴趣;30%的学生表示由于自己来自外省,对云南本地文化不感兴趣;另外约30%的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方面有认知兴趣,但缺乏基本常识;仅有20%的学生既对课程有兴趣,又能认真了解课上理论知识。根据上述情况,笔者将理论知识点贯穿到现实案例,带领学生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学习。(图3)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文化灵魂的代表,是文化与历史的对话,是可以真实反映出地方特色、地方文化的场所。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第170页。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有助于学生面对实际案例了解云南特有的民族民间美术,学生也可以在民族服饰、工艺美术、绘画、建筑等元素中找到各自感兴趣的创意点用以文创设计。此后的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同学对博物馆参观的环节印象深刻,能够帮助自己清晰地认识到云南民族美术的特征。根据笔者2017年12月面向该课程制作的“关于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学习的收获”问卷答案整理。另一方面,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还在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考试的环节,打破以往的论文报告形式,请学生在绘画、论文、设计三个方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任选一种创新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并将之转化成为可在现代社会实际运用的设计作品,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设计思路。最终,学生们因此得以主动探寻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将专业技能与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产生了许多创意独到,制作精良的设计图稿。(图4、图5)

图3 2017年12月笔者(右一)带领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前往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笔者摄于昆明

图4 佤族服饰元素手机壳 2016级设计学研究生郭丽清同学设计(左上),彝族漆器元素餐具2016级设计学研究生冯笑韩同学设计(右上、左下、右下)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5 傣族纹样纸品2016级设计学研究生艾抒晓同学设计图片由作者提供

通过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习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案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着进一步强化民族文化艺术氛围的任务,进入大学的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对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缺乏了解。潘缨.对当前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9卷,第114页。由于师范类与非师范专业本科课业的繁重,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严峻,造成绝大多数本科生的考研目的仅是为了缓冲就业压力,功利性的学习动机导致知识面的狭窄,文化素养的欠缺,反映出应试教育内容单一、程式化的弊端。思维方式自然与现实的美术教育根植民族多元文化、谋求思维创新思路的矛盾。针对这一问题,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民间美术的课堂教学更应大量介绍和学习云南乃至中国以及世界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从理论学习过程中拓宽知识面,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美术元素贡献价值,培养“知”与“行”合一的优良品质。

二、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实行的必要性

罗恩菲德曾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已达成。”(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4月,转引自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第32页。创造力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已不需赘述,而通过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得到充分展现,开启个人专业创作的新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创新实践。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级各类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推广民族民间美术课程中的“知行合一”教学理念是针对党和国家教育改革目标的切实方案,即通过“求知”的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对于民族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践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传承少数民族美术技术要领的基础上,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技法融于一体,确保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同时也将未来师范专业的职业理想融入其中,切实提升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师范及非师范专业民族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正如尹少淳先生所言:“运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题。”程浩.浅析民间美术在云南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大舞台.2011年03期,第196页。云南师范类院校在民族美术课程中推广“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将极大促进传统文化的承接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将云南26个民族的多样美术生成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加速民族民间美术在云南师范院校滞后的课程建设。在师范生的教育方面,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其民族民间美术的综合素养,传承与创新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研究,正是强化教师综合素质,突出办学特色,促进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美术教学成为问题关键所在。

三、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目标及措施

(一)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目标——审美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目标,即寻求审美与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民族美术元素,更应当从中归纳和概括固有的民族文化中的审美标准,并且用以指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云南师范类院校开设民族美术类课程,就是希望学生由此对于云南少数民族美术审美规律的归纳,打破固有的学院化教学单一审美思路,在全面地观察并且学习传统的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从一个新的视角寻找到未来创新的方向。

因此,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目标,一方面就是要求学生强化“知”的意识,从知识、认识、鉴赏的过程中传承云南民族民间美术的美学精粹,重新去“激活历史”,重新认识其中的价值,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发现一种中华民族的“大我精神”,一种国家整体的民族形象。在这样一种价值的观念的指导之下,启发“小我”的创新思维,更好的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创造出服务于社会的美术作品。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在所谓的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找到良好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能力,发创造才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一次具体的创新行为和成果被认可,可以引发原有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发生变化,甚至导致新的审美观念和规范的产生。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1月,第30页。通过课堂上民族民间美术审美标准的正确指导,学生就有能运用所学的实践知识创新出更多结合了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的美术作品,形成潜在的经济开放价值,有助于社会层面对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精华的认知和吸收。从而有切实的“行”来映带社会审美标准中的“知”,让理论与实践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指明未来西部地区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走向。

(二)民族美术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具体措施

“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实行,应借鉴玉林师范学院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5个“1+1”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向云根,向君子.教育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3期,第116~117页。受其启发,也可提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民族美术课程相应教学实践理念。

