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程 宫观 园林
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设施——万里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异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修建,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长城的传说
相传,孟姜女是秦朝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她救了正在逃避官兵追捕的书生范喜良,将他偷偷的藏在了家中。天长日久,两人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准备结为夫妻。成亲的那天,范喜良被官兵强行拉去修筑长城。光阴飞逝,孟姜女决定万里寻夫。她找遍了修筑长城的所有工地,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后来,她终于从其他劳工口中得到了讯息,她的丈夫已经活活累死了,被埋在长城脚下。一瞬间夫妻团聚的梦想破灭了,她放声痛哭,哭声惊天动地,就连长城也轰然倒塌了几截。
修筑长城的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了六国诸侯,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制的统一国家。为了巩固帝国的安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便大规模修建长城。这条帝国的安全线,联接了燕、赵、秦的部分北方长城,另外大规模增筑和扩修,从而形成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的大型防御体系,因而有了“万里长城”之称。从秦始皇肇始,入主中原的历代王朝,几乎都曾不同程度的修筑过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到清代的2000多年间,统治者从未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烽火台、营城、卫所、镇城等多种防御工事和机构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称作“九边”。这九个军区分段防守和修缮长城,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守军达100万人。
长城对文化的影响
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蜿蜒于中华大地之上。不仅保障了人们拥有稳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还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万里长城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所体现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艺术外,还形成了以长城为中心的民族文化,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在长城下演绎出了不朽的篇章。
延伸阅读
八达岭长城遗址
现存的长城中,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各国政要和著名人士到此游览。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于2000年和青城山一起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早期常常造成灾难,都江堰科学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创建都江堰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用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并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人,放在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都江堰的意义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使用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具特色的宝贵经验。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前提,变害为利,保证人、地、水三者之间平衡与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治水与排沙的先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伟大的独创精神,被称作“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延伸阅读
都江堰夫妻桥
清嘉庆年间,灌县江伏龙渡口,夏季江水暴涨,过往行人常遭淹毙;把头曾锡武和地痞范老幺把持渡口,勒索商旅。青年秀才何先德立志修建竹索桥,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却受到曾锡武、范老幺的威胁。呈准修桥后,由于知县周继常营私中饱,劣绅冯沛卿以朽木烂材充数,以及曾锡武、范老么的暗中破坏,使即将完工的索桥毁于风雨之夜。周继常、冯沛卿为逃避罪责,诬陷、杀害了何先德。何娘子继承丈夫遗志,在群众协助下,历尽艰辛,终于取得建桥的胜利。索桥因此被命名为夫妻桥。
世界上最大的木石结构宫殿群——故宫
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遗产变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古建筑群,由明成祖朱棣亲自策划营建。其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依照古代星相学说中的紫薇垣(即北极星)命名的。古代帝王自称天子,故而把自己的宫殿称为“紫禁城”。
故宫传说
