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断裂型蓄水构造
断裂是最为复杂、变化最大的一种地质构造现象,在水文地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断裂型蓄水构造可以分为断层蓄水构造和断块蓄水构造两种类型。
一、断层蓄水构造
断层蓄水构造是指以断层破碎带为蓄水空间,以断层两侧完整的岩石为相对隔水边界,并在适宜的补给条件下形成的能够富集和储存地下水的断层构造 (图2-17)。
图2-17 断层破碎带横剖面分带示意图
1—构造岩带;2—断层影响带;3—未受断层影响的岩石
俗话讲 “断层一条线,有水在里面”,由此说明了断层在水文地质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过去曾认为所有的断层都能够储存地下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断层因其断层破碎带已被完全充填胶结,不但不含水,反而起隔水作用;有的断层虽然是含水的,但其各个部位的富水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有的部位含水丰富,有的部位贫水,有的部位甚至还不含水,总之断层的含水性是比较复杂的。
(一) 断层破碎带
断层的形成,一般总是先从产生节理开始,然后随着节理的发展,岩层沿节理密集带产生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两盘产生相对位移时,各自克服对盘上凹凸不平的障碍,将凸起部分铲平或碾碎,形成构成岩,并导致断层面附近两盘岩石的破碎,产生大量羽状的扭裂隙和张裂隙,甚至出现低序次小断层,于是在断层的两盘形成裂隙发育带。
因此,一个典型的断层破碎带,其横剖面可以分为性质不同的两个带:①内带:构造岩带;②外带:断层影响带。但在多数断层中,这两个带发育得并不一定很明显。
1.构造岩带
这个带是由各种构造岩组成的 (或断层泥、糜棱岩、断层角砾岩等)。其岩石性质与两盘原岩相比产生了质的改变,原岩的结构也已经完全不存在。
构造岩带的宽度从不足一米至数十米,甚至更大,这取决于断层的规模和性质。而对于同一条断层来说,构造岩带的宽度变化也很大,可能在某些部位构造岩带的宽度增大,在某些部位变薄甚至完全缺失,使断层两盘原岩直接接触。
构造岩可以是比较连续的层状,也可以是连续性很差的透镜体状,甚至是鸡窝状。
构造岩的导水性取决于构造岩的性质,而这些性质通常又与断层的力学性质有关。压性断层的构造岩一般以糜棱岩、压片岩等细粒物质较多,空隙极小,孔隙率也低,所以一般起隔水的作用。张性断层的构造岩是以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粗大的碎块物质为主,碾磨的细粒物质较少,结构比较疏松,孔隙及孔隙率大,所以导水性较强。但张性断层的构造岩带如果后期被充填胶结,其透水性也会变得很小,以至成为不透水的岩石。扭性断层构造岩的性质一般介于压性和张性断层的构造岩之间。
2.断层影响带
这个带是受断层影响而形成的两盘岩石的裂隙发育带。它分布在构造岩带的两侧,系原岩受断层影响而强烈破坏,产生大量张裂隙、扭裂隙及分支断层形成的裂隙发育带。靠近构造岩的岩石受断层影响最大,裂隙最发育,但与原岩的成分、结构、性质等方面都没有重大变化;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大,裂隙的发育程度也逐渐减弱,与未受断层影响的完整的原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呈过渡关系。
断层影响带的宽度取决于断层的规模和两盘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因素,同时还与断层的力学性质有关。一般来讲:断层的规模越大,其影响带越宽;压性断层的影响带的宽度常大于张性断层;在断层性质、规模一定的前提下,脆性岩石中的断层影响带的宽度要大于塑性岩石。断层带的宽度一般由数米至数十米不等,而且沿着断层的走向和倾向变化都很大。
实际上,断层破碎带上述横剖面的分带现象,只是在一些大断层才表现得比较清楚。一些小断层和泥质岩石中的断层,常常只是一条或数条简单的断裂面,两盘的岩石紧密接触,没有构造岩带,断层影响带也不明显。
(二) 断层蓄水构造的特征
(1)断层蓄水构造的蓄水空间呈带状或脉状。含水带 (脉)的宽度或厚度变化很大,从数米至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不等,其延伸的长度及延伸的深度取决于断层规模的大小。断层含水带中的地下水属于带状裂隙水,可溶岩地层中的破碎带常常发育成喀斯特带,地下水为裂隙岩溶水。
(2)断层破碎带的透水性和含水性很不均匀。断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沿其走向可穿越不同岩性的地层,因此造成透水性和含水性的不均匀。所以,在利用断层打井取水时,井位应选在断层的富水部位上。
(3)断层含水带的分布比较局限,其有限的储水空间不能形成较大的储存量。但由于断层切穿不同时代、不同层位的岩层,包括切穿隔水层和含水层,使含水层沟通而得到充分的补给,形成很大的补给量。因此,开采断层地下水时,其开采水量主要来源于补给量。
(4)断层含水带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有的来自很远的地方,也有的来自地下深处。当其补给来源来自较远的地区或来自较深的部位时,地下水位和流量就比较稳定,气候和微地形对它的影响很小。有些断层中的地下水具有承压的性质,甚至自钻孔喷出地表,形成自流水。
(三) 断层的水文地质类型
按水文地质特点,断层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富水断层
