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一版)
最早出现的人造革是1921年利用硝酸纤维素溶液涂覆织物所制成的硝化纤维漆布。1931年贴合法生产的聚氯乙烯人造革成为人工皮革的第一代产品,其后又出现了PVC泡沫人造革(1954年),涂刮法(1956年)和转移涂刮法(即离型纸法)PVC人造革。
1953年德国首先推出聚氨酯人造革方面的专利,1962年日本从德国引进该专利,同年日本兴国化学工业公司成功研制聚氨酯人造革,史称第二代人造革。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和东丽公司研制出了与真皮胶原纤维有着极相似结构的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细纤维合成革,标准着第三代人工革问世。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合成革工业还是空白。1981年,广州人造革厂引进了日本PU合成革生产装置,标志着我国PU合成革生产历史的开始。1983年,我国第一个聚氨酯合成革厂在山东烟台建成并投产,引进日本可乐丽公司的湿法生产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合成革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全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600多家,其产能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7%和51%。
尽管合成革和人造革的制造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合成革行业是一个高能耗、对环境有着一定污染的行业。因此,如何开发低能耗、环境友好的水性聚氨酯树脂替代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树脂完成合成革/人造革的制造,确保合成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研制、开发新的聚氨酯合成用单体、如何采用新的聚合技术来进一步提高聚氨酯的性能或获得功能性的聚氨酯树脂提升合成革的等级、如何开发系统的废气、废水回用技术发展合成革循环经济等,仍使得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目前国内已有10余所高校设立有制革或制鞋专业,这些大专院校包括: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温州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烟台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但由于合成革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因此相关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目前国内没有一所高校为行业培养专门人才设置有合成革专业,也没有为合成革人才培养所必需的相关教材,因此本书的编纂可以弥补相关教材缺失的空白。
该书由四川大学范浩军教授统筹、策划,并负责全书审阅工作。本书的具体编写工作如下:第一、二、四章由温州大学袁继新教授、刘若望博士编写;第三(除第三节)、七、十章由范浩军教授、陈意博士编写;第五、六章由付善淼高级工程师编写;第八章由马贺伟博士编写;第九章由王春能高级工程师编写;第三章第三节由周虎博士编写;另外博士生张秀丽也编写了部分章节。罗朝阳、石欢欢、王珊珊等做了大量的文字校对工作,在此表示谢意。
本书内容的选材来自作者看到的各种国内外的专著、文献资料和编者们的学习、科研心得,为此特向这些专著、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真挚的谢意。尽管每位编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相关的研究经历,但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仍不能覆盖该学科的所有前沿领域,书中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和错漏之处,尚祈读者不吝赐教,以便该书再版时更臻于完美。
范浩军
2009年12月于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