关于故宫的修建,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当年刘伯温奉命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玉皇大帝给他托梦,告诉他天宫宝殿是一万间,凡间宫殿万不可超过天宫。还要他请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护凡间皇城,那样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宫殿建好之后,皇宫院里金光闪闪,好像有神仙镇守。皇帝看到不由大喜,传旨给刘伯温加官晋爵,还赏赐了很多珠宝。外邦听说刘伯温请来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保护皇城,也就不敢兴兵作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故宫里的宫殿是9999.5间(根据1973年统计应为8704间);天神三十六天罡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铜缸);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故宫建筑严格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无不显示出庄严、雄伟、和谐。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是故宫的重心,他们都坐南朝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地位。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俗称“金銮殿”,是三殿之首,也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大殿正中高台上有金漆雕龙宝座,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在此举行登基、节日庆典等大典。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乾清宫是内庭正殿,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皇帝死后灵柩也停在此殿。交泰殿是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立有清世祖禁止后宫干政的铁牌。坤宁宫曾是皇后的寝宫,后来分为祭神场所和皇帝新婚的洞房。
珍稀文物的宝库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延伸阅读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湾省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1998年,北京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条小龙保天坛
传说以前未修天坛时,旁边有一口深井,里面住着一个老龙,当老龙得知皇帝要在此修建天坛时,他就想让皇帝满足他一个愿望,因为老龙从未有当官的子孙,他想让皇帝封他的子孙为官,威风威风。皇帝知道老龙的愿望后,也觉得很是新鲜,索性就应了他的要求。本来龙是离不开水的,可这老龙非让他的儿孙趴在太阳底下,等圣旨。太阳升的高高的,晒的地面都裂口子了,龙子龙孙们都快晒蔫了,东倒西歪地直哼哼。就在这时,一个太监飞马而来,小龙们都精神了,混身用劲一挺,但是身上都僵硬了,变成石头了。老龙王一见这情景,顿足大哭,子孙再也变不回来了,知道他们没有当官的命,就让他们衷心保天坛。老龙王化阵清风而去,留下百条小龙永保天坛。据说光绪年间祈年殿大火,就是这一百条小龙喷水吐雾,把大火扑灭的。
天坛的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仅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的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建筑特点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
天坛寓意
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也是古代人宇宙观念的具体体现。
延伸阅读
天坛选址的传说
传说明代于北京建都之时,即开始寻觅祭天场所。一天夜里,电闪雷鸣,天门大开,七块巨石降落于此,皇帝身边的人说,这是上天的兆示,所以建造了天坛。因为七块巨石排列似北斗,故名“七星石”。后来很多人都要凿下一小块“来自天上”的石头,拿回家去做“镇物”。
中国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构思巧妙,是集中中国造园艺术的巅峰之作,在中外造园史上拥有重大的影响力,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颐和园,旧称“清漪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7平方公里,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
十七孔桥的传说
颐和园里最大的一座桥,叫十七孔桥。它全长150公尺,东连八方亭,西接南湖岛。桥两侧的石栏杆上,雕刻着数百汉白玉石狮,它就象是一道虹,把人世间和蓬莱仙岛连接起来了。
十七孔桥的修建,传说还受到木工祖师鲁班的点化。相传,在乾隆年间修建十七孔桥的时候,请来许多能工巧匠。突然有一天,桥上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浑身脏兮兮的,背着一块石头叫卖,说是龙门石。谁也没有理睬他。这时天上下起了雨,老头儿只好蹲在树下避雨。正好,村西住的王大爷打这儿路过,见那个老头的样子,挺心疼,就让他搬到自个儿家里来住。老头儿为了感谢王大爷的好心,把自己的石头给了他,告诉他关键时候它能抵百两银子。说完,顺大道往南去了。
颐和园里修建十七孔桥的工程快完工了。乾隆皇帝准备前来“贺龙门”!没料到,桥顶正中间那块石头,怎么也凿不好、砌不上。可把工程总监急坏了,经人提醒方想起那个卖龙门石的老头儿。后来四处打听来到王大爷家。他一眼看到窗底下那块龙门石,就蹲下来量了量尺寸,结果长短薄厚一分不差,就好像是专为修桥琢磨的一样。总监高兴得合不拢嘴,留下一百两银子,就把这块龙门石运走了。这块龙门石砌在十七孔桥上,不偏不斜,严丝合缝,大伙都松了一口气。有个老石匠忽然醒悟过来,对大伙说这是鲁班爷下界,来帮忙修桥。
从这以后,鲁班爷帮助修建十七孔桥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建筑布局
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基址,吸收了江南园林的建造风格,是一座园林艺术和自然相结合的山水园。园林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昆明湖)占据了大部分,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造园艺术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不露痕迹,体现了造园艺术的高妙,是中国园林建筑的巅峰之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无可替代。
延伸阅读
颐和园长廊人物故事彩画的来历
据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喜欢听故事,经常一边在长廊中游览,一边让宫女给她讲各式各样的故事听。有些她特别喜欢的故事,就让宫女们反复地讲。时间一长,宫女们肚子里的故事讲完了,以前讲过的故事也记不清了,这可难坏了宫女们。后来,她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故事的内容画在长廊两侧的梁枋上。故事越讲越多,梁枋上的人物故事彩画也越来越丰富。从此,宫女们再也不愁没有故事给太后讲了。
