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这三条调水线路与江河联系,逐步构成 “四横三纵”为主体的中国大水网,工程供水和影响范围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山东、河南、湖北、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四川等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工程供水受益区的1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关注调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工程影响区关注水资源减少带来的生态影响问题,这些都是南水北调工程论证、规划、建设和运行各阶段,必须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生态与环境保护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做好南水北调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受水区数亿人口用水安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缓解黄淮海地区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水质恶化和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妥善解决水资源调出区的生态影响问题,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意义。
国务院在批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为此,南水北调工程在具体设计、建设实施和运行管理中,始终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地位,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治理规划和政策措施,解决了东线沿线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改善了中线水源区水环境质量、构建了受水区与水源区的对口协作和互利共赢机制,努力使工程沿线的水质保护、节约用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本卷分为总体篇、东线篇、中线篇三部分。西线部分未启动实施,其前期论证内容在总体篇中反映。
总体篇主要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规划阶段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对策研究,建设阶段施工对生态与环境影响问题的处理,运行阶段的调水水质监测和水质安全保障、受水区节水和地下水压采、开展沿线生态建设等情况。
东线篇主要介绍:已经建成的东线一期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期间开展的东线治污规划实施和成效。
中线篇主要介绍:已经建成的中线一期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建设期间和运行期间对中线水源区的综合性保护措施及效果、对调水影响区汉江中下游有关影响问题的处理和政策措施。
本卷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境保护司牵头、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水利部水资源司和水土保持司、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和环境规划院、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水质保护中心的有关同志共同完成。编纂人员均为直接从事或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调水水质监测和安全保障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他们掌握南水北调工程有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考核和评估等情况,参考资料均为国家批准的有关规划、评估报告、政府部门文件以及向社会公开的有关资料。