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工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厂址选择

塑料制品厂厂址选择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新建工厂所具备的条件,结合塑料制品生产的特点,对拟建工厂厂址的几个方案中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厂址方案的过程,是工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1.1 厂址选择的原则

厂址选择是根据国家、地区的发展规划,对拟建工厂项目的具体情况,通过考察和比较,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地区和坐落的具体位置的过程。选择厂址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对建厂投资总额、建厂速度和将来的经营管理条件、生产成本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对附近其他工厂的生产条件、居住与卫生条件、职工生活便利性等产生影响。必须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通过对现场踏勘、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来分析评价建厂的相关条件,正确选择建厂地址,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厂址的选择是要根据新建工厂的生产特点和规模大小而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国家和城市区域的规划要求,保证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新建工厂不得违背国家和各地政府关于城市近期和远景规划,应符合环境保护、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工业布局要注意城乡结合、工农结合,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2)合理利用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厂区的面积、形状和其他条件应满足工艺流程合理的需要,尽可能利用山坡、荒地、丘陵地带建厂。节约用地,分期建设,分期征用,周围应预留有后续发展需求的空间。

(3)充分利用地区的有利条件,注意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少挖少填,减小土方工程量。厂址应尽量接近原料、燃料基地和产品销售的地区;靠近能源供给线和交通运输线,以保证充足的能源供应和运输需要。对于用水量大的工厂,周围应有良好水质和充足的水源。

(4)注意选址的自然条件,避开洪水、地震等灾害多发地区

在山坡上建厂应注意避免滑坡、塌方等可能事故发生,可能决口的水库下游和排洪区不得建厂。厂区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0.5~1 m,特别是主厂房和仓库的标高更应高于历史洪水位。厂区气象和卫生环境应利于生产、生活,满足卫生防护标准。

(5)有良好的基建、生产及协助条件

厂区位置应有利于开展社会协作,充分利用产品、原料、废物回收、给排水,以及能源、交通、生活福利设施等与邻近企业、城镇、乡村的协作条件,节约投资成本,方便职工生活。

(6)注意保护环境,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有毒有害工厂不能建在窝风的盘地内,应设在居民的下风处,减免对外界的不利影响。“三废”的综合治理和临时堆放场,要防止对生产、生活、周围环境、农田和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减少对生态、自然风景的破坏和影响,不允许在国家风景区、名胜保护区、古建筑、古迹、自然保护区、卫生防护地带,流行病传染病区,以及国防、军事要地等区域内选择建厂。

2.1.2 厂址场地要求

厂址场地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足够的面积,且满足建厂的平面形状的基本要求。工厂所需要的面积与其类别、性质、规模、设备、布置形式、场地的地形及场地外形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也与工厂的生产工艺过程、运输方式、建筑形式、密度、层数及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工厂对厂址条件要求不一样,但总体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场地的有效面积必须满足工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货物运输和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能合理地布置厂区内外一切工程设施,并为工厂的发展留有余地。

②厂区应尽量集中于一处,以利于新建工厂各种设施的合理布置,有利于投产后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和管理。

③在选择的厂区范围内,不应受到铁路干线、山洪沟渠或自然屏障的切割,以保证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和工厂各种设施的合理布置。

④厂区平面形状应使其有效利用的区域面积尽可能大。除有足够数量的面积外,还应考虑其平面形状之优劣,避免选择三角地带、边角地带和不规则的地块,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完全符合所有选厂要求的理想厂址一般是不存在的,进行厂址选择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各种厂址方案优劣,从中选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关键厂址条件的最佳方案。

近年来,采用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模式集中建厂是厂址选择的一个较好的做法。在方圆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的地段内布置若干个同一行业或多种行业的工厂,在生产上可以相互协作,可以把动力设施、辅助设施、行政办公及生活设施等分别按公用独立区的原则规划,从而可节约用地,减少基建投资和生产管理费用。统一考虑环保措施,统一布置绿化带或和员工休闲娱乐区,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2.1.3 厂址选择工作程序

选厂工作非常复杂、繁琐,不同类型的工厂对厂址的要求也不同,必须根据拟建工厂的具体情况,通过现场踏勘,掌握各个厂址实际信息资料,综合分析其优缺点,使厂址选择趋向合理。厂址选择由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的厂址选择工作组,开展具体的选厂工作,大体可分为:选厂准备、现场勘查、方案比较和编制报告四个阶段。

(1)选厂准备阶段

选厂准备主要工作是成立选厂工作组和准备选厂的技术资料。选厂工作组由主管部门组织建设、设计(包括工艺、总图、给排水、电力、土建、仪表、概算等专业)、勘测(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测量等专业)等有关单位的人员组成。工作组根据选厂的要求,编制选厂工作计划和选厂资料提纲,并认真收集、整理选厂基础资料。具体工作如下:

①了解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上级对工厂建厂的指示,收集好同类型企业的相关参考资料。

②初步确定厂区外形和占地估算面积。按照任务书要求,编制工艺布置方案,确定工厂组成(包括主要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绘制工艺总平面布置方案草图,估算出厂址用地面积。

③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各专业对选址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估算。一般包括:a.职工人数,设备总数和主要生产设备的台数;b.建筑面积,包括各生产区、仓库区、废料堆场以及生活区的面积等;c.根据生产规模估算出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量,动力供应量(如水、汽、电的用量)以及三废利用处理量等数据。