古代帝王行宫——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著名的帝王宫苑,它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园林。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旧称“木兰围场”,始建于1703年,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烟雨楼的传说
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山庄内最晚的建筑之一,它是仿浙江嘉兴烟雨楼形制在岛上修建的一组建筑。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游湖,午后喝了一些酒便在游船上睡着了。突然,他感觉到自己到了一个月亮形的门前面,于是便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婷婷玉立的美人斜倚着栏杆,独自凭栏远眺。乾隆帝大喜,惊叹美人的沉鱼落雁之容。就在这时,游船晃动了一下,他醒了,一连几天他都做同样的梦。但是第八天之后,相同的梦境就再也未曾出现。乾隆帝思念这个美人,给她取名为吉拉。吉拉是满语,非常美丽的意思。后来乾隆帝下江南,来到一家绣坊,里面挂着一幅绣品,绣的是一个月亮门,门里站着自己的梦中情人。乾隆帝想都没想,便说出吉拉两字。绣坊中的女主人大惊,讲述了一件奇事:原来,有一个道人为吉拉看相,说她的夫君是一个远方来的客人,能说出她的名字,于是吉拉的姐姐便绣了这个绣品,等候这位贵客的到来。乾隆带着吉拉回到了宫中,每次到避暑山庄时都和她在一起,并在山庄里为她修建了烟雨楼。
历史的见证者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大历史见证。
宫苑与寺庙完美融合
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由宫苑和寺庙两大部分构成,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了喇嘛教寺庙群,供西部、北部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建造了11座寺院。其中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因而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十二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而修建的。这些寺庙雄伟壮观,和山庄内的宫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月色江声
“月色江声”位于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
延伸阅读
万树园
万树园位于避暑山庄的平原区,植有各种树木万余棵,是清帝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清朝最长寿的乾隆皇帝尤其钟爱这里,亲笔题为“万树园”。万树园北倚群山,南临澄湖,与金山和烟雨楼隔湖相望。平阔处绿草如茵,茂密处古树参天,是步行围猎的好场所。既具有江南的旖旎景色,又具备北国的雄浑风光。据说清帝在这里举行大型围猎之前,由哈萨克等少数民族敬献的良马齐集于此,是皇帝挑选宝马良驹的地方。
万树园北部坐落着28座蒙古包,站在高岗俯视,就像一把把绽放的白伞,又像一朵朵浮动的白云,点缀在绿色的地毯上。充满了北国风情。
姑苏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被公认为是现实“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一设计理念的典范。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姑苏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的造园风格,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其他国家所吸收并获多项荣誉。
狮子林的传说
苏州城里有一座园林叫狮子林,是元代狮林寺的后花园。狮林寺又称画禅寺,相传是元朝的天如禅师创建。传说造狮子林的时候,请了不少能工巧匠,画了不少精巧的图样,天如禅师都不中意。后来大画家倪云林加以指点,才获得了天如禅师的认可。至今,倪云林画的《狮子林图卷》犹在传世。
造园方法
在造园的方法上,苏州园林大多采用欲露先藏的形式。以拙政园为例,刚跨入拙政园大门,便是“曲径通幽”的翠峰,这块假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产生更急切的观赏心理。等绕过假山,园中的景观豁然展现在眼前,这一收一敛,含蓄悠远,趣味盎然。园林中花样繁多的漏窗设计,更体现了苏州园林“欲露先藏”的特点。园林景色透过这些漏窗,半藏半露,配以光线的变化,更使得园林的景致变化万端。通过这虚实相映、藏露相显、明暗相映的手法彰显出中国园林的优美意境:含蓄而富于变化,以有限的园林景色蕴涵无限美。
宅院合一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需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的城市建设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意境之美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典范,表现出浓厚的美学价值,其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意境美。中国的私家园林大多讲究在有限的空间内布景铺陈,从中体现精巧的构思,雅致的情趣;从而在内敛含蓄之中引出无尽的情思与遐想,展现出一份闲情雅致。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产生,正是造园者把自身心灵深处的意蕴物化于具体的景致之中,使主观在客观中得到观照,使意与境,情与景有机融合。也反映了造园者的主观意趣、造园思想,负载于具体物象上的志趣。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段,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体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园林的意境美。
文化意味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易趣,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延伸阅读
留园三绝之鱼化石
留园三宝为“冠云峰”、“楠木殿”和“鱼化石”,其中保存在五峰仙馆的“鱼化石”堪称天然杰作。鱼化石是一幅天然的大理石画,恰似一面石屏,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中,厚度仅15毫米。