首先,民族美术课程教学与活动竞赛相结合,后者应真正纳入到学院常规教学工作。让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学生的特长把学校教育搞活跃,把课堂变成交流的场所,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69页。学生可以借助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本身所蕴含的丰富艺术价值,在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美术背后的理论知识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积极筛选、积累、利用文化元素,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找到新的素材,调动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建立学生作品互相评比的竞赛机制,举办民族民间美术课程元素作品展示、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教学素质竞赛,进而选拔优秀作品参与省市乃至全国相关展览,使民族民间美术课程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展现创造才能的机会和平台。

其次,民族美术课程教学与讲座交流活动的结合,通过积极邀请民族美术领域不同学科背景、学术积累的专家学者来为美术学院学生提供民族美术领域多样性的观点和视角,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之外,产生挖掘与保护民族美术遗产的兴趣,主动关注收集、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资料,完成民族传承者的任务,从而拓展师范类院校一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引入理论学习的方法,并由此指导实践,弥补学校在少数民族美术课程层面教育理论资源的不足。

其三,构思云南民族美术元素能为社会的公共环境改善提供帮助,这是云南师范类院校在西部文化优势之下,强化校本学科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向。可以美术学院为试点,将部分楼道、走廊布局按以民族民间美术元素为基础进行设计,然后积极倡导学生运用这一思路为学校的公共空间进行规划,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也可对社会场馆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目的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灵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服务于公共社会的意识。

其四,构建民族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基地。在此前的传承与整合措施基础上,完善云南师范类院校民族美术课程建设,充分传承与挖掘云南少数民族美术资源。因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刘广滨.美术教育概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25页。云南师范大学美院建设民族美术方面的实践基地正可以此为原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收集、整理地方民族美术元素,在实践基地中认知民族美术传承现状,激发创造思维。

其五,政府与学校共同合作构建民族美术课程教学的师范教育平台。建立以院长为核心的美术学院民族美术课程特长培养开发团队,针对各专业制定相应的培养标准。初期需广泛在全院教师中搜集、整理意见和建议,逐步构建探索民族民间美术“知行合一”的理念。当然,政府部门与学校在未来中长期规划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必要时采取教育系统领导、专家到美术学院民族美术课上进行调研,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承担起推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在云南师范类院校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相应责任。

小结

21世纪,先进的信息沟通手段将使世界变小,中国美术事业必将进行更广泛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殷会利.殷会利民族美术课程教育与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云南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桥头堡,始终在大湄公河区域多民族艺术交流中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利用好新时代边疆文化优势,在这个历史机遇之下从培养新时代创新性人才的角度出发,贯彻“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传承与创新的目标贯彻到每一个学生。

一方面,借鉴全国其他省区民族美术课程研究上技术与经验,运用多元一体的理念将民族美术课程全面开展,努力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自觉抓住研究与创新机遇,发现民族美术课程元素所蕴含的价值。另一方面,构建与完善高校师范类美术专业的云南民族美术课程研究与交流推广平台,从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三方面思考民族美术“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贯彻,在教学的可生成性成果基础上进行科研创新,通过“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将传承与创新做到有机整合。其三,筹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满足学校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发展高质量的师资力量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发展的关键。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因此,增加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与研究两方面的能力,立足形成云南本土的民族美术师范类课程题材,从而培育一批了解西部少数民族美术课程遗产文化价值,服务于师范类美术专业民族美术方面高素质人才,推广云南民族民间美术教育。

总之,民族美术教学“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开发,将有助于云南师范大学提升现有的特色课程教学水平,传承与创新云南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将成功经验推而广之,更可以为边疆地区的师范类美术专业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8~169页.

[2]刘广滨.美术教育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25页.

[3]殷会利.殷会利民族美术课程教育与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4]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1月,第30~32页.

[5]程浩.浅析民间美术在云南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大舞台[J].2011年03期,第196页.

[6]向云根,向君子.教育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美术教育研究[J].2015年13期,第116~117页.

[7]潘缨.对当前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年第3期,第29卷,第114页.

苏泉/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根据笔者2018年3月与王芳老师访谈资料整理。

[2]根据笔者2018年3月与王芳老师访谈资料整理。

[3]潘缨.对当前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9卷,第114页。

[4]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第170页。

[5]根据笔者2017年12月面向该课程制作的“关于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学习的收获”问卷答案整理。

[6]潘缨.对当前民族美术教育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9卷,第114页。

[7](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4月,转引自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第32页。

[8]程浩.浅析民间美术在云南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大舞台.2011年03期,第196页。

[9]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1月,第30页。

[10]向云根,向君子.教育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3期,第116~117页。

[11]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69页。

[12]刘广滨.美术教育概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25页。

[13]殷会利.殷会利民族美术课程教育与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

[14]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