④了解所在地的工业布局、协作条件、公共设施与生活设施等情况。包括电力网,铁路、公路干线等情况。收集好拟选区的自然资料和技术资料。

⑤编制厂址选择收集资料的提纲。一般应包括:地形图,气象资料(气温和湿度、降雨雪量、风向频率和日照等),交通运输资料(铁路、公路和水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等,以及改建厂或扩建厂的有关资料,厂址四邻的情况。

(2)现场踏勘阶段

现场踏勘是厂址选择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现场踏勘最后确定几个厂址方案,以供比较。现场踏勘前需先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拟建厂的性质、规模和厂址的要求等信息资料,根据地形和地方有关部门推荐,初步选择几个可能建厂地址进行现场调查、勘测、收集、核实技术资料,具体落实厂址条件。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①实地了解厂区自然地形,原有设施可利用、保留和拆除的可能性;

②研究工厂组成部分在现场的几种布置方案;

③考虑交通运输干线的走向、接口、河道和建设码头的适宜地点,以及厂区主要道路及其出入口的位置;

④选择工厂的取水、排水口和厂外管道走向等的适宜地段;

⑤调查厂区的洪水淹没情况以及气象、水文和地质状况,周围环境状况;

⑥了解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等情况,工厂和居民点的分布状况及特点;

⑦查勘供电条件可靠性及供电外线的基本情况;

⑧摸清厂址具备协作条件和可供利用的公用及生活设施。

现场踏勘是选厂工作中最主要、最辛苦、工作量最大的阶段。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可靠、保证所得资料的准确性。要勤跑、勤问,仔细观察,不放过一个疑点和问题。不仅要求掌握厂址范围内的情况,对厂址周围的情况也应了解。不仅对地表、地形、地貌了解清楚,对地下土壤地质、岩层情况也要弄清。必要时,对地形可以进行丈量和钻探,以使选厂资料更可靠。

(3)厂址选择方案比较

根据现场踏勘和对各个厂址调查掌握的资料,分别就所踏勘厂址建厂条件的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其优缺点和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优选最佳的厂址方案。厂址选择分析方法很多,常用有统计学法和方案比较法。

统计学法就是把要进行比较的几个厂址方案编号,对选厂所有条件(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作为影响因素一一列举,比较其优缺点,并且按权重进行打分,最后对各影响因素的等级分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佳厂址方案。

统计学法将影响因素作为独立变量逐一比较,工作量大,分析全面,结论比较客观,在实际操作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方案比较法就是以厂址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技术经济条件为主体,列出其中若干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形成厂址方案。然后对每一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结合以往的选择厂址经验,得出最佳厂址的选择结论。

方案比较法采用主要影响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设计方法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做法上避免了繁琐,而结论较为可靠,因而广为采用。

例如:表2-1和表2-2是采用方案比较法,拟选择Ⅰ、Ⅱ、Ⅲ三个厂址分别对其技术性与经济性进行单项比较的结果。

表2-1 厂址技术性方案比较

续表

注:表中用画线“√”表示给予分值的一次标记。A—优良;B—中等;C—差。

表2-2 厂址经济性方案比较

续表

注:表中用画线“√”表示给予分值的一次标记。A—优良;B—中等;C—差。

由表2-1比较结论:方案Ⅱ厂址技术性方案最佳,方案Ⅲ厂址最差;由表2-2比较结论是:方案Ⅰ厂址经济性方案最佳,方案Ⅲ厂址最差。综合两大系列比较的初步结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践经验,选出方案Ⅰ厂址为最佳厂址。

(4)编制厂址选择报告

厂址选择报告是对选厂工作的简单总结和对厂址情况的详细说明。报告内容应列出多个可选厂址方案的主要厂址条件和优缺点,详细分析推荐厂址方案的具体条件和选用理由,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解决办法。具体格式内容如下:

①概述。说明厂址选择工作中的主要原则,选厂依据和选厂工作的过程,可供选择的几个厂址方案概括和推荐供审批的厂址方案。

②厂址选择要求及主要考察指标。说明工厂的性质,生产特点及要求条件等,并列出厂址选择的主要指标。

③所选主要厂址具体情况。内容包括:a.厂址的位置和地形、地貌,附近工业、民用设施农业生产概况;b.厂址附近交通情况,修建铁路专用线、水运码头、公路的可能性和工程量的大小;c.厂址的电源、水源条件,供电供水的落实程度和可靠性;d.厂址所在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e.厂址所在地区的生产协作条件;f.厂址所在地区建筑材料供应、设备制造能力以及施工、安装条件等。

④厂址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综合各厂址的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建厂条件及协作条件,列出厂址方案比较表,包括:技术条件比较,建设投资比较,年经营费用比较,社会、环境影响比较等。

⑤对所选厂址提出正式意见。对选定的厂址提出明确意见,可根据所选各厂址的综合比较列出先后次序,提出推荐厂址。

⑥其他附件。对选厂正式报告补充说明或佐证。包括厂址预选文件、选址工作组成员表、各建厂地区规划示意图、区域位置图、厂址地形图、各厂址方案总平面示意图、各厂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选址阶段的勘察资料、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烈度鉴定书、环境保护部门对厂址要求的文件、有关协议文件及有关单位对厂址方案的讨论意见等。

选厂报告编制完成标志着选厂工作结束,经上级审查批准的选厂报告所推荐的厂址方案就是最终选定的拟建厂厂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