华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
雍和宫是一座皇家藏传佛教寺院,整个建筑布局完整,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藏、蒙民族特色。目前,雍和宫是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享誉海内外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
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城东南部坐落着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名刹,右侧隔街是著名的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左侧则与康熙时期的皇家名刹柏林寺毗邻,这就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也是北京地区乃至内地最为著名的一所藏传佛教皇家寺院——雍和宫。
雍和宫的历史
雍和宫在清代属于内务府所有,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划归为皇四子允禛的贝勒府邸,允禛晋封为亲王后又变成了雍亲王府,目前的雍和宫基本上保持了当年亲王府邸的规制。康熙帝驾崩后,允禛即位为皇帝,原来的府邸则成为“行宫”。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发布上谕将雍亲王府正式改名为“雍和宫”,取“时雍协和”的意思。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帝按照黄教寺院制度将雍和宫改辟为皇家藏传佛教寺院,并赐封幼年同窗章嘉国师为雍和宫主持。至此,雍和宫变成了蒙藏各大呼图克图长期留京的驻锡之地。
雍和宫木雕三绝
檀木巨佛
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右,乾隆帝恐其影响“龙潜禁地”风水,准备在雍和宫北部空旷之地建高阁供一尊大佛,以作靠障,借助佛力保佑平安。1750年乾隆帝将治藏大权交与七世达赖喇嘛,达赖为报答“浩荡皇恩”,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换来一株巨大的白檀木。由西藏经四川,历时三年之久才运抵北京。之后,雕刻大佛的工程开始了,先搭盖一座“芦蓬”,然后才由设计师着手。雕刻成的大佛高二十六米,地上十八米(地下埋有八米),直径八米,全重约一百吨,完全用一棵完整的白檀木雕成,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由于雕像太大,因此又建造了万佛阁。这尊大佛体态雄伟,全身贴金,镶有各种珠宝。他身上披的大袍,连里带面就用去了五千四百匹黄缎。
檀木佛龛
楠木佛龛在万福阁东厢的照佛楼内,上下两层共十间楼房,楼里有一尊照佛(旃檀佛)。整个佛龛用透雕手法突出的九十九条立体金龙翻腾于云海之中,形态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五百罗汉山
“五百罗汉山”在法轮殿,整个山体由紫檀木雕刻而成,层峦叠嶂、阁塔错落;五百个用金、银、铜、铁、锡铸制的罗汉置身其间;讲演佛法的、降龙伏虎的、乘鹤飞升的,或坐或卧,或醉或思,或笑或痴,姿势生动,神态各异,造型逼真,雕技精湛。由于战火的原因,这件艺术珍品遭到了一定的损毁,目前山上罗汉仅存四百四十九尊。
雍和宫历史意义
雍和宫这座皇家藏传佛教寺院,自建立伊始,就一直承载着联系蒙藏与中央王朝政治宗教关系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雍和宫的历史与清王朝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政治关系和文化艺术交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延伸阅读
唐卡中佛教故事
佛传故事是描述释迦牟尼一生教化生涯的事迹图画。雍和宫唐卡中表现佛传故事内容的并不多,永康阁北墙面南正中的一幅,即《如意宝树本生记》唐卡中的第11幅,描绘的就是佛传故事。称为八相成道或十二相成道:即从兜率天降、入胎、诞生、学书习定、婚配赛艺、离俗出家、苦行、誓得大菩提、降魔成佛、转法轮、度化其母从天降临、示涅槃。主尊释迦佛造型坚实优雅,细眉广目,启目垂神,鼻端唇锁,密意从容,充满智慧与慈悲的美感,佛的故事自左侧上方向下徐徐展开,宛若一幅连环画。
三教合一的胜景——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悬空寺坐落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根据《恒山志》的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多次重修,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是中国现存极为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被誉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悬空寺胜景
恒山悬空寺现存的建筑是明、清两代所建。悬空寺背西面东,像是悬在一幅巨大屏风中腰的玉雕。寺门朝南,寺内有楼阁殿宇40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的建筑,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整个寺庙,错综而不合零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给人一种随时都会下坠的危险感。
悬空寺不仅是一个建筑上的杰作,还是一座雕塑博物馆,寺内塑像颇多,并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三圣殿内的释迦、韦驮、天女等塑像,形体丰满,神态感人,是悬空寺内彩塑中的佼佼者。更为特殊的是地处悬空寺最高层的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耐人寻味。佛教、道教、儒教始祖同居一室,确不多见。
悬空寺所处之地风景优美,依傍这一块巨大的水域,这就是恒山水库。水库蓄水达1300万立方,灌溉良田数万亩。夏日,两侧青山侧立,黛色的山峦在水中显出倒影。水色清碧,波光粼粼,山花烂漫,飞鸟鸣叫,流泉飞瀑,犹如人间天上。
建筑特点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是对我国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的一大创新,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无一缺憾,设计之精巧令人叹奇。
修造悬空寺的历史
据《恒山志》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太和十五年(491年),至今有1500多年历史。悬空寺原名“玄空寺”,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
