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
匈牙利猪皮制革技术综述
匈牙利是东欧制革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尤其在猪皮制革方面,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猪革产品畅销西欧和北美大陆市场。
匈牙利的制革基地主要分布在布达佩斯(Budapest)、佩契(P'ecs)和西蒙多恩(Simontornya)3座城市。在诸多制革厂中生产猪革的主要是佩契(Pecs)制革总厂和布达佩斯制革公司(BBV)所属菲诺姆(Finom)制革厂和乌伊佩斯(Uipest)制革厂。
利用猪皮制革在匈牙利主要是猪轻革,其品种包括猪绒(正绒、反绒)鞋面革、猪正鞋面革、猪服装革、猪手套革、猪衬里革、猪运动鞋面革、猪箱包革、猪劳保用品革和各种猪二层革。至于猪底革,据说因为耐磨性、吸水性等原因,目前正在实验研究,尚未正式投产。
纵观匈牙利猪革生产工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各种猪轻革产品,其准备、鞣制的加工工艺是一致的,从铬革剖层开始,根据多品种的具体要求控制不同厚度,采用不同的鞣后湿加工和整饰工艺,分别加工成各类成品革。这样的加工方式先进、合理,对于生产管理、技术控制和质量要求都是极为有利的,是一项颇有启发性甚至可供借鉴的制革技术和生产方式。
兹将匈牙利猪革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点和技术措施综合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一)猪皮采取分割加工,“量材录用”
匈牙利的食肉猪饲养量大,开剥率高,因此猪皮资源丰富,用于制革能自给自足。据介绍,在布达佩斯有两个屠宰场,具有机械化剥皮的设施,剥皮技术精良,并能根据制革要求进行分割和善后处理。例如,开剥后的整张猪皮,先行挑选,按照皮张的张幅大小、质地老嫩和伤残缺陷多少挑出优质皮,其中张幅、质地、伤残方面的要求俱佳的整张猪皮,专供制革厂生产猪正面服装革,粒面伤残缺陷较多者,则供生产猪绒面服装革。其余的整张猪皮沿腹肷部位两侧进行分割,中间的全肩背皮专供生产猪鞋面(包括正面和绒面)革,两侧腹肷皮用于生产手套革和衬里革。这样分割处理,既能合理使用原料皮,又便利制革加工,可避免由于猪皮各部位间组织构造上的差异而导致技术加工时顾此失彼,影响质量,同时也能真正做到“量材录用”,确保各品种符合质量要求。猪皮根据运输和保藏的需要,有鲜皮和盐湿皮两种,盐湿皮的质量很好,极少有因久贮所致的菌腐或透油等不良状况。
(二)准备加工沿用灰碱法工艺
普遍沿用灰碱法(脱毛、膨胀)工艺。通常采用划槽或转鼓实施浸水—脱毛—浸灰,废弃池浸。猪鲜皮或盐湿皮浸水,添加Na2S脱毛、预膨胀。浸灰操作主要控制灰碱液的Na2S浓度(g/L)和SH与OH离子浓度的比值,使脱毛和膨胀恰到好处。一般控制[SH-]∶[OH-] =1:1,但根据脱毛的实际情况,[SH-]的高低幅度可控制在0.7~1.4。调节[SH-]可直接 添加NaSH和NaOH。根据产品不同可酌情加强或减弱浸灰作用,例如生产软革类产品,可在去肉或剖层后再行重复浸灰,使皮纤维获得充分松散。
〔工艺实例〕
浸水:180%~200% 水、26~28℃,3% Na2S,转动22h;
水洗:用28~29℃流水洗,转动1h;
浸灰:180% 水、28~30℃,1.5% NazS,4.5% Ca(OH)2,转动22h;
水洗:用20~22℃流水洗;转动1h。
〔工艺要求〕
液温:冬季<20℃,夏季>30℃
浓度:含60%Na2S12~14g/L
比值:[SH-]∶[OH-] =1:1