富水断层是指发生在厚层的含水岩层中的张性断层,其特征是断层破碎带的透水性大于两盘岩石的透水性。因为断层破碎带空隙发育,蓄水空间大,能汇集两盘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具有充沛的补给来源,所以富含地下水。如发生在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及脆性岩石中的张性断层,只要断层破碎带的空隙不被后期物质充填胶结,一般都属于富水断层。富水断层对于供水目的来说是很有利的,但对于矿山建设来说是有害的因素。
2.导水断层
导水断层是指发生在透水层与不透水层 (或强透水层与弱透水层)中的张性断层及张扭性断层,其特征是断层能沟通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起着疏导水的作用,即为导水断层。由于它切穿了不同层位的含水层与隔水层,并沟通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所以这种断层本身是含水的。如发生在砂岩、页岩夹石灰岩的地层 (我国北方的石炭 二叠含煤地层)中的张性及张扭性断层,就常常在各层灰岩之间起着沟通水力联系,疏导地下水的作用。导水断层中的地下水以径流量为主,断层带本身储存的水量有限,开采时水量主要来自断层两盘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补给。
3.阻水断层
对地下水起阻隔作用的断层称为阻水断层。按阻水的条件可分为两种类型:
(1)断盘阻水的断层。因断层两盘的相对错动,使断层两盘的含水层与隔水层相接触,由隔水层组成的一盘可以阻挡断层另一盘中的地下水流,形成地下水的阻水幕墙。这种断层的断层带可以是含水的,也可以是不含水的,但是由含水层组成的一盘是相对富水的。
(2)构造岩阻水的断层。透水岩层中的断层,尤其是压性断层,当其构造岩的透水性远小于两盘岩石的透水性时,即形成地下水幕墙。它也能阻挡地下水流,使地下水在某一盘富集。
4.储水断层
储水断层是指发生在厚层的、不透水岩层或透水性很弱的岩层中的,与附近其他含水层及地表水体无水力联系的断层。这种断层带本身是含水的,但由于与其他水体无水力联系,地下水缺乏补给来源,所以地下水量主要表现为储存量,天然条件下的径流补给及排泄几乎没有。当开采这类断层中的地下水时,往往表现出这样特征:开始出水量很大,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出水量越来越小,逐渐趋于消失。
5.无水断层
无水断层是指发生在厚层的、塑性岩石中的压性及压扭性断层,或发生在脆性岩石中,但早已停止活动,且构造岩带被后期物质完全充填胶结的断层。
在上述五种断层中,富水断层、导水断层、阻水断层都可以形成蓄水构造,富水断层、导水断层一般构成断层 (带)蓄水构造,阻水断层则通常构成断块蓄水构造。至于储水断层,虽然也是含水的,但因为缺乏补给条件,只能形成储水构造,不能形成良好的蓄水构造。
二、断块蓄水构造
所谓断块是指断裂构造中由于岩层位移而相对上升或下降的地块。当某一个断块为强透水的岩层,而与它相邻的断块为不透水的或弱透水的岩层时,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的断块就起阻水作用,地下水就会在强透水层的断块中储存和富集起来。这种由于断层阻水作用而形成的蓄水构造就称为断块蓄水构造。断块蓄水构造储存地下水的主要场所不是断层破碎带,而是透水断块上的含水层。常见的断块蓄水构造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断层阻水式蓄水构造
由于断层两盘相对位移,使不同层位的地层相接触,且不透水层位于地下水流的下游,像堤坝一样起到阻水作用时,地下水流被挡在透水层里富集起来,形成断层阻水式蓄水构造。
【例2-10】 河北省张家口市永丰堡的后山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逆断层 (张家口断层),断层面向南倾斜,上盘为侏罗系张家口组的凝灰角砾岩及集块岩,透水性很弱;下盘为白垩系南天门组的砾岩,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强,且位于地下水流的上游地势较高的地带。由于上盘的阻水作用而形成水母宫泉,从山前凝灰角砾岩向北开凿一取水的平硐,硐长180m,穿过阻水的上盘而至下盘砾岩中,获得自流水量4000m3/d(图2-18)。
图2-18 河北省张家口市永丰堡后山地质剖面示意图
(二) 地堑蓄水构造
在地堑构造中,如果中间陷落的断块为透水岩层,其两侧为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岩层时,即构成两侧阻水,中间蓄水的地堑蓄水构造。
【例2-11】 山东省的炒米店地堑就属于此种类型 (图219)。炒米店地堑两侧山坡上为上寒武统地层,中间谷地为奥陶系。地堑中因为有个因缺水而闻名的村庄——炒米店。山东省水文地质队在该村附近施工三口钻孔,出水量都在1200m3/d以上。
图2-19 山东省炒米店地堑构造平面图
(三) 地垒蓄水构造
在地垒构造中,如果其中间上升的断块是透水岩层,两侧下落的断块是时代较晚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岩层时,在适宜的补给条件下,即可形成地垒蓄水构造,其情形与地堑蓄水构造相似。
【例2-12】 山东省莱芜市的团圆坡地垒,位于地垒中间地块的含水岩体为寒武系馒头组地层,其两侧与寒武系张夏组的页岩、石灰岩相接触,为其隔水边界,因而形成一蓄水构造。
(四) 阶梯式断块蓄水构造
被阶梯式断层所切割的各个断块,如果中间断块为透水岩层,其两侧的断块为相对不透水或弱透水岩岩层时,即可形成阶梯式断块蓄水构造。
【例2-13】 山东省泰安市满庄第一供水站,井深216m,单位涌水量q=160m3/h,位于两条正断层组成的阶梯式断块中,断块北侧与太古代片麻岩接触,南侧与第三系的页岩、泥岩接触,分别构成其隔水边界;中间断块为第三系钙质胶结石灰质砾岩,构成其蓄水空间。由于中间含水岩体受阶梯式断层形成时的扭动作用,裂隙发育,加之含水层又为可溶性岩石,所以形成一富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