始建初期,位于最高的三教殿,距地面有90米高,因历年来河床淤积,现今,仅剩下58米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悬空寺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唐代曾经予以维修。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大诗人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后来,金代,元代都曾对损坏的建筑予以重修。到了明清时期,恒山的建筑得到大规模修建,悬空寺也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人们称之为“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可惜这些建筑遭到破坏,目前的悬空寺就是明清时的遗存。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恒山后,把它录入了《徐霞客游记》中。
延伸阅读
“壮”字旁边的点
悬空寺下方有“壮观”二字,传说是李白所书,其中“壮”字的右边多了一个点,据说是李白看到悬空寺后,觉得“壮观”二字也无法描述它的雄伟,所以又在“壮”字旁边加了一点,以示强调。
中国先哲的故居——曲阜孔庙
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孔庙是中国渊源最古、历史最长的一组建筑物,也是海内外数千座孔庙的先河与范本。1994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原是孔子的故宅,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将其改建成庙,以便后人拜祭。此后,历代均有扩建,从而成为国内最大,也最重要的祭孔场所。孔庙内集中了大量文物,其中以石碑最为著名,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总数1044块,仅次于西安碑林,而汉碑的数量则名列全国第一,历代石碑中的罕见之作和珍品蔚为大观,被称为“中国第二碑林”,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孔庙的祀主
孔庙的祀主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既会唱歌,又会弹琴作曲。他在与人一同唱歌时,如果人家唱得好,他一定请再唱一遍,自己洗耳恭听,然后再和一遍。孔子曾跟师襄学琴,某天师襄教给他一首曲子,让他自己练习,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师襄忍不住了,说“你可以换个曲子练练了。”孔子答到“我虽然已熟悉它的曲调,但还没有摸到它的规律”。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又说:“你已摸到它的规律了,可以换个曲子练了。”不料孔子回答“我还没有领悟到它的音乐形象哩。”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发现孔子神情庄重,四体通泰,好似变了个人一般。这次不待师襄发问,孔了就先说道:“我已经体会到音乐形象了,黑黝黝的,个儿高高的,目光深远,似有王者气概,此人非文王莫属也。”师襄听罢,大吃一惊,因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由此可见,孔子无愧为圣哲。后世人为了祭奠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全国各地修建了无数孔庙。
总体设计
孔庙现存部分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每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波涛,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
孔庙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更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顿生敬仰之情。第四进庭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既喻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西两殿,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第七进院落中的“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
建筑史上的“孤例”
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媲美的庞大建筑群,这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唯一的。曲阜孔庙以其规模之宏大、气魄之雄伟、年代之久远、保存之完整,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
延伸阅读
会发声的孔庙石柱
据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赴曲阜祭孔,当他走到大成殿前的10根浮雕蟠龙柱前时,被那举世无双的石雕艺术惊呆了。对飞舞翻腾的龙姿,栩栩如生的神态,玲珑透雕的刀工连声叫绝,慨叹连紫禁城太和殿也望尘莫及。乾隆抚摸龙柱,良久不语。突然,他向后一转,对着雕龙柱前的那两个莲花石柱用手一敲,自言自语地说只有孔子才有资格独享雕龙柱这样的殊荣。谁知,莲花柱顶端经乾隆帝一拍,竟发出了清脆悦耳的金石之声。有人说,这是龙指摸过的,当然非同一般;有人说,这是孔子感化的,所以响声若琴。实际上这只是特殊的建筑设计所造就的奇特发声功能。由此也可看出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
道教建筑的典范——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水平,是我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一项重要成就。1994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是唐代以来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有规模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宋代也有所扩建,元代进一步扩大规模,明朝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明成祖朱棣甚至亲自主持修建武当山的宫观,一次动用民工数十万,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历时12年,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大规模道教建筑群。