对于酶法脱毛工艺,与欧洲许多其他国家相似,持质疑、保留态度,认为“至少在近10年之内不会采用”这种工艺。主要看法大致可归纳为:①酶法脱毛会导致“挖空毛根”,即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导致毛根周围的蛋白质水解,留下窝孔深大,难以补救,并且容易导致成革管皱、空松,猪线面革则发生绒毛粗长或鬃眼过露等缺陷;②酶法脱毛所用的酶制剂成分混杂,操作危险性大,浴液的温度、pH难以控制,尤其酶脱毛的程度、终点更难以掌握;③经过酶处理后的半制品不能耽延搁置,必须连续操作,不便安排生产。总之,主张用灰碱法工艺,认为皮革质量稳定可靠。
(三)鞣制加工的技术参数控制在下限
鞣制加工普遍采用一浴法工艺,除少量植物鞣衬里革外,所有其他产品均采用铬鞣。
对于铬鞣过程的控制,普遍重视铬络合物与裸皮间的渗透与结合问题,认为这不仅涉及蓝湿革的颜色深浅、表面过鞣,而且更主要的是直接影响到成革的身骨是否柔软和丰满。主张在整个铬鞣阶段侧重于使铬鞣剂充分渗透,裸皮仅处于吸收铬鞣剂的状态,使纤维间尚未被铬络合物分子所交联固定,直至鞣后静置、复鞣、中和,这种交联固定作用才逐渐产生。基于这种看法,在铬鞣操作时一般采用如下措施:
(1)在铬鞣初期,采用一部分低碱度的铬矾(如K2SO4·Cr2(SO4)3·24H2O)预处理,而后再加碱度为30%的含自动提碱剂的干铬粉或碱度为40%的铬鞣液进行铭鞣。
(2)整个铬鞣过程控制在低温(35℃)、低pH(3.1~3.7)、低碱度(35%~38%)的条件下进行,适当延长铬鞣时间。
(3)缓慢地进行提碱,例如总量为0.6%的纯碱,分3次加入,纯碱用水溶解后稀释10倍,每次只加0.2%,并转动1h以上,提碱总时间不少于4~5h。
(4)采用干铬鞣剂在鞣制过程中自动提碱,例如采用西德进口的干铬粉BAYCHROM-A,含Cr2O321%左右,减度最高可提高到50%~60%,其中含有白云石粉等缓慢水解而自动提碱的化学组分。
(5)采用油预鞣法,裸皮在浸酸后,铬鞣前先进行少量加油(加脂剂用量约1%)预处理,以润滑皮纤维结构,掩蔽部分官能团,以产生蒙圃、预鞣,使之延缓与铬盐结合。
〔工艺实例〕
铬鞣:利用75%浸酸废液;
2% 铬矾(含Cr2O315%、碱度20%),转动45min;
25% 水,45℃,转动10min;
10% 铬鞣液(含Cr2O3200g/L、碱度40%),分3次加入,每次转动60min,共转180min;
50%水,55℃,转动45min;
0.6% Na2CO3(1:20稀释),分3次加入,每次转动60min,共转180min;
静置过夜,次日转动30min,检验合格出鼓。
〔检验要求〕
①沸水实验:100℃ 不收缩。
②废铬液分析:Cr2O3<10g/L,碱度40%~45%,pH3.8。
③蓝坯革分析:Cr2O33.5%,浸提液pH3.5。
(四)铬革剖层组成一段生产流水线
猪革生产普遍采用铬鞣革剖层工艺,有的厂采取蓝湿革挤水伸展一剖层连续操作,应用捷克Svit公司的宽工作面通过式挤水伸展机使坯革平坦舒展,通过传送带送至剖层,经法国Mercier公司的精密剖层机剖层后,由人工修整二层革,前后形成了一段生产流水线。
剖层厚度控制(按单层平均厚度计):猪鞋线面革1.6~1.7mm、猪正鞋面革1.5~1.6mm、猪劳保手套革1.3~1.4mm、猪衬里革1.1~1.2mm、猪服装革0.9~1.1mm。
(五)重视鞣后湿加工