武当山的建筑在现存的道教建筑中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注重周围环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武当山代表建筑
治世玄岳牌坊
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五比三。坊柱高6.4米,柱周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南岩宫
从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开始修建,一直到至大三年完工(1285~1310年),后来明成祖朱棣又进行了扩建。南岩宫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1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为真庆宫石殿,建于元代,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层,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复真观
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观门侧开,建有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有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规划特点
武当山古建筑的布局,注重山形水脉,疏密有致。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遽,将不同的建筑都置于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使它们与周围林木、岩石、溪流和谐一体,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天然图画。宫、观、楼、阁、亭、台雄踞峰顶,或傲然水边,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明朝人自豪地称武当建筑群为“万世之伟观”,尽管目前不少建筑已被损毁,然而现存的建筑仍然折射出昔日的风采,绝妙之处令人称奇不已。
延伸阅读
海马吐雾
在武当山金殿的房脊上,装饰着很多铜铸鎏金的龙、凤、马、鱼、狮等珍禽异兽,它们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只金马全身发黑,道教称之为海马。相传每到夏季,它经常口吐雾气,飘向碧空,化为紫霞,同时还会对天空发出“咴咴”的长啸声,据说是它给雷公雨师发的信号,雷公雨师听到叫声,火速赶来,马上就会出现“雷火炼殿”的奇观。
神仙都会——青城山古建筑群
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之誉,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于2000年和都江堰一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青城山全山有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山上树木茂盛,终年青翠,故名青城。山上古建筑众多,以上清宫为核心,宫观相望,山色清幽。
青城山古建筑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宫内祀奉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有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
建福宫
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其左侧是明庆王府王妃遗址,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在此为宋帝祈祷,皇帝特授名为“瑞庆建福宫”。宫观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王府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
天师洞
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至青城主观——天师洞。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两千余年。
祖师殿
祖师殿位于天师洞右后侧山腰间,出天师洞过访宁桥即到。祖师殿又名真武观,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该殿环境幽静,殿内有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
道教的创始地
青城山历来被当做中国道教的祖庭,道教大概形成与东汉时期。沛国丰邑人张道陵在青城山参悟老子的《道德经》,创立了“五斗米道”。后来张道陵羽化,被尊为“天师”,张道陵子孙所传播的道统也被称为“天师道”,此后道教开始向全国传播。到唐朝,道士杜光庭隐居青城山,进一步完善了道教的理论。把“天师道”和“上清道”相结合。到了明代,青城山又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的修行地。至此,青城山成为多个道教支派的发祥地,因此被道教的各个支系奉为祖庭。1995年,全国全真派传戒教务法会在青城山举行。由此可见。青城山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延伸阅读
普照寺与雪山寺的易名之争
相传雪山寺开山立庙后,代代相传,拥有一个信物,名曰“啸云剑”,为雪山寺镇庙之宝。后来“啸云剑”不幸被人盗去,住持方丈自责退位,从此杳无音信,雪山寺也就衰落下来。僧人认为这是旁边的蓥华庙改名普照寺相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于是更换牌匾,将雪山寺更名为“乌云堂”,意在“乌云”遮挡“普照”,倒克普照寺。普照寺僧人也不甘示弱,在寺名前加上山名,换作“青峰山——普照寺”,取“清峰”谐音“清风”,意即“清风驱散乌云”,再反过来倒克雪山寺。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古代藏族地区的宗教首领的驻锡地,是藏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现在它成了拉萨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游览胜地。1994年,布达拉宫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坐落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高110余米,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整个建筑依山修建,规模宏大,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布达拉宫的修建原因
公元七世纪,西藏当时正处于吐蕃王朝时期,藏王松赞干布勤政爱民,吐蕃日益强大。为了与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引进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松赞干布决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据《旧唐书·吐蕃上》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楝宇以居处焉。”这座城的主楼高9层,有宫室999间,加上顶层的一间佛堂共1000间。遗憾的是这座壮丽辉煌的建筑却遭到焚毁,仅存一座法王洞。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建立了噶丹颇章地方政权,为扩大政治影响和巩固政教合一的农奴制,在布达拉山上的废墟基础上重建宫堡。1645年动工,先建白宫,后造红宫,于1693年落成,工程历时50年。以后历世达赖均有扩建和整修;十三世达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从而形成今日的规模。
白宫和红宫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两套达赖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为最大。西侧寂圆满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进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最为出名。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另外,十三世达赖灵塔殿于1933年始建,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
历史和宗教意义
从17世纪中叶到1959年以前,布达拉宫一直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蕴藏了藏、汉、蒙等民族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界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
延伸阅读
布达拉宫的宫墙
今天的布达拉宫,是300多年前,五世达赖在原布达拉宫废墟上重新修建而成。布达拉宫主楼外观13层,实际9层,高178米。最神秘、也是令中外建筑学家叫“绝”的当属宫墙。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用大小花岗石砌成。
据说,宫殿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完成,墙角尖如刀斧。西墙由后藏石匠完成,讲求圆滑。传说,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后羊能被劈成两半;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下面却完好无损。
藏传佛教第一寺院——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模式。2000年,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藏族人民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大昭寺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是藏民心目中的金色圣殿,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寺传说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大昭寺所在的湖泊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认为欲建寺必先填湖,把魔女的心脏镇住。另外,还要求同时在另外十二个地方建造小寺院,以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由此,总共建成十三座寺院。大昭寺是其中最知名的一座。
大殿格局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主殿共四层,一层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这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佛像,是整个藏传佛教信徒们皈依的中心;二层供奉的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人的塑像。三层是一个天井,它的檐下和二层的檐下一样,排列着上百个人面狮身的伏兽木雕,有着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风格;四层有四座镏金铜瓦顶,灿烂辉煌,具有典型的中原建筑风格。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建筑风格
据史料记载,唐代文成公主修建大昭寺时,曾从长安招来许多木工、画匠,如今在该寺的墙壁上还绘有当年各民族工匠在沼泽地上排水填石、架木垒墙的劳动情景。从主殿看,甘梁架斗拱都是汉族古典建筑中老式造型,柱头、檐部的装饰受到印度和尼泊尔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大昭寺的建筑以藏式为主,融合了唐代和尼(泊尔)印(度)的某些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多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
历史地位
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建成时仅用来供奉佛像、佛经,之后历代扩建,开始有一些护寺僧侣。15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开创者宗喀巴在大昭寺创立传昭大法会,并将之确立为藏传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动,从此黄教声名鹊起。每年法会期间,各大寺庙僧人云集在此,杰出僧人进行激烈辩论。后来,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选在这里进行,使得此处成为西藏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
延伸阅读
九天之神帮助建寺
松赞干布把文成公主看成天神救度母化身。在大昭寺修建过程中,赞普亲自挥斧上梁,惊动九天之神,纷纷前来帮忙。一日,女仆送饭来到工地,只见上上下下都是松赞干布,真假难辩,不由大惊失色,赶忙回去禀报赤尊公主。公主不信,亲自去看。一见果真如此,不由脱口说道:“怪哉!”梁上的松赞干布听见赤尊公主说话,扭头下望,手中斧头不慎斜挥,将承檐的人面狮身像的鼻梁削平了。直到今日,我们还能看见,一百零八个人面狮身伏兽的鼻子,都是扁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