对于经过剖层、削匀后的蓝坯革进行复鞣、填充、中和、染色、加油等鞣后湿加工普遍予以重视。其原因是鞣后湿加工被认为是不同轻革产品的“分水岭”,通过鞣后湿加工,各种不同品种皮革的特征和面貌开始被显现和固定下来,因而也是制革的关键工段。具体实施则因品种不同在选用材料和实施方案上颇有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是:①注意材料与坯革的电荷性质;②讲究材料的多性能,如复合型合成鞣剂、具有表面活性的中和剂、多性能加脂剂等;③强调加工效果和坯革的手感,如革身柔软、丰满,绒面产品的丝光感和防水性。总的来看,对复鞣和防水尤为重视。据介绍,复鞣被认为是改善和提高成革丰满性和柔软度的“绝招”,生产鞋面革(包括正面、正绒、反绒)、服装革、衬里革都十分强调复鞣效果。同时由于绒面(包括鞋绒、服装和其他绒面品种)革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尤其是用于制造冬令靴的鞋绒面革,对于防水性能要求更高,要确保在雨天、雪地行走不致因受潮而透水。
〔工艺实例〕
1.猪正面革(复鞣2次)
复鞣Ⅰ:200%35℃水,1%蚁酸(1:10稀释),转动20min;pH 2.5~2.6;
40%35℃水,4% BlankorolZB,转动30min。
中和:200%35℃水,0.7%蚁酸钠,转动20min;
2%小苏打(分两次加入),转动40min。
水洗:60℃流水洗,转动15min。
复鞣Ⅱ:150%55℃ 水,6% RezitanA(1:5稀释),转动30min;
0.6% CortamolNNO,6%荆树皮栲粉,转动60min。
2.猪绒面革(复鞣2次)
复鞣Ⅰ:100%45~50℃ 水,5%TannescoH(含Cr2O325%),1%TruPonol GT,转动60min。
中和:同猪正面革。
水洗:同猪正面革。
复鞣Ⅱ:50%55℃水,6% RezitanA(1:5稀释),0.3%CortamolNNO,转动30min。
3.猪衬里革(复鞣1次)
复鞣:利用加油残液,10% SyntanolSpecialAFE,转动60min;
0.2%蚁酸(1:10稀释),转动15min。
4.猪鞋绒面革防水
在染色后进行,600%~800%40℃水,3%~4%蚁酸(1:10稀释,分两次加入),转动40min,pH3.0~3.5;4% IrgapelC(1:1稀释),转动45min。
(六)整理过程强调革身手感
干燥方式很多,常见的挂晾、贴板、真空干燥均有所采用,但比较普遍的是正面革、衬里革采用贴板、真空干燥,绒面革、服装革采用挂晾、绷伸干燥。立式绷伸是用金属夹子将皮革固定在金属网框上,然后机械伸展,使皮革绷伸后,自动进入烘道,定时缓慢移动,几小时后又从烘道另一端出来完成干燥;卧式绷伸用于鞋绒革和绒面服装革,皮革在固定后同时进行人工刷绒,而后绷伸干燥,效果良好,水分含量为18%~20%。在干燥、回湿的过程中,皮革水分含量的控制也十分重视。
转鼓摔软被认为是整理阶段使革身获得柔软性和良好手感的重要手段,所以鞋绒革、服装革、衬里革无不进行摔软的。根据不同的品种,摔软的时间及所鼓入的蒸汽有所不同,一般摔软2~8h。例如,猪正面运动鞋革,涂饰后进行转鼓摔软,形成自然的粗皱纹,宛若皱纹革一般。
(七)涂饰操作采用少置、多喷的方式
涂饰操作主要应用旋转式喷涂机衔接长烘道干燥设备来实施,一般各层喷涂的次数较多,而所喷的涂饰剂量却较少,认为这样尽管操作繁复,但效果较好,不致产生塑料感。例如,鞋面革底层喷2次,中层喷2次,顶层却要喷3~4次。
鞋面革采用苯胺或半苯胺涂饰尚未普及,除全粒面外,其他猪修面革、涂饰二层革多采用压花以改善粒面。例如,猪涂饰二层革压猪毛孔花,赋予假面涂层以真粒面毛孔感,自然美观。
后记:
笔者曾于1982.9—1983.2赴匈牙利学习期间,曾参观考察了匈牙利大部分制革厂,并同部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因而对匈牙利的制革生产及猪皮制革技术有所了解。本文系根据考察笔记和有关资料整理撰写的。
1982年,与匈牙利国家商检局实验室的同事在罗马时代旧址博物馆前
左起:安娜(皮革实验室)、温祖谋、玛蒂(纺织实验室)
(原载《皮革科技》198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